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科舉放榜

一場遊行風波來得快,消退得也快,不過它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都城內到處都在議論此事,各種陰謀論、權力鬥爭論在大街小巷流傳。

入夜,在太學附近的平安客棧內,盧涵四人正聚在房間裡喝酒聚餐,他們絲毫不受外界的輿論的影響,彷彿發生在今天的遊行示威和他們沒有一點關係,他們卻在談論高句麗戰役。

盧涵端起酒杯笑道:“高句麗也不是什麼強盛大國,經歷了三次隋軍征討,他們國力已經十分羸弱了,擊敗高句麗應該問題不大,關鍵是怎麼處置它,直接滅了它建立郡縣,我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

旁邊崔廣平喝了一口酒笑道:“盧兄說得對,我也聽祖父說過,第三次遠征高麗本來可以攻下平壤,但天子當時認爲滅亡高句麗的代價大隋難以承受,只會讓新羅和百濟壯大,所以下令不準攻下平壤,來護兒就是爲此而被罷官免職,但我祖父說這個決策並不明智,盧兄能想到原因呢?”

盧涵微微笑道:“現在的戰爭就是原因了,高句麗野心難泯,想趁大隋內亂而奪取遼東,甚至染指河北,所以說前天子下令不攻打平壤是個錯誤的決定,攻下平壤並不代表要滅亡高句麗,相反,可以徹底整肅高句麗,扶植親隋派上臺,剷除淵太祚之流的野心派,只有經過徹底整頓,高句麗才能成爲我們忠實的屬國。”

崔廣平連連點頭,“盧兄和我祖父的觀點完全一致。”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只聽客棧掌櫃在門外道:“盧公子,有重要客人找!”

盧涵上前開了門,不由愣住了,只見門外除了客棧掌櫃外,後面還站着一名怒容滿面的老者,是盧氏家主盧倬,盧涵連忙躬身行禮,“晚輩參見家主!”

盧倬重重哼了一聲,推門走進了房間,其他三人都嚇得紛紛站起,一起上前行禮,盧倬對他們三人道:“你們先回避一下吧!”

三人看了一眼盧涵,雖然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離了房間,盧倬冷冷道:“把門關上!”

盧涵關了門,垂手低頭站在家主面前,盧倬坐下重重一拍桌子道:“孽障,你要害死我們盧家嗎?”

盧涵半晌低聲道:“族孫不敢!”

“你怎麼不敢!你組織三千士子跑來抗議,你還是有什麼事情不敢做,你怎麼不組織士子拿起刀劍衝進紫微宮把我們都殺了!”

盧倬終於忍不住怒吼起來,盧涵撲通跪下,垂淚道:“家主一定要這樣說,族孫也無話可說,但我們至始至終沒有傷害到一個人,也沒有闖過一間民房,我們只是爲了申訴,只是希望朝廷能重視河北士子的難處,能保障河北士子的利益。”

盧倬瞪着他半晌,最後冷冷道:“我不妨告訴你,你原本是科舉進士第二名,但因爲你組織這次魯莽行動,禮部已經將你從金榜上除名,現在恐怕你連太學也進不了。”

盧涵的淚水涌了出來,他顫抖着聲音道:“這就是朝廷對我的報復嗎?”

“不!這和朝廷無關,是我的堅決要求,我絕不容許你損害到盧氏家族的利益。”

說完,盧倬重重哼了一聲,起身便揚長而去,盧涵跪在地上,早已泣不成聲,這時,崔廣平三人從門外衝了進來,他們都聽到了盧倬的話,李兆希憤恨道:“這分明是要保自己的官帽,卻要拿出家族利益來壓人。”

“就是!”

崔廣林也應和道:“科舉第二名啊!這可是要任命爲縣令的,就這麼被某人強行除名了。”

這時,崔廣平勸道:“這只是你們家主自己的想法,朝廷未必會接受,還是等明天發榜後再看吧!”

