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兵臨遼東

“進來!”

高開道已經變得十分敏感,聽到緊急情況他心中便開始猛跳起來。

一名士兵快步走進,單膝跪下道:“一支探哨被伏擊,死了九名弟兄,一名弟兄重傷未死,已經被搶救過來,現在帳外等候,他說發現了重大情報,一定要親自稟報大帥。”

高開道暗吃一驚,城外不應該有隋軍士兵纔對,怎麼會被襲擊?

他急忙走出大帳,只見帳外地上放着一副擔架,擔架上是一名身受重傷,氣息微弱的士兵,他微微睜開眼睛,似乎想說什麼,高開道連忙蹲下低聲問道:“發現了什麼情報?”

士兵氣息微弱道:“五名隋兵.....乘船走了,是....是齊郡口音......”

沒有說完,士兵渾身一陣抽搐,終於斷了氣。

高開道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他已經明白過來了,一定是張鉉的人到了柳城,羅藝的信中告訴他,張鉉會乘船渡海而來,那麼隋軍士兵乘船到柳城縣,就完全吻合了羅藝的情報。

高開道的腦海頓時變得一片空白,一種深深的恐懼從內心深處涌起,就彷彿他害怕已久的事情忽然發生一樣。

呆立良久,他轉身向大帳內走去,在帳門口丟下一句話,“讓寧先生來見我!”

高開道所說的寧先生,是高句麗莫離支淵太祚的幕僚,淵太祚出於對隋朝的忌憚,並沒有派正式軍隊和官員進入遼東,而是用幕僚、武士、商人等民間力量支援高開道。

寧先生全名叫做寧壽德,年約四十歲,又瘦又高,像根竹竿子一樣,他跟隨淵太祚已有十幾年,是淵太祚十分得力的幕僚,他被派來當高開道的軍師,協助高開道控制遼東,

片刻,寧壽德搖搖擺擺走進大帳,見高開道心事重重地站在地圖前,便笑道:“莫非是張鉉的軍隊已經殺到了?”

“先生怎麼知道?”

高開道霍地擡起頭,注視着寧壽德,他其實很不喜歡這個寧壽德,他知道此人其實是淵太祚派來監視自己,防止自己擁兵自立,而且寧壽德代表淵太祚,總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令高開道十分不滿,只是他需要得到高句麗糧食和兵器的支持,纔不得不忍住心中的不滿。

這也是高開道堅持要攻打柳城縣的根本原因,柳城縣內有足以讓他擺脫高句麗控制的糧食和軍資。

寧壽德眯起眼睛笑道:“羅藝不是說了嗎?張鉉不日將從海路殺到遼東,讓我們做好迎戰準備。”

高開道心中頓時大罵羅藝,他根本沒有把羅藝的信告訴寧壽德,但寧壽德居然知道的清清楚楚,說明羅藝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自己,一封給寧壽德,這個兩面三刀的混蛋。

高開道心中狠狠罵了一句,無奈,他只得將探哨發現隋軍斥候的消息詳細說了一遍。

寧壽德眉頭一皺,“居然聽得出齊郡口音?”

“我的手下都是清河郡、平原郡一帶人,和齊郡就隔一條黃河,他們分得清楚。”

“看來是張鉉手下的可能性比較大了,但你想過沒有,一條小船可以渡過渤海嗎?”

高開道點點頭,“這一點我想到了,也是我最擔心之處,我懷疑張鉉的船隊已經抵達遼東,就停泊在海邊,先派斥候前來和柳城聯繫。”

“那將軍準備如何應對?”

“除了迎戰,我還能怎麼辦?不過先生不是我的軍師嗎?我倒想聽聽先生的高見!”

高開道‘軍師’兩個字咬得格外重,語氣中充滿了譏諷,他從不承認寧壽德是自己的軍師,今天他就故意用這個軍師來擠兌寧壽德,看他有什麼辦法?

寧壽德當然聽出高開道語氣中的譏諷,他心中冷笑一聲,現在先不計較,以後再慢慢收拾此人,他想了想便不慌不忙道:“白狼水太窄,難以行駛海船,而小船又無法渡海,所以我推斷張鉉軍隊不會沿白狼水行軍,那樣反而繞了遠路,他的軍隊應該是走直線殺向柳城,那麼離我們大概一百五十里,最快明天,最晚後天,張鉉的軍隊一定會殺到。”

高開道搖搖頭,“看來先生不太懂得渡海,漁船大多是三百到五百石,它們在渤海中有很多,渤海的風浪比東海小得多,五百石船隻完全可以渡海,也能駛入白狼水,我倒覺得隋軍一定會跟隨補給船隊,張鉉軍隊應該是沿白狼水北上。”

“不是這樣!”

