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引軍入甕

正如徐世績所言,南皮縣只是一座小縣,因位於永濟渠東岸和官道必經之地而成爲戰略要地,南北通達,東西可守,正是這個緣故,高士達才選擇這裡作爲自己的老巢。

但縣城畢竟太小,本身已經生活着十幾萬人口,現在原本駐紮在城外的十幾萬軍驟然涌入縣城,使縣城內變得擁擠不堪,爭吵打架不斷,治安十分混亂,加之高士達不開城門,嚴禁人口流動,使得南皮小縣幾乎被三十萬人擠爆了。

高士達獨自站在城頭上,目光嚴峻地凝視着南方,他心中有點奇怪,爲何張鉉將軍隊駐紮在五十里外,而不再繼續北上,難道是希望自己南下和他決戰嗎?

高士達搖了搖頭,他很清楚青州軍的戰鬥力,以他十幾萬人是絕對抵不過張鉉的五萬軍隊,只有憑藉守城和對方耗下去,好在自己糧食還算充足.....

‘糧食!’

高士達心中一動,難道是因爲糧食張鉉纔沒有立刻攻打南皮縣,想一想張鉉五萬大軍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而張鉉軍隊如此迅速北上,他的軍糧供應怎麼跟得上?高士達的又向遠處的官道望去,他很希望能得到探子的確切情報。

“大王!”

副將孫連環不知何時出現在高士達身邊,他也注視着遠方道:“我覺得我們應該遷到南面的陽信縣去,那裡的城池更高大堅固,城池也足夠大,完全可以據城而守。”

高士達冷冷哼了一聲,“難道我們飛過去嗎?”

他轉身便向城下走去,孫連環連忙跟了下去,“卑職只是建議,如果有機會的話......”

這時,高士達停住腳步,前面幾名老者在攔路哭喊,見他出現。幾名老者掙扎着要爬過來,被一羣親兵攔住,高士達眉頭一皺,“發生了什麼事?”

“大王。給我們做主啊!”

幾名老者哭喊道:“軍隊強佔了我們的房子,把我們幾家人趕出來,我們露宿街頭,無處可去!”

高士達回頭向孫連環望去,孫連環苦笑道:“實在沒辦法。我們需要房子安置傷兵,只能佔一些民宅了。”

“給他們每家一頂帳篷!”

高士達吩咐一句,轉身便走了,後面傳來幾名老者不依不饒的哭喊聲,令他一陣心煩意亂,縣城實在太擁擠了,要是隋軍用投石機攻城,或者火攻,他們連躲避的地方都沒有。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奔來。低聲道:“大王,探子回來了!”

“帶他們到軍營來。”高士達快步向軍營走去。

軍營位於城西,佔據了縣城三成的空地,饒是如此,軍營還是隻能容納八萬軍隊,還有幾萬軍隊只能到民宅區尋找駐地,由於控制不力,精力過剩的士兵將民宅區鬧得烏煙瘴氣,居民苦不堪言,一片怨聲載道。

中軍大帳內。一名探子校尉向高士達稟報道:“我們看見了兩批糧車,每批大約數百輛車,還有騾車和馬車,另外青州軍正在附近村莊徵集運糧大車。我們問過沿途一些店鋪,他們確實沒有看見軍隊帶着糧食輜重同行。”

高士達點點頭,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張鉉是因爲糧食沒有跟上才駐兵在連山鎮,一旦糧食補足到位,他的大軍必將北上。

高士達目光又注視在地圖上。雖然他現在可以北撤河間郡,可問題是,一旦他北撤,青州軍必將衍尾追殺,他同樣會全軍覆滅。

沉思良久,高士達回頭問孫連環道:“你覺得我們遷往陽信縣的可能性有多大?”

夜幕落下,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從北門離開了南皮縣,繞了一條遠道,沿着永濟渠向南方奔去......

就在騎兵剛剛出城,便被青州軍斥候發現,立刻有斥候緊急返回連山鎮大營彙報。

連山鎮以南三十里外便是連綿不斷的丘陵區,一座座山巒雖然並不高大險峻,卻也不是低緩山崗,山上森林密佈,山下穀道縱橫,一條條山谷便是南下的通道,盆地和穀道相間,分佈着一片片農田和一座座村莊。

在靠近饒安縣附近有一條二十餘里長的谷地,谷地兩邊則是高大的山巒,森林十分茂盛,但山谷卻寬約百丈,谷內路途十分平坦,一條清澈的小溪穿流其中,使這裡成爲南北官道必經之地,上午,一支由上千輛大車組成的運糧隊正在谷地內休息,天氣已經略有點炎熱了,谷地尤其顯得氣悶,運送糧草的民夫個個抱怨不斷,一邊喝水一邊用帽子扇涼。

這時,北方忽然傳來悶雷般的轟鳴聲,民夫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是什麼聲音,緊接着大地開始顫抖起來,只見十幾名士兵狂奔而來,大喊道:“快上山,騎兵殺來了!”

