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

兩支軍隊相距一里,在原野上對峙,雙方旌旗招展,殺氣騰騰,雖然渤海軍發生逃亡事件,但中軍和前軍都是渤海會培養多年的精銳之軍,明光鎧、緬鋼刀,鷹棱盔,裝備十分精良,高烈就是用這支軍隊擊潰了竇建德的八萬大軍,面對氣勢如虹的隋軍,他們也不毫示弱,用整齊的陣型表現出他們強大的戰鬥力。

他們排出了五龍出水陣型,五名大將各率一支軍隊,統一接受高烈的居中指揮。

青州隋軍則排出傳統的鷹翼陣型,張鉉率一萬軍爲中軍,羅士信和蘇定方各爲左右翼,也各自率領一萬軍隊。

張鉉凝視敵陣片刻,回頭令道:“秦用將軍前去挑戰!”

秦用大喜,居然第一個就派出自己了,他高喊一聲,“得令!”便催馬向敵軍大陣奔去。

秦用手執兩隻混元紫銅錘,戰馬如飛,片刻奔至大陣前,厲聲高喊道:“呔!小爺乃齊郡秦用,不怕死的人上來一戰。”

秦用今年十七歲,和幾年前相比,他又長高的幾寸,身體也健壯不少,寬肩細腰,威風凜凜,手中的混元紫銅錘在年初重新打造,重量增加到百斤,又得李靖傳授他十三路錘法,使他的武藝提高很大,已不在尉遲恭之下。

秦用身穿紫金魚鱗甲,頭戴紅纓盔,更顯得他英姿勃勃,頗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

青州軍中,張鉉的武藝聞名天下,除他之外,裴行儼、羅士信、蘇定方、尉遲恭等人也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將,秦用也有一點名聲,被列爲四猛八大錘的第三名。但他的名聲還是遠遠比不上裴行儼、羅士信等人,加上他十分年輕,渤海軍中便有不少人覺得這是一個揚名的機會。

衆將紛紛向高烈請戰。一般而言,只要對方出將單挑。不是迫不得已都會應戰,否則會影響軍心士氣,高烈點點頭,“魏景將軍可出戰!” wωw ⊙тt kΛn ⊙¢O

話音剛落,一名身材魁梧,長得虎背熊腰的大將衝出了軍陣,他揮舞一把八十斤的砍山刀,喝喊道:“乳臭未乾的小子。魏爺爺來教你做人!”

魏景是高烈花重金招募的十大金剛將之一,他原本是一名太行山悍匪,有萬夫不當之勇,高烈聽聞其勇名,便以重金美女相誘,最終把魏景收爲麾下大將。

“小子受死!”魏景大喝一聲,迎面一刀向秦用劈來,來勢極其凌厲。

秦用不慌不忙,雙錘向外合擊,只聽‘當!’一聲巨響。大刀狠狠劈在錘面上,震得兩人戰馬同時向後退了幾步,發出一聲稀溜溜的暴叫。

但秦用臂力更勝一籌。他催馬衝上,揮錘向對方迎頭砸去。

隋軍大陣內,李靖心中有點緊張,錘的優勢就在於力量,如果不能在力量上以絕對優勢壓倒對方,一旦進入激戰,錘就會吃兵器短的大虧,雖然秦用的力量略勝一籌,但只是小勝。李靖很擔心秦用會因此敗陣。

他上前低聲對張鉉道:“大帥,不如換下秦將軍!”

張鉉笑着搖搖頭。“兩軍實戰,藥師的經驗不如我。巧郎是在用計,藥師沒看出來嗎?”

李靖眉頭緊緊皺成一團,不解地向秦用望去,他確實沒有看出秦用在用計,兩人的兵器都差不多,秦用又怎麼用計?

魏景感覺到對方力量和自己差不多,他頓時精神大振,閃身躲過秦用的迎面一錘,大刀如潑水般地劈砍而去。

兩人戰了十幾個回合,秦用開始不支,他抓住一個空擋,撥馬便向本陣逃去,魏景哪裡肯放過他,大吼一聲,“把命留下!”

