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呂平之策

次日中午,凌敬準時來到湓城縣,這一次,林正泰親自來城門處迎接凌敬的到來,在萬衆矚目之下,林正泰將凌敬請上城樓。

城樓內,林正泰嘆口氣道:“爲了士兵能夠返家,我決定投降北隋,不過我有三個小小的要求。”

凌敬笑道:“長公子請說,我洗耳恭聽!”

林正泰緩緩道:“首先是希望齊王殿下能赦免城中所有的將士,不要剝奪他們的財產,讓他們順利返家。”

凌敬點點頭,“這個條件不算過分,我可以代齊王殿下答應。”

“第二個條件,懇請齊王殿下放過我那幾個未成年的兄弟,他們都還年少,最大才十一歲,最小才一歲,並沒有惡行。”

凌敬想了想,“這一條我需回去請示殿下,不過我個人覺得,只要不包括林正彪應該問題不大,像左孝友、竇建德、單雄信等人齊王殿下都赦免了,幾個孩子他不會計較,請說第三個條件。”

林正泰稍稍猶豫一下道:“第三個條件,是希望我父親能以王爵之禮葬之。”

凌敬當即搖頭,“這個恐怕辦不到,北隋並不承認楚國,而且我們主公纔是齊王,也是北隋唯一的王爵,你父親便要以王爵之禮下葬,這把我們齊王殿下置於何地?最多同意公子自己厚葬父親,這是個人行爲,我們不會干涉。”

其實第三個條件林正泰也知道對方不會答應,他只得點點頭,“好吧!我自己安葬父親。”

凌敬又道:“然後是關於長公子的官職,齊王殿下決定封公子爲鄱陽郡公,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至於具體職官,長公子可以自己選擇一個從四品的官職,可以爲中郡太守,也可以在朝廷爲少卿少監,但不能在鄱陽、豫章和九江三郡爲官。”

林正泰吞吞吐吐道:“能否讓我爲秘書省少監?掌管朝廷圖書。”

凌敬有些不解,笑道:“秘書省雖有一個‘省’字,實際上也是寺監,而且是最清淡的官職之一,和宗正寺並稱爲二閒,長公子爲何選這個職務?”

林正泰苦笑一聲,“我從小酷愛讀書,自己也收藏了數萬卷書籍,我早聞隋朝圖書數十萬卷,只恨不得化身書蟲鑽進去,若能進秘書監掌管藏書,不負今生也!”

凌敬大笑,“隋朝的圖書一部分在江都,但大半都在洛陽,不過遲早會歸我們,既然長公子有志管理圖書,相信殿下一定會成全。”

張鉉最終接受了林正泰的前兩個條件,同時授爵林正泰爲鄱陽郡公,加銀青光祿大夫,實封秘書少監,監掌經籍圖書,次日上午,林正泰率兩萬八千士兵正式投降了張鉉,按照隋軍規矩,這些士兵將全部遣返回鄉。

自此,林士弘的楚軍只剩下林正彪控制約四萬軍隊佔據豫章郡,四月初十,張鉉率水陸六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豫章郡,準備一舉蕩平賊軍。

這天傍晚,四萬隋軍在鄱陽西岸駐營休息,準備明天一早再出發南下。

兩千名斥候騎兵在四周巡邏,大營裡格外熱鬧,士兵們埋鍋造飯,安扎營帳,顯得十分忙碌。

這時,一隊斥候騎兵帶着一名年輕男子來到大營前,這名年輕男子名叫夏遜,也是一名隋軍斥候校尉,不過他的任務並非在周圍探查巡哨,而是奉命留在呂氏兄弟身旁,替呂氏兄弟給張鉉通風報信。

斥候將夏遜直接帶到帥帳前,有親兵進去稟報,不多時,親兵出來道:“大帥讓你進去!”

夏遜走進大帳,只見主帥張鉉正坐在桌前批閱奏卷,他連忙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夏遜參加大帥!”

“不必多禮,請起吧!”

張鉉放下筆笑問道:“是呂平讓你來送信嗎?”

“正是!”

夏遜取出一封信呈上,親兵接過遞給了張鉉,張鉉打開信看了一遍,又放下信問道:“呂氏兄弟現在情況如何?”

“啓稟大帥,兩人在軍中如日中天,林正彪對他二人信任之極,尤其呂二將軍,林正彪更是對他的話言聽計從,毒殺張邊衛吞併他的軍隊,就是呂二將軍的一手策劃,這件事讓林正彪十分滿意。”

張鉉沉思片刻道:“你回去告訴他們二人,他們的成敗就在此一舉,我會造他們的建議去做,不過僅此一次。”

“卑職遵令!”

張鉉令人重賞了夏遜,這才下令道:“讓羅將軍和裴將軍二人來見我!”

