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驚變(2)

迎賓大道東三段道口是整個北城區最重要的一個要隘,禁衛軍在第一次衝鋒時輕而易舉的從第一師團手中奪取了這一處要害所在,從這裡向西可以直接插入北城腹地,向東可以進入小徑密佈的老城區,向南更是可以沿着寬闊的貴妃大道直逼皇城,可謂至關重要。可是剛剛來得及控制住這裡的禁衛軍第五師團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喘息一口氣,城衛軍的反撲就洶涌而來。

誰也未曾想到帝國兩大衛軍會在帝國即將傾覆之時卻在帝都上演了一場生死大戰。易學濤算得上是一個較爲謹慎之人,在奪取了這處要隘之時,他便敏銳的意識到這裡可能會成爲一個焦點,如果他是敵方將領也會首先控制這裡,但一旦控制了這裡也就扼住了南下的關鍵。這個道口周圍都是以大型工坊建築物爲主,整個北城區都是重要的工業區,這裡也不例外,在控制了這裡之後易學濤便立即命令自己的弓弩手們迅速搶佔四周的制高點,儘量擴大控制範圍,防止敵人從這裡發起攻擊自己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易學濤的謹慎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城衛軍在從第一師團手中接過了控制權之後,向着南面兇狠的撲了下來,只有衝入城中心才能真正控制住帝都局勢,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官兵甚至在幻想着一旦控制了帝都,他們將會享受怎麼樣的一個對待。

黑壓壓的士兵羣沿着貴妃大道洶涌而來,甚至在貴妃大道兩側的小街小巷中都擠滿了急衝衝向南推進的城衛軍士兵們,這個時候尤素夫才發現自己太過於高估自己對部隊的控制能力了,他發現現在他能夠控制的也就是各個師團的師團長。而師團長們似乎已經對自己下面的士兵們完全失去了控制,他們只得到了一個命令,那就是掃除一切障礙,控制帝都城。

貴妃大道是唐河帝國第九任皇帝爲了寄託自己對自己最寵愛的一個貴妃而特地命名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大幹道,寬闊的大街足有容納八輛馬車並行而不顯擁擠,街道兩側大多是一些前店後坊的半加工工坊,也是北城區最主要的一條幹道,帝都尤爲發達棉紡織、鍛造、加工等行業都集中在這一區域。

在貴妃大道兩側還分佈着數千條平行的小巷,但這些小巷卻曲折狹窄許多,並不利於軍隊的推進。所以貴妃大道理所當然的就成爲了城衛軍南下的主要通道。易學濤在控制了這個要口之後很快就進行了防禦佈置,軍團長明確告訴了他的任務,沒有其他,就是堵住一切企圖南下的北方軍或者城衛軍等任何軍隊,防止混亂蔓延到中心城區和其他城區。將可能出現的混亂限制在北城區,最不濟也要保住中心城區和東南兩區,那裡纔是帝都的真正精華所在。

一場異常激烈的爭奪戰立即就在迎賓大道和貴妃大街的交叉點處猛然爆發,當密密麻麻的城衛軍士兵嚎叫着壓下來時,易興濤的佈署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全部到位,各種雜物車輛都剛剛推到大街中心尚未擺入整齊,城衛軍都已經撲了上來。好在已經登臨了街道兩側的弓弩手這個時候發揮了先發制人的作用,已經向北延伸了數百米的街道兩側佈滿了弓弩手,幾乎牢牢的鎖死了整個街面。密集的箭雨立即讓已經被慾望燒紅了眼珠的城衛軍們頭腦爲之一清,他們這才意識到要想達到目的,還需要跨過這個曾經和自己並立的禁衛軍袍澤們的屍體才行。

這個時候雙方已經沒有半點情誼可講。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那就只有踩着對方的屍體而上,你死我活的拼殺就此展開。

易學濤預先佈置的弓弩手給予了城衛軍以一次犀利的洗禮,成梯次佈設的箭陣讓毫無防範的城衛軍在黑夜中變成了最好的靶子。不知道箭雨來自何處,密集的擁擠在一起,幾乎不用什麼瞄準。這一切就這樣展開,除了血淋淋的氣息在空氣中飄蕩,混和着此起彼伏的慘叫,整個貴妃大街已經變成了一座修羅屠場。

