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聯竇擊高

竇建德和凌敬面面相覷,他們都沒有想到張鉉會派使者前來,尤其的凌敬,雖然他建議竇建德考慮和張鉉合作,但當張鉉使者真的到來時,他心中卻有一種不安,一種被人掌握的不安。

在大事面前,還是竇建德反應比較理性,他立刻令道:“請使者進來!”

不多時,房延壽在兩名的親兵的引領下快步走進了大帳,他躬身行一禮,“齊國公帳下兵曹參軍從事房延壽參見竇公!”

“房參軍不必客氣,請坐!”

竇建德很謹慎地請房延壽坐下,又讓人上茶,房延壽看了一眼凌敬,笑道:“這位是凌先生?”

凌敬臉上略略有些不自然,他曾經在齊郡房氏家學讀過五年書,可以算是房家門生,他和房玄齡是同窗,也依稀感覺自己見過房延壽。

“在下正是!”凌敬勉強笑了笑。

這時,親兵送茶進來,房延壽便沒有再繼續追問凌敬,他喝了口茶,又將注意力轉回竇建德這裡,房延壽取出一支卷軸遞給竇建德,“這是我家大帥給竇公的親筆信,請竇公一覽!”

竇建德急忙接過信看了一遍,張鉉在信中明確表態希望雙方合作,共滅高士達,竇建德將信又遞給了凌敬,他從沉聲問道:“你家大將軍派了幾名使者北上?”

房延壽淡淡一笑,“目前只有我,不過我這裡談不成,或者還會有另一名使者北上。”

雙方說得都很含蓄,竇建德的意思是問,張鉉只是想聯合自己滅掉高士達,還是同時想聯合高士達滅掉自己,所以他問有幾名使者北上?

而房延壽的意思是說,如果他竇建德談不成,那麼就有可能又有使者去找高士達了。

這就是張鉉的不怕竇建德不答應的原因,如果竇建德不幹,那就是聯高滅竇。

這時,凌敬在一旁問道:“爲什麼是先來我們這裡?”

凌敬很想知道,爲什麼張鉉先選擇聯竇滅高。

房延壽笑道:“我想這裡面或許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家大帥曾經和竇公有過患難之交,竇公應該還記得嗎?”

竇建德的臉上抽搐一下,他當然知道房延壽所說的患難之交是指什麼,還是當年在北海爭奪三十萬套兵甲,張鉉從史蜀胡悉手中救了自己,這件事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但張鉉卻記住了,讓竇建德多少有幾分慚愧,同時又感到幾分慶幸。

他點點頭又問道:“那還有一個原因是什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青州的威脅!”

竇建德和凌敬對望一眼,異口同聲問道:“什麼威脅?”

“平原郡和渤海都嚴重威脅北海郡安全,尤其平原郡,冬天可以直接踏馬過河,我們決不能容忍,就算聯合高士達,條件也會是讓高士達讓出平原郡。”

“那渤海郡呢?”竇建德臉色很難看。

“渤海郡問題不大,它暫時威脅不到北海郡,所以我們倒也不急。”

渤海郡南部是沼澤泥潭遍佈的豆子崗,方圓數百里荒無人煙,又緊靠不結冰的黃河入海口,渤海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南皮一帶,那裡也是高士達老巢所在地,所以房延壽可以明確表態渤海郡可以暫時不取,實際上他也是在告訴竇建德雙方聯合的條件,青州軍取平原郡,竇建德得渤海郡。

其實竇建德想打高士達的主要原因就是爲了奪取高士達所控制人口和土地,如果平原郡被奪走,自己的戰利品便憑空削去一半了,他還是無法支撐十幾萬軍隊的給養,這讓竇建德一時沉吟不語。

這時,旁邊凌敬輕輕咳嗽一聲笑道:“房參軍一路辛苦,請先去休息片刻,請容竇公考慮一下。”

竇建德頓時醒悟,連忙起身笑道:“是我待客不周,房參軍請先去休息,我稍微考慮片刻,會很快給房參軍一個明確的答覆。”

房延壽起身笑了笑,“另外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竇公,如果我們能達成合作,竇公的妻兒我們負責營救出來,交到竇公手上。”

竇建德大喜過望,他妻兒在渤海會手中爲人質,一直是他的心病,他耗費無數心血去營救,始終沒有成功,如果張鉉能替自己救出他們,那這個合作就有意義了。

他連忙躬身行禮,“不管成與不成,我都要感謝大將軍的誠意,請房參軍替我轉達。”

