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

走約十幾里路,那山谷忽然向南轉折過去。

一道橫出的山壁,攔住了去路。

方兆南擡頭打量了山勢一眼,只見這道橫阻眼前的山峰,足有七八十丈高低,一峰突起,下臨深壑,看去便覺雄偉。

他閉目調運一下真氣,縱身而起,手足並用的向那絕峰上面唱去。

這座山峰雖然陡峭,但方兆南此時功力,已非小可,手足並用速度甚快,不大工夫已爬上峰頂。

一股涼風吹來,傷口隱隱作痛,雖是皮肉之傷,但經他這一陣縱躍攀登,那本來長好的傷口,又裂開了很多,鮮血汨汨流出。

他輕輕籲一口氣,四下望去,只見山勢綿連,一望無涯,這一峰在五里方圓內,最爲突出,高出羣山甚多。

陰風谷向南折轉之後,又成一條直徑,登高往下視,幽谷一線,日光照耀之下,那谷底深紫山石,閃閃生光。

他極盡目光探看了一陣,暗暗嘆道:“霜師妹如果是和我一齊被那強猛狂風吹出山腹,以她武功,受傷決不會比我更重,我被那老樵人救了起來,她何以不知去向?

眼下已相隔數日之久,她如被那強猛的風力,和我一齊吹出山腹,縱不遇救,人也該清醒過來了,如若不幸重傷死去,在這等深山惡谷之中,屍體也難以保存至今……。

他心念一轉,頓覺此望渺渺,回憶相處數月情義,不禁黯然神傷,兩行淚水滾滾而下。

山風吹飄起他的衣袂,眼前山色景物,都變成一片模糊,周惠瑛埋身抱犢崗,已使他腸轉百折,傷心千回,曾幾何時,慘事重演。

雖然尚未確定陳玄霜是生是死,但算來她生機甚小,因她如是隨自己同被勁風吹出山腹,留得命在,定會巡梭附近,找尋自己。

除此之外,被撞的傷重而死,就是陷在山腹中沒有出來他經過了一番分析,已確定陳玄霜生機甚微,只覺胸中熱血沸驅,恨不得跳下懸崖,以身相殉。

忽聞一陣羽翼劃空之聲,掠頂而過,擡頭望去,只見一隻蒼鷹緊緊追着一隻黃雀,那黃雀忽而振翼直升,忽而斂翼疾沉而下,左飛右旋,閃避那蒼鷹撲擊之勢。,這情景,忽然使他有些昏迷的神志,突然爲之一清。

他暗暗忖道:“這次冥嶽一戰,武林道數百精英,死傷殆盡,眼下逃出冥嶽之人,只我一個,這早傳凶訊的責任,是何等的重大,晚上一天半日,武林中就增多一分兇險……。”

他仰臉長長吁一日氣,喃喃祈禱道:“霜師妹陰靈有知,請恕我無暇在此多留,傳達凶訊之後,定當重入那火山腹內,仔細查訪霜師妹的生死下落。”

他轉身躍下高峰,急奔而去。

方兆南下了絕峰.立時施展開提縱之術,待天色黃昏時分,已然離開了那綿連的山勢,到了可見行人的官道之上。

他放緩了腳步,仰臉望着正西即將消失的晚霞,暗暗忖道:

“先到那裡去呢?武林中到處潛伏着殺機,冥嶽也許早已派出高手,分向各大門振施襲了……。”

他沉思了良久,才決定先趕到嵩山少林本院一行。

ωwш ★тт kǎn ★¢ ○

一則因那嵩山少林寺,素有天下武功薈萃之稱,二則他忽然想到知機子言陵甫已被大方禪師派人選到嵩山少林本院,不知他的瘋癲之症,是否已有轉機?

