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趙佶的煩惱

九月的汴京城,天氣異常的悶熱,一大清早,門下省那邊就遞出一個叫人目瞪口呆的消息。

帶罪之臣太遠知府王直奏爲陳悃:中和二年九月初三,衙內天井羣蛙夜嘯,天空陰霾陣陣,隱隱有悶雷之聲。臣大驚,不知何故。於次日午時二刻,陡然地震山搖,天崩石裂。懷州倒塌民房不可計數,死傷鉅萬,此時正是秋汛之時,堤壩震毀,大水肆虐,荒野之處,浮屍百里……

罪臣拊心刻骨,欲插翅報效君恩,於是連遣胥吏賑濟,安撫人心,只是流民日多,流言四起,臣有心而無力,束手無策,懇請陛下調米糧、藥草若干,以賑災情。微臣萬死,敢不捐軀報效,贖萬死之罪。

一份奏疏,遞到門下省的時候,猶如引發了一場極大的海嘯,讓剛剛值堂的書令史們,一下子措手不及。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計,仔細地閱讀這份奏疏,臉上又青又白,最後還是值堂的錄事最先反應過來,道:“李大人還沒有來?快,去叫!”

這時候李邦彥的聲音響起來,他步入門檻,淡淡笑道:“怎麼?什麼事大呼小叫的,像是失了魂一樣。”

做了一年的首輔,李邦彥這個門下省代行門下事已經扶正,如今也算是修成正果,這日子過得倒還算愜意,他和蔡京不同,蔡京每日起得極早,不管做不做事,都要做出個勤懇的樣子。而李邦彥不是不想早起,只是他這浪子是實在起不來,因此若不是入宮,其他時候往往等到門下省這邊理清了頭緒,他才姍姍來遲。

錄事拿着奏疏,踉蹌地小跑到李邦彥的跟前,將奏疏遞上去,蒼白着臉道:“大人且先看看再說。”

李邦彥含笑接了奏疏,儘量做出宰相的氣度出來,可是等他揭開一看,整個人瞬時變成了呆雞,忍不住道:“太原地崩了?”

錄事道:“太原知府連夜送來的消息,確實是地崩,死傷無數,現在正請朝廷賑災,若是再延遲,流民和瘟疫滋生出來,就是大禍事了。”

李邦彥一屁股在自己位置上坐下,整個人魂不附體,忍不住道:“怎麼這時候地崩了?偏巧是這個時候……”

所謂地崩,就是地震,這消息應當最先送到欽天監去,門下這邊也有一份,李邦彥纔剛做穩了位置,屁股還沒有熱,卻撞到了這種事,也活該是他倒黴。他手顫抖了一下,又拿起奏疏,不禁道:“快,叫欽天監監正來。”

書令史還沒有去叫,那欽天監監正杜匯就已經急匆匆地來了,遞上一份奏疏,自然是爲宮中分析地崩原由的。李邦彥先將這杜匯留下,一面看了杜匯的奏疏,又臉色驟變,奏疏上寫着:“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崩。今太原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

這段的意思看似普通,大概意思是:天地間的陰陽之氣,是有平衡有序的;如果亂了,陽氣沉伏不能出來,陰氣壓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會有地震。如今太原府發生地崩,是因爲陽氣不在原位,而爲陰氣所鎮伏。”

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陰陽失調,這四個字對李邦彥來說,不啻是要了他的老命。陰陽失調,陰氣是由誰引發的?說穿了,就是要有個人出來背黑鍋,這個黑鍋也不是什麼人想背就能背,皇帝不行,若換做是其他的天子,或許會將黑鍋背在自己身上,下發罪己詔,自省政務的得失。可是當今天子,卻是個愛惜羽毛之人,豈肯讓他向天下人宣示地崩是因爲自己施政不當引發出來的?

那麼,這施政不當,惹來天怒人怨的黑鍋,自然該他李邦彥來背,這個黑鍋,他李邦彥背不起,當然也不能做這冤大頭,偏偏除了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人選出來,陰陽失調四個字實在太重。

李邦彥臉色陰晴不定,隨即狠狠將奏疏拋在地上,冷笑道:“胡言亂語!”

李邦彥沉默了一下,隨即又道:“這奏疏沒有其他人看過吧?”

錄事呵呵笑道:“回大人的話,那杜匯是個書呆子,寫了這個就直接交來了。”

李邦彥看了這錄事一眼,淡淡道:“這奏疏交上去,門下省上下都要玩完,你知不知道?”

