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

羅昭雲和青霜帶足了盤纏和乾糧,曉行夜宿,從伏俟城一路向東,經過了西平郡、臨洮郡、隴西郡,走走停停,他觀察地方民俗,風土人情,還有一些軍事要塞,雄關棧道等,繪出一副地圖來。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羅昭雲平時如果只看着地圖,但對具體路線的實體地貌,許多細節,都比較朦朧,今日親自走一趟,根據行軍經驗,作戰思路等,標註出一些注意事項。

比如在哪裡容易伏擊,哪一座雄關難以攻克,哪裡行軍困難等等,心中有數後,可以針對這些疑難之處,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該安插眼線、內應的地方,需要早一點派情報人員過去,沿途一些誠邑,少數部落等,如何收編、拉攏,也要有個計劃。

等經過天水郡、扶風郡,抵達京兆郡之後,千里之遙,走了將近一個月,北風呼嘯,荒野枯黃,天空已經飄起了皚皚白雪。

羅昭雲和青霜的身上,都掛滿了潔白雪花,穿着厚厚的棉衣,男的魁梧英挺,臉色堅毅,女子一身衣衫卻不顯臃腫,剪裁得體,腰間繫着一條翠綠束帶,使她的身條顯得嫋嫋娜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大雪紛飛中趕路,異常艱難,好在二人途中都突破了先天罡氣層次,倒是不畏寒冷。

“看,大興城就在前面了。”羅昭雲言語中透露出一份興奮。

青霜擡起頭,看着前方數裡的一座宏偉巨城,高大城樓,雄偉城牆,連綿不絕,彷彿長城一般延伸到遠方。

“終於到了。”

羅昭雲點頭一嘆:“是啊,已經是冬月下旬,我們趕路快一個半月了,總算回到了西京。”

二人快馬趕路,終於接近大興城下。

近鄉情更怯,羅昭雲離開大興城數載,老爺子好幾年不見了,多少有些掛念。

由於隋煬帝遷都洛陽,裹挾了文武官員和家眷,但是也留下朝廷分支班底,和不受重用的官員,在西京處理事物,而且一些退休的官員,都留在西京,沒有去洛陽。

羅榮年快七十,自然在大興城內頤養天年,跟一些老臣們喝喝茶、下下棋,維持着家族的關係。

“你直接回羅公府嗎?”青霜穿着一襲月白色對襟長衫,牽着馬走在進大興城內。

羅昭雲猶豫了一下,回答道:“暫時不回去,先到一個隱蔽落腳點吧,自家羅宅也先不回去了,放心吧,在西京城內,我的落腳點最多了。”

這不是假話,他很早就在大興城內置辦酒樓和產業,不說一百零八坊,都有他的隱蔽家產也差不多了。

當然,大部分他並不清楚,只知道幾個府宅,有明的,也有暗的。

羅昭雲二人從明德門進,在第二個路口右拐,進入了保寧坊,這裡面有他知道的一座院邸,裡面的家丁都是最忠誠的一批衛士和僕人,很早就在幽州被訓練,派來了京城候命。

當他來到門口,敲了敲硃紅大門上的熟銅門環後,有一位家丁透出頭來,詢問他什麼事,以往可是從沒有人來登門造訪,因爲裡面根本就沒有住什麼人,只有一些僕人在守宅。

羅昭雲亮出了一塊特殊腰牌,那家丁看之後,心頭一驚,這可是寧氏商會的組織上,最高級令牌的一種,頓時明白此人肯定是組織上的大人物,立即迎內府邸。

“召集府內的人,來到前堂,我有事吩咐。”

“是!”家丁沒有詢問其它,完全遵守它的話,因爲這種高階腰牌,有調度他們做任何事的權力,務必全力配合,無需知道對方的身份和名字。

很快,宅子內二十多人都聚齊在一起,有些不明所以。

羅昭雲遞出令牌,讓每個人看了一眼後,全都神色激動,因爲他們在這堅守了數年,都沒有什麼重要人物過來居住,他們一直這樣默默無聞地守着,今日,終於來了一位組織上的高級首領。

“你們這裡,基本來自燕琅閣和青影衛兩個部門,負責情報與行動,由於大隋一直處於盛世,我們組織也不接那些殺人的買賣,所以,你們都在這裡埋沒和等待,但是,局勢在不斷變化,你們的沉默也是有意義的,今日我的到來,就代表你們將會被啓用,開始重要任務。”

這些人中有兩個男子站出來,一箇中年,一個青年,前者負責情報組人員,後者負責行動與護衛任務,並非青影衛的精銳,否則,也不會跟情報人員混合在一起,充當護院侍衛了。

“請檔頭吩咐!”二人抱拳開口,態度甚是恭敬。

“首先,第一個任務,幫我送出一封書信去涿郡西北的燕雲堡。”

“其次,給西京各聯絡點傳話,我要知道目前大興城留守的官員、家眷、子嗣、門閥、青年才俊、名門之後等信息,越詳細越好。”

“第三個任務,關注唐國公李淵一家人和其餘家眷,跟他關係走近的官員,以及李閥勢力。”

羅昭雲要未雨綢繆,把大興城內的人才和官員及早弄清、提前關注和拉攏,並且提防李淵的威望和家族實力,而且對李閥也不放心,原本大隋八大門閥,就以楊閥、李閥爲最,現在楊閥受到楊玄感叛亂影響,幾乎覆滅,一蹶不振,毫無疑問,李閥將成爲最大的門閥勢力,在西京根深蒂固,一旦日後李淵起兵,自己即便先一步佔據新長安城,如何能震懾住李閥的聯合反抗。

通過歷史知識,羅昭雲心中把李淵當成最大的對手,別看史書上描寫李淵懦弱、碌碌無爲、瞻前顧後、還很好色、沒有什麼能力,全靠他那英明神勇的二兒子李世民,纔得到了天下,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事實上,通過後世許多歷史學者挖掘,深度研究隋書唐史,發現整個唐書前面記載非常虛假的,李淵並非平庸之輩,而是很有大智慧,開創唐朝,全靠他的威望和才能,至於二兒子李世民的功勞和帶兵立功,真正在歷史上,還沒有李建成多。

許多李世民前期作戰的事,都是李建成爲主,他爲輔,後面李建成因爲被立爲太子,要幫助李淵處理國政,纔沒有繼續出征,李世民也只不過在打竇建德、王世充的那一年中,顯露了才能而已,後面滅劉黑闥等義軍,則是李建成之功。

只不過,李世民通過玄武之變,成爲了勝利者,當上了皇帝,殺了兄弟,逼父退位,爲了不讓自己的名聲變臭,曾直接干涉史書撰寫者,把許多功勞都安插在他身上,塑造出英明神武的形象,這一行爲打破了以往歷史上,皇帝不得干涉史書筆官記載起居錄的先河,從唐朝開始,史書也就越來越不真實了。

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七章 識破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結盟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
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七章 識破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六百九十章 謀巴蜀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結盟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