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南下(2)

緊接着無鋒又要求令狐翼和溫傑二人就眼下的半島同盟情況以及中大陸帕沙王國與半島同盟西部諸國的戰況作一個介紹。

半島同盟全稱是中南半島國家同盟,簡稱半島同盟,由於中東大陸結合部的陸地在南方突然向海洋中深深凸起,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島,所以這裡就被稱之爲中南半島,整個半島地區二十個國家、城邦、自治領、城市共和國,其中有十七個國家、城邦以及城市共和國組成了半島同盟,位於東大陸的有七個,處於東大陸和中大陸結合部位置的兩個,位於中大陸的國家城邦則有八個。

由於大橫斷山脈的緣故將同盟分成東西兩部分,其中東部七國和城邦南臨大南洋,西臨大橫斷山脈,東與南洋聯盟相靠,這些國家和城邦領土面積大小不一,國家實力也強弱不均,西疆軍攻擊的首要目標蘇拉維西公國在這七個國家和城邦中處於中等水平,但這一仗亦是相當關鍵,一旦拿下蘇拉維西公國,西疆便在半島同盟中取得一個堅實的立足點。而大軍亦可源源不斷的通過密林區進入蘇拉維西公國,蘇拉維西公國也會成爲西疆軍全面南下的橋頭堡和大本營。

在蘇拉維西公國並不大,境內僅有兩座城市,除開首都雅達城外,就是位於東南角的重鎮庫特丹城了,從庫特丹向東南就是萊貢城邦,西南則是棉蘭公國,從棉蘭公國往東領土成長條形分佈的是巴釐亞公國,棉蘭公國以南則是一字排開的三個城邦,從東至西分別是三寶城邦、摩洛城市共和國、東薩摩亞城市共和國。

整個半島同盟東部人口不足五百萬,主要民族是萊族、貢族、瓦族、撣族,唐族數量也不少,在整個人口比例中大約佔得到百分之五左右。三個公國人口相對較少,僅有兩百萬左右人口,而四個城邦和城市共和國人口反而超過了領土面積相當於它們幾倍的三公國許多。三公國都是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國家,國力較弱,而幾個城邦和城市共和國卻是以工商業著稱,尤其是三寶城邦、摩洛城市共和國、東薩摩亞城市共和國三城均是著名良港,不但捕魚業、採珠業和製鹽業相當發達,其海運業更是尤爲繁盛,而萊貢城邦不但是著名的工藝品之鄉,而且氣候尤佳,是半島同盟內的旅遊勝地,半島同盟東部幾個國家城邦的貴族富人們都在萊貢擁有度假別墅,每到盛夏炎熱之時,便紛紛前往萊貢城郊的崑崙湖畔度假消夏,也刺激了當地工商業發達。

七國和城邦軍事力量也強弱不等,三公國主要以自身武裝力量爲主,蘇拉維西公國擁有一萬左右的防衛軍以及五千人的王城守備軍,另外還有五千人左右的傭兵部隊,棉蘭公國力量稍強,擁有二萬五千人國防軍,傭兵部隊也在一萬左右,而巴釐亞公國僅有五千邊防軍和兩千城防軍,傭兵部隊也只有三千人。相比之下四城邦和城市共和國軍事力量要強大許多,向最強大的摩洛城市共和國,除開自衛軍三萬人外,還有兩萬精銳的傭兵部隊,而最差的萊貢城邦也擁有一萬五千自衛軍和一萬傭兵部隊。同盟東部軍事力量大概在二十萬人左右,不過由於帕沙王國在同盟西部發起的猛烈攻勢使得同盟西部防線搖搖欲墜,同盟東部諸國爲了維護同盟安全利益,已經將大部分傭兵部隊增援西部戰場,短時間內無法返回,而其本身武裝力量以輕甲步兵爲主,且訓練程度有限,根據情報所獲,其戰鬥力很值得懷疑。

