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

張鉉眯着眼睛打量着原野上越來越近的賊兵,從一條直線變成了一片黑壓壓的人頭,高高矮矮,參差不齊,不像打仗的士兵,倒像他那個時代三三兩兩去工地上班的建築工人。

張鉉分明聽見旁邊有士兵低低罵了一聲,“一羣烏合之衆!”

其實張鉉也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最早是他第一次接手第二十七軍府第三營時產生,那時他的士兵也是這樣一羣烏合之衆。

張鉉心中生出了一個念頭,其實不用守城,可以直接率軍殺出去,定能一舉擊潰對方。

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張鉉還是不斷警告自己不能輕敵,這個張金稱奸猾無比,他用同樣的手段騙過了四郡太守,導致他們貪功心切而輕率進攻,最後幾萬人全軍覆滅。

道理很簡單,不管誰當首領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手下這樣散漫混亂,張金稱應該也一樣。

“傳令下去,這是敵軍的故意示弱,不準任何人輕敵!”

命令迅速傳下去,所有士兵都立刻挺直了腰,他們之前顯然都有點輕敵了。

這時,近萬名賊兵在兩百步外停了下來,張金稱很有經驗,兩百步是安全線,再向前走就要被箭射了,當然,對投石機而言,最遠能投到三四百步外,不過清河縣城頭肯定沒有投石機。

張金稱確實是在故技重施,他用示弱之計以驕慢敵軍的軍心,前面兩千餘人隊伍混亂不堪。完全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但後面卻是一排排整齊的軍隊。

此時張金稱目光有點陰鶩,他最初的情報是隋軍在河邊紮營。所以他沒有攜帶笨重的攻城武器,誰曾想到隋軍像兔子一樣狡猾,居然鑽進了城內,這讓他有點爲難了。

回去取攻城武器顯然已經不可能了,或者可以砍樹做一些簡陋的攻城梯,但清河縣四周二十里內沒有一棵樹,所有的房舍都被燒燬。找不到一根可用的房樑。

他竟然被最簡單的事情難住了,他怎麼找不到一根可以做攻城梯的木頭。

當然,還有一些辦法。比如架人梯爬城,清河縣城池並不高大,對方軍隊也不多,不能面面俱到。只是張金稱另有想法。

“大王。屬下願意帶人去砍樹!”一名部將討好地自告奮勇道。

張金稱一揮手,目光冷冷地注視着城門處,銀色的月光照在城門上,他看得很清楚,原來破爛的城門已經不見了,換成了碼放整齊的泥袋。

他根本不需要去砍什麼樹,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或者說。他的手下太多了,讓他的糧食供應困難。趕走他們對名聲不好,而留下他們又嫌累贅,那麼就在戰爭中消耗掉吧!

“青麟將軍何在?”

張金稱一聲令下,一名大將立刻站出來,抱拳道:“屬下在!”

此人叫做呂明星,原本是武陽郡的匪首,年初被張須陀手下大將費青奴擊敗,率數千殘兵投奔了張金稱,被張金稱封爲青麟將軍。

張金稱一指城門,“城門處是泥袋堆積,你可率本部先去將它們清理乾淨!”

呂明星頭皮都驚得發炸了,這不就是讓他的手下去當墊腳石嗎?他猶豫了一下,張金稱卻不給他申辯的機會了,高聲喝道:“給我擂鼓進攻!”

“咚!咚!咚!”

一百面比磨盤還大的催戰鼓敲響了,驚天動地的鼓聲彷彿在天地間迴盪,城內的民衆嚇得魂不附體,紛紛帶着妻兒鑽進了地窖。

張金稱得意地望着城頭,既然他刻意示弱無法讓敵軍中計殺出城,那麼他只能示威了,這就是他的閻王索命鼓,用強大的鼓聲來摧毀敵軍的戰鬥意志。

呂明星萬般無奈,只得回頭大喊一聲,“跟我上!”

三千呂明星的部下從賊軍中衝了出來,如潮水奔涌一般跟着主將呂明星向城門衝去。

城上數百名弓手一起舉起了弓箭,他們原本就是幽州的弓兵勁旅,被來護兒抽調去高句麗作戰,這些弓手訓練有素,不僅力量大,而且發箭速度極快,要比普通士兵快一倍。

對面洶涌殺來的賊兵,他們絲毫不慌張,半蹲在城垛後,利用城垛來掩護自己,他們紛紛將兵箭搭上了弓弦。

兵箭是大箭,長兩尺,箭頭很重,用拋物線射出,利用自身的重量射下,穿透力極強,一般的皮甲都難以抵禦,更何況是穿着布衣的賊兵。

城頭上一片寂靜,張鉉凝視着越來越近的賊軍士兵,當敵軍衝入百步線時,他當即下令:“射!”

城頭上梆子聲驟然敲響,弓兵們同時發射,數百支兵箭騰空而去,向黑壓壓的賊軍射去。

兵箭呼嘯而來,射進了密集的人羣之中,頓時血光飛濺,慘叫聲四起,一片片賊軍被射倒在地,傷亡兩百餘人,沒有被射死的賊兵身上插着箭,哀嚎着拼命向後爬,令人觸目驚心。

賊軍紛紛舉盾相迎,第二輪箭又密集射至,這次城頭弓兵射程稍遠,射向同樣密集的後面士兵,低劣的木盾擋不住力量強勁的兵箭,紛紛被洞穿,戰場上再次響起一片淒厲的慘叫,賊兵們紛紛中箭撲倒......

