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

方兆南擡頭仰望,只見那當空皓月,已然被山峰遮去。

他心中想着這半宵之間的奇怪際遇,像經歷了一場夢境一般,若真若幻,感慨衆生。

忖思之間,人已到了對岸,回頭望那較大的浮閣,己爲夜色隱去。

他跳上湖岸,放腿向前疾奔,一口氣跑出去十幾里路,才長長吁了一口氣,放慢腳步,向前走去。

在他想來,這一陣緊趕急奔,定然已離了是非之區,那知腳步剛剛緩了下來,突然身後響起一聲嬌滴滴之聲道:“怎麼,纔到這裡嗎?”

方兆南心頭一震,索性轉過身回頭瞧去,朦朧夜色之下,只見那手執拂塵的紅衣少女,肋下挾着那黃衣少年,含笑站在數尺之外。

她神情十分悠閒的放下肋下扶持的黃衣少年,笑道:“你已和我三師妹有過締盟之約,今後咱們都算是一家入了,我這作姐姐的問你幾句話,不知你肯不肯說?”

方兆南道:“在下知無不言。”

紅衣少女格格一陣嬌笑,身軀微一晃動,人已欺到方兆南面前,道:“那‘血池圖’究竟放在何處,只要你肯告訴我,我絕不會留難於你,而且還以幾件稀世珍物相贈……”

她身於相距方兆南不過尺許左右,一陣濃香直襲過去。

方兆南把身軀向後縮了一下,笑道:“在下連‘血池圖’是什麼樣子都未見過,姑娘逼我拿出圖來,實使人大爲作難之事。”

紅衣少女微微一笑,道:“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如若激怒於我,你就別想活着離開這九宮山!”

方兆南道:“在下字字都是真實之言,姑娘不肯相信,但請下手搜查就是。”

紅衣少女略一沉吟,笑道:“好吧!你先把外面衣服脫去。”

方兆南只不過是隨口用來的一句應急之言,那知對方竟然當真起來,真的要叫他脫去身上的衣服。

只是,已經出口之言,又不好再改口否認,只得緩緩解去衣釦,脫下長衫。

紅衣少女笑道:“怎麼不脫啦?你如把那‘血池圖’藏在貼肉內衣之處,單單脫下一件長衫,要我如何個搜法?”

劑匕南怒道:“你如不信,儘管在我身上搜查,難道要我脫去全身衣着下成?”

紅衣少女格格一笑,道:“一點不錯,脫的一絲不掛,全身赤裸,我才能相信你真的沒有暗藏‘血地圖’。”

方兆南道:“大丈夫可殺不可辱,我乃堂堂七尺之軀,豈能在你一個婦人女子面前脫光了衣服?”

紅衣少女一揮手中拂塵,笑道:“你如不肯脫光衣服,讓我搜索,我就只好自己動手了。”陡然向前欺了二步。左手疾向方兆南肩頭抓去。

方兆南縱身向旁一閃,避開了一抓之勢,反臂一掌,“巧打金鈴”,當胸擊去。

紅衣少女嬌聲笑道:“可惜我那三師妹已經不在此處,再也無人相救於你了。”

口中笑語盈盈,人卻斜向右側橫跨了兩步,右手拂塵下垂。

左手疾如閃電而出,一把抓住了方兆南右腕脈門。

要知武功一道,有不得分毫之差,這紅衣少女武功要比方兆南高出許多,是以舉手之間,就擒住了兆南脈門要穴。

方兆南脈門被扣,行血返向內腑回攻,只覺右臂一麻,全身勁力頓失。

紅衣少女右手拂塵輕輕一樣,掠着方兆南面門掃過,笑道:

“你如下肯獻出‘血他圖’來,我就用拂塵把你這一張俊臉掃個血肉模糊,瞧我那仙女般的三師妹,還會不會喜愛於你。”

方兆南冷笑一聲,道:“生死之事,也算不得什麼,何況毀我之容?”

紅衣少女笑道:“你很倔強,不過,我不信你真是銅打鐵鑄之入,咱們試試看,到底是那一個狠。”

驀聞長嘯劃空,一條人影疾如離弦流矢而至,眨眼已落到兩入身側。

來人身法奇快,方兆南和那紅衣少女都下禁暗吃了一驚。

轉頭瞧去,只見一個胸垂長髯,手握竹杖的老叟,巍然靜站在兩人數尺之外,正是那以醫術丹道馳譽江湖的知機子言陵甫。

他呆呆的望了兩人一陣,突然大喝一聲:“還我‘血地圖’來!”舉手一杖“泰山壓頂”,向那紅衣少女當頭劈下。

此人功力深厚杖勢非同小可,竹杖帶起嘯風之聲,威勢極是驚人。

紅衣少女柳眉一顰,右手拂塵一揮,疾向竹杖上面捲去,罵道:“老不死的瘋瘋癲癲的鬧什麼鬼?”

