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強者

“嘿嘿,崇信兄,這江南大好河山,素來是我們唐族膏之地,被這司徒泰折騰得半死不活,眼下只要咱們西疆一入主,明政策,修內政,只怕要不了兩年就能讓一個繁華似錦的煙雨江南再現,不過這似乎是蕭大人他們的事情服,咱們眼下怕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成大猷微微一笑,江南局勢走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了,連泉州向米蘭人投懷送抱,米蘭人都不敢接受,由此可見西疆霸氣,南方周邊勢力中能夠一捋西疆鋒芒的怕也只有馬其汗人,不過半島戰局尚未了斷,馬其汗人現在也是有心無力,能夠確保自己領土安全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大猷兄,江南之地對於殿下的重要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你也清楚殿下心中宏圖霸業絕非只停留於這帝國固有領土,殿下在中大陸和南方之所以不斷佈局就是在爲一統帝國之後打下基礎,人生短短几十年,若是一味依靠常規積累力量,只怕未帶等時機成熟,你我已經垂垂老矣,所以這江南恢復一事是半點不能耽擱,眼下維揚,湖州已經在你我掌控之下,松江、泉州也已經發布了接受西疆政令的通告,姑蘇守軍已經反正,情報顯示餘杭司徒泰守軍也有北撤跡象,估計兩三天內餘杭亦能歸附,江南之地已盡在你我之手,而西疆政務署官員估計沒有一個月恐怕無法就任,大猷你在湖州爲政頗有心得,連秦王殿下也對你在九湖兩地的政策大加讚賞,依我之見,不如由你暫行擬出幾條暫行規則,讓幾府之地先按照西疆模式運行,能讓江南元氣早日恢復一天算得一天。至於司徒彪這邊,我想正如你所說,恐怕我們也該好生斟酌一下,如何能夠以最快速度最簡便可行的方法解決。儘可能的節約時間節省人力物力。”

樑崇信的這番話讓成大猷再一次感受到對方的遠見,不愧是第一軍團的首領,雖然言語間半點未提及政務,還把自己推崇備至,但成大猷卻知道眼前此人若要論政務處理只怕絲毫不比自己遜色。尤其是那早日出臺政策讓江南恢復正常之提議更是足以證明此人的目光和胸懷早已經超越了普通軍事將領的水準,完全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默默點點頭,成大猷也咀嚼對方最後兩句話,斟酌一下,斟酌什麼?政治解決還是軍事行動,看來對方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現在需要徵求自己的意見了,只不過用一種較爲委婉的方式來提出罷了。

“崇信兄可是想勸降司徒彪?”

“起初我的確有這個想法,但我後來仔細想了一想,估計現在不太容易。司徒彪在先前還擺出欲在安慶與我們決一死戰的大模樣。無外乎就是希望北邊戰局能夠出現變化,而且是逆轉性的變化,只有這樣他才能把自己這一局死棋盤活,眼下司徒泰在北方戰局上的確佔據着優勢,形勢看上去對我們一方有些不利,不過雲中有老卡,這邊河朔一線有文秀,無論是誰要想佔到便宜怕都不容易。殿下現在似乎打定主意要讓北方局勢拖下去,把司徒泰的主力牢牢拖死在北方,利用咱們西疆充足的物資準備和對方打消耗戰。司徒泰不過是臨時湊起來一些軍費物資,若是拖下去時間稍微長一些。只怕他和他的那些盟友們都吃不消,所以他們肯定會急於求成。這也會給我閃西疆帶來一些機會。”

樑崇信深深吸了一口氣,若有所思的緩緩道:“殿下這一次在北方有些冒險,我不知道殿下是想盡快結束帝國內戰之局還是過分看重半島對我們今後的重要性,把第二軍團投向半島地區使得北方戰區缺乏戰略預備隊,而騰格里草原上赤狄人和安歐人的搖擺不定又延緩了四個遊騎兵團返回的時間,加上尤素夫和普爾人的意外行動,一下子把一直處於優勢的局面給扭轉了過來,如果不是卡曼人上一次因爲戰敗國內陷入亂局,只怕我們這一次的麻煩會更大。”

