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小餌釣魚

幾名酒客回頭,原來是酒肆東主馮小鈿,他們連忙起身拱手,“怎麼把馮東主驚動了?”

馮小鈿年約四十歲,是清河郡人,從小便遊手好閒,惹是生非,由於他大姐馮氏是北海郡太守樑致之妻,所以馮小鈿惹了不少事端,但也沒有受到懲處。

隨着他年紀漸長,惹是生非之心消退,賺錢之心大漲,樑致便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在益都縣開一家酒肆,也就是現在的青州酒樓,但馮小鈿只是名義上的東主,真正的東主卻是太守樑致。

馮小鈿呵呵一笑,“看幾位談論得風生水起,所以過來湊個熱鬧。”

幾名酒客讓出一個位子,一名老者笑道:“我們在討論要不要回鄉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意見相左,不知馮東主是怎麼看這件事?”

馮小鈿輕輕咳嗽一聲,眉毛一挑,“這件事我倒是聽太守說過一點。”

這是他的口頭語,凡事把太守姐夫牽扯出來,使衆人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旁邊幾桌酒客也圍攏上來,“馮東主,太守怎麼說?”

馮小鈿心中得意,喝了一口酒,吊足了衆人的胃口,這才悠然說道:“太守說,住在益都城內軍隊管不了我們,我們也不用考慮繳糧養軍隊,可一旦回鄉,就得要養軍隊了,問題是軍隊還未必保得住大家,如果亂匪殺來,軍隊逃掉了,大家可就成案板上的魚肉了。”

幾名酒客眉頭皺了起來,太守不會說這種話吧!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一陣喧譁聲,衆人都一怔,樓梯處傳來急促奔跑聲。只見一名酒保跌跌撞撞衝了過來,“東主,樓下來了一羣士兵鬧事。”

馮小鈿頓時勃然大怒,這是他姐夫太守開的酒肆,竟然敢有人來鬧事?

他騰地站起身,大步向樓下走去,他倒要看看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趕來青州酒樓鬧事,二樓酒客紛紛跟隨他向樓下涌去,衆人都想去看看熱鬧。

一樓大堂上。十幾名士兵正在每張桌子前驗酒,爲首將領正是騎兵校尉陳旭,他自然是奉張鉉之令,帶一幫手下來酒肆找茬。這時。馮小鈿怒氣衝衝擠進人羣喝道:“你們在幹什麼?”

陳旭打量他一眼,“你又是什麼人?”

旁邊掌櫃連忙道:“這就是我家馮東主!”

原來此人就是馮小鈿,陳旭暗暗冷笑一聲,他找的就是此人,陳旭哼了一聲道:“我們接到士兵舉報,你們公然違抗朝廷禁令,竟然在酒肆中賣米酒,我們特來調查!”

陳旭舉起桌上一壺酒。“這就是米酒,你不會不承認吧!”

馮小鈿惱羞成怒。硬着脖子吼道:“什麼朝廷旨意,天下酒肆哪家不賣米酒,爲什麼偏要盯着我們?”

旁邊掌櫃見東主居然承認了,心中不由大急,這些士兵明顯是來找茬,東主怎麼能承認呢?

他連忙拉了一下馮小鈿,想悄悄提醒他,馮小鈿卻惱怒之極,一把掙脫他的手,繼續怒視對方道:“我賣米酒又怎麼樣?”

這時,十幾名士兵抱着酒罈從廚房出來,稟報道:“啓稟校尉,我們在酒窖裡發現了很多米酒,他們的招牌上也公開在賣米酒。”

陳旭點點頭冷笑數聲道:“居然敢公開賣禁酒,目無朝廷法度,給我抓起來!”

幾名士兵一擁而上,將掌櫃和馮小鈿一起按倒在桌上,馮小鈿急得大吼:“我姐夫是太守樑致,這座酒肆就是我姐夫開的,你們膽大包天,快放開我!”

旁邊掌櫃一陣哀鳴,居然把太守也牽連進來了,這個東主真是太愚蠢了,對方可是軍隊,哪有軍隊管這種破事情的,分明就是來挑事,東主居然看不出來。

掌櫃雖然心裡明白,但他的嘴被士兵用破布堵住,嗚嗚說不出聲來,幾名士兵用繩子把他們捆綁起來,陳旭喝令一聲,“帶走!”

