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明志(3)

怔了一怔,司徒玉棠陷入了深思。無鋒說的沒錯,帝國建國時的五大家族都是以功臣立勳,受封良田萬頃,一躍成爲帝國五大最大糧戶,也自然而然就成爲了帝國除了皇室宗親外的最大土地貴族,而當時衆多勳臣顯貴們也都是以土地多寡來衡量家族實力的大小。

而現在,在帝都中,土地似乎早已被視作了一種收益極低的投資渠道,即便是五湖地區最好的糧田也遠遠比不上投資工商行業和金融行業,尤其是像開礦、冶煉、鑄造、紡織、製茶、陶瓷等行業更是由於國內經濟的大量需要和帝國以外的市場巨大而利潤豐厚,大貴族們眼見得工商階層利用自己敏銳見識崛起之後早已按捺不住,紛紛將自己的資金投入這些行道,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這也使得他們逐漸拋棄了往日慣有的以土地收益作爲衡量標準的習俗。

收益決定一切,無論是土地收益還是工商業收益,那都是一樣的帝國金幣,沒有人會管這些來源,雖然在最初許多貴族們還有些不屑於將這些收益渠道視爲主流,更多的是抱着一種投機心態,少有風吹草動便收手觀察,但兩者之間收益的巨大差別使得沒有人能夠抵禦這種誘惑,甚至連皇族中人同樣加入到了投資工商業中,這種觀點就逐漸在帝都上流社會中消失了。

拿後來的社會學家們來分析,事實上在唐河帝國後期尤其是末期,大批的土地貴族已經逐漸在向工商貴族進化,兩種身份已經融合在了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只有那些眼光短淺頭腦狹隘的極端保守貴族纔會死守着土地不放,但這種保守貴族真正在帝都中已經很少了,只是在北方一些地方上還有着較爲深厚的根基。這也是司徒泰賴以作爲後盾地基礎力量。但北方貴族受帝都貴族的影響很大,隨着帝都貴族們的逐漸轉化,那些地方上的北方貴族也同樣察覺到了這些變化,他們同樣也開始有了這種萌芽,只不過和南方貴族尤其是很早就已經蛻變爲工商業者代言人地大批江南貴族相比,他們的轉化速度顯得太慢也有些太晚了一些。

看見身旁麗人陷入了沉思,無鋒並不催促,他有的是時間,只要能夠解開這個心結,打開司徒玉棠一直緊閉的心扉。多等一些時間沒有關係。

司徒玉棠的確陷入了困惑之中,無鋒說的沒錯,司徒家族的確是土地貴族的代表。當初唐河帝國也是建立在了以土地貴族們爲後盾的基礎之上,沒有這些掌握着地方土地和權力的土地貴族,司徒家族根本無法控制這樣一個龐大地帝國,所以司徒家族也不得不給予他們足夠的特權,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們的絕對忠誠和支持。但現在這個基礎已經在利益地腐蝕下逐漸崩潰了。這大概才應該是司徒家族真正崩潰的根源,正是因爲那些地方上的土地貴族在發覺工商收益遠遠超過了土地收益時,心態的不平衡讓他們不斷加徵地租。而又不願意投入,這也使得最底層的農民生活更加困苦,太平教之所以能夠在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如此氾濫成災,和這一點有着很大關係。

“無鋒,看來你對帝國現存利益階層地瞭解是很花了一些心思來研究啊,不錯,現在帝都中的貴族真正依靠土地收益來維持他們富足生活的幾乎沒有了,絕大多數都是在工商也金融方面有着巨大投資,只有這些方面地收益才能保障他們要求很高的生活。你是打算讓他們徹底成爲真正的工商貴族,不打算再給他們以任何特權麼?”司徒玉棠已經逐漸接受了無鋒的說辭,既然司徒家族建立帝國的基礎已經崩潰了,那司徒王朝的落幕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惋惜的了,解開了這個結,司徒玉棠突然發現自己的心中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就像一塊一直壓在自己胸中的巨石突然被取掉了那樣無比地舒適。