言陵甫雖爲失圖、毀丹的巨大刺激,鬧的神智迷亂,但他武功並未消減。

一見那紅衣少女揮到拂塵,卷向竹杖,立時一個轉身,帶動下擊杖勢,易打爲掃,呼的一招“橫掃千軍”攔腰直擊過去。

紅衣少女見他出手兩招攻勢,看來凌厲無比,心中暗吃一驚,左手潛運內力向前一推,把方兆南向後震退了五六尺遠,同時自己也飄身向後而退,讓開一杖。

她武功雖高,但因很少和人動手,歷練經驗甚少,目睹對方出手兩杖威猛無傳,未免有點心慌,不自覺間,把方兆南握住的右腕鬆開。

言陵甫一擊不中,大喝一聲,竹杖疾變一招“順水推舟”直點過去,他功力深厚,這些平平常常的招術在他手中施展出來,威力卻強猛異常。

紅衣少女放開方兆南後,緩開手腳,不再退讓,微微一側嬌軀,竹杖掠着身側而過,右手拂塵一招“疾風拂柳”,反擊過去。

言陵甫神智雖然迷亂,但心中卻緊記着那白衣少女相告之言,說偷他“血池圖”之人,是一個身着紅衣的少女。

是以,他看得紅衣少女後,不同青紅皁白,舉杖就劈。

他武功雖然高強,但那紅衣少女反擊的一招“疾風拂柳”不但迅快絕倫,而手法十分詭異難測,言陵甫一杖點空,人卻被那反擊之勢,逼的向後退了三步。

兩人這一動手,神智迷孔的言陵甫愈發認定那“血池圖”是這紅衣少女所竊,怒喝了一聲,道:“還我‘血他圖’來!”

揮動竹杖,全力猛攻過去,剎那問杖風如嘯,排山倒海般直罩過去。

紅衣少女雖被橫裡殺出的言陵甫氣的怒火高燒,但她在盛怒之下,仍然嬌笑不絕,揮動手中拂塵,和言陵甫展開了一場搶制先機的快攻。

方兆南看兩人交手數招之後,即行以生命相搏的惡門.打的激烈絕倫,心中暗暗忖道,”我此時若不定,待兩人分出勝負再想走,就來不及了。”

一揮臂,撿起地上衣服,轉身疾奔而去。

那紅衣少女雖然看到方兆南奔逃而去,但因言陵甫竹杖攻勢猛烈,無法擺脫那綿綿不絕的攻勢,只好眼看着方兆南逃去,不能抽身迫趕。

這一股憤恨之氣,一股腦兒全部發在言陵甫的身上,拂塵招數一變,着着都是致命殺手,那柔韌的拂塵,被她用內家真力貫注上面,揮擊之間,根根豎立如針,斬脈拂穴,狠辣無比。

但言陵甫的武功,亦非泛泛,紅衣少女武功路數雖然怪異,但一時之間要想傷他或是勝他,亦非容易之事。

方兆南放腿向前跑了一陣,突然靈機一動,辨認了一下方向,越山而走。

他有了一次教訓,知對方腳程較自己快速甚多,不敢再稍作停留,雖然已易向越山而走,但仍然全力奔行趕路,太陽爬上了積雪峰顛,旭光雪色,幻化出奇麗無比的晨景。

方兆南已跑得力盡筋疲,找了一處大岩石後,盤膝坐下休息。

他原想運氣調息一陣,俟體力恢復後,再繼續趕路,要知他這一日夜的時間,一直在驚濤駭浪和焦慮之中度過,體力及心智消耗甚大,這一緩氣坐下休息,自是難免沉暈人睡。

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醒來已經是中午時分。

只覺腹中飢腸轆轆,甚是難耐。

正待起身去尋找些食用之物充飢,忽聽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久聞知機子言老前輩丹道醫術獨步武林,咱們兄弟這次如能見得到他,想必可得到一點厚賜。”

方兆南心中一動,立時打消了去尋食物之念,側耳聽去。

但聞一個嗓音甚尖的童腔說道:“師父再三告誡咱們,說言老前輩生性甚是怪僻,見他面時,不許有所告求,免得他瞧咱們不起。師兄還是旱些打消得人厚賜的念頭,免得到時大生失望之感。”

只聽另有一人笑道:“師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師父雖和言老前輩相識,但卻從無往來,此次忽然要咱們捷足送這一封機密函件於他,想來這信中,定然是有着極重大的事故,說不定信中所說之事,和言老前輩有着什麼重大牽連。”

要是果真如此,咱們這千里傳信之苦,當可邀得言老前輩歡心,賜咱們幾粒靈丹,豈不是極爲平常之事?”