他催馬追了上去,就在兩馬剛剛接近之時,秦用忽然回頭一甩,一隻鏈子錘從他手中打出,速度極快,魏景大吃一驚,揮刀格擋,不料這一錘卻不是打他,鏈子錘正打在魏景胯下戰馬的額頭上。

‘啪!’一聲脆響,戰馬頭骨被打得粉碎,戰馬慘嘶一聲,橫摔出去,將魏景掀翻在地,不等魏景爬起,秦用已從他身邊奔過,狠狠一錘砸在他的後腦上,魏景被打得腦漿迸裂,當場慘死。

突來的變化令兩邊軍隊措手不及,渤海軍呆若木雞,青州軍則一片歡呼。

李靖苦笑着搖搖頭,秦用居然還有這一手暗器,自己竟然不知,白教了他那麼久的錘法。

這時,張鉉令道:“敲作戰大鼓!”

隋軍陣營敲響了準備進攻的鼓聲,‘咚!咚!咚!’鼓聲驚天動地,隊伍開始出現變化,張鉉不再派人單挑,而準備大軍出擊了。

高烈心中頓時緊張起來,厲聲喝道:“弓弩手準備!”

六千弓弩手上前一步跨出,列成三隊,弓箭指向半空,嚴陣以待。

這時,張鉉冷笑一聲,隨即令道:“重甲步兵出擊!”

“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草原上吹過一陣疾風,只見青州軍中軍大陣出來了一支特殊的軍隊,士兵個個身材魁梧高大,全身披掛重鎧甲,手執長柄陌刀,這便是當初張須陀留下的重甲步兵,從五百人增加到今天的一千人,由猛將雄闊海率領。

雄闊海接手這支軍隊才三個月,他由衷喜愛這支猛烈之軍,爲此他捨棄了自己已用了十年的熟銅棍,改用一把大號陌刀,他也和士兵們一樣披掛,渾身被三層重甲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

隊伍開始一步步列隊前行,殺向敵軍大陣,後面的三萬大軍也跟着他們一步步前進,漸漸縮短了兩軍之間的距離。

重甲步兵當然也有它們的弱點,主要是行動不便,一旦倒地就很難爬起身,所以一般不會常用,張鉉今天把它們投入決戰,就是爲了打渤海軍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一千名銀光閃閃的金剛士兵,渤海軍略略有些騷動起來,這時,高烈見對方已經進入射程,戰刀一揮令道:“射擊!”

六千名渤海軍士兵一起放箭,鋪天蓋地地箭矢射向一千名重甲步兵,他們底下頭,一步步繼續前行,只聽見一片叮噹噹噹的聲響,箭矢射在重甲步兵身上卻沒有發揮作用,沒有一個重甲步兵倒下。

高烈急得又一次大喊:“再射!”

又是六千支箭如蝗蟲般撲去,重甲步兵還是沒有遭受任何影響,一千名重甲步兵繼續列隊前行,他們距離敵軍大陣只有三十步了,渤海軍士兵紛紛後退,很多人心驚膽寒,這究竟是什麼軍隊,竟然不畏箭矢,難道他們刀槍不入嗎?

三萬渤海軍士兵的士氣開始迅速消退,這時張鉉抓住了機會,戰刀一揮,“全軍殺上!”

令旗招展,鼓聲再度響起,三萬隋軍爆發出一片驚天動地的喊殺聲,一齊發動,向百步外的渤海軍衝殺而去。

弓箭陣已經被殺到眼前的重甲步兵破解了,重甲步兵已殺進了弓箭陣型中,他們如牆推進,一千把陌刀劈得敵軍血肉橫飛,滿地殘肢斷臂,弓弩手嚇得逃回軍中。

高烈無可選擇,只得硬着頭皮下令,“迎戰!”

秦用的單挑和重甲步兵的強大沖擊力嚴重削弱了渤海軍的士氣,他們意識到對面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將在生死邊緣掙扎,勃海軍十分倉促,不得不列隊而上,迎接青州軍的猛烈衝擊,一場血腥大戰終於在沱水東岸的原野上展開,

(。)

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27章 半年籌謀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58章 鬥智鬥勇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76章 粗眉大漢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35章 小事變大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21章 三家獵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99章 初見裴矩第257章 誠意不足
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27章 半年籌謀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58章 鬥智鬥勇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76章 粗眉大漢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35章 小事變大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21章 三家獵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99章 初見裴矩第257章 誠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