“特權這個詞應該說已經過時了或者說成爲歷史了,如果說還存在特權這個詞語,我想只能用經濟實力來證明他們的特權了。無論是剛剛踏入工商階層的貴族們還是從底層成長起來的工商精英們,我想如果一定要確定什麼賦予他們的特權,那就是新帝國將絕對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新帝國也將支持他們的經濟力量向外拓展存在空間,可以說他們的經濟力量走到那裡,帝國的影響力和保護力也將到達哪裡,同樣,帝國包括明面和隱性的各種力量延伸到哪裡,哪裡就將是他們最好的商品市場和原料基地,只要他們願意,帝國將爲他們作能作的一切,這算不算他們獲得的特權呢?”

無鋒志得意滿的站起身來負手氣勢昂揚的微笑着,雙目中閃耀的光澤更是足以讓人相信這個時候的他心思已經飛到了天涯海角,飛到了他所希望達到的最遠處。

司徒玉棠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位未婚夫對目前帝國各階層的利益根基瞭解得十分透徹,同時對於人性的特點同樣剖析得十分深刻,取消了政治的特權,卻給予了他們經濟上的特權,但這一切將是建立在對周邊鄰近地區的經濟侵略之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成功的將這一支新帝國中最強大最根本的力量與新帝國捆在了一輛穩步前進的戰車上,這一招可謂是妙到了極點,司徒玉棠甚至有一種衝動,想要問一問自己這位未婚夫究竟是怎樣相出這樣一個妙策來,既消除了政治特權的弊端,又轉嫁了經濟特權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看來自己這位未婚夫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能夠成爲司徒王朝的終結者,並不是浪得虛名。

“無鋒,看來你早已是胸有成竹了,不錯你的想法的確很有吸引力,相信無論是江南東海的工商世家們還是帝都的工商貴族們都會被你的觀點所吸引,就算有些人還有不滿,但妾身相信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人會爲你的想法動心,何況政治上沒有特權僅僅是讓他們和所有人站在一條起跑線上而已,真正要說起來,他們和其他階層一樣並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帶來了太多的不平等,他們應該清楚,如果這一點他們都還不能滿足,妾身在想那這些人的胃口就太大了。”司徒玉棠緩緩點頭,“那我們司徒家族你有什麼打算呢?”

有些爲難的搓搓手,始終要回到這個關節點上,無鋒知道無法迴避,但這樣面對司徒玉棠明亮的目光要讓他說出所謂處置方案,他還真有些尷尬。

“玉棠,我的想法是我可以讓司徒家族保持目前的現狀,當然司徒家族中個別人出除外,他們的一切權益都將得到保證,如果說你覺得司徒家族還應該獲得一些特殊權益,我也可以考慮,但僅僅是經濟上,而且這是一個下不爲例的特例。”

無鋒艱難的話語讓司徒玉棠有些感慨,對方能夠做到這一點大概也是極限了,政治特權已經被無鋒視爲了一個毒瘤,是非割不可了,在天南吏治改革就是一個嘗試,司徒玉棠從那時候就已經察覺到了自己未婚夫胸中的溝壑非同尋常,至於其他,司徒玉棠也並不想過多過問,只要對方有這個心她已經很滿足了。

“無鋒,你不用再考慮什麼特殊權益了,你有這份心,妾身已經很感激了,改朝換代帶來的殺戳並不鮮見,能夠用這樣平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妾身也覺得司徒家族應該知足了,如果還有一味執迷不悟,唉,十三姐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也許是觸及到了隱痛,司徒玉棠臉色也是黯淡下來。

“玉棠,呃,帝都的那些情況你都已經知曉了?”無鋒此時反而有些小心翼翼,他不想在這種時候再多生枝節。

“能不知曉麼?十八妹的表演功夫倒是出神入化了,我還真沒有想到我這個妹妹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本事,不過這一手的確是高,連我那幾位族叔都捲了進來,看來我那位皇兄只怕纔是真正的主事者啊,他還在等待時機,不過現在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妾身在想,如果無鋒沒有異議,妾身想去帝都一趟,進展順利的話,帝都應該不會出現流血事件。”司徒玉棠在這一刻又恢復了那一抹恬淡中帶着憂鬱的神情。