鮮血總能帶給人以理智和清醒,也算是在屍山血海中闖蕩出來的城衛軍很快就從這當頭問棒中醒悟過來,禁衛軍佈置在街道兩面的弓弩手不得不開始收縮,城衛軍的士兵們已經沿着街道兩側瘋狂的撲涌而上,只有解決了這些該死的暗殺者才能放心大膽的向前挺進。

隨着弓弩手的退縮,雙方的步兵們立即交織在了一起,沒有多餘廢話,一邊是要藉助這一戰撈取脫身的資本,一邊是要捍衛自己家園不受侵犯,雙方無可選擇,狹路相逢勇者勝,寬闊的貴妃大道在這個時候卻顯得太過狹窄,兩股黑壓壓的浪潮迎頭撞上,綻放出無盡的暗紅血花。

這裡僅僅是整個北城區的一個縮影而已,在整個北城區,從北門蜂擁而入的城衛軍已經毫無保留的擠進城內,整個北城區已經是士兵的海洋,到處都是充斥着皮靴和盔甲的撞擊聲,各種腔調的命令下達聲沸沸揚揚,士兵們在各自的直接上司命令下進入各自的戰鬥崗位。整個城衛軍和禁衛軍都已經傾巢而出,沒有任何保留,尤素夫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打垮禁衛軍,那困死在這北城區的最後結局就只有讓可能很快就會趕到的西疆軍毫不留情的剿滅,而馬遠往同樣也知道這幫已經瘋狂的城衛軍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封鎖線,那失去控制的帝都將會在這些失去理智的士兵面前變成赤裸的羔羊。

巴音卓從來沒有面臨着這樣難以抉擇的難題,他和哲布受命潛伏在這一帶遊蕩,目的很簡單,就是徹底解決鐵龍平的第一師團。鐵龍平的第一師團號稱天下第一師團,其戰鬥力足以知曉,而且這個師團輕重兵種搭配均勻,無論攻擊還是防範都相當出色,且一直是司徒泰全心扶持重點,戰鬥力之高連崔文秀都不敢小看,因此纔會定下讓自己和哲布這兩個遊騎兵團在這一片晃盪,防止這第一師團從這裡悄悄溜回滄州了。

這是一個不太好把握的任務,既不能讓第一師團察覺到自己兩個兵團在這裡埋伏,避免打草驚蛇,又不能離得太遠,防止第一師團從兩個兵團的縫隙中悄悄溜過去,這還真有些不太好把握,好在兩個遊騎兵團畢竟有這樣大規模一支力量,雖說滄州南部地玩天闊,但一個萬人隊作爲攻擊單位,就算一時間佔不了便宜也可以死死纏住對方了。

但是巴音卓卻沒有想到遇上這樣的難題,鐵龍平這個傢伙竟然真的開放了帝都北門放城衛軍那幫傢伙入京了,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雖然崔帥沒有明令自己過問帝都的事務,但還是在臨行前叮囑自己要密切關注帝都局勢變化,並可以根據局勢的變化作必要的臨時處置,那現在的局勢是不是到了必須斷然處置的時候了呢?

但這種時候已經沒有時間讓自己多來斟酌判斷了,馬遠往向各個方向派出了求救令,按理說他應該首先向最近的晉中和魯陽求救纔對,但也許是病急亂投醫,這個傢伙居然還向在清河方向的北方集羣總部也派出了求救信,否則也不會被自己這幫一直在帝都邊緣遊蕩的遊騎兵碰上。

如果說沒有得到哲布的一個萬人隊就在這一帶遊蕩的消息的話,可能巴音卓還要猶豫一下該不該縱兵入帝都,畢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要完殲第一師團,絕對不能讓第一師團漏網,但是知道了哲布的一個萬騎隊就在一旁之後,巴音卓立即就下定了決心。他的第一遊騎兵團和第二遊騎兵團在準備伏擊鐵龍平的第一師團這次戰鬥中是有分工的,第二遊騎兵團三個萬騎隊分成三個遊擊集羣,負責發現尋找阻截第一師團,而自己第一遊騎兵團則作爲進擊主力綴在第二遊騎兵團的搜索面背後,隨時保持聯繫,一旦有情況可以立即發動攻擊,這樣一來既可以及時發現第一師團,又可以在最短時間發動攻勢,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碰上這樣一件事情。

