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會稽城下

兩天後,張鉉率領大軍抵達了錢塘江北岸的富陽縣,孟海公的大部分士兵都被隋軍抓捕,關押在吳縣,由房玄齡負責甄別釋放,而張鉉則繼續率大軍南下,他的目標不在於江南一地,他要恢復大業年間的疆土,大軍一直殺到嶺南海邊,纔是他這次江南戰役的最終目標。

錢塘江兩岸已經完全被隋軍控制,水軍在富陽縣江面上搭建了一座堅固寬大的浮橋,這時,周猛押解着孟海公前來見張鉉,錢塘江表面平靜,但水面下卻急流涌動,水軍士兵只抓住了孟海公和另外二十餘名士兵,其餘包括軍師毛文深在內的數百人都被激流捲走,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了。

孟海公戴着木枷坐在木籠子裡,目光呆滯,精神十分萎靡,張鉉走上前,上下打量他一眼,冷笑一聲道:“在東海郡你就該死了,卻讓你禍害到今天。”

孟海公慢慢轉過頭注視着張鉉,他平靜地說道:“這不是你期望的嗎?齊王殿下。”

孟海公忽然大笑起來,“你以爲我真不知道我兄長孟希德其實是死在你們手上嗎?”

ωwш¸ тt kΛn¸ ¢O

“看來你也不蠢。”

孟海公嘆了口氣,“成者爲王,敗者爲寇,我作孽太深,死不足惜,我只想知道我兒子現在在哪裡?齊王殿下能否成全我最後一個心願?”

張鉉搖了搖頭,“你兒子應該是死在亂軍之中了,我們找到了他的戰馬,但沒有找到屍體,應該是被士兵掠首邀功了。”

孟海公聽說沒有找到兒子的屍體,他心中頓時生出一線希望,或許是親兵和他換馬,護衛他殺出去了,儘管他也知道這種可能性極爲渺茫,可至少沒有確定,兒子有可能還活着。

“殿下給我一個痛快吧!”孟海公又哀求道。

“我會給你一個痛快!”

張鉉注視着他道:“但不是在這裡,而是在會稽郡,這是你的宿命,註定你會成爲我收取江南的祭品,好好享受你的最後幾天吧!”

隋軍在錢塘江北岸休整一天繼續南下,五萬大軍跨過了錢塘江,進入餘杭郡境內,餘杭郡境內已經沒有了賊軍,張鉉接見了餘杭郡太守和部分縣令後,又率領大軍繼續南征,兩天後,大軍抵達了會稽縣。

會稽縣是會稽郡的郡治,也就是孟海公的老巢。

目前孟海公在會稽郡還有兩萬軍隊,由兩員大將統帥,一個叫孟興,一個叫楊智甫,他們一共統帥一萬五千軍隊駐紮在會稽縣。

孟興原本姓樑,自從他被孟海公收爲義子後便改姓爲孟,他在血緣上的付出也獲得了豐碩收穫,他被孟海公封爲會稽郡王,主管會稽郡大小事務,雖然這個孟興甚至不識字,但並不妨礙他對權力的熟練運用,短短几個月時間,他便利用手中權力強斂了上萬兩黃金和無數的珠寶。

孟興不喜歡土地,土地無法攜帶,他更喜歡黃金珠寶這種比較實在的財富。

另外,孟興還有一大愛好,特別喜歡裝神弄鬼,養了十幾個自稱能召喚鬼神的大仙巫婆,甚至他還給自己製造天兆,比如在魚腹裡發現一塊寫着他名字的帛布,或者在鳥脖子掛着寫有他名字的布條,但正是這一點觸怒了孟海公,孟海公便將他的軍隊分走一部分,由另一名大將楊智甫率領,算是對他的一次嚴重警告。

會稽縣城門緊閉,城頭上站滿了密密麻麻士兵,張弓搭箭,枕戈以待,孟興身着黃金鎧甲,手執長槍站着北城正門之上,他年約三十歲,長得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武藝高強,從表面此人相貌不錯,但實際上卻是個心狠手辣之人,在會稽郡殺人無數,無人不怕他。

儘管有很多部將都勸他投降,可他死活不肯走出這一步,他心知肚明,別人或許能活下來,但他孟興卻必死無疑。

“跟隋軍耗下去,堅持一個月,隋軍必然會退兵!”孟興高聲對士兵們喊道。

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他手下有一萬五千軍隊,足以守住會稽縣,他賭隋軍還要去對付林士弘,必然不會在這裡久待,只要自己能支持一個月,隋軍必退兵無疑,而且城中糧食充足,足夠他們吃一兩年,糧食兵器充足,他又有什麼理由不堅持下去呢?

