李家的玉米陸陸續續地熟了,不光給村裡每家都送去一些,李雁回的大舅家也送去了不少。
這方鎮長家,鎮上的雜貨鋪張家,邢家,白家還有縣裡的馬家,府城的凌家,都送去了一些,瞧着李雁回肉疼的模樣,戴氏就想笑。
“行了,別皺着眉頭了,那一共二十畝地呢,這纔去了一畝多一點兒,你心疼成這個樣子了,你忘了,這種子還是人家凌少爺幫着弄來的,都沒收咱們銀子呢。”戴氏抱着小兒子玩兒說。
“咋不心疼呢,就是他的種子,也是咱們家種出來的啊,這麼多玉米要是都成熟了,得有多少優質的種子啊。”李雁回想想小心肝兒一顫。
“這都是人情呢,刑家的嬸子還說要帶着家裡的兩個孩子來咱們家呢,說是要看看這玉米長的啥樣子。”戴氏說的是邢家的邵氏。
“嬸子要來?說了什麼時候了嗎?”
邢家和自家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從最開始李家開飯館的時候就有聯繫了,後來李家兄弟和邢家兩兄弟都在鎮上上學,關係也就更親密了,年節下的都互相送了年禮的。
“說是三天以後,正好他們都沐休,家裡孩子都回來,兩家算是聚餐了,咱們家也很久沒有客人過來了,你邵嬸子人也挺好的。”戴氏跟邵氏也很聊得來。
“那行啊,我讓米氏安排一下,咱們啊,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李雁回早就有了新的想法,一直沒有時間嘗試,這回倒是能趁着這次聚會的機會試驗一下,雖然她沒有多大的把握,總之不會難吃就是了。
“一說到吃啊,你就花樣兒百出的,可別演砸了,還有外人在呢。”戴氏看着李雁回說。
“我就是個小廚娘啊,不研究吃的研究什麼,我這次研究的東西不能說極品美味,至少是大衆口味。不過還需要些工具呢,還有三天時間也夠了。”李雁回算了算時間,還來得及。
“好好好,小廚娘,那你研究吧,我現在是甩手掌櫃的,你們折騰去吧,哎呦~我的小祖宗啊,怎麼又尿了。”戴氏懷裡的李曉一邊吃着手指頭,一邊給戴氏來了個水漫金山。
李雁回看着溼噠噠的孃親,咯咯地笑個不停。惹得戴氏一邊走,一邊看着“無良”的大閨女,只得去給小兒子換尿布了。
李雁回看完了自己孃親的“熱鬧”,回到屋裡,攤開紙筆,畫了幾張圖紙交給了飛魚。
“姑娘,這個是什麼東西啊?還帶着架子和簾子的?”飛魚反過來調過去地看着圖紙問。
“你就去鐵匠鋪就好了,就是老鐵匠那家,他家的用料比較講究,還有要兩百個鐵籤子,要磨得鋥亮的那種,最好是不生鏽的好鐵。後天就要,讓他們快點兒做,你給點兒加急的費用就好。”李雁回說。
“好嘞,姑娘,一點辦的妥妥的。”飛魚把圖紙放好就出去了。
“姑娘這是什麼啊?還要用到鐵籤子?”飛燕也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