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王亦要王

就在長安爲楊廣不幸去世滿城舉哀的同時,洛陽也處於天下局勢的漩渦之中。

江都發生的兵變同樣震驚了洛陽,越王楊侗下令全城舉哀,儘管衆多留守大臣爲死去的君王深感悲痛,但也有不少人暗自竊喜,王世充就是其中之一,他率先聯絡百官,一起擁立越王楊侗爲帝,改年號爲皇泰,追諡死去的天子楊廣爲明皇帝,廟號世祖,尊蕭皇后爲太皇太后。

同時封王世充爲納言,鄭國公,左衛大將軍,加封韋津爲兵部尚書、衛國公,右衛大將軍,和王世充一起統領洛陽十萬大軍。

王世充在洛陽的府邸是從前齊王楊暕的王府,佔地兩百畝,極爲奢侈豪華,裡面住着美女侍妾數百人,個個身着羅綺,享受珍饈美味,儘管已位極人臣,享受榮華富貴,但王世充還是十分不滿,心中充滿了怨恨,他原以爲自己能封爲鄭王,沒想到皇泰帝只封他鄭國公,令他大失所望。

下午,馬車在百名騎兵的護衛下駛入了安業坊,緩緩停在王世充的府門前,府門前頗爲熱鬧,十幾名官員正在給府邸換牌,原本是右威衛將軍府,現在換成了鄭國公府,府門前還擺了兩排兵器和下馬牌。

王世充注視着金邊黑底的大匾,上面‘鄭國公府’四個金色大字使他感到格外刺眼,他終於忍無可忍,喝令手下道:“不准他們掛牌,給我統統趕走!”

士兵們得令,紛紛翻身下馬,揮鞭衝了上去,幾鞭子抽下去,十幾名官員頓時抱頭鼠竄,王世充走下馬車,鐵青着臉望着地上的牌匾,他走上前狠狠一腳跺去,‘咔嚓’一聲。牌匾斷爲兩段,王世充重重哼了一聲,轉身大步走進府內,遠處一幫掛匾官員看得目瞪口呆。大將軍在發什麼怒火?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還是驚動了天子皇泰帝,他心中頗爲不安,連忙派納言段達去安撫王世充。

人人都知道段達和王世充交情深厚,但局內人卻知道洛陽的官場並不簡單。明爭暗鬥極爲激烈,這個段達實際上是王世充的同黨,所以他們才顯得交情深厚,官場中人人都知道這一點,但皇泰帝卻不知道,他一心指望段達能替自己安撫住王世充,大敵當前,不要爲一些小事情爭執。

房間裡,王世充還在生着悶氣,對進來的段達也不怎麼理睬。冷冷淡淡道:“坐吧!”

段達也沒有生氣,坐下來笑眯眯道:“如果大將軍還嫌官小,我就把陳國公爵位送給大將軍,怎麼樣?”

“我要你的陳國公做什麼?”

王世充冷冷道:“和我這個狗屁鄭國公有什麼區別?”

他看了一眼段達,“是皇泰帝叫你來的?”

段達見王世充的稱呼頗爲無禮,和市井小民一樣稱呼天子,他暗暗苦笑,又道:“當然是聖上讓我來安撫大將軍,可惜他卻不明白大將軍的心思。”

“他很清楚我想要什麼!”

王世充臉色陰沉如水,“他就是不想給我。先帝都可以封張鉉爲齊王,我卻是個小小的鄭國公,他究竟想搞什麼名堂?”

段達滿臉陰險地說道:“大將軍,要找到問題的根子才行。”

王世充慢慢冷靜下來。負手在房間裡踱步,他其實很清楚問題的根子在哪裡,楊侗小小年紀就學他祖父搞起了制衡,讓自己和韋津共掌軍權,說到底是因爲有韋津在,所以楊侗纔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要想掌握大權,必須將韋津除掉。

想到這,王世充冷冷哼了一聲,“小屁孩還想跟老子鬥,看我怎麼玩死你!”

王世充當即寫了一封信給滎陽太守楊慶,讓他按照自己的方案施行,王世充隨即進宮請罪,此時正好下着大雨,王世充袒露上身跪在文成殿臺階上高呼有罪。

“臣王世充向皇帝陛下請罪!”

皇泰帝楊侗聞訊,連忙從御書房內出來,他見王世充跪在雨中,凍得嘴脣發紫,不由又心疼又感動,急忙令左右,“快給大將軍披上衣服,不要受涼了。”

幾名宦官連忙奔了上去,要給王世充穿衣服,王世充卻不肯接受,只是跪在地上拼命磕頭,額頭上的血都出來了。

楊侗無奈,只得打着傘親自上前,扶起王世充,安撫他道:“大將軍何苦如此?”

