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在這深秋季節,庭院徘徊,梧桐葉上,盡是蕭蕭雨滴。

秋已經過,冬季到來,落葉紛紛,天地一片肅殺。

羅昭雲在家休養了一個多月,這一日,他的清淨之日終於打破,因爲宮內來了聖旨,喧他入宮覲見了。

他穿戴一身錦袍,眉清目秀,英偉挺拔,騎上了的盧馬,前後跟着三十位武士,護送前往宮城,這些人,是他的親衛。

到了皇城前的廣場,這些佩刀親衛全部駐足,沒有資格進入皇城了,連馬都要留在外面。

羅昭雲下馬之後,整理一下衣袍,給宮城守衛出示了腰牌,然後進入了皇城,在宮城的時候,有內侍太監等候,引領着他,進入宮苑,去往楊廣所在的安仁殿。

這不是皇帝辦公的殿宇,而是平時休息、停歇、養心的大殿,隋煬帝把他叫到這裡,自然有他的打算,不想讓消息外泄。

畢竟去辦公場所,顯得很重視,委託重任,公事公辦。在安仁殿,倒是有懷柔、寵信的味道。

“微臣叩見陛下!”羅昭雲行宮廷君臣大禮。

楊廣看他氣色恢復不錯,沒有大礙,微微點頭,揮手道:“免禮起身,賜座!”

這個時代的文臣武將,還保留着一種做臣子的尊嚴,沒有像清朝大臣那樣,一直跪着交談,滿清奴性太大了。

羅昭雲跪坐長方形的蒲團之上,不知隋煬帝召見他所爲何事,只能默默等待對方提及。

隋煬帝慢悠悠問:“羅成,你的傷勢如何,不要緊了吧?”

羅昭雲道:“回陛下,臣的傷勢,已復原七成,不影響行動了。”

隋煬帝楊廣點點頭,客套一句之後,直奔主題道:“這些日子,你沒有上早朝,養傷在家,無法知道朝廷諸多大事和政令頒佈,其中一項,與你有關,就是科舉考試製度,朕排開萬難,推行下去,組建鄉試、省試、會試、殿試等,但朕現在有一個難題,讓儒學下移,推行到寒門,可不是說說就能辦到,最重要的一點,是寒門無錢,而書籍昂貴,民間沒有那麼多的藏書,讓百姓們如何看到各種學問,這科舉考試起來,寒門根本就出不了幾個人才,這不是收效甚微嗎?”

羅昭雲聞言,這才明白今日他傳自己入宮,其實是有問題想讓自己解決,自東晉永嘉之亂後,晉國王室南移,文化也如此,後來北魏、北周、北齊等建立,多是胡族統治,並不多看重儒學等,甚至還一度出現胡化、去漢化,直到大隋立國,楊堅等人,才恢復了漢姓,以前都是用胡姓,貴族都如此,可知民間文化的斷層,更加厲害。

這跟戰亂密切相關外,還有就是書籍流傳滯後,手抄、木簡等,太費事了,阻礙了傳播。

羅昭雲想到這些,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印刷術,可以解開這個困難,宋代的文學之所以發達,就跟印刷術的普及和推廣有關係,當百姓家都有不少書籍後,文化才真正到了草根階層。

“陛下不必擔憂,臣想到了一個主意。”羅昭雲拱手獻策。

“哦,什麼主意?且說來聽聽。”楊廣臉色一喜,關切地問。

羅昭雲回答:“先由朝廷確定科考書目和範圍,作爲官方教材,然後大量印刷書籍,降低書籍的成本,普及到寒門,這樣一來,草根階層的寒士,就能接觸到才學,打破貴族的文化壟斷,介時,人才勢必如雨後春筍,將層出不窮。”

楊廣聽他說得新穎,又不乏道理,連連點頭,不過也有狐疑,詢問:“什麼是印書,目前大隋的書籍,可都是手抄?”

羅昭雲學過歷史,也清楚印刷術的發展史,其實在中國古代,戰國時代就出現了,只不過是小面積的印章,沒有想到用於印書,直到唐代中期纔出現雕版印刷術,在唐朝後期才普遍使用,到了北宋時代,畢昇又發明活字印刷術,更大的進步。

他微微一笑道:“陛下的玉璽、印章上,是否可以印字?”

楊廣聞言一愣,下意識地說:“那是當然。”

羅昭雲繼續道:“如果陛下找工匠,在一塊木板上刻滿反體,刷上墨泥,然後把空白紙放上,就可以不斷重複印刷了,一個木板,足可以印刷成千上萬次,朝廷準備一冬,來年春天,就可以大批量印刷科考書籍,在京城、各州縣限購出售,以家爲單位,這樣一來,我泱泱大隋,文化普及了民間,何愁人才不出?”

“精彩!”隋煬帝一拍桌案,笑容誇張,龍顏大悅,這個方案,瞬間就解決了他心中的難題,而且,還是文化下移,還是一項利在春秋的大事啊,由他這個皇帝來推行,日後史書上都得有濃濃一筆了。

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九百章 布殺局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四百五十章 闊談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七百七十四章 盤踞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欠更補章說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
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興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九百章 布殺局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四百五十章 闊談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七百七十四章 盤踞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欠更補章說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