那尖嗓門的重音,重又響起,笑道。‘但願師兄說的不錯。

咱們已經休息了很長時間,是該起身趕路啦!”

方兆南探頭向外瞧去,只見兩個身着青色道袍,背插長劍的少年,已起身向正西方向走去。

他因沒有瞧到兩人,無法分辨兩人的年齡。

兩人步履十分迅快,方兆南略作忖思,該不該叫回兩人,告訴他們言陵甫遭遇之事,兩個道人已走的沒了蹤影。

他緩步走出大岩石後,仰臉長長吸一口氣,心中暗暗付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兩人來歷不明,如若好心相告他們.反而惹出一場麻煩來,那可是大不划算之事。”

方兆南這數日之中,連遇奇變,心中早已生出警惕之心,不願再生枝節,而延誤救師妹的時間。

正待繼續趕路,忽聞衣袂飄鳳之聲,來自身後,不禁心中一驚,轉頭望去,只見一個身着灰色長袍老者,和三旬左右中年漢子,急奔而至。

這兩入的身法雖快,但卻滿臉風塵之色,那灰袍老者瞧下出什麼,中年大漢卻現出了滿臉睏倦之容。

顯然,兩人是經過長途的趕路。

兩人相距方兆南五、六尺處,突然停下腳步,四道眼神,一齊朝向方兆南,上下的打量。

半晌工夫,那老者才一抱拳,笑道:“借間兄臺一聲,可見過兩個身着道裝的人走過去麼?”

方兆甫心中暗道:“看這兩人行色,分明是追蹤那兩個道裝之人,看來這其中定然有着什麼事情。”

他一時之間,不知是否該告訴兩人,沉吟良久,答不上話。

那中年大漢看方兆南久不肯答話,心中已感不耐,一翻腕,拔出背上的判官雙筆,指着方兆南,厲聲喝道:“你這人耳朵聾了不成?問你的話聽到沒有?”

方兆南靈機一動,暗道:“這兩人來勢洶洶,如若追上那兩個道裝之人,只怕要有一場火拼,眼下好惡難辨,倒不如給他裝聾答啞,含含糊糊的應付過去。”

當下故作聾啞之狀,偏頭瞧了兩人一脅搖搖頭,轉身緩步而去。

他曾見過那聾啞的黃衣少年舉動,是以學來十分相像。

灰袍老者雖是久走江湖人物,但見方兆南的舉動之間,確似聾啞之人一般,毫無裝作的破綻,不覺一皺眉頭,道:“這人看去十分英俊,一點不像聾啞之像,怎的竟是一個聾啞之人?”

那中年大漢暴喝一聲,道:“這小子那裡會是真聾,分明是故意裝作,我去把他揪回,給他兩耳光,他就會講話啦!”

灰袍老者一伸手,攔住那中年大漢,道:“如是裝作之人,豈能瞞得過我一雙眼睛,此刻寸陰如金,豈可把這寶貴的時間浪擲在身有殘缺之人的身上。”

中年大漢似是甚畏懼那灰袍老者,見他伸手相阻,竟不敢強行出手。

但他口中卻大聲說道:“我就不信他真的會是個聾啞之人,看他眉宇間英華蘊斂,分明還是個身有武功之人……”

那灰袍老者冷笑一聲,截住了那中年大漢的話,接道:“不錯,他不但身懷武功,而且你還未必是他敵手。但身有武功之人不見得就沒有聾啞殘缺之疾,我走出幾十年的江湖,難道還會走眼不成?”

中年大漢見那老者臉上隱現生怒之色,不敢再多接口,翻腕又把兩支判官筆插入背上。

但他仍然不肯相信方兆南是身有殘缺的聾啞之人,兩道眼神,一直緊盯在方兆甫背影之上,想瞧出一點破綻。

只見他不快不慢的緩步向前走去,直到背影消失不見,始終來回頭望過兩人一眼。

那灰袍老者傲然的一笑,道:“老夫終日打雁,還真能讓雁兒啄了眼珠不成?你此刻可相信老夫之言麼?”

中年大漢目睹方兆南走去的沉着神態,心中亦不覺活動起來,暗自付道:“此人如非聾啞,怎麼能走的這般沉着?”