盧涵抹去淚水,默默地點了點頭。

次日一早,太學廣場上人潮涌動,數萬士子從四面八方趕來,今天不僅是科舉放榜,同時還要公佈太學錄取名單,科舉錄取考中名額只有百人,人數太少,絕大部分人都不抱希望。

而太學卻要錄取五千人,這讓很多士子都滿懷期待,太學的好處也是明擺着的,讀書三年,不僅食宿全免,而且士子每月另外還有五斗米、三貫錢的補貼,讀書求學也能養家餬口,這對於貧寒人家子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禮部和吏部的聯合科舉榜前擠滿了士子,數千名士子仰頭在金邊大榜上尋找自己的名字,盧涵在名單上找了三遍,他看見了崔氏兄弟和李兆希的名字,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名字,這意味着家主說的話沒有錯,他已經被除名了。

他轉身默默離開了金榜,這時,崔廣平擠了出來,他被錄取爲第二十三名,這說明朝廷並沒有記仇,而是盧倬把自己族孫的機會剝奪了,崔廣平忍住心中的狂喜,低聲道:“要不,我們去太學那邊看看吧!上面應該有兄長的名字。”

盧涵搖了搖頭,“有我名字又如何,你覺得我會去太學讀書嗎?”

“那兄長打算怎麼辦,明年再考嗎?”

盧涵強忍淚水,擡頭望着天空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豈能被功名所困,相信我盧涵自會有出頭之日。”

他又對走上前拍了拍崔廣林和李兆希的肩膀,“你們好好爲官,造福一方黎民,我們後會有期!”

“盧兄再申訴一下吧!”

“盧兄不必着急,我們從長計議!”

三人極力挽留盧涵,但盧涵去意已決,他向三人拱拱手,隨即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三人望着盧涵背影消失,心中都十分惆悵,這時,有官員大喊:“科舉中榜士子,一個時辰後去禮部報道!”

三人對望一眼,心中又同時燃起了中榜的無盡喜悅,這一刻,他們也暫時顧不上遠去了盧涵了。

遼東燕城,各路隋軍從四面八方集結,不僅有來自柳城的隋軍,還有來自靺鞨、奚族的一萬五千名士兵,十天內,共計九萬大軍將燕城團團包圍。

燕城內駐有四萬高句麗軍隊,城內還有三萬石儲存糧食,如果節約一點,還能支撐他們一個半月,雖然城內糧食並不缺乏,但高句麗將士依舊壓力極大,每天都在盼望着援軍到來。

高句麗士兵所承受的壓力並不僅僅來源於隋軍攻城,實際上,隋軍並不攻城,而是在城外堆積了一座巨大的土坡,土坡的高度遠遠超過了城牆,隋軍士兵在土坡上向下放箭、投石,使城內的高句麗士兵晝夜不得安寧。

另外,燕城並不大,城池周長只有十二里,最多隻能容納兩萬人,但現在擠進了四萬軍隊,狹窄的生存空間讓每個高句麗士兵都難以忍受,但在死亡的威脅下卻又不得不忍耐。

這天上午,張鉉和十幾名大將走上了城外的土山,土山位於城西,高約五丈,由五萬大軍耗時十天堆積而成,外形呈火山錐型,頂部已被士兵平整,鋪上石板,面積足有一畝半,頂部擺放着三部重型投石機,不斷向城內投射巨石。

張鉉走上山頂,向城內眺望,十幾名士兵奔上前用盾牌擋住了主帥,張鉉接過一張盾笑道:“有一張盾就足夠了,其他人退下吧!”

士兵們退下,張鉉剛走到土山邊緣,一支冷箭嗖地射上來,張鉉反應迅速,用盾牌擋住了冷箭,衆人都嚇了一跳,張鉉擺了擺手,示意不礙事,他探頭向下望去,只見西城牆上已經看不見守軍,確切說守軍都躲在牆後,剛纔的冷箭便是躲在牆後的一名士兵射出。

城內是一排排密集的石屋,但靠近西城牆兩百步內的石屋都被投石機砸得粉碎,在其他三面城牆上則站滿了高句麗士兵,足有萬人之多,他們都警惕地望着土山上的數十名隋軍將領。

張鉉看了片刻,回笑着頭問羅士信道:“聽說你在士兵中發起一場攻城計謀比賽,有收穫嗎?”(。)

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3章 兩雄相遇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997章 程侯決戰(下)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69章 人蹤乍現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78章 不打不識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22章 進階之禮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40章 試探出兵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60章 馬邑參軍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5章 武川之府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832章 秘密地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
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3章 兩雄相遇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997章 程侯決戰(下)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69章 人蹤乍現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78章 不打不識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22章 進階之禮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40章 試探出兵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60章 馬邑參軍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5章 武川之府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832章 秘密地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