這次冥嶽一戰,使他深深的感到了“血池圖”的重要,可惜那“血池圖”已和陳玄霜同時失陷,下落不明。

他決定了行址之後,立時又加快腳步趕路,一路上除吃飯之外,起早趕黑,兼程而進,僕僕風塵,不辭勞苦,希望能先把凶訊傳到少林寺中。

這日中午時分,到了嵩山腳下,就山下一處僻靜地方,食用了些乾糧,即時登山。

少林寺乃聞名的古剎,建築宏偉,地連十頃,僧侶衆多,清規森嚴,寺外林木蔥籠,景物甚美。

方兆南心急如焚,也無暇瀏覽沿途景色,匆匆登山,直奔寺門。

兩扇大開的廟門上,橫着一塊斗大的金字匾額,寫着“少林寺”三個大字。

方兆南剛剛到門前,大門內一聲佛號,轉出來一個灰袍中年僧人,合掌當胸,攔住去路,問道:“施主可是進香的客人嗎?”

方兆南搖頭說道:“不是,在下有急事千里專程趕來,求見貴寺主持,煩請大師代爲通報一聲。”

那灰袍僧人打量了方兆南一眼,皺眉道:“施主有何大事,難道非見敝寺主持不可嗎?”

方兆南道:“在下方兆南,由冥嶽而來……”

那中年僧人臉色一變,接道:“方施主請入寺稍坐,貧僧立時就代爲施主通報。”身子一側,欠身讓客。

方兆南也不客氣,大步直入寺中。

寺門內顯然已有戒備,八個灰衣僧人,分排門後兩側,每人懷中都抱着一支禪杖。

那迎客寺外的中年僧人,突然加快了腳步,搶在方兆南前面,說道:“貧憎替施主帶路。”

忽然一個轉身,向旁邊一個小徑上走去。

那僧人奔行甚決,片刻之間已穿越那片青草、山花,直入林中。

一片翠竹環抱着一座紅磚砌成的精舍。

灰衣僧人突然放慢了腳步,低聲對方兆南道:“這座精舍乃本寺接待上賓之處,方施主跋涉遠來,先請在此小息片刻,侍貧僧通報之後,再來請進。”

說完,忽然向後退了兩步,合掌肅容,接道:“施主請進。”

方兆南略一猶豫,大步直向那紅磚精舍之中走去。

那灰袍僧人卻不肯隨他同入,站在翠竹籬外飛:“精舍之中早已備有茶點,施主如果飢餓儘管食用。”言吧,急急退去。

方兆南暗道:“江湖上久傳少林寺乃武林中泰山北斗,寺中僧侶個個武功高強,清規森嚴,忌諱甚多,單瞧這待客之法,就叫人有種異樣的感覺。”

忖思之間,人已走近精舍。

擡頭看去,只見兩扇黑漆門上寫着四個金字,左面一扇寫着“迎賓”右面一扇寫着“小軒”,舉手一推,兩扇門呀然大開,一股清香之氣,迎面撲來,不覺一怔。

香菸嫋嫋,就由那鼎中升出,鼎旁磁壺,玉杯,排列的十分整齊,兩張竹椅之外,還有一張藤榻,但卻空無一人。

他忽然覺得有些睏倦,緩步走到藤塌上坐了下來,不知不覺中竟然熟睡了過去。

當他清醒時,景物大變,一個體軀修諱的高大和尚,端坐他的對面,室中燭火高燒,天色已入深夜時計。

他長長吁一口氣,皺皺眉頭,自言自語的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對面和尚低沉的喧了一聲佛號,道:“老袖大悲,乃本寺達摩院中主持……”

方兆南突然跳了起來說道:“你們那‘迎賓小軒’中香菸裡含有迷藥。”

大悲禪師搖頭笑道:“方施主但請放心,少林寺決不會存有綠林中下五門藥物。”

方兆南道:“那我怎麼會聞得香味之後,立時暈了過去?”

大悲禪師輕輕嘆息一聲,道:“小施主長途跋涉,身體早已有睏倦之感,迎賓小軒點燃的檀香,乃我少林中秘法調製之物,雖有助入眠之效,卻無遺害身體之毒。”

方兆南暗中運氣相試,並無異樣之感,心中怒氣消減了甚多,但仍以不屑的口氣,說道:“少林派乃武林正大門戶,此等方式接待客人,未免有失氣度。”

大悲禪師臉色微變,道:“施主如若不是從冥嶽中來,敝寺絕不敢以此等方法,接待貴賓,實因其中有……”

他話至此處,倏而住口,長長嘆息一聲,默然不語。

方兆南奇道:“怎麼?難道已有冥嶽中人,到這裡來過了嗎?”