回頭對那灰袍老者笑道:“成兄究竟是見聞廣博之人。一眼之間就能辨出對方是聾啞之人,實叫在下佩服。”

那老者聽得中年大漢的頌讚之言,臉上卻毫無喜悅,輕輕嘆息一聲,道:“咱們得快些趕路,如若被那兩個小道士搶先見知機子言陵甫,咱們就算白跑這一趟了。”

說完話,振袂向前奔去。

原來他目睹方兆南夫時的從容神情,心中突生疑慮,但因那中年大漢的幾句頌讚之言,又使他不便改口承認自己看走了眼,只好借趕路之事。應付過去。

方兆南故裝聾啞,緩步走過一個山彎之後,陡然加快腳步。

一口氣跑出了六六里路,才停了下來。

經過這一陣奔跑,腹中飢餓更甚。

放眼四外看去,盡都是綿連不絕的山勢,別說借食之處,就是可資充飢的山禽走獸,也看不到。

他雖是練就一身精純的武功,但一夜間未進一口食用之物。

又連番經歷兇險奔走,體力。精神,都已感到不支。

飢餓疲累,使他不能再強撐趕路,緩級席地坐下,閉目運氣調息。

忽然問,一陣烏羽劃空之聲,掠頂而過。

方兆南警黨的一躍而起,隨手撿起一塊山石,運足了腕力。

一抖手,疾向一隻振翅而過的飛烏打去。

他本是暗器能手,出於認位奇準,飛石破空訂去,一隻雪羽健鴿應手而落。

他折集了一些乾草枯枝,摸出千里火筒,燃起乾草,又撿起地上健鴿,正待放入火中燒食。忽然心中一動,暗道:“這等荒山之中,那來這隻孤自飛行的白羽健鴿?常聞人言,江湖之上,有飛鴿傳書之事,莫非今日被我遇上不成?”

心念一轉,分開鴿羽,果然在那白羽健鴿的左翼之下,找出一個小指粗細,寸許長短的竹筒,用着極細的白線,系在鴿翼之上。

這竹筒異常細薄,隨手一捏,立時裂成兩半,一卷白紙,應聲而現。

方兆南展開紙卷一瞧,只見上面寫道:“天風道兄清鑑:手示奉悉,弟因要事,不克即時應召赴約,六日後當兼程趕往,絕不誤大會之期,謹此奉復。”

下面並未暑名,卻書着一個太極圖樣。

方兆南在江湖上走動時日雖然不久,但因天風道長的名頭太大,大江南北武林道上,無人不知其名。

方兆南雖未見過被譽爲江南四大名劍之首的天風道長,但卻常聽人談起此人之名。

他雖是遁身世外,跳出五行的三清弟子,但他乃天生俠骨之人。常常伸手管些不平之事,隱隱被譽爲江南七省白道領袖。

他墾着手中紙柬,心中忽生不安之感,暗自想道:“天風道長被武林譽爲一代大俠,武林中人,個個對他敬仰,這飛鴿傳書信,自不能等閒視之。

這復書之人既和他稱兄道弟,想來定然也是極具聲望的武林高人,書中所說的大會之期,看來是一場十分重要的聚會……”

心念及此,突然又想到適才所見那一大一小兩位道人,以及那灰袍老道和隨行的中年大漢,跋涉急追兩個道人之事,此中蹊蹺,似非單純。

這一聯想,只覺其間事非.糾結貫穿,互爲因果。

他本是極爲聰明之人。一念所及。百感頓生。

但覺那兩個傳書道人,和那灰袍老者及中年大漢,深入九宮山來,不只四人之間互相牽纏,而且都可能和“血池圖”有着關連。

只是箇中詳情,錯綜複雜,局外人,縱有非凡才智,一時間,也難猜想得透澈。

他只顧用心推想那兩個道人和灰袍老者中間是非牽纏之事。

忘了把打落的白羽健鴿投入火中去燒烤。

待他想起腹中飢餓之時,那點燃的乾草枯枝,早已燒完熄去。

正待起身,再會撿折一些枯枝幹草,忽覺一隻手掌,緊緊的按在自己背心之上。

同時,身後傳來了一個冷冷的聲音,道:“快些把手中紙柬交付於我,如若妄圖抗拒,我只要一吐掌力,立時震斷你的心脈。”

對方手掌接着之處,正是人背心上”命門”要穴,方兆南被勢所迫,只得舉起手中紙柬,交於身後之人。

就在他舉起手臂之時,突覺後肩處“鳳府”穴一麻,頓時失去知覺。

昏迷中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醒來時滿目漆黑,耳際間車輪轆轆,手腳卻是動彈不得。