雖然不好對其他地區的戰局指手畫腳,但在樑崇信的坦誠面前,成大猷也不想過分做作:“崇信兄的話有些道理,不過秦王殿下要通盤考慮全局,整個西疆地域遼闊,所需要牽扯的力量太過分散,哪一處哪一點都要考慮周全,在選擇利益的取捨上就難免會有些側重。尤其是我看殿下似乎對發展水軍不遺餘力,聽說在大南洋上的海軍基地建設投入了巨資,而且大量購買和製造艦船,我看殿下有意要在海軍力量上有一個實質性的突破和飛躍,針對的目標是誰?不外乎倭人或者南洋聯盟,抑或是半島同盟的西半部分,正如崇信兄所說,殿下的胃口決不僅僅只停留於咱們東大陸,也許在一統帝國之後陸地上有些不太適合採取軍事行動,但海洋上卻能夠尋找一些機會,尤其是南海自治領以西那一片,那可是控制着東大陸通往中大陸的要衝,無論從海上還是陸上,我想殿下都不會放任這樣的咽喉之地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太久的。”

深深的望了對方一眼,樑崇信發覺自己越來越欣賞這個傢伙了,應該說這個傢伙從一開始就表露出來了他的不凡,不過這個傢伙很善於隱藏自己,只有在他覺得需要自己展示自己的時候他纔會偶爾一露鋒芒,和文秀那個傢伙的鋒芒畢露卻又有些不同,更像是一種綿裡藏針或者說刀尚未完全出鞘的味道,也許是還未在西疆陣營中完全站穩腳有些顧忌的原因吧。

殿下在半島地區這個看上去並非主戰場的地方投入了三個軍團兵力,這在軍方高層也引起了一些不滿和疑惑,雖然在當時北方戰區還未顯露出危機先兆,但保留一些預備隊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殿下卻悍然將這隻生力軍投入半島,而當時半島局勢雖然艱苦,但也還未到崩潰的情況,在很多人眼中爲了帝國內地戰局的平穩解決,即便是捨棄半島地區也是值得的,雖然這一觀點不一定準確,但在軍隊中的確有着很大的市場,甚至連樑崇信自己也一度認爲殿下過分看重看上去並沒有給西疆帶來多少利益的半島地區有些不符合目前的大局,但眼前這個傢伙卻能夠敏銳的察覺到殿下的意圖,這不能不說這個傢伙的政治嗅覺和對上者的心理揣摩有着相當造詣,這是一個自己的有力挑戰者,也是一個相當強悍的戰友。

“看來大猷兄對於西疆目前的局勢也是頗有研究啊,北方戰局本來不該我們過多關注,但大夥兒都清楚現在北方戰局事實上有着風向標的作用,全帝國乃至整個東大陸的目光現在都匯聚到了北方戰區,殿下和崔文秀還有卡馬波夫都承擔了相當大的壓力,你看到從軍務署轉下來的一則消息沒有,司徒泰也沒有閒着啊,鐵蒺藜索欄也已經開發了出來,並開始運用於戰場,我仔細琢磨了一下,這玩藝兒對重裝騎兵應該作用不大,茅進在清河戰役中的表現不太好,也許是第一次遭遇這種東西還未適應,如果強行突破的話完全可以犧牲一點有限力量達到目的。但是如果這東西能夠迅速運用於步兵防守中,的確能夠對遊騎兵的作用起到相當限制,尤其是在斥侯兵對遊騎兵的預警能夠準確及時的話,至少可以爲步兵的防禦減少不少壓力。當然騎兵的優勢還不是這一個鐵蒺藜索欄能夠動搖的,尤其是遊騎兵的機動優勢,但這已經是一個預兆,敵人也沒有停留於原地,也在開始思索着如何針對咱們的優勢採取反制手段了。”

頓了一頓樑崇信才又道;“北方戰區現在如此緊張,想我們是不是該想些辦法爲北方減減壓,至少不能讓司徒泰和司徒玉霜這些傢伙太過囂張?”