帕沙人前期在同盟西部攻勢兇猛,連續攻克兩個公國和一個城邦,佔領了大片土地,但在同盟東部五萬傭兵部隊到達以及西奧蘭王國十五萬大軍投入戰場後,戰局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雖然在庫圖佐夫的指揮下,帕沙軍隊連續擊敗了同盟聯軍,但西奧蘭王國軍隊統帥林頓亦是一老而彌堅的硬朗軍人,他在防禦區內採取堅壁清野辦法,同時指揮聯軍分進合擊,用聯軍吸引帕沙軍隊主力,自己親率西奧蘭軍隊深插帕沙人佔領區後方,迫使帕沙軍隊回防,併成功的在托克頓公國境內率領聯軍與帕沙軍隊進行了一次大會戰,這次會戰雖然以聯軍小敗而告終,但雙方都損失慘痛,聯軍四十萬大軍僅剩下不足二十五萬,而帕沙軍隊也付出了八萬人的代價,加上呂宋人和科米尼人在帕沙王國北面和西面蠢蠢欲動,使得帕沙王國內部在南方攻略上產生了巨大分歧。

帕沙王國國務大臣黑格對庫圖佐夫全力攻略半島同盟西部地區的策略表示了異議,尤其是對呂宋人已經藉機奪回了馬普特拉河以南到薩爾溫江以北的南呂宋地區極爲不滿,認爲應當庫圖佐夫作爲軍隊統帥應當對這一片土地的得而復失富有主要責任,而且對庫圖佐夫在沒有鞏固南呂宋這片佔領區的時候就攛掇國王南伐的戰略計劃持否定態度,但由於庫圖佐夫南伐計劃得到了國王保羅的支持,所以也就無果而終。

不過在帕沙大軍遭遇西奧蘭王國大軍干涉以及半島同盟全力反擊之後,黑格再次向國王表達了自己憂慮,而似乎要映證這一點,托克頓一戰雖然帕沙在戰役上取得了勝利,但也損失了相當精銳,而此時呂宋人和科米尼人也開始不安分起來,帕沙王國朝中附和國務大臣意見的大臣也逐漸增多,要求和半島同盟諸國談判暫時休戰的呼聲日益增強,但截止到發回這份情報爲止,帕沙人和聯軍依然在托克頓境內處於對峙狀態,而帕沙國王保羅一世似乎仍未就戰與和作出最後裁斷。

在瞭解了半島同盟東部軍事力量分佈以及半島同盟西部戰況之後,無鋒和凌天放一致得出結論,南下戰役必須要在半個月之內全面展開,爭取在一個月最多不能超過一個半月之內結束,否則帕沙人一旦迫於壓力與半島同盟簽訂了停戰協定,那自己一方南下的阻力就會平添一倍以上,而南洋聯盟和馬其汗人蔘戰的可能性也會增加許多。

江川府。一身淺紫色長裙的少女在默默閱讀了對方呈上的信函後,良久沒有說話,最好才擡起頭來淡淡的道:“王先生,你能否給月心一個明確的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要換防,而且還是由西疆第一軍團調換第四軍團?”

“呃,這個,月心小姐,殿下不是已經在信函中解釋了麼?第一軍團需要適應南部地區的氣候,方便以後在南部地區作戰,而第四軍團也需要一段時間來修整,加上馬其汗人現在在三江東部兵力調配頻繁,爲了加強對三江的防禦,所以殿下才會有此決定。”王繚有些尷尬的舔了舔嘴脣,笑着解釋道。這本來就是不是一個好差事,西疆高層誰都知道這位林家三小姐與秦王殿下之間那層曖mei關係,而此時雙方又處於這種半盟友半敵人之間的關係,來當這個外交使者必然要面對這位精明能幹的三小姐,對方問及一些敏感問題該如何回答就是需要考驗作爲外交使者的水準了。如果言語間不合對方心情,得罪了對方,保不準哪天她一翻身又成爲秦王妃,一下子成了主母,那到時候見面可就難受了。

“王先生,我想你不用替李無鋒遮遮掩掩,他在信中所說的那些理由全屬無稽之談!馬其汗人在東面根本沒有他所說的什麼頻繁調動,第一軍團需要適應南方氣候完全可以在天南、緬地去適應,至於第四軍團疲勞過度,哼,馬其汗人已經停止攻勢快一個月了,我看不出你們第四軍團的士兵有什麼操勞過度的模樣!你們的理由根本不能成立,所以我很懷疑你們的意圖究竟何在?!”林月心神情嚴肅,聲色俱厲。