原來他已被人綁了手腳,勒着雙目,放置在一輛馬車之中。

聽蹄聲急響,和身軀顫動,已知那馬車正迅快的向前面奔馳着。

他暗中運氣,行集兩臀之上,奮力一掙,想把捆綁雙手的繩索掙斷。

那知剛一掙動,突覺臉上一涼,身側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朋友放識相點,如果妄圖掙斷繩索,可別怪我心狠手辣,挑斷你手上的筋脈了。”

敢情這馬車之中,還有人看守着他,方兆南心知難以抗拒,頓消掙脫縛手繩索之念,暗自嘆息一聲,不再掙動。

他雙目被人用黑布勒住,也不知是晝是夜,只聽蹄聲得得急奔,車聲轆轆不絕,車行極是快速。

他盡力克耐着激動的心情,用十分柔和的聲音問道:“朋友,在下很少在江南道上走動,自信和你們談不上什麼恩怨,你們這般的對付於我,不知是何用心?”

只聽身旁一人笑道:“你這話待見着我們瓢把子時再問吧!

現在最好別多講話,免得自討苦吃。”

方兆南忽然想到腹中飢餓之事,心念一動,登時覺着飢火難耐。暗道:“我腹中飢腸轆轆,一旦有逃走機會之時,也難和人動手奔行,不如向他要些食用之物吃下,再待機行事。”

正待啓口,忽聽車外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說道:“怎麼?那小子醒過來了?””

車內之人答道:“醒來好一會啦!”

車外那沙啞嗓門的人,又道:“那小子看上去十分扎手,你要小心一點,另讓他弄斷了繩索,咱們就要交班的時間了,要是出了事,可是大不划算。”

但聞車輪急響,馬車速度突然加快起來。

方兆南聽兩人對答之言,心知縱然啓口,也難要得食物,索性一語下發,靜坐養息精神。

馬車又奔行了一個時辰左右,突然停了下來,方兆南只覺身子被人擡下馬車,向前走約百步左右,忽聞波濤盈耳,似是到了江邊。

他雙目雖已被黑布勒住,但憑藉聽覺相辨,覺着被人擡到船上,身子剛被放好,船已起錨開行。

這般人似都是久經訓練,動作熟練無比,而且一語不發。

江風怒嘯,水聲震耳,船身被洶涌的波浪顛動甚烈,方兆南不善水性,又加飢餓過久,精神早已不支,漸感頭暈目眩,終於暈迷過去。

待他再度醒來時,景物已經大不相同了。

只見自己停身一座燭火輝煌的大廳之上,兩側錦墩排列,坐滿了人,高低肥瘦,總共不下二十餘人之多。

大廳上首,端坐着一個年約五旬,鷹鼻鷂眼。身軀修偉,長髯垂胸、滿臉肅殺之氣,身穿天藍長衫的人。

此人相貌雖然叫人望而生畏,但嘴角之間,卻故意露出三分笑意,也不知是他長相過於肅殺,或是他笑的過於勉強,使人瞧去更增陰森之感。

在他左側,坐着一個五短身材的人,一身青綢長袍,留着兩撇八字鬍,但雙目神光炯炯,一臉精悍之色。

右面卻坐着一個白髮白髯,骨瘦如柴,雙目如睜如閉的老叟。

那正中鷹鼻鷂眼之人,手中拿着方兆甫由鴿身取得的白色紙卷,一見方兆南醒來之後,立時一拱手,朗聲笑道,“屬下無知,開罪兄臺,在下這裡代爲謝罪了。”

說完,欠身而起,抱拳作禮。

這等客氣之言。在他口中說出,便使人聽來有種陰森森的感覺,方兆南手腳早被解去束縛,見人欠身作抱拳作揖,只好起身還了一禮。

鷹鼻鷂眼之人,微微一矣,道:“江南道上,甚少見兄臺露面,想必大駕是由遠處到此了?”

方兆南道:“在下由江南而來,遊蹤九宮山中,不知那裡觸犯了貴屬禁忌,被他們暗施偷襲,擄我到此,也許在下初踏貴地。忘了入鄉問俗之規,無意中開罪了貴屬,致被他們擄來。”

他在說話之時。那鷹鼻鷂眼之人,一直在點頭微笑。

方兆南話一說完,他立時接口說道:“江湖之上,難免常有誤會之事,兄臺遭兄弟屬下請來此處,乃出一時誤會,兄弟只想向閣下打聽兩件事情,如蒙據實相告,在下立時恭送大駕離此,並將嚴責招事屬下。”

方兆南暗自忖道:“看此氣魄不小,分明是這般人中首領,糊糊塗塗的被他擄掠來此,豈可連他姓名也不知道?”

