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帝王心機

裴矩略一思索,忽然明白了楊廣的心思,他怎麼能不明白呢?他可曾是楊廣的軍師謀士,如果連他都不明白帝王心思,還有誰能明白?

“陛下是打算把張須陀調離青州嗎?”

楊廣沒有明着回答,半晌他才緩緩道:“一個人有了軍權,有了地盤,就不好控制了,朕爲他平匪而高興,但有時又會有一種莫名的擔心,裴愛卿,你說該怎麼辦纔好?”

楊廣回頭注視着裴矩,眼中目光格外的‘陰’冷,裴矩心中一顫,連忙低下頭道:“陛下可以召他進京述職,然後問他本人的意願,相信他會主動申請留在京城,如果他實在不明白,卑職會適當地暗示他一下。 ”

楊廣點了點頭,“就依愛卿之言,先召他進京!”

......

張金稱的滅亡使青州各郡歡欣鼓舞,民衆們紛紛走出大街,載歌載舞,歡慶了三天三夜,尤其當張金稱被押入歷城縣時,等候在城‘門’口的上萬名憤怒的清河郡人一擁而上,瞬間將張金稱撕成了碎片,屍骨皆無。

張金稱的滅亡使青州各郡解除了最大的隱患,民衆開始陸續返回家鄉,開墾土地,疏浚河渠,興修水利,爲夏天水稻的播種做準備。

張鉉也在戰後率軍返回了北海郡,張金稱儲存在武城縣的大量糧食物資也被運回了青州,一部分作爲軍糧,另一部分作爲災民賑濟的儲備糧,主要用於青黃不接時的賑災。

清河郡則由老將賈務本率五千軍隊暫時駐守,防止竇建德和高士達趁虛而入。

當張鉉返回北海郡時已是大業十一年的一月中旬,此時儘管還是晚冬時節,但‘春’天的腳步已經悄然到來,空氣中開始有了溫暖的氣息,垂柳枝條發綠,河水開始解凍,冰雪融化。

戰爭結束後,張須陀的飛鷹軍吸收了馮孝慈的殘軍以及一部分降卒。使飛鷹兵力擴增到三萬人,張鉉的軍隊也擴展到六千人,由於賈務本調駐清河郡,高密郡的防務也暫時由張鉉接管,使張鉉的勢力範圍由北海和東萊兩郡又擴大到了南面的高密郡,整個山東半島都被張鉉所控制。

這天上午,張鉉率領一隊騎兵沿着巨洋河疾奔。他至始至終都很關心牧草的種植,這是關係到他能否建立一支機動的騎兵隊。

這次騎兵遠程救援北海郡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張鉉和所有將領都看到了騎兵的重要‘性’,但五百騎兵還是太少,至少要建一支千人以上的騎兵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戰鬥力。

但建設騎兵不僅需要純種戰馬,還需要大量的土地種植牧草,這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必須先要做起來。

種植牧草的任務,張鉉‘交’給了益都縣令王蜀,王蜀也是一個很能幹的官員。他沒有讓張鉉失望,在巨洋河的河灘兩岸,隨處可見正在種植牧草的老人和‘婦’‘女’。

種植野豌豆比較簡單,用一根筷子在泥土上‘插’個‘洞’,將種子扔進去便可,也不需要後續打理,但不能隨意灑在土地上。那樣只會便宜了鳥雀。

種植牧草雖然簡單,但苦在工程量很大,光是巨洋河就超過五百里的流域,更何況張鉉還想在沿海灘塗上種植紫‘花’苜蓿,那更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想想都令人望而生畏。

“將軍。在灘塗上種植紫‘花’苜蓿也不難,關鍵是需要時間。”

縣令王蜀笑道:“就算買來種子肯定也不會太多,只有等秋天收穫大量種子後,明年再繼續種,後年再繼續擴大,至少要三年才能形成一片可以放牧的遼闊草地。”

說到種子,張鉉感覺有點頭痛。他派到草原要種子的士兵已經去了快兩個月,一點消息都沒有,也不知是不是發生了意外,着實令他擔憂。

王蜀彷彿明白張鉉的心事,又笑道:“其實草原的紫‘花’苜蓿未必適合在我們灘塗上種植,這邊灘塗都是鹽鹼地,卑職覺得應該多試驗一些別的品種,實不瞞將軍,我上個月已經派人去南方沿海購買紫‘花’苜蓿種子,到時候多試驗幾片土地,終歸能找到合適的種子,將軍覺得呢?”

