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竇氏危機

山陽縣隋軍大營內,幾名士兵帶着一名斥候匆匆來到房玄齡的大帳前,“啓稟軍師彭城有情報送來!”

“進來!”

斥候叫做謝治平,是一名旅帥,也是沈光的心腹手下,他跟隨沈光一起進了彭城,被沈光派回來送信。,

謝治平快步走進房玄齡大帳,卻見主帥張鉉正和軍師房玄齡在地圖前商量軍務。

他連忙單膝跪下行禮,“參見主帥,參見軍師!”

“起來吧!”

謝治平取出一隻蠟丸呈給張鉉,“這是沈將軍派卑職送回來的情報。”

雖然房玄齡負責情報,但並不代表張鉉就不能越權詢問,他是主帥,擁有更大的權力。

張鉉走上前接過蠟丸,隨手將蠟丸捏碎,露出一張很小的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都是關於孟海公的兵力部署,兵器裝備等等關鍵情報。

張鉉仔細看了片面,又把紙條遞給了房玄齡,關切地問道:“沈將軍情況怎麼樣?”

紙條太小,只能寫情報,沈光自身的情況紙條上並沒有說,但作爲一軍主帥,他很關心手下的安危。

謝治平連忙答道:“啓稟主帥,沈將軍一切順利,他已經聯繫上了劉盛公,而且得到了他的幫助。”

“得到了什麼樣的幫助?”張鉉頓時有了興趣。

“劉盛公有一個門生叫做夏侯博,原是東海縣主簿,字寫得很漂亮,深得孟海公器重,成爲他帳下的兵曹參軍事,我們的情報就是從他那裡得來。”

張鉉沉吟片刻又問道:“這個夏侯博可靠嗎?”

“沈將軍和他深談過。沈將軍說,這個夏侯博是被迫事賊,他很願意和我們合作。”

這時,旁邊房玄齡又問道:“彭城的情況如何?”

“啓稟軍師,彭城內治安還好,基本上沒有燒殺搶掠。只是民衆稅賦太重,而且天一黑就實行宵禁,只有特別通行牌才能出行,這個夏侯博就擁有通行牌,他是晚上來見沈將軍。”

房玄齡點點頭,“我知道了,下午休息吧!有情報我會讓你帶回去。”

謝治平行一禮退了下去。

房玄齡這纔對張鉉笑道:“將軍不放心那個夏侯博嗎?”

張鉉點點頭,“我確實不太放心他,他竟然擁有夜間通行牌。足見孟海公對他的器重,而且他從前只是一個小吏,不過是劉盛公的門生罷了,要他放棄權力而幫助我們,他捨得嗎?”

“將軍也不必想得太多,這個夏侯博雖然幫助我們,但他也沒有放棄權力,事實上他沒有半點損失。而且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是人之常情。”

“或許軍師說得多,是我多慮了。”

房玄齡微微一笑。“是將軍關心則亂。”

房玄齡說中了張鉉的心事,陳旭的陣亡一直讓他心中十分難受,他不希望自己的老部下再遭不幸,他本來就不同意沈光親自前往彭城,只是沈光一再請命,他纔不得不答應。

張鉉嘆了口氣。“或許是我擔心太多,不說也罷,軍師怎麼看賊軍的出兵?”

張鉉昨晚得到緊急情報,一支五千人的孟賊軍出現在淮河以北的宿豫縣,正在向淮陽縣進發。張鉉正在和房玄齡商議這件事,沈光的情報便到了。

房玄齡笑道:“沈光的情報中也提到了這件事,是由孟海公的心腹大將羅秉乾統帥,我可以肯定,這支軍隊就是爲了試探我們而來。”

“何以試探?”張鉉又問道。

“就看我們有沒有殺進徐州的打算,或者只是防禦孟海公南下,甚至我還懷疑孟海公會有一種微妙的暗示。”

“軍師請明示!”

房玄齡笑了起來,“孟海公或許認爲我們是擔心他將揮師北上青州,才屯兵淮河,所以他會給我們一個暗示,只要我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他也不會北伐青州,我們雙方相安無事。”

“可如果是這樣,他爲什麼不直接派人來給我說清楚,萬一我無法理解他的暗示呢?”

“有些事情說透了就沒意思了,雙方意會即可!”

張鉉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最後他停步在地圖前,凝視着地圖上的東海郡,他緩緩說道:“但軍師要明白一點,我並不是因爲他想進攻青州才揮師北上。”

“我知道,將軍是想拿下東海郡,打通江都和青州的通道。”

“那我該怎麼辦?”

