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

汪伯潛、晉莊成、羅望等人原以爲即便建鄴及朝堂百官落入京襄的控制之中——這幾乎是一定的,他們要不是認定京襄在建鄴早有部署,又豈會倉促離京?不過,他們成功抵達潤州城,與羅楠光及葛鈺所遣前鋒精銳會合,以爲只要天子詔令傳諭四方,淮東、荊南自不待說,江東、江西、浙東、浙西也定會聞風而動。

待四方兵馬雲集,遷都杭州之事得成,他們即便不能即刻將京襄一干人等打入逆黨侫臣之列,也能與之分庭抗禮。

然而他們遣出信使攜天子詔書前往杭州(浙西路治)、越州(今紹興、浙東路治)、池州(江東路治)、洪州(今南昌、江西路治),一連七八日卻如泥牛入海,不見半點回應。

洪州或許路途遙遠了一些、曲折了一些;池州位於建鄴以西,也許信道會被京襄兵馬封鎖,信使在途中難保會出什麼意外。

不過,杭州、越州則在潤州東南,乃是京襄目前所未能影響到的區域,三月????????????????驛道也暢通無比,信使快馬加鞭,晝夜可至杭州,越明日渡錢江可至越州。

也就是說兩浙最快三四天就應該給出迴應,但七八日過去,不要說兩路監司長官統領兵馬趕來護駕,竟連隻言片語的迴應都不見傳回。

汪伯潛、晉莊成、羅望等人,與自以爲從此之後能攀龍附鳳、飛黃騰達,以羅楠光爲首的潤州官吏就有些傻眼了。

而這時從建鄴陸續傳來的消息,更是叫人心慌、焦慮。

京襄控制建鄴及滯留於京中的文武百官之後,反咬他們劫持陛下逃到潤州,甚至數次遣人投書潤州勸降——這些都不叫人意外,但四路監司沒有派人趕來潤州覲見陛下,卻不斷派人前往建鄴聯絡,這算什麼事情?

三月十九日政事堂、樞密院聯同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及兩浙東路、兩浙西路經略使司頒佈的討逆檄文投入潤州。

討逆檄文聲稱汪伯潛、高純年、晉莊成、羅望、錢尚端、張辛等人密謀篡權,然而在陰謀敗露之際,畏罪劫持紹隆帝潛逃潤州,還矯詔以欺潤州、揚州官民,實屬十惡不赦之罪,徵召天下兵馬共討之。

這一刻汪伯潛、晉莊成、羅望等人才徹底慌了神,像是被人狠狠的打了一擊悶棍。

紹隆帝拿到檄文,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在潤州城充當行在的一處莊園之中,臉色蒼白的紹隆帝站在一張檀木長案之後,手拽住檄文禁不住微微顫抖起來,盯着跪在堂下的一干人等咆哮怒斥:

“這就是你們所說的勝券在握,這就是你們所說的人心所向?你們誰跟朕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紹隆帝將檄文撕成兩半,連同卷軸朝汪伯潛、晉莊成的臉上砸過去。

“陛下息怒,定是四路監司皆爲徐逆劫持,纔跟着倒打一耙,但朗朗乾坤,斷非徐逆隻手能遮,我等只待葛郡公、韓侯在淮東、荊南起兵響應,四路監司定會幡然悔悟、迷

途知返,”

高純年跪在叩頭奏道,

“眼下當務之急乃是穩定潤州軍民人心,我等切不可自亂陣腳啊。”

四路監司都聯同政事堂、樞密院頒發討逆檄文,就足以說明形勢一切皆在京襄的掌控之下,高純年現在爲了避免汪、羅等人的懷疑,爲了自己能保住小命,最終順利脫身,在汪伯潛、晉莊成、羅望等人六神無主之際,也開始盡心幫着出起主意起來,奏請紹隆帝走出行在,去安撫軍心。

當然了,之前高純年主要是在汪伯潛、汪修涵父子以及羅望等人跟前賣力慫恿逃京,在紹隆帝面前卻是低調得很。

而紹隆帝此時的沮喪、失望以及憤怒,也主要是針對汪伯潛、羅望等幾個他最信任、一直以來倚以嫡系的人所發。

汪伯潛、羅望、錢尚端等人也不疑有他,畢竟京襄在建鄴的異動,除了晉莊成提供主要情報外,各方面也都有類似的反饋。

雖說在他們出京時,京????????????????襄潛藏的兵馬出乎意料沒有跳出來攔截,但此時建鄴的局面,也足以令他們相信晉莊成的信報不假,他們確實不能留在建鄴坐以待斃。

在他們看來,一切的一切,只是四路監司的反應出乎意料罷了。

汪伯潛、晉莊成、錢尚端、張辛等人此時也是六神無主,跪在堂下叩頭請罪,說道:

“陛下息怒,四路監司畏徐賊勢大,曲意附從,實實可恨,但我等切不能自亂陣腳啊!徐逆滿口胡言,顛倒黑白,但只要陛下走出行在,潤州軍民便知真僞。”

“都是沒用的廢物!”