張鉉笑着點點頭,“縣君考慮得比我周到,你說得對,也做得很好,我們確實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得到張鉉的鼓勵,王蜀的臉上有點發紅,又鼓足勇氣道:“將軍,卑職還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

“其實從古至今,齊地都是著名的魚鹽產地,齊國富庶就來源於此,出海捕魚,沿海曬鹽,都是我們這一帶的傳統生計,光逃進益都縣的漁民就是上萬人之多,卑職考慮既然張金稱已經被剿滅,那我們就可以逐漸恢復這些傳統生計,製作魚乾,販鹽去中原,商業開始興盛,元氣就能慢慢恢復了。”

張鉉點了點頭,翻身上馬,高聲對趙蜀笑道:“就按照你說的去做,有什麼需要去和韋長史商量,從今天開始,你就暫代北海郡一職,我會說服朝廷給你正式任命!”

趙蜀大喜,這個職位他盼望已久,今天終於實現了,他深深行一禮,“卑職絕不會辜負將軍的重託!”

返回益都縣,剛進城‘門’,一名親兵便飛奔來報,“將軍,蕭御史來了!”

蕭御史就是蕭懷靜,目前出任張須陀的監軍,雖然他平時不過問軍方事務,但他權力很大,直接向楊廣彙報張須陀的一舉一動,張須陀的謹小慎微,很大程度上就和這個蕭監軍有關。

張鉉暗暗吃一驚,蕭懷靜還是第一次來北海郡,難道他聽到了什麼風聲不成?

不過張鉉和蕭懷靜的‘私’‘交’不錯,在攻下高密郡後,張鉉讓韋雲起暗中送給了蕭懷靜大量珠寶首飾,蕭懷靜便在很多事情上都保持了沉默,否則張須陀和張鉉的很多所作所爲早就被彈劾了。

張鉉想了想,最近北海郡比較平靜,蕭懷靜過來應該沒有什麼大事,張鉉便催馬向郡衙而去。

蕭懷靜年約四十五六歲,身材削瘦,皮膚白皙,他是蕭皇后的族侄,也是樑朝皇族之後,學識淵博,‘性’格也比較溫和,爲人還算不錯。

當然,蕭懷靜也有他的弱點,他嗜好收集上好珠寶翠‘玉’,倒不是他貪賂錢財,而是他的一大愛好,偏偏張須陀就不明白他的心思,和他關係處得很不好,直到張鉉到來後,才漸漸改變了蕭懷靜的態度。

大堂上,蕭懷靜正和韋雲起喝茶聊天,兩人都是御史臺的老同僚,頗有‘交’情,也正是這個緣故,韋雲起作爲張鉉的幕僚實際控制了北海郡和東萊郡政務,蕭懷讓也睜隻眼閉隻眼,並沒有上報朝廷。

“上次賢弟說,令郎要參加今年的‘春’闈,不知準備得如何了?”

蕭懷靜苦笑着搖搖頭,“朝廷兩年沒有科舉了,導致今年參加科舉的士子太多,據說有十幾萬人進京,權貴子弟也不少,但錄取卻不過百餘人,我這種遠房外戚子弟靠關係是排不上號,靠真才實學也不是佼佼者,所以我也不太抱希望,盡力便可以了。”

“賢弟有沒有託過皇后娘娘?”

“託皇后娘娘當然是條路子,但我二叔那關就過不了,你也知道他是什麼人,有他在,我們蕭氏族人幾時沾過皇蔭的光?”

蕭懷靜所說的二叔,就是內史‘侍’郎蕭瑀,清廉公正,最痛恨以權謀‘私’,有他在,蕭氏族人基本上都沾不上外戚的好處,蕭懷靜也是憑自己的才能被楊廣看中,任命爲監察御史,他這個御史一做就是十幾年,升遷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他口氣中對蕭瑀也頗有不滿。

韋雲起笑了笑,正要安慰他幾句,這時一名隨從在‘門’口道:“將軍來了!”

韋雲起笑道:“張將軍來了,要不我先和他談談?”

蕭懷靜有些尷尬笑道:“那就拜託雲起兄了。”

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3章 馬邑受困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60章 馬邑參軍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77章 神槍公子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5章 武川之府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15章 揭露真相
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3章 馬邑受困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60章 馬邑參軍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77章 神槍公子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1075章 反攻襄陽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5章 武川之府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15章 揭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