大悲禪師點點頭,道:“這是我們少林寺數百年來最大一次挫折,我們以上賓之禮,接待遠客,卻被他暗施迷藥,迷倒我們一十八位護法弟子,取去敝寺中……”

話到此處,突然輕輕的咳了一聲,接到:“又讓他從容逃走。”

方兆南暗暗忖道:“聽他口氣,似是被人盜走了十分重要之物,人家既不願說,我豈能故意追問。”

當下嘆息一聲道:“唉!這就難怪了,在下日夜兼程趕來,想不到仍然是晚了一步。”

大悲禪師臉上突然變得十分莊肅,道:“老袖有幾句不當之言,不知該不該問?”

方兆南道:“大師有話儘管請說,在下知無不言。”

大悲禪師道:“方施主和玉骨妖姬俞罌花,有什麼關連之情,不知能否相告老袖一二?”

方兆南搖搖頭道:“沒有啊。”

大悲撣師探手從憎袍之下,取出一支形如短劍的金牌,說道:“方施主既和玉骨妖姬毫無關連,這面金牌,不知從何而得?”

方兆南目睹金牌,不禁想起了青梅竹馬的師妹,黯然一嘆,道:“這面金牌乃在下無意取得之物,此事已在胸中藏了甚久。

從未告人,就是貴掌門大方禪師,晚輩也未相告……”

大悲禪師低沉的接道:“我們掌門師兄好嗎?”

方兆甫微微一怔,道:“怎麼?那冥嶽派來之人,沒有告訴老禪師嗎?”

大悲禪師道:“沒有,那人來去匆匆,老袖還未和他講起冥嶽之事。”

方兆南疑心忽起,問道:“來人是什麼樣人物?”

大悲禪師道:“長衫佩劍,年約五旬左右。”

方兆南急道:“他臉上可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大悲禪師道:“這個老袖還未曾留心,不過,老袖已派遣敝寺達摩院上座三憎,各率十個弟子,分頭追查,只要他沒有離開中原數省,三五日內定有回報。”

方兆南不再追問,輕輕嘆道:“在下先向老禪師傳達一個凶訊……。”

大悲禪師身軀微微震動了一下,道:“可是我那掌門師兄有什麼?……”

方兆南嘆道:“貴派掌門失陷冥嶽‘回輪殿’中生死不明,隨形三十六位護法弟子,全都歸化……。”

大悲禪師臉上泛現出憂傷之色,愕然接道:“什麼?三十六弟子無一生還?”

方兆南道:“與會天下高手,死傷無數,可算得全軍皆沒,生脫冥嶽的只有四人,但眼下還活在人世的,只有在下一個,另三人生死不知。”

大悲禪師合掌閉目,口中喃喃自語,不知他是在默誦經文,還是在爲死去的同門祈禱,神色間一片莊嚴肅穆。

過了片刻,大悲禪師睜開雙目,說道:“如果此訊確實,乃我少林開派以來,最慘的一次大變。”

方兆南道:“三十六位高僧殉難,在下親目所見,決錯不了,但大方禪師的生死,在下來曾看到,不敢妄作論斷。”

大悲禪師緩緩站起身子道:“老衲雖然暫代掌門之位,但此等大事,也不敢擅作主張,方施主如果自信見聞確實,老衲立時鳴鐘、擊鼓,召集寺中長老,共議大事。”

方兆南道:“此事千真萬確,一點不錯,縱是齊集天下武林同道,在下也敢暢談所見。”

大悲禪師拿起案上一支木捶,正待擊打桌案上放的銅鉢,突然又停下手來。

他接着又道:“據老袖所知,少林寺中已三十年未傳過驚神鐘鼓,鐘鼓一響,茲事體大,誤傳了驚神鐘鼓,老袖也擔待不起。”

方兆南道:“大師儘管放心……”

大悲禪師滿臉莊嚴,又緩緩放下手中木捶,接道:“老衲不知方施主藝出何人門下,天下武林高手,大都埋身冥嶽絕命谷中,方施主卻能獨自突圍而出,自非絕世武功莫辨了?”