心念一轉,問道:“在下初入江南,對貴地有名人物,多不相識,敢問兄臺大名,也好使在下多識一位高人。”

那人拂髯一笑,道:“兄弟愧不敢當高人之稱,賤姓袁草字九逵。”

方兆南悚然一驚,暗道:“江湖上久傳笑面一梟袁九逵之名,爲南六省黑道首領,統領着江南綠林,和天風道長分庭抗禮,一正一邪,彼此勢均力敵,想不到竟然落在此人手中。”

他沉付了一陣,說道:“在下身在江北之時,已聞大名,今日幸得一晤。實足慰生平渴慕。”

袁九逵微微一笑道:“尚未請教兄臺高姓大名?”

方兆南邊:“在下方兆南。”

袁九逵笑道:“方兄可識天風道長麼?”

方兆南微一沉吟,緩緩道:“天風道長麼武林中不識其名的,恐還不多,在下亦是久聞其名,只是卻無緣一睹其人風采。”

他說話之間,卻故意頓了兩頓。

袁九逵鷹目之中,神光閃動,電也似地在他面目之間一掃,突地朗聲笑道:“原來兄臺和天風道長只是神交而已,那麼”

他話聲一頓,面上森冷之色,又復滿布,將手中得自方兆南的白色紙卷一揚,冷冷接道,“這張字柬,兄臺卻又是從何處得來的?”

方兆南目光一轉,只見這大廳之上,數十雙眼睛,正都炯然望着自己,不禁暗歎一聲,知道自己此刻已無異置身龍潭虎穴。

答話稍一下慎,立時便有殺身之禍。

一念至此。便道:“這張紙柬,只是在下無意之間,拾得來的”

話聲猶自未落,卻聽大廳兩側,冷冷傳來幾聲冷笑。

方兆南心頭一寒,往後退了兩步,耳側但聞那袁九逵有如九秋桌啼的笑聲,朗朗不絕,不禁脫口說道:“在下甚至連此柬具名之人是誰,都不知道哩。”

笑面一梟“哦”了一聲、面上滿帶笑容,緩緩說道:“如此說來,兄臺竟連那天風道長柬邀羣雄,盛會江湖一事,都毫不知情了?”

方兆南頜首道:“正是。”

袁九逵悅聲道,“兄臺所說之話,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兄臺既如此說”他朗聲一一笑繼道:“在下也只得相信了。”

他笑聲之中,滿含輕蔑,方兆南聽在耳裡,只覺心中一股怨氣,無法遏止的奔發出來,劍眉微軒,方待反脣相譏。

但心念一轉,想到雖自己並不怕死,但若就此死去,則已陷於絕境的師妹,也將永難脫身,自己生死雖不足惜,但師門恩重如山,卻又怎能將師妹的生死,置之不顧呢?

於是他長嘆一聲道:“在下所說,確是句句實言,兄臺如不相信,唉也只有由得兄臺了。”

袁九逵將手中的白色紙柬,疊成一塊,緩緩放入懷中,卻從懷中掏出一對羊脂王瓶來,在滿堂燈火輝映之下,更覺晶瑩無比。

方兆南目光一觸這對玉瓶,腦中轟然一聲,只覺天地都彷彿變了顏色、伸手一探,懷中果已空空。

廳上燈光仍然明亮如故,但方兆南卻覺得眼前一片灰黯,彷彿看到那陰森潮溼的侗窟之中,一隻乾枯黝黑的手掌,正緩緩向周蕙瑛關節之處揉去,壁間的盞盞燈火,彷彿都變成了她驚恐而悽婉的面容。

直到袁九逵陰森的笑聲,再次響起,他才從這驚恐的暈眩中清醒。

微一定神,只見這笑面神魔手不停地把玩這對玉瓶,一面含笑道:“兄臺口日聲聲,俱說和武林中人士無關係,但這兩瓶武林中極爲罕見的生肌闢毒聖藥,兄臺卻又是從那裡得來的呢?這卻叫在下有些奇怪。”

方兆南但覺心胸怒火上衝,不能自已,抗聲道:“這九轉生肌續命散及闢毒鎮神丹,俱是兄弟自九宮山言老前輩那裡得來,難道又與閣下有什麼關係?”

