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徐公述職

今天是正月初六,也是紫微宮新年後的第一天上朝,朝房內格外忙碌,大大小小的朝官們都在處理新年前積壓的一些公務,拖了五六天,本來不是很緊急的事情也變得緊急了。

紫微閣政事堂內,七名相國一臉嚴肅,正在聆聽張鉉的重要軍事安排。

“去年年中我們和唐朝進行了一次談判,我原本是想和唐朝達成妥協,隋軍攻打樑師都,唐軍攻打宋金剛,但因爲河套之事李淵徹底和我們翻臉,不僅軟禁了兩位使者,還撕毀了前年達成的協議,不再將長沙等五郡以及廣南各郡交給我們,這件事我保持了沉默,但沉默絕不代表承認,更不代表軟弱,虎噬人時須深蹲,北隋也是一樣,我隱忍了半年,調整了半年,現在該是出擊之時了。”

“殿下已經決定要攻打荊襄了嗎?”蘇威平靜地問道。

張鉉緩緩點頭,“已經決定了!”

這時,兵部尚書李綱道:“我們是前年十月和唐朝達成的停戰協議,爲期一年,從去年的旦日到臘月三十日,不管李淵是否撕毀協議,那份協議到現在已經作廢了,也就是說,我們兩軍從現在開始重新處於交戰狀態,所以無論隋軍發動什麼樣的攻勢都很正常。”

“請殿下說說計劃吧!需要朝廷怎麼協助?”

張鉉點點頭道:“朝廷需要做兩件事,一是陸續動員十萬民夫作爲戰爭後援,主要是江都郡、鄱陽郡和豫章郡,這次南征將動用八萬大軍,其中三萬水軍和五萬步騎軍,第二件事是需要朝廷派使者前往洛陽,和王世充協商聯合進攻南陽郡,同時要給王世充一定數量的糧食和兵器援助,具體細節我會讓房長史和各位協商,今天我只是知會大家,讓大家有心裡準備,此事事關重大,請各位相國嚴守秘密。”

衆人紛紛點頭,張鉉又和衆人商議片刻,這才離開紫微閣返回自己的官房。

張鉉剛走進齊王府勤政樓大門,迎面便遇到了步履匆匆的羅士信,羅士信嚇了一跳,“連忙單膝跪下,參見大帥!”

“你是來找我,還是找房軍師?”

“卑職是來找大帥。”

張鉉點點頭,“那進去說吧!”

張鉉回到自己官房,脫下外袍遞給了隨從,這時,房玄齡也走了進來。

張鉉擺擺手對兩人道:“坐下吧!”

三人坐下,張鉉喝了口熱茶,這纔對憂心忡忡的羅士信笑道:“看你一臉憂鬱,是家裡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羅士信撓撓頭道:“家裡沒有困難,只是有一件事我想問一問大帥。”

“說吧!也就你敢跑來問我事情了,什麼事?”

羅士信欠身低聲問道:“大帥是不是決定攻打荊襄了?”

張鉉一怔,扭頭向房玄齡望去,房玄齡連忙舉手,“我先申明,我什麼都沒有說過,羅將軍也沒有問過我。”

張鉉心中奇怪,問羅士信道:“你怎麼知道我要荊襄了?”

“是一種直覺,李淵背信棄義,擺了我們一道,以大帥的性格怎麼可能善罷甘休,我就估摸着開春後大帥可能就要攻打荊襄了。”

張鉉點點頭,“你猜得沒錯,我確實有這個計劃,不過這和你有什麼關係?”

羅士信頓時急了,“大帥,打突厥沒有我的份,攻打河套也沒有我的份,大帥不能這樣偏心,整天將我晾在一邊,這次攻打荊襄我一定要出征。”

“因爲你總是自作主張,違揹我的軍令,所以我纔不想讓你上戰場,明白了?”

羅士信跪下咬牙道:“我羅士信一諾千金,今日立此誓言,軍令如山,羅士信若膽敢再有一次違反大帥軍令,再有一次自作主張,我必自刎在長江內。”

張鉉徐徐道:“你要明白一點,大將率軍作戰,很多時候都要自己做出決定,你若事事等我的命令,黃花菜都涼了,關鍵是你要得到授權,沒有我的授權,任何軍令都是擅作主張,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

“去吧!好好操練軍隊夜戰能力,南征之事給我嚴守秘密。”

羅士信大喜,行一禮道:“就算爛在肚子裡,卑職也絕不會泄露一句。”

羅士信歡天喜地地走了,房玄齡微微笑道:“看來殿下是要給他機會了。”

張鉉點點頭,“一個是羅士信,一個徐世績,這兩人跟我南征,對了,徐將軍回來了嗎?”

