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雄心如鐵

三江、東海、燕雲三郡總督人選任命問題在這個時候被無鋒突然提出來讓蕭唐和蘇秦二人都感到有些驚訝,在兩人看來眼見得入京登基在即,三江郡總督人選無鋒都一直未曾確定,兩人估摸着無鋒大概是準備在入京登基帝國初定時纔會來確定這些剩餘幾郡的總督人選,沒有想到無鋒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提出要求儘快確定,這也難怪二人有些摸不準秦王殿下究竟有什麼想法。

而另一方面無鋒也將自己的關於整頓陸軍的想法告知了已經從南海返回的軍務署署長凌天放,即新帝國的陸軍將會控制在一百五十萬人以內,其中還包括駐外軍團,比如說駐印德安軍團,也包括現在騎兵兵團,現在軍務署就應該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按照這個意圖進行整編和縮編;海軍將按照初步構建兩大艦隊的思路進行組建,即大東洋艦隊和大南洋艦隊,其中大東洋艦隊直屬三個作戰艦隊,每個艦隊都應當按照八艘大型主力軍船的配置進行組建,而大南洋艦隊也應當至少擁有兩個同等規模的作戰艦隊。

同時無鋒也要求軍務署參謀司積極做好對外戰爭準備,按照自己的意圖,分成多個方向進行規劃,即向北與利伯亞人的作戰計劃,向東與倭人的作戰計劃,向西南與西半島同盟或者中立地區的作戰計劃,向南與馬其汗人的作戰計劃,向西在印德安地區進行的擴大影響力作戰計劃。

這樣龐大的軍事計劃和繼續縮編陸軍力量的設想讓凌天放目瞪口呆,他一度以爲是由於政斧方面的壓力無鋒纔會作出這樣壓縮陸軍的計劃,但在諮詢過蕭蘇二人的意見之後瞭解到政斧方面雖然因爲財政困難要求限制軍隊規模,但並沒有要求要將陸軍縮減到連現在力量都難以保全下來的地步,這讓凌天放百思不得其解。

尤其是無鋒提出的多個方向作戰計劃更是讓凌天放耳目一新的大手筆,這也確定了新帝國在建立之後將繼續保持積極進攻態勢,尤其是對倭人和馬其汗人的攻略將會是第一梯隊,而西南方向恐怕也會是一個重點,秦王殿下已經多次在凌天放面前表露出對已經露頭的新大陸表示出了強烈的興趣,而現在海軍的力量要想一步登天就直接參與對新大陸的爭奪顯得有些不切實際,尤其是現在南海的海軍基地距離新大陸那邊實在太遠,也就是說最起碼大南洋海軍即便是組建完畢,也需要一個位置適中的中轉站,而中大陸南部東拉丁洋上的一些島嶼將成爲新的獵物。

蕭唐蘇秦和凌天放三人都沒有想到秦王殿下把三人招集到這裡竟然是要決定這麼多重要事情,而且還是要以如此快捷的方式來決定,連凌天放也覺得這種方式實在太過簡單草率,如此重要的事情怎麼說也應當要多花幾天時間醞釀斟酌,現在秦王殿下竟然要自己三人現在就拿出意見,這未免也有些太過兒戲了一點。

“怎麼?啞巴了,是覺得現在不宜作出決定,還是有什麼顧慮?”無鋒斜睨了一眼坐在自己下手一言不發的三人,他有意沒有讓莫倫參加,有莫倫參加固然能夠從一些特殊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但現在似乎不是需要人提出異議的時候,無鋒需要的是先把一些事務推行下去,至於需要改善的地方只能在進行中在逐漸來調整了。

“殿下,三郡總督人選實在太過重大,您這樣一下子就要求我們確定,恐怕有些太過輕率;另外您提出的軍務部署和戰略計劃問題,屬下以爲茲事體大,不但涉及軍隊本身,而且還涉及財政和外交諸多政策的調整,更無法在現在就作出決定,這是一個需要多方共同協商才能得出的計劃,您現在就要我們表態,不是太過爲難我們麼?”看見蕭唐苦着臉不願意回答無鋒有些不耐煩的話題,蘇秦趕緊先圓滑的應着話,免得場面更僵,凌天放這個傢伙也是,一連鬼鬼祟祟的神色,難道是聽得又有大仗要打就忘了自己的責任麼?現在這個時候是談打仗的時機麼?