王繚心中暗暗叫苦,他自己然知道此次換防的目的,但此時此刻他又無法向對方言明,這種軍事機密他作爲外交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自然知道,但對方所代表的林家現在雖然與西疆共同防禦馬其汗人,但並不代表在任何問題上都是和西疆一方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林月心她一天未進李家的門,這種絕密軍情永遠不可能讓她知曉。但明顯對方開始懷疑第一軍團是有爲而來,誰都知道西疆第一軍團是秦王殿下的當家部隊,現在突然在沒有充分原因之下要求進入三江地區換防,這不能不讓人起疑,誰能保證李無鋒是不是臨時起意要想吞併三江呢?安順已經是一個很好範例在前了,創痛未消,你讓林家如何放心?這一點連王繚自己也覺得難以說服對方。

第107節 前夜第29節 陰謀第17節 毒手第97節 摻和第29節 爭議第67節 肥肉(1)第137節 西風漸(6)第2節 創業(1)第73節 風起(3)第18節 轉折第104節 亂!亂!亂!(2)第9節 僵局第75節 心機第38節 戰略籌碼第105節 駕臨第72節 十字路口第14節 鞏固第10節 納賢第48節 試比高(4)第63節 刻骨第32節 樹倒猢猻散(3)第120節 還價第2節 風起曼隆(2)第80節 爭功第44節 東來第54節 虎與狼第114節 雙姝會第102節 野心第4節 根源第14節 火併第19節 自食苦果第60節 爭執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53節 柏因蠻族第103節 交火(3)第46節 輕薄第126節 派系第26節 陰雲第40節 來臨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25節 談判(1)第63節 五月風波第114節 兵壓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60節 危機初露第32節 惡狗第3節 起步第65節 排行榜(2)第19節 緬郡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49節 試比高(5)第80節 攻守自如第82節 巡視第101節 交火(1)第7節 美人第82節 大計(5)第60節 政治(1)第15節 亮劍(1)第99節 分化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6節 慶典第82節 巡視第79節 國策第88節 先發制人第9節 僵局第65節 西域木蘭第107節 飼虎第118節 苛刻第1節 錯綜(1)第126節 派系第72節 籌劃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88節 時機第5節 崩陷第82節 瓜分?(3)第16節 競爭壓力第67節 異變(2)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71節 途中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82節 殘紅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12節 比肩(3)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39節 天水第33節 帝國反擊第107節 絕命殺(1)第5節 潯陽樓上(3)第30節 情債第123節 錫金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41節 放眼(2)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2節 後院起火
第107節 前夜第29節 陰謀第17節 毒手第97節 摻和第29節 爭議第67節 肥肉(1)第137節 西風漸(6)第2節 創業(1)第73節 風起(3)第18節 轉折第104節 亂!亂!亂!(2)第9節 僵局第75節 心機第38節 戰略籌碼第105節 駕臨第72節 十字路口第14節 鞏固第10節 納賢第48節 試比高(4)第63節 刻骨第32節 樹倒猢猻散(3)第120節 還價第2節 風起曼隆(2)第80節 爭功第44節 東來第54節 虎與狼第114節 雙姝會第102節 野心第4節 根源第14節 火併第19節 自食苦果第60節 爭執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53節 柏因蠻族第103節 交火(3)第46節 輕薄第126節 派系第26節 陰雲第40節 來臨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25節 談判(1)第63節 五月風波第114節 兵壓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60節 危機初露第32節 惡狗第3節 起步第65節 排行榜(2)第19節 緬郡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49節 試比高(5)第80節 攻守自如第82節 巡視第101節 交火(1)第7節 美人第82節 大計(5)第60節 政治(1)第15節 亮劍(1)第99節 分化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6節 慶典第82節 巡視第79節 國策第88節 先發制人第9節 僵局第65節 西域木蘭第107節 飼虎第118節 苛刻第1節 錯綜(1)第126節 派系第72節 籌劃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88節 時機第5節 崩陷第82節 瓜分?(3)第16節 競爭壓力第67節 異變(2)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71節 途中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82節 殘紅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12節 比肩(3)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39節 天水第33節 帝國反擊第107節 絕命殺(1)第5節 潯陽樓上(3)第30節 情債第123節 錫金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41節 放眼(2)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2節 後院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