現在鐵龍平放城衛軍入城那也就意味着第一師團會馬上北返,而且鐵定會北返,所以也就不需要再花太多的精力再進行全方位的搜索了,現在也沒有必要再遵循當初那個呆板的約定不得進入中州地界,局勢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可以約束西疆軍隊了,相信崔帥在這裡也一樣會作出這樣的決定,現在只需要一個遊騎兵團只進入中州北部逡巡,派小股騎兵叼住出城北返的第一師團,瞅準時機發動攻擊,第二遊騎兵團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第114節 兵壓第114節 見解第104節 大手筆第25節 樂極生悲第9節 拓展(2)第7節 絕代雙嬌第125節 新時代第73節 大會戰(4)第42節 波及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07節 前夜第45節 議事(1)第95節 另論第23節 尊敬第45節 霸勢(1)第31節 樹倒猢猻散(2)第43節 分割(4)第109節 鴻溝第101節 底牌第62節 內應第1節 醞釀第115節 易幟第133節 西風漸(2)第94節 發財之路第37節 聯手第61節 英雄第87節 困獸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85節 兩線(4)第97節 別無選擇第72節 失勢第22節 南下(2)第3節 上鉤第24節 風雨飄搖第114節 兵壓第136節 西風漸(5)第19節 閨語第36節 潛機第47節 議事(3)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43節 驚雷第71節 獅子與狼第41節 威懾政策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51節 外交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00節 露面第50節 邂逅第2節 路遇第44節 一線希望第49節 矛頭第80節 瓜分?(1)第50節 籌謀(2)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9節 和鳴第38節 意外之財第83節 策反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62節 風情第64節 海軍(3)第104節 老友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01節 交火(1)第20節 皇儲第7節 南等北待第47節 得逞第2節 驚豔第21節 龍種第11節 晉爵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05節 謀刺第76節 對手第110節 奧援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3節 購糧第28節 亂象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57節 緊要關頭第4節 軍情局第8節 帝京(2)第5節 天算第41節 圈套第6節 慶典第71節 入城第73節 齋浦渡第38節 造勢第120節 還價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07節 絕命殺(1)第57節 梟雄第26節 妥協第59節 諜海雙璧第97節 前夜第44節 大成第23節 無心插柳
第114節 兵壓第114節 見解第104節 大手筆第25節 樂極生悲第9節 拓展(2)第7節 絕代雙嬌第125節 新時代第73節 大會戰(4)第42節 波及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07節 前夜第45節 議事(1)第95節 另論第23節 尊敬第45節 霸勢(1)第31節 樹倒猢猻散(2)第43節 分割(4)第109節 鴻溝第101節 底牌第62節 內應第1節 醞釀第115節 易幟第133節 西風漸(2)第94節 發財之路第37節 聯手第61節 英雄第87節 困獸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85節 兩線(4)第97節 別無選擇第72節 失勢第22節 南下(2)第3節 上鉤第24節 風雨飄搖第114節 兵壓第136節 西風漸(5)第19節 閨語第36節 潛機第47節 議事(3)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43節 驚雷第71節 獅子與狼第41節 威懾政策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51節 外交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00節 露面第50節 邂逅第2節 路遇第44節 一線希望第49節 矛頭第80節 瓜分?(1)第50節 籌謀(2)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9節 和鳴第38節 意外之財第83節 策反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62節 風情第64節 海軍(3)第104節 老友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01節 交火(1)第20節 皇儲第7節 南等北待第47節 得逞第2節 驚豔第21節 龍種第11節 晉爵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05節 謀刺第76節 對手第110節 奧援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3節 購糧第28節 亂象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57節 緊要關頭第4節 軍情局第8節 帝京(2)第5節 天算第41節 圈套第6節 慶典第71節 入城第73節 齋浦渡第38節 造勢第120節 還價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07節 絕命殺(1)第57節 梟雄第26節 妥協第59節 諜海雙璧第97節 前夜第44節 大成第23節 無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