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崩陷

頓南部庫茨城,這裡是多頓王國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和要塞,厚實的城牆和城中的軍隊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安德烈一世躺在牀上臉色蠟黃,半年時間中彷彿耗盡了他後續的精力,無神的眼珠偶爾一動,如果不是略略起伏的胸膛還能證明他還活着的話,從許多角度看上去他都更像是一個死去很久的木乃伊了。

站在房門外的披甲將軍臉色灰白,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同樣感到茫然無措,一切都糟透了,大唐三十多萬大軍已經大舉北伐進入多頓南部地區,散亂的多頓軍隊幾乎是一觸即潰,根本沒有半點抵抗之力,唐軍的遊騎兵甚至開始在多頓中部地區遊蕩,沒有那支軍隊敢去自尋死路,事實上王國境內已經沒有能股打仗的軍隊了,士氣已經徹底垮了,即便是保持着建制的軍隊也只是茫然的等待着,等待着整個爭吵不休的王國高層能夠爭吵出一個結論來。

來自伯力城廢黜國王陛下的命令已經下達到了庫茨城,而被貴族們推舉登位的是國王陛下的次子謝菲爾德王子,一個性格懦弱膽怯而又孤僻的素年人,他的唯一愛好的就是畫畫,甚至連他的父親和母親他都不願意多見,這樣的人居然要就任多頓國王?!

不過這一切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唐軍的到來打破了所有人的美夢和幻想,夢想着大唐能夠網開一面,幻想着大唐能夠收下已經不屬於多頓的庫克羣島和新月半島就不再追究責任,但是這一切都徹底破滅了,蒙萊部落也在北方邊境重新舉兵南下。士氣低落的北方守軍在沒有了列邁將軍的統帥下能夠守住北方麼?而大唐帝國地皇帝李無鋒已經明確發佈了公告,要求多頓和普爾軍隊放下武器,將兩國的命運交給大唐和本地貴族們來決定,這分明就是要瓦解兩國的政體。其中包含的禍心不言而喻,但是哪怕只有一絲誘惑,那些已經走投無路地貴族們都會匍匐在大唐官員面前俯首帖耳的等待着對方的寬恕。

“陛下,我不能不告訴您了,大唐軍隊已經兵臨庫茨城下了,他們的遊騎兵已經越過了庫茨向北挺進了,我們現在必須要有一個決斷了。”明知道這個時候將這種噩耗告訴安德烈一世無疑就是雪上加霜,但是他卻無可奈何,唐軍已經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再不做出回答。他們就會在最短時間發起戰鬥解決問題。

“他們要求幹什麼?”躺在牀上的安德烈氣若游絲,他的神志都已經有些模糊,從伯力城逃出時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病入膏肓。能夠維持到現在,純粹就是一個意念在支持着他,他真心誠意的希望能夠與大唐達成一個妥協,即便是做出巨大的讓步也在所不惜,而這個賣國的罪名就讓自己這個將死之人來承擔。

“呃。他們只要求我們放下武器,服從他們地命令,至於其他並沒有多說。他們說他們是軍人,對於多頓王國的命運,他們無權做出決定,那需要由他們帝國中央來決定。”吞了一口唾沫,他已經與對方的特使進行了比較細緻地商談,對方沒有太苛刻,但是也沒有給自己一方任何承諾,這是讓他最爲擔心的,但是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中。他只能聽之任之。

“天欲亡我多頓!唉!”一聲略顯高亢的長嘆嘎然而止,牀上的安德烈一世身體輕微的一動之後便再無聲息,守在牀前地僕從們一陣驚慌,連連呼叫着,而門外的郎中也涌了進來,唯有一身披甲的武將黯然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國王陛下去了,所有責任就只有讓自己來承擔了。

大陸公曆702年4月5日多頓王國國王安德烈一世病逝於庫茨城,同日庫茨守將塞雷日科夫向已經兵臨城下地唐軍第九軍團軍團長金正揚投降,並表示願意協助唐軍儘快完成對多頓地區軍隊的收編整合。