民夫嚇得顧不上糧車,紛紛向山上奔去,只片刻便奔逃一空,山谷內扔了一地的糧車,不多時,數千騎兵疾速奔來,他們揮刀向糧車劈去,發現糧車內主要運的是馬料,有黑豆,有鍘碎的細料,糧食卻很少,騎兵隊很快便摧毀了糧車。

這支騎兵約四千人,正是高士達派出擾亂隋軍糧道的騎兵,爲首大將叫高無傷,是高士達的侄子,他負責統帥這支高士達最珍愛的騎兵隊,騎兵隊一路向南而來,這是他們摧毀的第二支糧車隊,儘管都是馬料,卻正合高無傷的心意,他立刻令道:“先餵馬,再把馬料帶走!”

騎兵們將一袋袋細料打開,讓自己的愛馬飽食一頓,又在小溪邊喝了水,他們將黑豆放在馬背上,黑豆煮熟後也是戰馬最愛的飼料,四千騎兵將飼料掃蕩一空,隨即一把火點燃了糧車,在一片濃煙中,數千騎兵又繼續向南奔馳而去。

但他們只奔出十幾裡,意外卻發生了,前面道路變窄,只見數百根巨木攔在穀道上,使騎兵無法通行。

高無傷心中頓時有一種不妙之感,他令十幾名騎兵上前去查看,騎兵只走近數十步,忽然一陣亂箭射來,十幾騎兵慘叫着中箭落馬,緊接着鼓聲震天,只見巨木之上和兩邊森林內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隋軍士兵,手執弓箭,張弓搭箭,對準了他們,騎兵頓時一陣大亂,紛紛後退。

高無傷知道中計了,立刻大喊道:“回去!”

數千騎兵又調轉馬頭,風馳電掣般向北奔去,但他們還是失望了,向北奔出十里,穀道同樣被巨木堆滿,他們出不去了,他們被堵在一段約十里的山谷內,兩邊都是陡峭山坡,戰馬根本上不去。

高無傷心中焦急,立刻令道:“放鷹信求援!”

騎兵隊一般帶着信鷹,這是作戰的規則,以方便騎兵及時和大營聯繫,這支騎兵是高士達的珍寶,高士達更是關心他們的安全。

幾隻信鷹在山谷內展翅飛起,盤旋着向北方飛去,在一塊山岩上,徐世績注視着信鷹遠去,陷阱他已經挖好,現在就看大帥那邊的配合。

一個時辰後,幾隻信鷹便將騎兵的求救信送到了南皮縣,高士達頓時大驚失色,他的騎兵隊竟然被困在山谷內,他立刻意識到自己中計了,隋軍運糧顯然只是一個誘餌,誘引自己的軍隊前去偷襲。

大帳內亂成一團,幾名心腹大將在激烈爭論要不要出兵救援騎兵,很顯然,隋軍將騎兵困在穀道內是一個陷阱,隋軍必然在穀道附近埋伏了重兵,就等他們上鉤。

但幾名大將卻堅持要去救援,那些騎兵是他們最重要的軍隊,是他們擊敗竇建德的法寶,一旦失去騎兵,他們將很難在河北立足。

雙方爭執不下,越吵越激烈,這時,高士達忍無可忍,大吼一聲,“給我通通閉嘴!”

大帳內頓時鴉雀無聲,高士達冷冷道:“救當然要救,但爲什麼要去穀道救援,我直接攻打張鉉的連山大營,我看他會留多少軍隊駐營?”

“此計大妙!”

一名大將讚道:“隋軍必然屯重兵在穀道兩邊等我們上當,大營反而不會有多少軍隊,一旦隋軍調頭回來救大營,我們再去穀道救援,這叫避實擊虛,令隋軍防不勝防。”

高士達已經下定了決定,那些騎兵是他最重要的資產,就算他大軍被剿滅,只要騎兵還在手中,他就能東山再起,無論如何他不能失去。

高士達隨即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八萬大軍出城向連山進發!”

他又回頭又對副將孫連環道:“你可率五萬軍守住南皮縣,無論是什麼情況都不準出城,直到我率軍回城,記住了嗎?”

“請大王放心,卑職一定會守住南皮!”

半個時辰後,八萬高士達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劉開雲率領,率三萬軍隊迂迴南下,扮作主力去佯救被困騎兵。

另一路五萬大軍則由高士達親自率領,比劉開雲軍隊晚走一個時辰,在夜幕剛剛降臨後衝出南皮縣,向五十里外的連山大營迅猛殺去。(。)

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29章 兵臨遼東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章 武之誘惑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31章 山東名將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11章 楊氏武館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
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29章 兵臨遼東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章 武之誘惑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31章 山東名將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11章 楊氏武館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