成大猷一聽來了興趣,豎起耳朵瞅着對方,“崇信兄有可良策不妨說出來讓小弟聽聽,這江南之戰太過無趣,小弟手早已經發癢,如有驅策,小弟願爲馬前卒。”

“呵呵,大猷看來也是有些悶得發慌啊,不過我們首先要解決司徒彪這一難關,我仔細琢磨不能再給司徒彪太多機會,但如果通過武力解決的話肯定又會耽擱不少時間,不利於我們儘快幫北方減壓。那位胡庭芝先生已經從錦城回來了,我想讓他出面和兄弟一起去一趟安慶。”樑崇信臉色平淡,似乎在敘述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什麼?崇信兄,你說什麼?”饒是成大猷自負驕狂目無餘子,但還是被對方這兩句話一下子驚得跳了起來。

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60節 危機初露第12節 奇正(2)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3節 對進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71節 餘波第4節 創業(3)第97節 啓程第36節 進軍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1節 預言第58節 刺探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24節 海權第4節 分析第35節 定計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8節 疑陣第94節 日落西山第16節 定板第14節 火併第16節 窮寇第56節 覆雨第69節 機動集羣第84節 風滿樓(3)第43節 分割(4)第73節 齋浦渡第131節 風雲第19節 兵戈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35節 割肉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37節 破襲戰第29節 連橫第23節 大局已定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14節 閃擊第93節 罷戰第56節 料敵先機第29節 對策第59節 警醒第36節 知我者第1節 風暴之前第50節 重心第110節 退守第43節 驚雷第21節 劍指(2)第64節 蛇芯岬(1)第105節 駕臨第39節 深謀第27節 轉變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3節 情感糾葛第75節 詭變第29節 陰謀第24節 聯手第101節 松江第20節 鏖戰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114節 獨木第43節 分割(4)第80節 握手第114節 雙姝會第38節 對策第1節 錯綜(1)第75節 動盪第94節 鏖戰(4)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17節 對等第59節 諜海雙璧第15節 條件第77節 制衡第15節 內拉外打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32節 餘波未盡第5節 平匪第38節 覓路第135節 西風漸(4)第5節 潰亡第18節 轉折第27節 逆襲(2)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56節 覆雨第4節 初戰第56節 再刺第42節 濱海第27節 殺招第10節 解決(2)第12節 政權架構第56節 逆行第36節 豐澤園(2)第56節 破局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54節 內幕第92節 進退維谷
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60節 危機初露第12節 奇正(2)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3節 對進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71節 餘波第4節 創業(3)第97節 啓程第36節 進軍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1節 預言第58節 刺探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24節 海權第4節 分析第35節 定計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8節 疑陣第94節 日落西山第16節 定板第14節 火併第16節 窮寇第56節 覆雨第69節 機動集羣第84節 風滿樓(3)第43節 分割(4)第73節 齋浦渡第131節 風雲第19節 兵戈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35節 割肉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37節 破襲戰第29節 連橫第23節 大局已定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14節 閃擊第93節 罷戰第56節 料敵先機第29節 對策第59節 警醒第36節 知我者第1節 風暴之前第50節 重心第110節 退守第43節 驚雷第21節 劍指(2)第64節 蛇芯岬(1)第105節 駕臨第39節 深謀第27節 轉變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3節 情感糾葛第75節 詭變第29節 陰謀第24節 聯手第101節 松江第20節 鏖戰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114節 獨木第43節 分割(4)第80節 握手第114節 雙姝會第38節 對策第1節 錯綜(1)第75節 動盪第94節 鏖戰(4)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17節 對等第59節 諜海雙璧第15節 條件第77節 制衡第15節 內拉外打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32節 餘波未盡第5節 平匪第38節 覓路第135節 西風漸(4)第5節 潰亡第18節 轉折第27節 逆襲(2)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56節 覆雨第4節 初戰第56節 再刺第42節 濱海第27節 殺招第10節 解決(2)第12節 政權架構第56節 逆行第36節 豐澤園(2)第56節 破局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54節 內幕第92節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