王世充放聲痛哭,“微臣每每追思先帝之恩,自愧對社稷無功,不能保全先帝,實不敢受國公重爵,微臣見到牌匾便想起先帝,心痛如絞,一時失態,望陛下恕罪!”

楊侗聞之也潸然淚下,哽咽道:“大將軍忠義,朕銘記於心,但請大將軍保重身體,洛陽離不開大將軍,朕也離不開大將軍。”

“微臣謹遵聖命!”

一番淋雨做戲的後果就是王世充病倒了,臥牀不起,楊侗急派御醫去給王世充治病,幾名御醫得到王世充的暗中重賄後,便言辭一致地告訴天子,王大將軍淋雨染了風寒,病勢沉重,必須臥牀靜養一月,否則會有性命之憂。

楊侗無奈,只得批了王世充一個月的病假,又派宦官給王世充送去上好補藥,讓他好好休息,安心養病,不要掛記國事。

但就在王世充病倒三天後,郇王楊慶便送來緊急求援信,十萬瓦崗精兵圍攻洛口倉,洛口倉已危在旦夕,若援兵不至,臣已決心和洛口倉共存亡。

楊侗大驚失色,急忙召集百官商議對策,段達極力要求出兵救援洛口倉,若洛口倉失守,瓦崗必將更加勢大,洛陽危矣!

段達主戰申明得到了大多數官員支持,郇王楊慶如此年邁,尚且要和洛口倉共存亡,年輕有爲、血氣方剛的楊侗怎麼能讓九泉下的祖父蒙羞,他毅然決定出兵支援楊慶,但由於王世充病倒,段達便自告奮勇,願和右衛大將軍韋津一起出兵討伐瓦崗軍。

九月初,洛陽皇泰帝任命韋津爲徵東大元帥,率軍三萬支援洛口倉,又令段達爲後軍元帥,總督後勤糧草。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洛口倉。

瓦崗軍攻打洛口倉並不順利,圍攻了一個多月,始終沒有拿下洛口倉,一方面是因爲洛口倉城池堅固高大,易守難攻,加上守將魏文通防守得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幾支瓦崗軍各自爲陣,缺乏統一調度,所以瓦崗軍損失慘重,始終沒有能拿下洛口倉。

魏文通原本是虎牢關主將,由於張須陀在虎牢關自盡一案影響巨大,尤其羅士信毆打詔使震驚朝廷,但朝廷不敢追查羅士信毆打詔使的責任,便將責任推到了魏文通身上。

魏文通沒有及時制止張須陀自盡,也沒有制止羅士信毆打詔使,兩罪並罰,便被貶爲洛口倉守將,由原來的將軍一職降爲雄武郎將,率軍五千守洛口倉,虎牢關主將改由宇文成都繼任。

洛口倉是大隋最大的糧倉,隋王朝從江南獲得的大量糧食都囤積在這裡,最高時曾屯糧五百萬石,儘管現在糧食存量已經大大下降,但存糧依然還有八十萬石之多,錢近百萬貫,另外還有八萬套的兵甲,一直被缺少錢糧兵甲的瓦崗軍眼紅。

洛口倉建造在一片地勢起伏的丘陵之上,和黎陽倉一樣,是一座十分堅固的糧城,周長約十五里,城下還有寬達二十幾丈的護城河,城池易守難攻,只有南城牆地勢稍低,可以架梯攻打。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血戰,瓦崗軍已經損失近三萬人,卻始終攻不下洛口倉,但守軍也同樣損失慘重,五千士兵只剩下兩千人,城上城下到處是鮮血和屍體,由於天氣炎熱,屍體發臭,城下臭氣熏天。

單雄信便和魏文通達成臨時停戰協議,由瓦崗軍將屍體集中焚燒,然後挖坑深埋,以免爆發疫病。

屍體燒了十幾天,已經漸漸處理乾淨,但守城士兵的心情卻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們知道,一旦屍體清理結束,就是再次爆發戰爭之時,這場持續了一個月的戰爭,讓守城士兵都有點筋疲力盡了。(。)

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1章 楊氏武館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可汗憂慮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64章 河邊少女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56章 危機到來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34章 互不買帳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82章 言而無信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165章 飛鷹武將
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1章 楊氏武館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可汗憂慮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64章 河邊少女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56章 危機到來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34章 互不買帳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82章 言而無信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165章 飛鷹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