方兆南輕輕嘆道:“此等之事,也難怪大師相疑……”

當下簡略說出了自己出身,卻把大方禪師明月蟑大會羣豪,冥嶽中交手經過之情,說的甚是詳盡。

大悲禪師雖對方兆南身世存疑仍多,但聽他訴說冥嶽激戰經過甚詳,自是不好再仔細盤問對方的出身,隨手提起了木捶,輕輕一擊案上銅鉢。

銅鉢餘音,仍在耳際絛繞,又有兩個小沙彌奔了進來,合掌垂首,說道:“師父有什麼大事吩咐?”

大悲禪師道:“傳下驚神鐘鼓。”

兩個小沙彌怔了一怔,才高聲複誦道:“傳下驚神鐘鼓。”但聞室外一個宏亮聲音接道:“傳下驚神鐘鼓……”

聲音此落彼起,愈傳愈遠,漸不可聞。

大悲禪師慢慢站起身子,莊嚴的臉色上泛現焦慮,不停的在室中走來走去。

這位少林高僧顯然有着無比的煩惱,眉字間憂苦重重,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說道:“照方施主的說法,老袖掌門師兄,八成是凶多吉少了?”

方兆南道:“我們衝入回輪殿後,一直都沒有見到大方禪師之面,對他的生死存亡,晚輩不敢擅作揣測。”

大悲禪師長長嘆一口氣,望着後壁一幅“達摩”神像,黯然說道:“少林派自我達摩師祖手創以來,已傳二十八代掌門,雖然其間有過不少風波,但像這等掌門人生死不明的挫折,還是從未遇到,看來縱然齊集寺中長老,只怕也難找出良策。”

方兆南忽然想起知機子言陵甫來,不知他瘋癲之症是否已經好轉,當下問道:“貴寺方丈在冥嶽明月峰大會羣豪之時,曾把馳名天下的神醫言陵甫遣人解送貴寺,不知此人現在何處?”

大悲禪師道:“此人現在靜居敝寺戒持院養心室中,他瘋癲之症,尚未痊癒,老衲不得不對他稍微限制並予防範。”

方兆南道:“晚輩想探望他,不知是否可行?”

大悲禪師道:“時已深夜,恐有不便,何況老衲已傳驚神鐘鼓,這是我們少林內最權威和緊急集會之令,不論何人,只要聽得那驚神鐘鼓之聲,均得即時趕往議事殿中……”

他話到此處,遙聞一聲悠悠鐘鼓聲傳了過來,大悲禪師接道:“驚神鐘鼓已起,咱們該趕往議事殿了。”:

方兆南起身來說道:“貴寺中這等隆重的集會,晚輩如何能夠參與?”

大悲禪師道:“我們這驚神鐘鼓,非重大變故,不能擅傳……”

只聽鐘聲悠悠,連嗚了一十二響。

緊接着鼓聲急起,也和了一十二響。

大悲禪師單掌立胸,莊肅的說道:“方施主到達議事殿後,望能就冥嶽所見經過,據實而言,老袖先走一步帶路了。”大步向前走去。

不知穿過了多少重庭院,到了一座高聳的大殿前面。

這時,殿中燭火高燒,照的一片通明,已有不少僧侶在殿中。

大悲禪師大步直向正中一座木桌走了過去,端坐木案後面一張松木椅上。

木案的兩側,共排有一十二個坐位,都還空無人坐。

方兆南東張西望了一陣,忽然覺着這座大殿有着無比的莊嚴,每一個僧侶的神情,都無比的沉重。

大悲禪師神情雖是肅穆,但舉止言談莊嚴,仍甚和藹,欠身而起,單掌立胸,道:“方施主請過來坐吧!”