錄事抿着嘴,什麼也不敢說了。

李邦彥道:“拿筆墨來。”

錄事眼皮兒一跳,不由地叫道:“大人……”

李邦彥微微笑道:“放心,這奏疏是直陳宮中的,不會再有人看到。誰也分不清真假,再者說,杜匯的字跡仿的是蔡體,好拿捏得很。”他嘴裡說得輕鬆,其實額頭上也滲出冷汗,奏疏遞上去,他李邦彥也就全完了,什麼榮華富貴,最後還不是要黯然收場?倒不如拼一拼!

李邦彥咬了咬牙,冷笑一聲,叫這錄事拿了筆墨來,照着杜匯的奏疏重新寫了一份,上面寫道:“地,陰也,主臣民。今太原在北,恐北宮釀禍之故。”

太子是東宮,皇后乃是西宮,至於北宮,意指的是皇后之下的四夫人。鄭妃雖然受寵,卻一直不能進階四夫人,李邦彥這一次倒是乾脆直接,正好趁機爲鄭妃鋪平道路,藉着這地震,爲自家撈些好處。

李邦彥的行書,也有大家風範,他出身市井,也最好臨摹,蔡京、趙佶、沈傲這樣的名家他自然臨摹不出,可是要臨摹杜匯的字卻不至出什麼大的破綻。再者說那杜匯的字,宮中也未必認得,以假亂真卻是足夠的。這份奏疏遞上去,若是宮中不喜,到時候自然是拿杜匯治罪,若是肯了,李邦彥一來可以脫身,其次也可以火中取栗。

他本來就是浪子宰相,事到臨頭,什麼事不敢做?當今皇帝又是個好矇騙的,不說其他,就說樑師成在的時候,就敢擅自更改趙佶的聖旨,在敏思殿胡作非爲,最後若不是得罪了沈傲和楊戩,只怕也不會落到黯然收場的結果。此外還有蔡京,蔡京如日中天的時候,私扣和更改奏疏也不是一次兩次,最後也無人追究。還不是照樣主政數十年,全無破綻?只可惜卻死在了自家的子侄手上。

李邦彥吹乾了墨跡,心裡已經有了計較,朝他錄事笑道:“去,和那杜匯說,他的奏疏,本官這就遞上去,讓他繼續候命吧。”

錄事驚懼地點了點頭道:“下官這便去。”

李邦彥突然道:“回來。”

錄事滿頭大汗地回過頭,問道:“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李邦彥慢吞吞地揚起自己更改過後的奏疏,淡淡道:“杜匯的奏疏就是這一本,知道了嗎?只要咬死了,誰也奈何不了我們,大不了拿那杜匯來做替罪羊。”

“下官明白。”

………………………………

宮燈冉冉,空氣中散發着淡淡的檀香,半躺在軟榻上的趙佶這時在思考着什麼,一直抱着一盞茶發呆。一旁的楊戩早習慣了趙佶如此,自從上次西夏的捷報傳來,趙佶就彷彿心事重重一樣,什麼都不說,就是乾坐着,一坐就是半晌過去,有時候突然回神,也是心不在焉。

楊戩心裡覺得奇怪,卻又不敢多問什麼,趙佶煩,他楊戩更煩,總是這個樣子,整個宮裡上下都提着小心,這日子還過不過?

楊戩側立在龍塌下頭,一雙眼睛朝趙佶瞄了瞄,見趙佶一副心神不屬的樣子,琢磨着是不是該懇請趙佶到萬歲山去散散心,或者提議趙佶去太后那邊坐一坐。

正胡思亂想着,趙佶突然唔了一聲,伸了個懶腰,道:“安寧的孩子還有幾天臨盆?”

楊戩低聲道:“陛下,快了。”

“哦……”趙佶只是淡淡一笑,又繼續闔目沉思。

趙佶特意一問,楊戩就知道,趙佶心裡想着的,八成還是沈傲的事,沈傲這傢伙近來也沒出什麼大事啊,除了打了一場勝仗,讓趙佶高興了幾天,怎麼就突然變了性子。

越想,楊戩越覺得捉摸不透,正在這個時候,趙佶又突然道:“廣南東路可以嗎?”

楊戩呆了一下,低聲道:“陛下……”

趙佶擡眸,看了看楊戩,不由失笑道:“朕還以爲沈傲在邊上。”他又皺起眉,慢吞吞地道:“移藩的事,要從長計議了。”這時候的他像是下定了某個決定,整個人反而顯得輕鬆起來,淡淡道:“如今西夏大勝,國力已經不容小覷。沈傲和朕的密議,你知道嗎?”