呂明星見弓箭太犀利,他們連攻城梯都沒有,純粹就是送死,這樣下去不用一刻鐘他們就將全軍覆滅,他也顧不上張金稱的軍令,大喊道:“撤退!”

無須他叫喊,賊兵們早已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調頭逃命,攻城賊兵如潮水般退去。

張金稱看得真切,他心中大怒,才兩輪箭就要撤退了,這種軍隊還有什麼用,他厲聲喝道:“刀斧手上,誰敢撤退,立斬!”

張金稱有五百名刀斧手,專門用來督促軍隊進攻,他們列隊上前,擋住了敗兵退路,揮動刀斧向敗兵殺去,頓時連殺數十人。

呂明星恨得咬牙切齒,萬般無奈,只得大喊道:“繼續進攻!”

數千名敗兵被刀斧手壓陣,威逼他們繼續向城門進攻,數千敗兵只得調頭又再次向城門處攻去。

張金稱隨即喝令:“放箭,壓住城頭!”

數千名賊兵弓弩手飛奔上前,一起向城頭放箭,密集的箭矢如烏雲一般向城頭射去。

“躲避!”

城頭上校尉杜雲思一聲大喊,士兵紛紛向城垛靠近,密集的箭矢從他們頭頂掠過,儼如冰雹一般噼噼啪啪在城頭牆磚上擊打,儘管士兵們及時躲避,但還是有十幾人不幸被箭矢射中受傷。

但隋軍士兵迅速適應了敵軍密集的箭矢,他們躲在城垛後,利用城垛上的射擊孔向外放箭,城下洶涌而來的敵軍再次面臨強大兵箭的無情射擊。

儘管隋軍反擊十分犀利,但賊軍在強大的箭矢掩護下,還是逐漸接近城門,張金稱的軍隊沒有攜帶攻城武器,對攻城極爲不利,但清河縣本身城池破舊,沒有護城河,城門已破爛不堪,隋軍只能用泥袋來封堵城門。

對於賊軍而言,城門是攻入城中的捷徑,只要搬開泥袋,大軍就能殺入城內,對城門的爭奪也就成了兩軍激戰的焦點。

呂明星的軍隊終於殺到了城下,數百名賊軍士兵分爲兩隊開始迅速搬運外圍的泥袋,城頭上箭如雨下,一百餘名隋軍士兵躲在外凸的馬面牆頭向城門口放箭,不斷有賊軍士兵慘叫着中箭倒下,頭頂上大石滾滾落下,使城門口的賊軍死傷尤其慘重,屍體堆積,鮮血匯成了幾條小溪。

這時,站在遠處觀戰的楊濟忍不住低聲提醒張金稱,“呂將軍的手下已死傷大半,可以派兵增援了。”

張金稱目光陰冷,眼看手下軍隊攻城死傷慘重,他絲毫不爲所動,半晌,張金稱冷笑一聲說:“不用着急,呂明星還有老底,等他把老底拿出來再說!”

張金稱所說的老底,是指呂明星的一支心腹之軍,約八百人,跟隨呂明星多年,裝備精湛,但呂明星並沒有把他們拿出來,只是帶一些烏合之衆衝擊,張金稱心裡有數,呂明星在跟自己鬥心眼,他張金稱就是那麼好糊弄嗎?

進攻城門處的三千軍隊已傷亡大半,呂明星終於忍不住,喝令道:“後備軍上!”

夜色中,八百名身着正式裝備的賊軍出現了,這是呂明星的精銳之軍,他們身着隋軍盔甲,高舉厚木皮盾,手執戰矛,列隊整齊,在呂明星率領下向城門處衝鋒,他們手中盾牌做工精湛,可以抵擋頭頂上兵箭的射擊。

這支賊軍原本就是武陽郡的府兵,被呂明星收編後,成爲了他的核心之軍,無論士氣和戰鬥力和剛纔的數千烏合之衆完全不同。

站在城樓內觀戰的張鉉也發現了這支與衆不同的軍隊,這很出乎他的意料,原來賊軍中也有訓練有素的士兵,絕不是拿着武器就上陣的普通農民,推而廣之,那張金稱的軍隊中又會有多少這種精銳的士兵?

張鉉心中立刻警惕起來,他暗暗慶幸自己的決策正確,沒有被敵軍表面上的混亂迷惑,而是堅持守城,但他心中也清楚,一場惡戰勢不可免了。

張鉉立刻轉身向城下奔去,他必須弄清楚張金稱軍隊的底細,不能這樣和敵軍硬戰,否則他會全軍覆滅。

......

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28章 初見蕭後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71章 獵殺敵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49章 發現秘密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6章 夜襲楊莊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81章 匪首明月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43章 青石之經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
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28章 初見蕭後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71章 獵殺敵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49章 發現秘密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6章 夜襲楊莊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81章 匪首明月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43章 青石之經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