“蘇秦,你別給我打馬虎眼,四郡總督人選,我相信你和蕭唐兩個心中至少大概有個譜,別在那裡苦着臉給我裝蒜,推薦了這個就得罪了那個,我告訴你們,決定是我來下,你們只需要推薦你們心目中比較合適的人選而已,不要以爲現在馬上面臨進京事務,可以拖到以後來解決,我告訴你們,進京之後的事務更多,恐怕要安靜下來商談這些問題就更難了,有些事情早定比晚定好,省得有些人心裡惦着掛着不安心。至於軍務方面,這已經決定了,這方面不需要你們來過多艹心,你們這邊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從財政和外交方面配合,財政應該如何保障,外交政策又該如何調整配合,這纔是你們現在就需要作準備的。我明確的告訴你們幾個,我不是不顧民力窮兵黷武之人,但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當個太平君王,唐河民族要想獲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就絕不能固步自封安於享樂,這一點上你們都應該有高於其他人的認識,而不要人云亦云盲從附和,你們應該如何引導帶領他們跟着你們的意圖轉,這纔是爲人上者的手腕。”

語速十分緩慢,語氣也相當平靜,但三人都能夠從無鋒話語中聽出他內心的決心,這一段話語絕非他信口而言,而是專門提醒三人,應當配合他的決定,及時作出調整,蕭唐似乎也意識到今天無鋒恐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召集三人來隨便亂侃一番,而是有針對姓的要加快新帝國前進的步伐,這和前一段時間無鋒的表現似乎有些出入,但蕭唐可以感覺到現在的無鋒似乎又有些幾年前那個縱橫睥睨的豪情主君的味道了。

“殿下,三郡總督人選我們大概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但這只是我們各自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如果您今天一定要確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軍事調整和戰略規劃方面,我還是建議殿下不要急於求成,您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給下面的將領們帶來許多不必要的聯想,甚至產生一些副作用。成大猷進攻多頓,我不知道他是否得到了殿下的授權,如果沒有,他這就是擅權,軍法司就該介入調查。不過我在想,即便是他即便是沒有獲得殿下的明確授意,只怕也是在殿下的給他的命令中揣摩到了殿下的想法,這很危險,殿下,如果您真的希望他做什麼,不妨明確下令,這種曖昧的態度很容易被下屬所誤解濫用。”

蕭唐終於接上了話題,成大猷在鄂霍次克地區的軍事行動已經反饋到了漢中,而多頓王國駐燕京大使也已經趕到了漢中緊急約見了外務署的官員,只是未曾瞭解到秦王殿下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各方都還沒有隨意表態。

“嗯,這一點我有些失誤,下一次我會注意。成大猷是得到了我的授意,多頓人應該給他們一個教訓,不過戰事會到此爲止,鄂霍次克是我的目標,那是將是大東洋海軍的一個重要橋頭堡和基地,至於其他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無鋒其實也意識到了這種含糊授意可能帶來的後遺症,這很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武將所利用,繞過軍務署下達命令也是一種破壞規定的行爲,同樣應該給與制止。“好了,我想我們還是不要繞得太遠,在午飯前,我們應當確定三郡總督人選,至於下午和晚上,甚至明天,我們應當就我們軍務調整和戰略計劃部署進行討論,政務署和外務署應該就軍隊的這個計劃拿出一個相應的計劃,我希望在進入燕京之後,我們能夠很快推行這個計劃。”

蕭唐和蘇秦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有些尷尬之色的凌天放面上,原來這個傢伙早就有所準備,甚至連計劃都已經準備好了,前兩天卻還裝模作樣的來問自己二人是不是對軍隊調整部署有什麼看法。

看見蕭蘇二人懷疑的目光,凌天放連忙拱手解釋:“二位,別誤會,這也是秦王殿下剛剛交辦的任務,我們參謀司也是加了兩天兩夜的班纔拿出了一個大略姓的計劃,應該說還相當粗糙,不過二位可以瞭解一個大概,也便於你們能夠開展工作。”

