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

議定一些事後,徐心庵、徐四虎便先隨徐懷潛回鹿臺南寨。

徐懷以往笨拙,他娘在世怕他闖禍、走失,看他較緊,他對玉皇嶺之外的峰嶺,遠不如徐心庵他們熟悉。

徐心庵也罷了,徐四虎跟他早已病逝的老子,早年都是南寨的獵戶,能走善射,他知道山裡哪些地方相對容易走。

他們還是要從山間裡找出捷徑,方便兩相往來,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徐懷那般,有那樣的身手跟強健體魄在深山老林裡亂闖的。

“原本有棵樹倒伏在這裡,可以踩着過去……”

今年才二十四歲的徐四虎長得高壯結實,領着徐懷、徐心庵從灌木叢裡鑽出來,被一道寬三丈餘的深溝攔出去路。

原先橫倒在深澗之上的大樹,不知什麼時候被山洪沖走,他們被攔在深澗的一側。

徐懷探頭看下去,裂溝有七八丈深,非常陡,泥石溼滑,底部有淺水流過,看左右卻有不少大樹,看來需要拿些斧鋸過來。

人手有限,想要造一座木橋太費時日了,但從旁邊砍倒兩三棵大樹拖到澗上,方便行走,卻是容易。

除了這處深溝不怎麼好繞過外,三人在灌木草叢間摸索着前行,沿途還有好些陡坡,但都不是太高。

以往徐四虎他們進山打獵,這種陡坡溜滑下去就行,以後要方便走人,鑿些石階就行,甚至更簡單的,臨時放置簡易竹木梯子都成,徐心庵、徐四虎他們都能想到這些辦法。

整體來說,玉皇嶺到金水溝之間沒有道路,主要還是以往沒有什麼人走動,但真要開僻一條供小隊人馬進出的小路,並不是多困難的事。

…………

…………

徐懷與徐心庵、徐四虎趕到南寨時,徐武良已經提前準備好斧鋸火折等物以及一口鐵鍋,在寨子外的山林裡等候,徐心庵、徐四虎沒有耽擱,帶上這些必需品便返回金水溝去。

徐懷則與徐武良先回到南寨家中。

徐懷他父親徐武宣剛回桐柏山,手裡還算寬裕,倒飭出的院落分前後兩進。

雖說過去十多年,但即便徐懷這兩年不在寨子裡,平時也有蘇荻她爹孃幫着打理,院子卻也收拾乾淨,不顯破舊。

徐武良是父母早亡,他從靖勝軍回到桐柏山,南寨都沒有立錐之地,父母留給他的茅舍也塌了,纔不得不入贅到淮源鎮去;這次他一家三口,與柳瓊兒都暫住到徐懷宅中。

眼下這情形,柳瓊兒斷不敢回淮源鎮,琴齋也留給徐嬤嬤、周嬤嬤兩個不明所以的婆子看管——她窺着徐懷與徐武良回來,單在西廂房檐下候着徐懷,問道:“王稟相公那裡,你真就撒手不管了?”

“自顧不暇,哪裡管得了太多?”徐懷苦笑道。

“你在悅紅樓怎麼引誘我的,你這麼快就忘了?”柳瓊兒問道。

“我都沒滿十六歲,你不要張口污衊我。”徐懷說道。

柳瓊兒美眸瞪了徐懷一眼,說道:“落草爲寇,總歸沒有出路的,你父親當年能夠洗脫乾淨回鄉,是得遇王孝成這麼一個貴人,你真就不指望王稟有東山再起之日?”

“不指望。”徐懷沒好氣的說道。

照後世那一小段文字記憶,王稟遇匪而死並沒有驚起什麼波瀾,這足以從側面證明王稟東山再起的難度了——皇帝老兒根本就不念着他。

徐懷對王稟東山再起不抱奢想,但柳瓊兒絕不這麼想。

柳瓊兒在悅紅樓這幾年,可以說得上錦衣玉食,贖身出來,自然要有變化,但她也不敢想象她這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容色爲人貪慕的女子,跟着落草爲寇,有什麼好的命運等着自己。

她對王稟東山再起是有企盼的。

柳瓊兒循循善誘道:“你即便不去指望什麼,但諸多武卒心裡沒有一點指望,真就甘心跟着你們落匪,心裡沒有其他一點想法?”

“……”徐懷拍了一下腦袋,看向柳瓊兒說道,“你還真是女諸葛呢,我都沒有想到這點!”

落草爲寇絕不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浪漫事。

諸武卒都不是什麼窮兇極惡的不法之徒,對家小牽腸掛肚,都是普通人,叫他們在金砂溝落腳,十天半個月可能沒問題,但三五個月之後真就難說了。

徐懷也看得出,這也是徐武江最擔心的問題,其他卻是其次了。

不管王稟東山再起到底有大的指望,但要說眼下能有什麼將人心吊住,莫過於此了。

人要沒有指望,跟鹹魚有啥區別?

他之前用這個理由矇騙柳瓊兒,這當兒竟然沒有想到這點,還得虧柳瓊兒提醒。

不過,想要用王稟東山再起去吊人心,他們就先得確保王稟不橫死淮源,這踏馬又繞回來了啊!