袁九逵哈哈一笑,和右側瘦削老者交換了個眼色,緩緩說道:“這九轉生肌續命散與闢毒鎮神丹,俱是武林中人百計難求的聖藥,知機子以此相贈,想必兄臺必與他是深交了。”

方兆南微微一怔,隨即道:“在下和言老前輩正是忘年之交。”

他深知自己此刻萬萬不能將取得此藥的真相說出,是以隨便應了一句,但話一出口,卻又覺有些不妥,只是話出如風,已萬難收轉。

那知他目光擡處,卻見那袁九逵竟喜動顏色,接口道:“如此說來,那言陵甫的居所,兄臺是一定知道的了。”

方兆南道,“言老前輩的居處,在下自是知道,但”

袁九逵大笑一聲,截斷了他的話,突地長身而起,道:“那好極了,在下正亟次一見其人之面,卻苦幹不識途徑,那知今日有幸,卻讓在下見着兄臺”

他笑聲突頓,目光炯然注向方兆甫之面,接着道:“想必兄臺也不會拒絕攜帶在下拜訪那言老前輩吧?”

方兆南又是一怔,半晌說不出話。

卻聽袁九逵又是笑道:“兄臺如叫在下失望,在下也只得叫兄臺失望了。”

手腕一揚,將手中的玉瓶,高高拋了起來,又長笑着接到手中。這名震一時的旱澤梟雄,察言觀色,已知這對玉瓶,必定對這少年關係甚大。

方兆南果然面色大變,急聲道:“並非在下不肯和兄臺同往,卻是因爲言老前輩早已經不言九宮山裡了。”

袁九逵嘴角帶着難測的笑意,長長的“哦”了一聲,手腕一揚。將手中的玉瓶拋得更高了些。

兩瓶互擊,發出“砰”地一聲輕響,一面笑道:“既然如此,兄臺又何妨攜帶在下前去看看,也好讓在下死心。”

方兆南雙睛火赤,大喝一聲,身形展動,倏的向這袁九逵撲了上去,出手如風,左手劈面擊出一掌,右手五指如鉤,卻去搶那玉瓶。

袁九逵朗笑依然,身形未動,右掌輕輕一劃,方兆甫只覺一股銳風撲面而來,再也穩不住身形,噔、蹬。蹬朝後連退三步,心裡暗歎一聲,只覺萬念俱灰,轉動身形,撲向門外。

那知卻見一人面帶冷笑,當門面立,竟是那始終靜坐在袁九逵身側的白髮瘦削老叟。

他大驚之下,身形突然一頓。

只見這瘦削老叟,面帶冷笑,緩緩移動腳步,向他走來,滿堂羣豪,雖仍端坐未動,但一道道隱含陰森之意的目光,就像箭也似的射在他身上。

他心裡只覺混混沌沌,像是萬事俱都藏在心裡。卻又像是萬事俱都不在念中,雙臂微張,身形方欲再展。

那知眼前突地一花,一隻乾枯瘦削的手指,已筆直地點在他脖間的“天樞”穴上,而那瘦削老者隱含冷笑的面容。也已赫然在他眼前。

他氣血一塞,氣力頓消,身軀緩緩向下倒去,耳畔只聽得那袁九逵帶笑的聲音道:“在下雖然最好說話,但如兄臺不識擡舉,就怪不得在下冒犯兄臺了。”

方兆南剛纔甫一出手,便知道這袁九逵武功高出自己何止十倍,自己想要從他手中奪回玉瓶,簡直絕無可能,心灰之下,本想衝出此間,到那抱犢崗去,和自己的師妹死在一處。

那知此刻他竟連生死都不能自主,心中急、怒、羞、愧,交相紛至,卻又聽得袁九逵含笑道:“兄臺只要將在下等帶至知機子的居處,不但將這對玉瓶原封不動還給兄臺,而且還將兄合恭送回家。

日後,兄臺在江南地面上有什麼事需要相助的,只要招呼一聲,在下必定全力以赴

哈!兄臺也是聰明人,卻又爲何如此想不開呢?”

方兆南張目一望,只見袁九逵那張永遠帶笑的面容,正低頭俯視着自己,憤然閉上眼睛。但瞬息問,周惠瑛悽婉的神情,又復浮現在他眼前。

方兆南暗歎一聲,張開眼來。努力將嘴脣微微動了一下。雖然說不出話來,但他面上的神情,卻已足夠讓那世故而好狡的袁九逵瞭解他要說的話了。

袁九逵頎長的身軀,向下一弓,伸手扶起他來,右掌在他腰間背後極快地拍了三掌,口中笑道:“兄臺早些如此,不是少好些事端嗎?”

同時,一面回首喝道:“方大俠一路勞頓,你們還不快些擺酒,爲方大俠洗塵。”

方兆南只覺腦中空空洞洞,一心只想快些將這袁九逵送到地頭,取回那兩瓶丸散,趕到抱犢崗去救出恩師的唯一骨肉來。

至於其他的事務,此時此刻,他又怎能顧及呢?