楊戩隱隱約約知道一些,有些是趙佶透露,有些是沈傲那裡聽來的隻言片語,這二人都將他當做心腹,所以有些話都不避諱他,他不由點頭道:“老奴知道一些。”

……………………

第575章 大戰前夕第705章 誰跟你談信義第109章 被人挑釁了第646章 孩子你傷不起第840章 梟雄末路第358章 流氓一個比一個狠第478章 棋局第366章 大功告成第544章 絕戶第706章 死罪第71章 皮殼翡翠第742章 天大的案子第58章 太學第741章 賜地第67章 表妹好第734章 父與子第484章 老謀深算第724章 出兵第192章 入宮覲見第163章 賽馬第803章 中標了第855章 風浪要來了第462章 慶典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764章 沈傲哥哥是壞人第639章 平叛第342章 我纔是主人第41章 平局第131章 大殺器第84章 表哥給你出主意第860章 浩蕩潮流第677章 折騰第18章 魚兒上鉤第665章 要比奸賊更奸第80章 旬休第742章 洗心革面第700章 粉墨登場第187章 衝突第59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08章 你偏心第776章 奇功第353章 擔當國使第677章 沈傲到此一遊第722章 社稷之爭第44章 高潮第534章 帝姬下嫁第750章 豐功偉績第588章 皇家水師第405章 蔡攸是個王八蛋第687章 傻眼了吧你第741章 賜地第333章 汝妻吾養之第755章 殺人密令第410章 陪着皇帝壓馬路第692章 告御狀第784章 未有之變局第412章 捉出兇手第432章 廷議第878章 晉王可以第585章 你會娶我嗎?第567章 散財童子沈郡王第127章 賢妃娘娘第617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80章 會審第791章 我敢殺人第408章 防火防盜防沈傲第459章 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第542章 玩真格的第88章 事情大條了第417章 科考第843章 來了第464章 沒事的,開玩笑而已第786章 喪心病狂第473章 馬蜂窩第557章 出海剿賊第490章 悲催的旨意第735章 肥羊第87章 翻臉第632章 殿前御審第458章 禮節很重要第395章 愛他,就罵他第762章 欠債還錢第717章 貓戲老鼠第681章 決定生死的米第551章 快滾第583章 覆命第350章 讀書人的事你不懂第474章 反了你了第17章 珠聯璧合第767章 沈楞子來了第783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72章 太學生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501章 勢如破竹第399章 小姐,你慢慢飛第704章 龍興府練兵第686章 驚天驟變第744章 訛詐第469章 第一位拳手出場第392章 大過年也有聖旨
第575章 大戰前夕第705章 誰跟你談信義第109章 被人挑釁了第646章 孩子你傷不起第840章 梟雄末路第358章 流氓一個比一個狠第478章 棋局第366章 大功告成第544章 絕戶第706章 死罪第71章 皮殼翡翠第742章 天大的案子第58章 太學第741章 賜地第67章 表妹好第734章 父與子第484章 老謀深算第724章 出兵第192章 入宮覲見第163章 賽馬第803章 中標了第855章 風浪要來了第462章 慶典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764章 沈傲哥哥是壞人第639章 平叛第342章 我纔是主人第41章 平局第131章 大殺器第84章 表哥給你出主意第860章 浩蕩潮流第677章 折騰第18章 魚兒上鉤第665章 要比奸賊更奸第80章 旬休第742章 洗心革面第700章 粉墨登場第187章 衝突第59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08章 你偏心第776章 奇功第353章 擔當國使第677章 沈傲到此一遊第722章 社稷之爭第44章 高潮第534章 帝姬下嫁第750章 豐功偉績第588章 皇家水師第405章 蔡攸是個王八蛋第687章 傻眼了吧你第741章 賜地第333章 汝妻吾養之第755章 殺人密令第410章 陪着皇帝壓馬路第692章 告御狀第784章 未有之變局第412章 捉出兇手第432章 廷議第878章 晉王可以第585章 你會娶我嗎?第567章 散財童子沈郡王第127章 賢妃娘娘第617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80章 會審第791章 我敢殺人第408章 防火防盜防沈傲第459章 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第542章 玩真格的第88章 事情大條了第417章 科考第843章 來了第464章 沒事的,開玩笑而已第786章 喪心病狂第473章 馬蜂窩第557章 出海剿賊第490章 悲催的旨意第735章 肥羊第87章 翻臉第632章 殿前御審第458章 禮節很重要第395章 愛他,就罵他第762章 欠債還錢第717章 貓戲老鼠第681章 決定生死的米第551章 快滾第583章 覆命第350章 讀書人的事你不懂第474章 反了你了第17章 珠聯璧合第767章 沈楞子來了第783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72章 太學生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501章 勢如破竹第399章 小姐,你慢慢飛第704章 龍興府練兵第686章 驚天驟變第744章 訛詐第469章 第一位拳手出場第392章 大過年也有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