這時,孟興忽然想起一人,便惡狠狠令道:“去把楊將軍請來!”

他唯一擔心的便是楊智甫,此人名義上是他的部下,但楊智甫卻獨立統帥着一支三千人的軍隊,若不是忌憚義父孟海公,孟興早就一刀將這個楊智甫宰了。

不多時,楊智甫匆匆趕來,楊智甫年約四十歲出頭,會稽郡餘姚縣人,年約四十歲出頭,身材中等,相貌很普通,走在大街上沒人注意到他,不過他爲人很穩重,孟海公正是看中他這一點,才他單獨統帥三千軍隊,監視住孟興,防止孟興做出什麼出格之事。

“卑職參見孟將軍!”楊智甫躬身施禮道。

楊智甫是個文職軍官,曾任孟海公的兵曹參軍,他頗有學識,卻不會武藝,正是這個原因,他一直被武藝高強的孟興所輕視。

孟興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昨天我已經給楊參軍談過了,我不會投降,如果楊參軍想向隋軍投降,最好給我提前說一聲,我讓好替楊參軍準備高棺木,明白我的意思嗎?”

“卑職不敢!”

楊智甫恭恭敬敬道:“卑職會跟隨將軍的步伐,將軍向東,卑職絕不會向西。”

“諒你也不敢,但我醜話說在前面,如果你有半點異心,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卑職不敢!”

“去吧!好好守住城腳,防止隋軍打洞進城。”

楊智甫行一禮退下去了,孟興一直望着他的背影走遠,才冷冷哼了一聲,“不自量力的東西,居然敢分我的軍隊?”

會稽縣城下,五萬隋軍已經在三裡外紮下大營,隋軍一路勢如破竹,到了會稽縣這裡卻遇到了阻力,張鉉並不急於進攻會稽縣,一無所知便盲目進攻,這不是他的做事風格,他下令軍隊紮下大營,耐心等待進攻的命令。

當然,張鉉並非一無所知,他知道會稽縣主將孟興的所作所爲,也知道對方有一萬五千人,甚至連他們的裝備和糧食儲存情況都瞭解得清清楚楚,早在去年,便有一支由會稽郡本地人組成的隋軍斥候混進了城內,他們一直在城內潛伏至今,等待着今天這一刻的到來。

這時,帳門有士兵稟報:“羅將軍求見!”

“讓他進來。”張鉉停住筆道、

片刻,羅士信快步走了進來,單膝跪下行一禮,“參見大帥!”

“有什麼事嗎?”張鉉笑問道。

羅士信站起身急不可耐道:“卑職研究了城池,會稽縣遠遠不能和北方高大的堅城相比,而且城頭士兵也沒有受過守城訓練,卑職有把握一個時辰內拿下這座城池。”

“你居然還要用一個時辰,如果是我攻城,我只需用半個時辰便可攻下它,不過哪怕只要一刻鐘,我也不想攻城。”

羅士信愣了半天道:“卑職不懂!”

“我知道你不會明白,我身爲齊王爲什麼一定要親率大軍進攻江南,就是我不僅要收江南之地,還要收江南人心,孟海公當初只有三千人渡江南下,最後居然擁兵十餘萬,說明這十幾萬士兵都是江南子弟,我在無錫縣斬殺五萬賊兵,殺戮已經足夠,下一步就必須要表現出寬仁的一面,否則我和孟海公又有什麼區別?”

“大帥從不擾民,和孟海公怎麼會沒區別?”羅士信小聲嘟囔道。

張鉉笑了起來,“你說得沒錯,但還不夠深刻,我在會稽縣內安插有斥候,從他們的情報中便可以知道,主將孟興貪財勒索,但他手下的士兵卻很收斂,很少聽到騷擾平民的消息,爲什麼?原因很簡單,這些士兵都是本地子弟,不敢亂來,如果我們攻城殺死兩千人,這兩千人有父母兄弟,又有三姑六婆,牽扯不知多少家庭,所以我們先做到仁至義盡,如果對方實在不肯投降,我們再攻城也不遲,羅將軍,你說呢?”

“大帥覺得他們會投降嗎?”羅士信又問道。

張鉉緩緩點頭,“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開城投降!”

停一下,張鉉又笑道:“如果你實在覺得枯燥無聊,那就把孟海公的囚車推城繞一圈,讓城上士兵看一看,或許他們的想法就會不一樣了。”

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30章 慶功酒宴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51章 莽漢初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415章 公孫上哲
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30章 慶功酒宴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51章 莽漢初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415章 公孫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