紹隆帝強摁住慌亂的心緒,不讓自己的手抖得那麼厲害,問道,

“城裡軍心易定,但你們且說京襄揮兵殺來,要如何應對?你們這些廢物,不要指望朕拿着刀弓走上城牆廝殺吧?”

“只要我等不亂陣腳,陛下當召韓時良、葛鈺率部渡江護駕,”高純年叩頭道,“韓時良、葛鈺兩次守壽春,叫數十萬虜兵團團困圍,猶能守禦經年,只要韓時良、葛鈺率部渡江過來,定能保陛下無憂!”

“陛下速召韓時良、葛鈺渡江!”汪伯潛等人也一同附和道。

他們到潤州之後,葛鈺就遣前鋒五千兵馬渡江過來會合。

就當時而言,他們還將淮東當作最重要的一個籌碼,也以爲京襄在長江以南兵馬有限,有葛鈺所部前鋒五千精銳、有三千禁衛武卒,還有建鄴府軍及潤州兵馬逾兩萬人衆,又隨時能得到四路監司的響應,足夠用了,就沒有緊急召韓時良、葛鈺率部都渡江南下。

誰曾想出京十數日過去,四路監司竟然最終都選擇跟京襄狼狽爲奸。

現在又各種小道消息飛傳,建鄴府軍在潤州城裡軍心不穩,連日都有將卒逃亡出城,現在建鄴那邊又將多封檄文投入城中,令建鄴府軍以及潤州兵馬的軍心更加渙散。

汪伯潛、晉莊成、羅望、錢尚端、張辛

他們可不覺得僅僅憑藉三千禁衛武卒、五千揚州精兵,就能抵擋住京襄甲卒的反撲。

他們現在一心想着趁京襄還沒有封鎖長江下游水道,將韓時良所部以及葛鈺留守揚州的兵馬都調到潤州來,此時即便放棄淮東,也是在所不惜的。

“高純年,你替朕來擬旨!”紹隆帝強忍內心的怒氣與慌亂,與高純年說道。

“老臣遵旨!”高純年說道,但他站起來走到一旁的桌案邊,提筆手就抖個不休,墨汁都濺落到宣紙上,苦笑道,“老臣年邁,這字也寫不周全了,或許要勞煩晉公了……”

高純年心想雖說事後可以推說是受汪羅等人脅迫寫下這封矯詔,但能不落下罪證最好;他怎麼也得防備着京襄出爾反爾。

紹隆帝、汪伯潛也不疑有他,便着晉莊成上前草擬御詔。

汪伯潛簇擁紹隆帝東逃潤州之後,除了牛首山義軍奉樞密院徵召令進駐建鄴,韓圭代表徐懷率數百騎兵南下協商????????????????諸事外,京襄就沒有其他大的調動,甚至還將原駐守真州的水師調回到上游廬江,完全沒有要對潤州以東長江水道進行封鎖的意思——到這一步汪伯潛等人想說京襄謀逆,也無人會信。

潤州與揚州的信道一直保持通暢,這十數日來葛鈺需要留在揚州坐鎮,防備劉衍在廬州、滁州有所異動,不敢輕易離開揚州,但也多次派人渡江到潤州覲見紹隆帝。

再說了,葛府以及韓時良的家小這次也都隨紹隆帝出京,此時就在潤州城中。

紹隆帝、汪伯潛等人當然不會覺得韓時良、葛鈺會有什麼問題,卻不想遣使攜詔渡江北上,過去三四日都不見有回信,待要再遣使渡江催促之時,原五路度支使司僉事劉越滔攜新的勸降書抵達潤州。

而這一次的勸降書乃是政事堂、樞密院與緊急進京,以新任浙東制置安撫使、招討使葛伯奕共同簽署。

魏楚鈞最終同意京襄開出的條件,在紹隆帝與汪伯潛等人在潤州惶惶難安之際,魏楚鈞一方面遣長子魏明倫前往荊南報信,他又親自趕往揚州、楚州,緊急見到韓時良、葛鈺密談,最終以政事堂諸相先簽署赦免葛鈺等人、委託葛伯奕出任浙東制置安撫使的諭函爲條件,由葛伯奕進潤州進行勸降;同時還允許羅望等將率三千禁衛武卒接受招降、赦免其罪、編入浙東路兵馬都部署司聽用。

當然了,葛伯奕年近七旬,騎不了快馬,同時又有千餘親衛甲騎隨行,速度快不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到建鄴,先着劉越滔進潤州遞招降書,主要還是要對羅望等將密授機宜,穩住潤州的形勢,以免禁衛武卒暴走,破壞了雙方和談的關鍵籌碼。

當然了,有些機密是不能泄露給籌碼知曉的。

在紹隆帝面前,劉越滔也只是說道:“葛郡公已經在趕來潤州的途中,可能還需要三五日就能抵達;想來葛郡公已經想出妥當之法以息此次驚擾,還請陛下稍安勿躁……”

第五十章 編軍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四章 景王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十六章 交接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二章 屠城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五十章 圍困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
第五十章 編軍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四章 景王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十六章 交接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二章 屠城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五十章 圍困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