這段時間林正彪在豫章郡頗爲安靜,他一直忙於掌控軍權,不久前,從九江郡下來兩支軍隊,一支是大將張巍率領五千軍隊,他是專門來投奔林正彪,另一支則是大將張邊衛率領的六千軍隊,他卻是想入鄱陽湖投奔二公子林正威,但他們沒有戰船入湖,只得南下豫章縣,想借用停泊在豫章縣的兩百餘艘貨船入湖。

不料,林正彪藉口置酒送行,卻用一杯毒酒毒殺了張邊衛,吞掉了他的六千軍隊,使林正彪的軍隊達到四萬人,一躍成爲楚軍中實力最強的軍隊。

林正彪的駐地位於豫章縣,緊靠贛水,豫章縣也是林士弘的老巢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鄱陽縣和湓城縣,它一直是水軍的勢力範圍,是水軍將士的休整補給之處。

在去年和蕭銑的戰爭中,林士弘雖然水戰大勝,但在豫章郡卻被蕭銑軍隊擊敗,多虧水軍及時來援,才勉強保住了豫章縣,但豫章郡的西部地區已被蕭銑軍隊佔領。

不過西部地區主要以山區爲主,人口稀少,連縣城也沒有幾座,基本上沒有什麼戰略價值,幾個月前,蕭銑軍隊便撤離了豫章郡,

大帳內,林正彪正和呂氏兄弟商量應對張鉉之策,他們剛剛得到消息,林正威的水軍已全軍覆滅,林正泰在湓城縣投降了隋軍,這讓林正彪着實感到心慌意亂,他想撤退到宜春郡或者廬陵郡,但呂氏兄弟卻極力勸他不要南撤。

呂飛苦口婆心勸道:“這兩天卑職仔細查看了軍士卷,我們的軍隊八成來自於鄱陽、豫章和廬江三郡,如果我們南撤,會引起軍心動盪,到時一定會出現大量逃亡潮,還不如以保衛家園的名義號召士兵和隋軍死戰,如果被隋軍擊敗,我們再南撤也不遲。”

旁邊呂平也勸道:“這次隋軍以五萬大軍西征,在鄱陽郡他們留了一萬軍駐守,在九江郡,他們又留了一萬軍隊防備唐軍,實際上進入豫章郡的軍隊只有三萬人,而我們有四萬大軍,在兵力上佔優勢,如果戰術得當,我們並非沒有擊敗隋軍的可能。”

這時,旁邊另一名大將趙延祿卻冷笑道:“呂二將軍倒是挺會掐枝去葉,隋軍只有三萬軍隊,我就不知道水軍到哪裡去了?”

呂平鼻子裡噴出一股冷氣,不屑瞥了他一眼道:“這隻能說明你情報的落後,隋軍水師剛進贛水不久就調頭北上了,重新進入鄱陽湖。”

這個消息讓林正彪精神一振,連忙問道:“隋軍戰船爲什麼撤離?”

“具體原因卑職也不知道,不過卑職估計應該和唐軍有關,唐軍一直在江夏虎視眈眈,林正威和林正泰的軍隊都已滅亡,如果他們再不動手就沒有機會了,卑職已經派人去跟蹤,若有新情況,卑職會隨時稟報主公。”

林正彪的心開始活絡起來,笑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可以殺到鄱陽郡,重新奪回鄱陽縣,甚至一直殺到江南去,反正隋軍過不了贛水,這是不是我們的機會?”

呂氏兄弟大笑,“主公的雄心着實出乎卑職意料啊!”

趙延祿連忙道:“主公,張鉉不會給我們這種機會,千萬不要冒險出戰。”

林正彪笑着擺擺手,“我只是說說罷了,不要那麼一本正經。”

這時,呂氏兄弟起身行禮,“我們去部署防禦,就算不出擊,我們也要守住豫章縣。”

兩人匆匆離去了,趙延祿卻沒有走,他是一員老將,年約五十歲,已跟隨林士弘多年,被林士弘派來輔佐四子林正彪,不過林正彪卻不太喜歡他,嫌他太膽小謹慎,什麼都不敢做,不符合自己的胃口,便一直冷落他,直到最近林正彪無人可用才又重新啓用了他。

趙延祿着實厭惡呂氏兄弟,整天就慫恿主公殺人控權,從前的老將因此被殺掉多少?他就恨不得一刀宰了這兩人。

“趙將軍還有事嗎?”林正彪有點不悅地看了趙延祿一眼。

“主公,呂氏兄弟信不得,這二人居心叵測,若信了他們的話,我們遲早會死在他們手上。”

林正彪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冷冷道:“我的事需要你來說嗎?”

“主公,卑職句句是實,他們表現不合常理”

“夠了!”

林正彪一聲怒喝,打斷了趙延祿的話,怒視他道:“你若想取代他們,就給我出點有用的主意,不要像小人一樣在背後中傷,來人,給我轟出去!”

幾名親衛連勸帶推地將趙延祿請了出去,林正彪心煩意亂,猛地拔出刀,狠狠一刀向桌子劈去。

趙延祿被推出大帳,他忍不住仰天長嘆一聲,“可憐主公幾十年的基業,就這樣毀在逆子之手!”(。)

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87章 牛刀初試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56章 危機到來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5章 弘農楊氏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77章 神槍公子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49章 發現秘密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84章 一路向東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54章 強行北上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83章 勇救佳人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7章 武之誘惑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71章 獵殺敵酋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
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87章 牛刀初試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56章 危機到來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15章 弘農楊氏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77章 神槍公子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49章 發現秘密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84章 一路向東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54章 強行北上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83章 勇救佳人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7章 武之誘惑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71章 獵殺敵酋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