張鉉困惑的目光投向房玄齡,“是繼續進攻東海郡,還是留在淮河與孟海公對峙,去謀求孟海公所謂的意會?”

“如果將軍不能決斷,那不如讓天子來替將軍抉擇。”

張鉉明白房玄齡的意思,不管韋錚怎麼信誓旦旦由他來承擔全部責任,可一旦自己的軍隊真的殺入徐州,他還是要取得天子的同意。

張鉉默默點頭,“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大將軍張瑾不幸陣亡的消息傳到洛陽後,在朝野引發了極大的震動,張瑾人緣頗好,在軍方極有威望,他的不幸陣亡使驍果軍上下陷入了悲痛,同時也使軍方十分憤慨,紛紛要求朝廷出重兵剿滅孟海公,爲大將軍張瑾報仇雪恨。

與此同時,張瑾的陣亡在文官體系內卻引發了另一種恐慌,孟海公控制了徐州四郡,無論北面的青州還是東面的豫州都無險可守,一旦孟海公趁勝出擊,整個中原都要完蛋了。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甚至還傳出了遷都長安的聲音。

黃昏時分,一輛馬車緩緩在竇府大門前停下,等候在大門口的竇衍連忙迎了上去,車門已經打開,一名侍衛小心翼翼地扶着裴矩走下馬車,竇衍連忙上前扶住裴矩,“裴公當心!”

裴矩關切地問道:“令祖情況可好轉了一點?”

竇衍搖搖頭,神情黯然,裴矩嘆了口氣,“芸芸衆生,無論帝王還是平民,誰也逃不過那一關,只要不碌碌而爲,我想就可以無憾了,你們都想開點吧!”

裴矩是得知竇慶重病的消息,特地趕來探望,事實上,竇慶重病已經一個多月了,之前一直封鎖消息,只有竇氏子弟知曉,所以竇揚匆匆從江都趕回京城,就是這個原因,但王掌櫃卻不知情,還以爲竇揚是回去彙報江都情況。

直到這幾天竇慶病情惡化,消息才傳出去,很多故舊門生紛紛前來探望,連天子楊廣都驚動了,特地派楊侗替他來探望竇慶。

裴矩跟隨竇衍走進了府中,一直來到竇慶病房前,病房外的內堂上坐滿了竇氏族人,還有竇慶的外孫李世民和李玄霸也趕來了。

衆人見裴矩到來,紛紛起身行禮,竇慶次子竇挺快步迎上前見禮,聲音不由有些哽咽,“多謝裴公來探望家父。”

裴矩拍拍他肩膀安慰道:“賢侄請節哀,我能去探望一下令尊嗎?”

竇挺抹去眼淚,“請隨我來。”

他帶着裴矩走進了病房,病房內瀰漫着刺鼻的藥味,還有一種死亡的氣息,只見竇慶躺在病榻上,整個臉和眼睛都凹陷進去,臉色蠟黃,就像一個骷髏,他雙目緊閉,已經沒有意識了,氣息十分微弱,旁邊坐着幾名侍妾都在偷偷抹淚。

裴矩探視片刻,見不可能再和竇慶說話,只得暗暗嘆息一聲,又退出了病房,他走到院子裡,停住腳步問竇挺道:“御醫來看過了嗎?”

“聖上派來的幾名御醫都看過了。”

“他們怎麼說?”

竇挺泣道:“他們都一致認爲,家父....就這兩天了。”

“怎麼會呢?年初我見他時,雖然精神不好,但還算健康,怎麼突然一下就......”裴矩嘆口氣。

“御醫說,父親是因爲心情抑鬱,所以病情始終反反覆覆,一直在逐漸惡化,父親自己也知道,所以他這次從長安趕回京城,其實就是想交代一些後事,這一個月,我是一點點看着父親.....油盡燈枯。”

說到這,竇挺終於失聲痛哭起來。

裴矩拍拍他的肩膀,“賢侄請節哀順變,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我一定會盡力相助。”

竇挺心中感激,一直把裴矩送出大門,裴矩坐上了馬車,立刻高聲吩咐道:“進宮!”(。)

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45章 宇文太保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51章 莽漢初伏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4章 各懷心機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35章 小事變大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18章 擒賊擒王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23章 真假之辨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
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45章 宇文太保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51章 莽漢初伏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4章 各懷心機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35章 小事變大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18章 擒賊擒王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23章 真假之辨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23章 真假之辨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