方兆南有一點受寵若驚之感,緩步走了過去。

他經過羣僧面前之時,一個個對他合掌作禮。

方兆南不自覺由心中升起來一股敬仰之感,暗暗想道:“看來少林寺不但武功馳名天下,被譽爲武林中泰山北斗,單是這些僧侶的莊嚴虔誠的態度,就足以使人自慚形穢。”

忖思之間,人已走近大悲禪師身前。

大悲禪師指着左面一排首位,說道:“方施主不辭千里跋涉,一路上餐風飲露,傳報凶訊,對我們少林寺,恩義甚深,不用謙辭,快請坐下。”

他這一說,方兆南果然不好再作推辭,依言坐了左面首位。

就這一瞬工夫,兩側坐位上已坐滿了人。

方兆南暗暗驚道:“這些和尚們好快的身法。”

暗中留神向四面看去,只見殿中已站滿了和尚,每人似都有一定位置,行列整齊,隱隱構成了一副悅目的圖案。

只聽大悲禪師低沉的聲音響蕩在耳際道:“這位方施主傳來凶訊,咱們少林寺二十八代掌門人,已陷落冥嶽生死不明,隨行三十六位護法弟子,盡都兵劫歸化我佛……”

此言一出,殿中羣僧,神情大慟。

一個個雙掌合十,閉目垂下頭去,口啓動,似在祈禱,但卻聽不到一點聲息,方兆南也無法辨出羣僧說的什麼。

沉默良久,右面首位上一個身着月白袈裟的老僧,突然站起身來,弓身說道:“掌門人內功深厚,英武絕世,遇難之說,只怕未確?師弟以兼代掌門人的身份,布此凶訊,想必已知道詳細經過,不知可否講給我們聽聽?”

大悲禪師對老僧似甚尊敬,欠身說道:“這位方施主千里跋涉,日夜兼程趕來,大概是不會錯了。”

方兆南站起身,抱拳一個羅旋揖,說道:“在下來自冥嶽突聽左面席上一個蒼老的聲音接道:“老衲苦修行腳,走遍了天下名山,但卻不知冥嶽在何處?”

方兆南道:“冥嶽就在泰山羣峰環抱之中,相距明月蟑,不過百里行程,只是地僻隱密,不知內情,決難找到。”

大悲禪師道:“有勞方施主就冥嶽見聞經過,再說一遍。”

方兆南點點頭,把羣豪赴會冥嶽,大方禪師。袖手樵隱,蕭遙子三人追敵涉險,神鍾道長率羣豪趕往解救,回輪殿羣豪中毒,少林寺三十六高僧遇難慘死,神鍾道人僞裝受毒不支,天下羣豪各顯絕技,相傳葛氏兄弟等諸般經過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其間卻把梅絳雪私授靈丹,陳玄霜身懷“血池圖”兩樁事情隱了起來。

那知少林羣僧聽得十分仔細,方兆南剛說完,立時有一個和尚問道:“神鍾道人乃武當派中掌門之人,武功高強,天下馳名。

葛氏兄弟服了武當保命金丹,解了身受劇毒,但不知方施主和那位陳姑娘,何以未受劇毒感染,難道兩位內功還強過神鍾道人不成?”

方兆南對此一問,雖早在意料之中,但因措詞甚難得體,不覺微微一怔,沉吟了一陣,道:“在下得冥嶽中一位高手相救,暗賜解藥靈丹,才保得性命!”

只聽一聲阿彌陀佛,接道:“那人何以要救兩位,暗送解毒丹?”

方兆南道:“他不滿冥嶽嶽主的殘暴素行,頗有棄暗投明之心,故而暗贈靈丹。”

那詢問的和尚,就在方兆南毗鄰而坐,滿臉紅光,身披鵝黃袈裟,年齡不過五旬上下,但看他坐次,在寺中的身份,決不會低。

只見他面色一冷,低沉的說道:“那人既有棄暗投明之心,何以不救天下羣豪,單單隻救兩位?”

言下之意,無疑是說神鍾道人是何等身份,那人如棄暗投明怎不救他,卻救你們兩個籍籍無名之人。

這一番問話,登時引起少林羣僧相疑之心,百道以上的目光,齊齊投注在方兆南的身上。

方兆南在羣僧目光逼視之下,心中有些慌亂,急不擇言的說道:“那人是個女子!”

那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微微一皺眉,欲言又止。

他乃佛門中有道高僧,這等涉及兒女燕婉之私的事情有些不願出口,但又覺方兆南的答覆難滿人意。

他沉吟了一陣,又道:“不知那位姑娘是何等人物?”