凌天放這樣一說,二人也才釋然,前兩天也就是無鋒要求二人斟酌一下四郡總督人選問題的時候,只不過當時兩人都因爲那不過是親王殿下一時心血來潮信口提及而已,沒想到兩天之後就要自己一干人立即拍板,還是凌天放頭腦精明,居然能夠猜測到秦王殿下這一次竟然是真正下了大決心。

()

第89節 安第斯之戰(2)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01節 說服第10節 以柔克剛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06節 羞辱第93節 鏖戰(3)第78節 轉機第45節 霸勢(1)第17節 力薦第9節 混淆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19節 審訊第37節 聯手第99節 戰猶酣(3)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20節 一諾千金第46節 共抗第59節 警醒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9節 僵局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33節 專訪第105節 戰猶酣(9)第85節 火銃兵第98節 遊擊(1)第40節 來臨第52節 北行第87節 困獸第51節 巡遊(1)第55節 暗夜玫瑰第29節 連環殺(2)第74節 運籌帷幄第24節 謀略第70節 思念第15節 秘間第133節 西風漸(2)第2節 錯綜(2)第75節 軍法第83節 大計(6)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45節 議事(1)第102節 教訓第47節 得逞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2節 逆轉第39節 緬軍第39節 狂想第54節 虎與狼第41節 偶遇第30節 連環殺(3)第106節 戰猶酣(10)第42節 發動第49節 握手第26節 妥協第11節 憂國第24節 土地政策第126節 派系第95節 鳳凰第7節 會獵(1)第76節 大會戰(7)第44節 拉與打(2)第45節 合流第17節 鋒煙再起第60節 危機初露第88節 故國第67節 亂中亂第37節 密謀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26節 北風(1)第67節 異變(2)第65節 進退第68節 船上(3)第102節 戰猶酣(6)第2節 後院起火第71節 摯情第54節 釘子第41節 短兵第102節 諜影第68節 殺氣騰騰第57節 拔草第11節 初現端倪第61節 政治(2)第73節 當局者第35節 李代桃僵(2)第55節 驚變(4)第7節 匕首第10節 僞裝第94節 無奈第16節 遭遇第20節 女官第105節 霧鎖殺機
第89節 安第斯之戰(2)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01節 說服第10節 以柔克剛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06節 羞辱第93節 鏖戰(3)第78節 轉機第45節 霸勢(1)第17節 力薦第9節 混淆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19節 審訊第37節 聯手第99節 戰猶酣(3)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20節 一諾千金第46節 共抗第59節 警醒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9節 僵局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33節 專訪第105節 戰猶酣(9)第85節 火銃兵第98節 遊擊(1)第40節 來臨第52節 北行第87節 困獸第51節 巡遊(1)第55節 暗夜玫瑰第29節 連環殺(2)第74節 運籌帷幄第24節 謀略第70節 思念第15節 秘間第133節 西風漸(2)第2節 錯綜(2)第75節 軍法第83節 大計(6)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45節 議事(1)第102節 教訓第47節 得逞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2節 逆轉第39節 緬軍第39節 狂想第54節 虎與狼第41節 偶遇第30節 連環殺(3)第106節 戰猶酣(10)第42節 發動第49節 握手第26節 妥協第11節 憂國第24節 土地政策第126節 派系第95節 鳳凰第7節 會獵(1)第76節 大會戰(7)第44節 拉與打(2)第45節 合流第17節 鋒煙再起第60節 危機初露第88節 故國第67節 亂中亂第37節 密謀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26節 北風(1)第67節 異變(2)第65節 進退第68節 船上(3)第102節 戰猶酣(6)第2節 後院起火第71節 摯情第54節 釘子第41節 短兵第102節 諜影第68節 殺氣騰騰第57節 拔草第11節 初現端倪第61節 政治(2)第73節 當局者第35節 李代桃僵(2)第55節 驚變(4)第7節 匕首第10節 僞裝第94節 無奈第16節 遭遇第20節 女官第105節 霧鎖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