“我一定轉達!”房延壽抱拳行一禮,快步去了。

望着房延壽走遠,竇建德憂心忡忡對凌敬道:“其實和張鉉聯手滅高士達我倒很願意,只是我擔心滅了高士達以後,我就成他的下一個目標,我很清楚張鉉的野心,他志在河北,我遲早會成爲他的眼中之釘。”

凌敬也微微嘆息一聲,“可竇公沒有感覺到嗎?張鉉不怕竇公不答應。”

竇建德倒吸一口冷氣,“你是說,他聯手高士達對付我?”

凌敬點了點頭,“如果竇公和高士達聯手對付他,他就會按兵不動,封鎖黃河,時間稍長後竇公和高士達的內訌必然發生,所以他有恃無恐,其實我覺得房延壽最後說的事情是在暗示竇公。”

房延壽最後說的事情是幫竇建德救回妻兒,竇建德略一沉思,便漸漸有點醒悟過來,“難道是他想讓我替他滅掉渤海會?”

“我想一定是這個意思,這其實也是他的條件。”

凌敬冷笑一聲道:“張鉉深謀遠慮,他其實想破掉竇公和渤海會的關係,竇公和瓦崗軍是渤海會的兩翼,一旦渤海會無法指揮竇公,那麼張鉉全力對付瓦崗軍時,就不會擔心竇公在河北替瓦崗出頭了。”

“先生的意思是說,我應該繼續和渤海會合作?”

“我正是此意,畢竟渤海會不是高士達,滅掉高士達可以,但滅掉渤海會,竇公就是自斷其臂了。”

竇建德負手走了幾步,他走到帳前凝視着遠處,良久他緩緩道:“我可以繼續和渤海會合作,但我不想讓我的妻兒成爲渤海會的人質,如果張鉉願意替我救回妻兒,我就答應他聯手對付高士達。”

鄴城自古就是北方著名的古都,曹氏曾在這裡建立了魏朝,它先後又成爲前秦、後趙、東魏、北齊的都城,連續一百多年的經營,使它一度成爲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

不過就在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的前一年,鄴城被徹底摧毀,所有的民衆和財富都被遷移到了南面五十里外的安陽城,出於對鄴都的懷念,魏郡民衆又將安陽城叫做新鄴,隋朝人所說的鄴城,實際上是指安陽縣,而不是已被摧毀的老鄴城。

安陽縣是魏郡郡治,擁有人口五十萬,城池周長四十餘里,周圍都是肥沃的平原,河流衆多,農業發達,商業繁盛,它已取代從前的鄴城成爲河北第一大城,安陽縣所在的魏郡同時也是北齊貴族的重要聚集地,魏郡各地的莊園大多被這些北齊舊貴族所以控制。

北齊貴族曾經是河北大地的主宰,就算現在已經漸漸沒落,但它們依舊是和河北士族並列的河北兩大勢力之一,被稱爲河北豪強,在他們支持下的渤海會也是令大隋朝廷頭疼的毒刺之一。

雖然張鉉在擊敗盧明月後收復了魏郡,但魏郡也只是在軍事上被張鉉控制,青州軍在魏郡駐兵五千人,由大將曹嗣寧率領,名義上魏郡是大隋的地方郡縣,可實際上,政務、經濟、人民及土地依然是被渤海會牢牢控制。

安陽縣以東二十里外有一座佔地數百頃的莊園,叫做鹿鳴莊園,這裡便是安陽縣著名豪強陸家的一座田莊,從齊郡被釋放後,陸嗣儉便一直以養病爲理由躲在田莊內,只是在上個月他才被迫去了一趟河內郡,參加渤海會主高烈爲七十幾名獲釋成員舉行的安撫儀式。

入夜,一名騎馬之人來到了鹿鳴莊園。

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7章 武之誘惑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87章 牛刀初試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4章 初入洛陽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6章 夜襲楊莊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88章 熱情邀請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6章 夜襲楊莊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40章 面君述志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65章 勇救酋王
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7章 武之誘惑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87章 牛刀初試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4章 初入洛陽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6章 夜襲楊莊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88章 熱情邀請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6章 夜襲楊莊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40章 面君述志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65章 勇救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