方兆南雖然胸襟豁達,但那時禮防森嚴,男女間私相愛悅之情,視爲大逆不道,這時當着衆人之面,也難以說得出口。

他沉吟了良久,道:“她是……是冥嶽嶽主的入室弟子。”

殿中羣僧,微微起了一陣騷動,但不過瞬息之間,立時平靜下來。

只見右面排列的席次之上,站起了一個身披藍色袈裟的和尚,說道:“不知方施主和那冥嶽門下女弟子,何時相識?”

方兆南聽羣僧問話口氣,分明對自己己有了相疑之心,不覺怒火大起。

方兆南站起身來,冷冷說道:“在下此次趕來不過是傳報凶訊,並無相求諸位大師父相助之心,信與不信,悉聽尊便,在下就此告別。”

他抱拳一揖,大步向外走去。

兩排坐的和尚,都是寺中有地位之人,不是一院主持,就是寺中長老,雖對方兆南拂袖而去的舉動不滿,但並未出來相阻。

但那殿中排立的羣僧,卻是不肯相讓,只見步履移動,排成了一道人牆,攔住了方兆南的去路,一個個合掌而立。

方兆南停下腳步,打量一下羣憎排成陣形,除了出手硬闖出去之外,只有縱身而起,從羣僧頭上飛越。

除了這兩條路外,別無可循途徑,不禁一皺眉頭……

只聽高踞正中首座的大悲和尚,喧了一聲佛號,道:“方施主再請稍留片刻,老衲還有幾句話說。”

方兆南雖然被羣僧相詢之言激怒,拂袖欲去,但並無和少林僧侶動手之心,聽大悲禪師言詞謙和,回頭問道:“不知大師還有何教言?”

大悲禪師微微一笑,道:“方施主先請歸坐如何?”

方兆南略一沉忖,重又走回原位坐下。

大悲禪師道:“少林寺開派迄今,從未有過掌門方丈生死不明的情勢,方施主帶來凶訊,乃我少林寺數百年從未有過的大變。

此等大恥大辱的事,誰也難免激動,言詞之間難免有所失疏,還望方施主,別放在心上。

事關武林間正邪消長,尚望施主能以顧全大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好使老衲等了然全盤內情,免得算有遺策,造成大錯。”

方兆南道:“晚輩適才所言,句句都是所歷所見的事,並無一句上字虛言,其間雖然稍有隱遮之處,也是晚輩私人間一些瑣事,無關大局……。”

他卻仰起臉來長長吁了一口氣,又道:“冥嶽中人人事都異常奇特,連服飾都是奇服異裝,隱遮去本來面目,似是那冥嶽嶽主,故意在他那秘境之內,佈置成一處人間鬼域。

奇怪的是那些鬼面奇服的人,個個都有着甚高武功,晚輩曾和他們動手相搏數次,不論身受何等慘重之傷,都聽不到他們一聲慘叫和呻吟之聲。”

大悲禪師側目望了右面首坐上,身着白袈裟的老僧一眼,低聲說道:“師兄判事智謀,素爲掌門方丈推重,不知對此事有何高見?”

那老僧閉目沉思了片刻,說道:“就目下情勢而論,已非我等能力所及,看來只有設法恭請兩位師叔出山了!”

只聽大悲禪師輕輕嘆息一聲,道:“兩位師叔,三十年關期未滿,難道咱們能破關驚擾不成?”

那緊靠方兆南而坐,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突然站了起來,說道:“驚擾二位師叔禪關一事,小弟之見,千萬不可。

兩位師叔道行,雖極深遠,但擅破禪關,非同小可,如害得兩位老人家走火入魔,那就罪該萬死了!”

大悲禪師道:“如不驚擾禪關中二位師叔,不知師弟有何良策?”

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微一沉吟,道:“小弟之意,不如盡出咱們少林寺中高手,趕往冥嶽一探究竟,先查出大方師兄生死下落,再以羅漢陣,誘那冥嶽嶽主深入陣中,設法生擒……”

那身披白袈裟的老僧搖頭接道:“師弟自信比你大方師兄如何?”

那身着黃色袈裟和尚道:“大方師兄一代絕才,小弟萬難相比!”