袁九逵滿面笑容,滿口兄臺,擺下盛筵,款待於他,卻將滿堂羣豪都引至廳外,只留下那瘦削老叟,坐在他身側殷殷勸酒。

方兆南悶聲不響,箕踞首席,埋頭大吃,目光卻連望都不望這瘦削老叟一眼.這白髮瘦削的老者,神情木然,根本也並未放在心上。

酒醇饅美。但方兆南吃在嘴裡,卻是味同嚼蠟,他此刻雖然是在大吃,但他的心卻已遠遠飄到千里之外。

一陣風由廳外吹人,吹得席間的燈火,光焰搖動。

燈火搖曳之間,那笑面一梟袁九逵又已長笑大步而出,身後卻跟着六個勁裝漢子,高矮胖瘦,雖然不同,但步履之間,卻都沉穩已極。

只見個個目中光采奕奕,一眼望去,便知俱爲內家高手。

方兆南推杯而起,冷然向袁九逵瞧了一眼,道:“該走了吧?”

袁九逵頷首笑道:“有勞兄臺大駕,在下心中實覺不安。”

方兆甫冷哼一聲,不理會袁九逵客氣之言,大步向廳外走只見四五丈方圓的大院子中,站滿了全身勁裝,佩帶兵刃的大漢。

這般人似乎都對袁九逵有着無比的敬畏,個個躬身抱拳,垂首而立。瞧也不敢瞧袁九運一眼。

方兆南墾目環掃了四周一眼,只見院中高高低低,不下四五十人之多。

擡頭往上瞧去,只見屋面之上也站滿了佩帶兵刃的人,心中暗暗忖道:“此人這等排場,不知是何用心,難道是故意擺給我瞧的不成?”’笑面一梟的目光炯炯的環掃了全場一眼,轉臉對緊隨身側留着八字鬍矮子,低聲的吩咐了兩句。

那矮小之人舉起左手一揮,高聲說道:“各位可以休息啦!”

只聽一聲令下,守在屋面和院中之人,一齊撤離原位,急奔而去,行動迅快,眨眼之間,走的全無蹤跡。

袁九逵朗聲一笑,搶前一步,和方兆南並肩而進,道:“兄臺想必還有要事待辦,在下做事,向來明快,我想咱們今宵快馬兼程趕上半夜,早則明天日落之前,晚則初更過後,就可以進入九宮山了。”

如果兄臺路徑熟悉,不誤時間,明夜三更之前,當可見到知機子言老前輩之面,在下只要一見到言陵甫,立時藥物奉還,快馬送兄臺離山。”

方兆南冷冷的瞧了袁九逵一眼說道:“我只管帶你們到知機子言老前輩隱居之處,至於他是否在家,願不願接見大駕,那可不關我的事。”

袁九逮笑道:“那是自然,兄臺只要帶我們找到言陵甫隱居之處,其他之事,絕不敢多麻煩。”

談笑之間,人已穿過庭院。

方兆南暗中留神,打量了那莊院幾眼,夜色籠罩之下,但見樓閣重重,規模十分宏大。

袁九逵瞧了相隨羣豪一眼,道:“咱們這次機緣趕巧,遇得方兄帶我們去見知機子言陵甫,機遇上搶了先着,天風道長縱然計劃周詳。這次也要栽在咱們手中了。”

那六個亦步亦趨的大漢,瞧到袁九逵面上得意之色,不覺也微微一笑。

袁九逵似是異常高興,大踏步出了莊院。

大門外.早已準備好十匹長程健馬,鞍鏡早已配好。

袁九逵接過最先一騎,卻反手讓給方兆南,然後跳上第二匹馬,一抖繮繩,十匹快馬,疾向正西面去。

不過一頓飯工夫之久,耳際問忽然響起濤濤水聲。

擡頭看去,夜色中一片耀目水光,原來已到了江岸所在。

江岸邊早已停好了五艘快艇,艇上水手均已登岸相候。

袁九逵一到江邊,立時接過繮繩,牽上艇,兩匹馬登上一艘快艇,十人十馬,分乘五艘快艇。

艇上水手動作熟練迅快,方兆南人馬剛剛站穩身子,快艇已起澱向對岸駛去。

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八回 七巧梭重現武林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四十八回 遣遺物交換方郎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四回 救師妹以圖換丹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十五回 奇劍招更使人疑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
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八回 七巧梭重現武林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四十八回 遣遺物交換方郎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四回 救師妹以圖換丹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十五回 奇劍招更使人疑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