“武良兄弟!”

這會兒有人從竹籬牆外探頭看過來,喊徐武良。

鹿臺南寨這邊的家小安頓,有蘇荻、徐武良負責。

而蘇荻她爹蘇老常這些年在玉皇嶺佃田耕種,這些年挑耕犁地,與桐柏山裡的寨民沒啥區別,但興許是早年被迫四處逃荒的緣故,卻也有幾分閱歷見識,人又孔武有力,習過拳棒功夫,在外姓寨民裡威望很高。

有蘇荻、徐武良以及蘇老常等人在前面主事,徐懷就負責裝癡賣傻。

他沒事到南寨耆戶長徐仲榆家院子前兜一圈,叫他不敢出來牽制蘇荻她們,也方便脫身前往金砂溝聯絡徐武江他們。

徐懷見來人是徐心庵的父親徐灌山,默不作聲的站在西廂房檐下。

“灌山啊,有什麼事找我?”徐武良從屋裡走出來,招手叫徐灌山進院子裡來說話。

徐灌山走進來,有些猶豫的看了徐懷、柳瓊兒一眼。

柳瓊兒扭身走回屋裡,徐灌山這纔跟徐武良說話:“這人是都搬到南寨來了,但各家佃種的田地卻很分散,又不能叫大家不下田,你看這事如何是好?”

諸多武卒,除了徐武江這幾年置辦了十數畝薄田,稍有家資外,其他都窮家破戶的。

家小裡沒有壯勞力的,多織布採桑;有壯勞力的便佃族裡富戶名下的田地耕種;也有人幫富戶或本家打長短工。

總之,僅靠武卒那點的餉銀,家小沒辦法都混個飽腹,不可能清閒下來等養。

現在蘇荻、徐武良他們將諸家小都搬到南寨來抱團,這事容易做,窮家破戶,沒有什麼講究,能騰出幾間茅屋瓦舍就夠了,但是白天不叫諸人勞作,就難辦了。

最關鍵的是,南寨附近田少且貧瘠,南寨這邊很多家小都要到北面嶺下的青柳寨兩岸佃田耕種,離開都要頗遠。

“我知道,我待會兒去找蘇老常問問他跟荻娘是怎麼想這事的,”

徐武良先將徐灌山敷衍過去,待他走後,纔看向一屁股坐泥地裡的徐懷說道,

“這是個問題——徐武富、徐恆父子今天一天都沒有什麼動靜,但肯定憋着壞,就怕他趁着家小出寨勞作,跑過去搗鬼。”

徐懷敲了敲門,將從裡面虛掩着的門推開,見柳瓊兒就站在門內側聽着,說道:“你想出什麼轍沒有?”

雖說被徐懷強拽入這是非裡來,心裡還難免有怨氣,也最清楚徐懷的真面目,但柳瓊兒這些年在悅紅樓迎來送往,久歷風塵,沒事與徐懷“打情罵俏”,也是打心底自視比他年紀居長。

在徐武良面前,柳瓊兒卻還是端莊姿勢,怕被瞧輕了出身:

“庶民勞作以足衣食——對勞作慣的人,要他們留在南寨三五日不出,沒有什麼問題,但七八日一過,怎麼還可能坐得住?之前太倉促,沒有考慮周詳,卻不是沒有辦法補救,徐懷順手牽羊,從鄧珪那裡拿來不少金銀,將諸家小在南寨之外佃種的田地都退去,都換南寨附近的田地佃種,又或者在南寨附近找一樁能安家小心思的生計,甚至直接組織人手去開墾荒地,讓家小都忙碌起來,就可以了!當然,徐氏一族的富戶,基本都唯徐武富馬首是瞻,這事叫家小分散去談,必然會受到推搪,你們當牽頭去促成這事!”

“……”徐武良有些遲疑的看向徐懷,柳瓊兒這主意聽着不錯,但金銀是徐懷從鄧珪那裡順手牽來的,在他看來就是徐懷的,得徐懷拿主意。

“武良叔,那些金銀往後交給柳姑娘打理吧,十七嬸那邊需要什麼用度,都從柳姑娘這裡拿……”徐懷跟徐武良說道。

前日潛入鄧珪宅中看過秘函後,就直接出軍寨去見柳瓊兒、徐武良,順手將那一小袋金銀都交給徐武良幫他收着。

除非他現在就拋下他人遠走高飛,要不然在這個節骨眼裡,錢財就是身外之物。

而他同時也覺得應該給柳瓊兒找點事做。

“嗯,那我這就去找蘇老常說這事!”

徐懷這麼說,徐武良便應下來,回屋從婆娘葛氏手裡將那袋金銀拿來交給柳瓊兒,又拿上挎刀,便去找蘇老常、蘇荻商議這些事。

徐武江這些年積蓄有限,今日幾十貫錢掏出去,蘇荻囊中便空了,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沒有錢糧怎麼得行?即便在徐武良心目裡,這些金銀都是徐懷的,但臨時拆借一番,不算什麼事,只需要將賬目記清就可以了。

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九十章 對質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十一章 節制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七十章 送別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
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九十章 對質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十一章 節制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七十章 送別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