幾十名騎兵抓着兩人上了馬,連同查獲的證據一起帶上,催馬向城外奔馳而去。

酒肆內亂成一團,酒客們議論紛紛,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早有馮小鈿的心腹向郡衙疾奔報信去了。

北海太守樑致是清河縣人,出身貧寒,但他天賦過人,讀書有過目不忘之才,被清河崔氏看中,培養他十幾年,最終考中了科舉,走上仕途。

他今年年約四十五六歲,身材不高,略顯得有點清瘦,看起來十分精明能幹。

樑致在青州一帶爲官已有近二十年,做過清平縣縣尉、歷城縣令、齊郡丞,濟北郡太守,五年前被調爲北海郡太守。

他也算有一點能力,善於變通,儘管亂匪肆虐,但他最終還是保住了益都和臨淄兩縣沒有被亂匪屠殺搶掠。

這使得他在北海郡民衆中威望頗高,各個豪門士族都買他的帳。

這段時間樑致心情不太好,本來他和張須陀井水不犯河水,張須陀一般也不過問北海郡之事,北海郡基本上是由他說了算。

十天前,張須陀忽然宣佈分兵駐守各郡,從表面上看似乎影響不大,但樑致卻發現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一旦分兵駐守各郡,增加兵力必不可少,那麼誰來負擔軍糧,肯定是各郡民衆。

其實分擔軍糧問題不大,樑致也不在意,畢竟軍隊保護一方,地方民衆出點力是應該的,樑致擔心的是權力,分駐各郡的軍隊會不會爭奪地方官府的權力。

比如駐守北海郡的這個張鉉,居然想奪走三大世家招募的兩千莊丁。

那兩千軍隊實際上是他用變通方式建立的地方軍隊,他怎麼可能讓張鉉奪走,這個張鉉年紀不大,野心倒不小。

樑致並不瞭解張鉉的背景後臺,也從未聽說過此人,他一直認爲張鉉是張須陀的心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執行張須陀的命令。

此時樑致正坐在官房內考慮分散城內人口問題,益都城內擠了五十萬人口,縣城內實在不堪重負,一旦爆發疫病,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他也打算利用張須陀剿滅左孝友和孟讓的機會,把人口分流出去,但不是返鄉,而是分散居住在益都縣四周,形成百座新的村莊,形勢危急時,民衆可以迅速撤入城內。

就在這時,一名衙役在門口稟報道:“使君,馮東主的手下來了,說青州酒樓那邊出事了。”

樑致眉頭一皺,停下筆道:“讓他進來!”

片刻,馮小鈿的心腹匆匆進來,跪下泣道:“啓稟太守,馮東主被軍隊抓走了。”

“什麼!”

樑致騰地站起身,“你說什麼?”

“剛纔店裡來了一羣士兵,說酒肆違反朝廷禁令賣米酒,就把樑東主和李掌櫃一起抓走了。”

樑致一下子呆住了,他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張鉉在挑事了。

他一陣咬牙切齒,居然用賣禁酒這個藉口,很好啊!自己倒要看看,他還能找到什麼藉口。

樑致當即喝令道:“備馬車,我要去軍營!”

不多時,樑致登上一輛馬車,在幾名隨從的護衛下向北門方向疾速而去。

樑致當然也知道天子在幾個月前下達過旨意,嚴禁用糧食釀酒,但天子這些年下達的聖旨多了,地方上又會有多少人執行?

比如說兩年前下旨,各郡城牆不能高於洛陽城,但實際上沒有哪個郡不增高城牆,爲了防禦匪患,誰還會在意城牆是否高於洛陽城,當然是越高越好。

再比如,朝廷嚴禁民間擁有長兵器和軍弩、盔甲,但事實上家家戶戶都藏有長矛,每個男子上街都佩戴軍刀,亂世中保命第一,誰還管什麼朝廷旨意。

連這些重要的旨意天下各郡都不理睬,誰還會在意一個無足輕重的禁酒令?

當然,樑致也不同意內弟私釀米酒,畢竟糧食確實不足,但用抓走馮小鈿這件事本身,樑致就絕對不能容忍。

他要找張鉉把話說清楚,他絕不允許軍隊在城內抓人,那不是他們的權力,一次也不能姑息。

馬車緩緩在軍營門前停下,樑致走下馬車,對守門士兵冷冷道:“請轉告張將軍,北海太守樑致前來見他!”

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62章 風雲聚會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82章 言而無信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章 長平遇匪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3章 馬邑受困第12章 當面挑戰第921章 意外發現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29章 玉釵風波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794章 呂氏兄弟
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62章 風雲聚會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82章 言而無信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章 長平遇匪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3章 馬邑受困第12章 當面挑戰第921章 意外發現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29章 玉釵風波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794章 呂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