4月17日,多頓王國虎威兵團、彪衛兵團、鳳凰兵團、猿搏兵團四大兵團兵團長會同伯力城內的貴族首領們在與唐軍北伐主帥金正揚、應建明、曲波進行會談協商後宣佈投誠,接受整編,同時將選出貴族代表組成代表團前往大唐帝國首都中州覲見帝國皇帝陛下,還將與帝國政務院首腦就多頓地位、行政架構問題進行協商。伯力立即成爲了一座不設防城市,剛剛登位不到一個月的謝菲爾德(安德烈二世)宣佈下野,唐軍第九軍團和十五軍團暫時接管伯力城防務,而第十三軍團則繼續向北挺進,與4月29日進入多頓北部重鎮哈巴羅夫城,與已經開始進入這一地區的柏因族蒙萊部落軍會師。

相比於在多頓王國的進軍,第三軍團在普爾的進展更爲順利,事實上由於普爾主力軍隊已經在東線大戰中被全數殲滅,在東線戰役結束之後,普爾王國就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中,喪失了幾乎全部軍事力量,僅僅只剩下一個兵團還在北方苦苦支撐,而北方的羅巴克人似乎也看到了希望,攻勢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普爾北方只剩下唯一地據點冰河城還在普爾人手中,但是羅巴克人似乎已經不想將戰場侷限於在北方,而開始集結大軍南下,而整個中南部普爾軍根本就沒有一兵一弈的正規軍,面對積怨已久的羅巴克人,普爾王國陷入了一片風雨飄搖之中。

普爾貴族們清楚的意識到如果不盡早與大唐達成投降條件,那一旦羅巴克人佔領了普爾中部,那普爾貴族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都將被那些野蠻人的柏因人所吞噬大半,相比之下,大唐帝

帝國並不會將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普爾喪失的不過是行政上的統治權,這對於已經走投無路的普爾人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有了軍隊,要想挑戰大唐,現在沒有那個普爾貴族還會有這樣愚蠢的想法。

但是要讓高貴的普爾人去屈從與那些醜陋不文的柏因蠻族,那普爾人寧肯選擇死亡,在他們看來大唐的強盛和文明已經證明了唐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兩虎相爭必有一敗,利伯亞人既然敗了,也敗得心服口服,敗在唐人手中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何況唐人的文明和發達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利伯亞人,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在軍事上都證明了這一點,承認失敗臣服強者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實。

在一方面動員預備役部隊積極抵抗羅巴克人入侵的同時,普爾貴族們也加緊了與大唐的協商對話進程,所以當大唐第三軍團進入普爾南部地區時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民衆們也只是抱着一種無可奈何而又自我安慰的心情看待着昔日南面的強鄰進入自己的領地中,至少這比那些該死的柏因人踩在這片土地上要好得多,他們都在等待着貴族代表就普爾人的利益與大唐帝國進行協商,爲普爾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爭取更多的權益。

大陸公曆702年4月18日,大唐帝國第三軍團軍團長龍自行與大唐帝國外交部特使徐採風在普爾王國首都海森城玫瑰宮同普爾貴族代表團簽署了普爾和平協議,協議規定塞澤裡夫九世下野,原普爾王國領土內一切行政統治權暫時由大唐帝國委託原普爾王國官員代管,王族將選送一名未婚女性入大唐帝國皇帝陛下後宮,日後所生子女中有一人將世襲普爾領地的名義封權,非特定情形,帝國不得剝奪其封權,但行政統治權將會屬於帝國中央。而普爾地區的具體行政管理體制將由組成的貴族代表團前往帝國首都覲見皇帝陛下之後與帝國政務院協商後確定。

隨後在龍自行的強力干預下,已經開始進入普爾中部區域的羅巴克人不得不退出中部地區和北部地區一部,一直到冰河城一線,這也引起了已經獲得大唐帝國外交部門許諾的羅巴克人的強烈不滿,一方面他們據理力爭,一方面也派出使者奔赴中州要求帝國對軍方的行爲給予制止,但是在大唐大軍的步步威逼之下,他們不得不暫時按照龍自行的要求退到冰河城一線以北。