那老和尚道:“這就是了,大方師弟在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成就最高,不論武道,佛經,咱們都望塵莫及,三十六位護法弟子,亦都是‘達摩院’中一時精選……”

他兩道冷電的眼神,忽然逼視在方兆南的臉上說道:“如若這位方施主說的不錯,三十六位弟子盡遭屠殺,試問目下本寺三代弟子們,有幾個能和他們成就相比……”

大悲禪師緩緩點頭道:“師兄說的不錯。”

那老僧長長嘆息一聲,道:“大方師弟率師遠征冥嶽,主盟天下英雄大會,臨去之時,似已預感此行兇多吉少,因此曾悄然走訪‘戒持院’,和小兄促膝長談,那半宵剪燭夜話,使小兄更驚訝大方師弟的成就,遠在咱們意料之上……”

他目光環掃了大殿一週,只見羣僧一個個面容莊嚴,凝神靜聽。

這才接口說道:“小兄曾和他談起冥嶽之行,相勸他不如改由小兄或大悲師弟率衆前往,當時大方師兄搖頭不允,小兄曾據理力爭,說他乃少林一派掌門之尊,豈可輕舉妄動。

萬一有了什麼兇險,不但少林寺羣龍無首,而且貽羞咱們少林門戶,那知大方師弟,早已胸有成竹,竟然提出和小兄以比武決定的方法。

得勝之人,就率衆遠行,不得再有異議,不瞞諸位師弟,小兄雖然早已佩服大方師弟在佛學經籍上的成就,遠勝小兄,但如單以武功而論,只怕未必能強得過我。

心中暗暗歡喜,那知十招相拼之後,大方師弟竟以雷音掌神功,破了我四十年苦練的金剛指、觀音足。羅漢七式三種武功,迫小兄落於下風……”

此等搏鬥經過,談與一般人聽,還沒有什麼,但眼下之人,都是少林寺中一時高手,對本門中的絕技,自是耳熟能詳,是以聽得大感驚愕。

只聽大愚禪師,黯然嘆息一聲,道:“大方師弟勝我之後,此事已成定局,老衲自是不能譭棄諾言,再予爭論,大方師弟話鋒一轉,不再議論赴約冥嶽之事。”

話題轉到了兩位閉關坐禪的師叔身上,他記憶清晰,把二十年前,兩位師叔閉關前的相囑之言,均能一字不漏的轉告小兄。”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佛門中閉關坐禪,和道家的入定,武林中的運氣調息大同小異,三月五月,已是相當的成就,一年兩年,更不容易,一坐幾十年,那可是從未聞見之事。”

但聞大悲禪師說道:“難道大方師兄臨行之前,已預留遺言不成?”

大愚禪師點點頭道:“他曾告訴小兄,眼下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武功成就能夠超過他的,只怕難以選得出來,他此行冥嶽,勝敗甚難預料。

萬一有了什麼不幸,叫我勸阻諸位師弟,不可任性而爲,盡起少林寺中僅存的精萃弟子,趕去替他報仇,他說咱們少林寺一派的興亡,並不僅是咱們一門的盛衰。

因爲千百年來,少林派一直是江湖上正大門戶的一個象徵,少林一門覆亡,武林間必將大亂,叫我屆時全力勸阻幾位師弟,務必依照他留言去做。”

只聽那身披鵝黃袈裟,年紀最輕的和尚高聲說道:“師兄之意,對咱們大方師兄的生死下落不用再多追詢查問了,是嗎?”

大愚禪師道:“大方師弟留言,要待明年三月,兩位師叔,禪關屆滿之後,恭請兩位師叔裁奪。”

方兆南插嘴說道:“冥嶽中一戰大敗天下武林同道餘威,只怕不會等明年,就找上貴寺了。”

大愚禪師突然站起來,對那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說道:“大道師弟,請陪這位施主,到‘達摩院’中休息一下。”

方兆南心知少林寺僧侶們將有要事相商,不願自己聽到,當即抱拳一揖,大步向外走去。

大道禪師也緊隨離開了座位,跟着方兆南向外走去。

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八回 七巧梭重現武林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十一回 獻神丹醫治衆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
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八回 七巧梭重現武林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三十七回 羅漢陣捨身拒妖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回 周慧瑛亡命習武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十一回 獻神丹醫治衆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十三回 遭疑猜途中較量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三十六回 興妖法血雨腥風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