寧壽德依舊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張鉉之所以聯繫柳城縣,就是希望能從柳城得到補給,我估計他的船隻並不多,糧食和士兵無法兩全,糧草一定不足。”

高開道終於對這種紙上談兵不耐煩了,他快步走到帳門口高聲喝令道:“派出兩隊探子,一隊沿白狼水前往河口,一隊走直線去海邊,給我探查清楚敵軍的詳細情報!”

.........

事實證明,高開道的判斷沒有錯,下午時分,高開道便接到飛鷹傳報,在燕郡燕城縣附近發現了隋軍,約一萬人和一支滿載糧食的船隊,他們並沒有急於向柳城方向進軍,而是在燕城縣駐紮下來。

而另一支走直線的探子卻什麼都沒有發現。

高開道連連冷笑,他不再理會寧壽德的建議,率領大軍向燕郡方向開去,既然無法避免和隋軍一戰,那麼就趁青州隋軍遠師勞累,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但高開道的狡詐卻在這時充滿顯示出來,他的大軍只走出不到五十里,便暗中派心腹大將楊知智率六千軍從小道繞回柳城縣,一旦盧赤峰率軍出城配合張鉉軍隊,那麼奪取柳城縣的機會便到了。

青州軍的千艘戰船用了四天時間橫渡渤海,抵達遼東白狼河口,張鉉隨即兵分兩路,命裴行儼率三千騎兵迂迴北上,他自己則親率一萬大軍和三百艘運糧船沿着着白狼水逆流而上。

白狼水發源於柳城郡南部的白狼山,向北流經柳城縣,隨即折道向東,在流入燕郡後,又折道向南,最後在燕郡望海鎮注入渤海,呈一個不規則的圓弧型,白狼水河道不寬,最多隻能行駛五百石的船隻,過了燕郡後,河道陡然變窄,水流湍急,只能用小船北上,因此隋軍船隊在抵達燕城縣後便停止的前行,將糧草卸入燕城縣,燕城縣便成了隋軍的後勤重地。

燕城縣城頭上,張鉉和幾名將領站在城頭上眺望遠方的醫無閭山,儼如一條巨龍般的山脈從北至南橫臥遼東平原上,只留下燕郡南部一條寬約百里的通道。

數年前,隋朝的百萬大軍就從這條通道殺向西面的高句麗,雖然百萬大軍已隨時光消散,但百萬大軍留下的遺蹟還隨處可見,白狼水上的大橋,至今保存着粗柵欄的大營。

“我曾經在那裡駐紮!”

張鉉指向北面的一座大營遺蹟,對衆人道:“那是我第一次率軍北上,帶領一千弟兄趕赴高句麗,現在想起來彷彿還是昨天發生的事情。”

“但高句麗的野心從來沒有平息過!”

李靖淡淡道:“只有滅其國。才能徹底解決高句麗問題。”

張鉉點點頭,“說得對,高句麗從無誠意,雖然他被迫投降,但也只是一種敷衍態度,正所謂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可亡也。”

這時,張鉉見蘇定方沉思不語,便問道:“蘇將軍在想什麼?”

蘇定方連忙道:“卑職在想,這次高句麗會不會出兵從東線夾擊我們?”

“從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不過如果這場戰役時間拖得太長,那就難說了,畢竟高開道關係到高句麗的切身利益,所以這場大戰必須速戰速決,絕不能拖延。”

“那幽州軍呢?”旁邊羅士信接口道:“羅藝會不會派兵北上,干涉我們剿滅高開道。”

“這個確實有可能,但我相信他不敢做得過份,不管怎麼說,擊潰高開道軍隊是我們當務之急。”

張鉉注視着遠處,緩緩道:“等斥候回來,我們立刻出兵!”

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33章 誰是真兇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97章 校場較武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75章 初到幽州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26章 皇姑來了第12章 當面挑戰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9章 初窺門徑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5章 武川之府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5章 天下十猛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170章 兵臨高密
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33章 誰是真兇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97章 校場較武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75章 初到幽州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26章 皇姑來了第12章 當面挑戰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9章 初窺門徑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5章 武川之府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5章 天下十猛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170章 兵臨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