多頓人在獲悉了普爾人與大唐外交部簽署的協議之後立即也要求籤署補充協議,在補充協議中加上了一條關於在多頓王族中選擇年輕未婚女性成爲大唐皇帝陛下后妃,所生子女也將享受多頓名義封權,其條款形式也與普爾人一樣,同時他們還提出,新月半島和庫克羣島應該成爲所生子女的指定封地,允許同時具有帝國皇家血統和多頓王室血統的子嗣在這兩個地區享有特殊利益。

第13節 得助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124節 海權第26節 絕望第64節 排行榜(1)第114節 獨木第91節 北伐(4)第97節 設伏第12節 北防第9節 潮落第44節 收復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36節 金融(2)第101節 隱忍第71節 獅子與狼第36節 進軍第1節 盧克索第23節 原委第101節 底牌第13節 得助第10節 狡辯第30節 轉機第45節 霸勢(1)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59節 舞臺第64節 排行榜(1)第55節 易位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77節 曲線第58節 易策第14節 謀官第74節 絞殺第87節 失密第141節 放眼(2)第48節 導火索第17節 毒手第55節 競食第108節 直面第3節 潯陽樓上(1)第28節 分配第102節 戰猶酣(6)第100節 戰猶酣(4)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9節 解決(1)第99節 戰猶酣(3)第95節 爭奪第84節 骯髒第108節 巧遇第20節 劍指(1)第60節 待發第86節 錯綜複雜第30節 奇襲第71節 大會戰(2)第107節 絕命殺(1)第80節 握手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112節 第二日(4)第72節 失勢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序言第74節 以子之矛第78節 爭鋒第10節 學院軼事第42節 幻影靈真第98節 危機意識第124節 磐石軍第69節 結盟第79節 曲線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64節 排行榜(1)第91節 春夢第22節 天驕折翼第122節 奪關第39節 太平聖教第95節 爭奪第60節 態勢第4節 潯陽樓上(2)第7節 重聚第6節 各有所求第33節 專訪第64節 狂瀾在即第99節 遊擊(2)第27節 情慾之河第49節 矛頭第29節 固寵第140節 放眼(1)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80節 握手第17節 蠢蠢欲動第37節 相惜第26節 重託第49節 籌謀(1)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126節 會晤第52節 北行第3節 反水第18節 等待第19節 和鳴第66節 偃旗息鼓第56節 奪權
第13節 得助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124節 海權第26節 絕望第64節 排行榜(1)第114節 獨木第91節 北伐(4)第97節 設伏第12節 北防第9節 潮落第44節 收復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36節 金融(2)第101節 隱忍第71節 獅子與狼第36節 進軍第1節 盧克索第23節 原委第101節 底牌第13節 得助第10節 狡辯第30節 轉機第45節 霸勢(1)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59節 舞臺第64節 排行榜(1)第55節 易位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77節 曲線第58節 易策第14節 謀官第74節 絞殺第87節 失密第141節 放眼(2)第48節 導火索第17節 毒手第55節 競食第108節 直面第3節 潯陽樓上(1)第28節 分配第102節 戰猶酣(6)第100節 戰猶酣(4)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9節 解決(1)第99節 戰猶酣(3)第95節 爭奪第84節 骯髒第108節 巧遇第20節 劍指(1)第60節 待發第86節 錯綜複雜第30節 奇襲第71節 大會戰(2)第107節 絕命殺(1)第80節 握手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112節 第二日(4)第72節 失勢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序言第74節 以子之矛第78節 爭鋒第10節 學院軼事第42節 幻影靈真第98節 危機意識第124節 磐石軍第69節 結盟第79節 曲線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64節 排行榜(1)第91節 春夢第22節 天驕折翼第122節 奪關第39節 太平聖教第95節 爭奪第60節 態勢第4節 潯陽樓上(2)第7節 重聚第6節 各有所求第33節 專訪第64節 狂瀾在即第99節 遊擊(2)第27節 情慾之河第49節 矛頭第29節 固寵第140節 放眼(1)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80節 握手第17節 蠢蠢欲動第37節 相惜第26節 重託第49節 籌謀(1)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126節 會晤第52節 北行第3節 反水第18節 等待第19節 和鳴第66節 偃旗息鼓第56節 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