“已經回來了。”

張鉉便吩咐侍衛去傳徐世績,侍衛匆匆去了。

張鉉又道:“另外還一件重要之事要和軍師商量。”

“殿下請說!”

張鉉緩緩道:“我希望屈突通能被調回長安,此人坐鎮江夏,確實是我們的一大勁敵。”

房玄齡沉思良久問道:“殿下準備何時出兵?”

“初步考慮定在二月底三月初,到時看具體情況,但應該就是那個時候。”

房玄齡考慮自己還有兩個月時間,應該來得及,他便笑道:“殿下,我可以試一試,但沒有把握。”

“軍師盡力而爲便可。”

這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徐將軍來了!”

張鉉欣然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徐世績快步走進了朝房,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大帥!”

這是徐世績被任命爲高句麗首任都督後,張鉉第一次見到徐世績,徐世績在去年改任遼東總管,防禦突厥大軍對遼東的侵襲,直到此時,徐世績才返回中都,正式卸任述職。

張鉉擺手笑道:“徐將軍免禮,請坐!”

“謝大帥!”

徐世績坐下,一名隨從給他上了茶。

張鉉笑了笑道:“高句麗一戰分別,我們已經有兩年沒見了吧!”

“大帥率軍奮戰,卑職卻在他鄉不能效力,深感慚愧與不安。”

“坐鎮高句麗也不容易,況且還源源不斷送來大量錢糧,徐將軍的功績,兵部都記錄在案。”

“多謝大帥讚譽,卑職受之有愧!”

張鉉笑了笑又道:“我原本想徐將軍述職問一件事,是關於滅高句麗國建郡縣時機問題,既然將軍今天在,我們就簡單說說這個問題,將軍是第一任高句麗都督,應該最有發言權,我想聽聽將軍的意見。”

張鉉當初沒有滅掉高句麗國是時機不成熟,一旦倉促滅國,不僅會導致高句麗各地的反抗起義,甚至還有南方百濟和新羅的暗中侵襲,會極大牽制住北隋的力量,所以張鉉遲遲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滅高句麗國,恢復兩漢郡縣舊制是必然,這就是一個時機問題。

徐世績想了想道:“這是個一而二,二而三的問題,如果要徹底滅亡高句麗國,重建郡縣,那麼就要準備對南方百濟和新羅開戰,如果涉及到百濟,又會有倭國的問題,卑職的意思是,必須考慮周全,準備充分,至於時機,我覺得這一兩年後就會有機會。”

“此話怎麼說?”張鉉聽出徐世績話中有話。

“關鍵在百濟,百濟和新羅一直是死對頭,但新羅的力量強於百濟,所以百濟便暗中勾結倭國,倭國的大量軍隊暗中進入了百濟,若不是新羅有高句麗支持,它早已被百濟擊敗。

現在高句麗失去了戰爭能力,新羅也就失去了北方強援,百濟和倭國便開始厲兵秣馬,積累兵甲士卒,準備大舉進攻新羅,卑職估計,新羅很快就會向北隋求救,這就是卑職所說的時機。”

張鉉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耐心等待新羅的消息。”

說到這,張鉉又叮囑房玄齡,“加強新羅和百濟的情報已刻不容緩,請軍師立刻進行部署。”

房玄齡微微欠身,“微臣明白了!”(。)

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章 莫非天意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99章 初見裴矩第18章 擒賊擒王第69章 人蹤乍現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6章 替身之謎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4章 三年之約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38章 矛盾激化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7章 武之誘惑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70章 意外收穫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76章 粗眉大漢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74章 三年之約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18章 擒賊擒王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797章 激戰到來
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章 莫非天意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99章 初見裴矩第18章 擒賊擒王第69章 人蹤乍現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6章 替身之謎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4章 三年之約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38章 矛盾激化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7章 武之誘惑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70章 意外收穫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76章 粗眉大漢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74章 三年之約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18章 擒賊擒王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797章 激戰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