深深注視着嫺雅中帶着點點悽婉的司徒玉棠,無鋒無聲的嘆了一口氣,有些事情在面對時始終會帶來一些傷害,自己也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這樣的結果也許是最好了。他不知道司徒玉棠爲什麼非要走這一趟,事實上她只需要通過辦刊表明一下態度就足夠了,不過他尊重她的願望。

第12節 戰前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94節 岩石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40節 僵局第104節 交火(4)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5節 崩陷第84節 骯髒第36節 潛機第34節 潛移默化第128節 大發展(2)第46節 試比高(2)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58節 風聲第10節 雲雨初試第62節 叵測第45節 議事(1)第63節 刻骨第91節 送別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12節 薦才第58節 深刻變化第59節 動員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59節 警醒第52節 目標東方第39節 狂想第61節 屠刀將舉序言第86節 人才爭奪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9節 禍福第66節 異變(1)第101節 隱忍第43節 翠屏關第11節 潮流第53節 難關第37節 要挾第8節 惡戰第1節 論勢第111節 圍點(2)第98節 諜影第43節 分割(4)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0節 僞裝第36節 戰火烈(1)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5節 天算第72節 暫緩下注第87節 破釜沉舟第116節 悶棍第21節 前奏第36節 進軍第3節 上鉤第26節 逆襲(1)第78節 大計(1)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124節 海權第101節 戰猶酣(5)第20節 折戟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115節 喪鐘第55節 崆峒第42節 波及第74節 隱流第71節 摯情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78節 大計(1)第80節 誰之責?(2)第9節 東南之旅(1)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18節 轉折第97節 表演第85節 火銃兵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15節 威勢第29章 漢中爭雄第67節 武御試第114節 裝甲獸第20節 鏖戰第13節 鬥志第23節 晉商第15節 技術革命第2節 魅蹤第62節 出賣第98節 銀川攻防第23節 天機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0節 待發第87節 混亂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38節 戰火烈(3)第45節 接收第35節 奇兵第72節 大會戰(3)第46節 虎口拔牙(1)
第12節 戰前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94節 岩石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40節 僵局第104節 交火(4)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5節 崩陷第84節 骯髒第36節 潛機第34節 潛移默化第128節 大發展(2)第46節 試比高(2)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58節 風聲第10節 雲雨初試第62節 叵測第45節 議事(1)第63節 刻骨第91節 送別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12節 薦才第58節 深刻變化第59節 動員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59節 警醒第52節 目標東方第39節 狂想第61節 屠刀將舉序言第86節 人才爭奪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9節 禍福第66節 異變(1)第101節 隱忍第43節 翠屏關第11節 潮流第53節 難關第37節 要挾第8節 惡戰第1節 論勢第111節 圍點(2)第98節 諜影第43節 分割(4)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0節 僞裝第36節 戰火烈(1)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5節 天算第72節 暫緩下注第87節 破釜沉舟第116節 悶棍第21節 前奏第36節 進軍第3節 上鉤第26節 逆襲(1)第78節 大計(1)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124節 海權第101節 戰猶酣(5)第20節 折戟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115節 喪鐘第55節 崆峒第42節 波及第74節 隱流第71節 摯情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78節 大計(1)第80節 誰之責?(2)第9節 東南之旅(1)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18節 轉折第97節 表演第85節 火銃兵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15節 威勢第29章 漢中爭雄第67節 武御試第114節 裝甲獸第20節 鏖戰第13節 鬥志第23節 晉商第15節 技術革命第2節 魅蹤第62節 出賣第98節 銀川攻防第23節 天機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0節 待發第87節 混亂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38節 戰火烈(3)第45節 接收第35節 奇兵第72節 大會戰(3)第46節 虎口拔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