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少一根毫毛找你算賬

皇上駕崩,這消息自泉州開始散佈開來,除了快馬奏報,也有飛鴿傳書,一時之間,上至朝廷,下到黎民百姓,都不禁緊張起來。

這緊張的氣氛在四處蔓延,闔國上下並沒有多少悲慟,倒是都有幾分提心吊膽。

這時局,再看不明白就是蠢貨了,週刊裡大肆在鼓譟,就差沒有跳上桌去咒罵太子昏庸無能,這些言論,可都是堂而皇之地發出來的,而太子的種種態度,也是一副與輔政王誓不干休的姿態,誰都知道,大宋朝只怕要鬧一鬧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鬧,鬧成什麼樣子。是單純的權爭?還只是暴風驟雨一般的發兵裂國?前者倒還好些,可要是後者,只怕承平了百年的大宋非生靈塗炭不可。

眼下忠心於輔政王的軍馬足足七八十萬,其中能出戰的至少五十萬之多,而太子登基,一聲號令之下,調動百萬軍馬也是常理。雖說太子這邊魚目混雜的多,尤其是戰力低下的廂軍就佔了七成。可畢竟佔着大義,佔着天命。

仗真要打起來,就是大宋全境陷入戰火,泉州、西夏、契丹方面的大軍向內陸挺進,又或者是朝廷的大軍向北、向南進剿,除了交州、瓊州、蜀地,幾乎任何路府都不能倖免。

西夏、契丹故地那邊,早已磨刀霍霍,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泉州、蘇杭也在鼓譟,其中不少商人甚至大膽放言,要籌集軍資,犒勞輔政王王師。商人本是不好鬥的,可是一旦涉及到利益,能獲取到利潤,立即變得無比好戰起來,倒是巴不得在這渾水之中摸摸魚。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等輔政王的動作,天下的目光都注視着泉州,彷彿刑場上的囚徒等待着判決。

在從前的時候,女真人要南下,西夏人要打仗,大家還可以攜妻帶子地南逃,可是現在,幾乎連逃都沒有了地方,天下人的命運,都維繫在輔政王的一念之間。

戰還是和……

三天之後,又一個消息傳出來,才讓所有人鬆了一口氣,輔政王扶着陛下的靈柩,帶領三千護衛與諸位王公已經啓程,一路北上,奔赴京師。

這消息在所有人放鬆的同時,也讓無數人爲輔政王的行動而心存感激。輔政王彌平女真,契丹人畏之如虎,戰功赫赫,又手握天下精兵,若真要以武逼宮,至少佔了八成的勝算。可是這時候,他寧願孤身帶三千護衛扶着陛下靈柩入京,也絕不肯發動叛亂,可見此人確實是大大的忠臣。

與此同時,週刊大肆鼓譟,雖然沒有直言,可是言語之中,卻將沈傲的心思傳諸天下,殿下勝券在握,只是爲大宋江山,爲萬千百姓,纔不肯發動這場戰亂。明知此去汴京凶多吉少,也要扶着先帝的靈柩,安葬先帝,以示先帝生前拳拳袒護之情。

這一去汴京,倒是給人增加了不少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劇色彩,忠君愛民這四字居然成了這沈楞子閃閃發光的招牌,一時之間,竟是不少讀書人攔於泉州入京的道路上,勸說沈傲萬萬不可入京,更有不少商賈沿途帶着食物犒勞,沿途所過之處,不少百姓遙遙見到皇帝的靈駕,紛紛跪於道旁,口呼千歲。

每過一城,都是萬人空巷,官吏、士紳、商賈紛紛謁見,熱鬧非凡。

不過沈傲深居簡出,所過之處並沒有召見本地的士紳官員,只是說陛下新喪,心中沉痛,不願見人。

他的這番舉止,倒也能讓人理解,衆人都不覺得傲慢,反而覺得輔政王仁義無雙,於是威望更重。

太子這邊,此消彼長,天下人同情輔政王,是因爲輔政王冒着性命危險彌平了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火。而同情輔政王的同時,自然對太子的怨言也是越來越多,先前還只是週刊鼓譟,到了後來,天下到處都是太子不堪當國的哀嘆。更有甚者,甚至連大逆不道的話都說出來了。

人心不知不覺地,開始偏向了沈傲。

……………………

熙河……

雖是入了夏,可是這裡的天氣卻仍是冷颼颼的,熙河這軍鎮要塞,如今大致已經荒廢,也看不到鎮守的邊軍有什麼緊張氣氛,防了幾十年的西夏人不必再防了,西夏人突然成了自己人,總是讓人有點難以置信。

不過今日的氣氛卻是不同,一匹匹健馬直入童貫的府邸,府邸的大堂裡,不少將佐已是議論紛紛,面帶駭色。

童貫坐在上首,整個人木然不動,看着一份份急報,默然無語。

西林坡出現西夏軍馬,足足八萬餘人,熙河以東恆山山麓處出現大量西夏騎軍,安營紮寨,不與邊軍通報,人數至少在十萬上下。宋軍斥候前去交涉,對方的態度也是冰冷,只是丟了一句話:“攝政王若有不測,西夏三十萬大軍殺入汴京,雞犬不留。”

其實不止是三邊,就是靠近契丹那邊,同樣也是陳兵數十萬,契丹水師磨刀霍霍,只要一旦有壞消息傳出,已做好了南下的打算。

好不容易太平了幾日,突然之間又變得撲簌迷離了,這三邊的軍將一向以童貫馬首是瞻,偏偏童貫到現在還一語不發,讓所有人一頭霧水。

終於有人忍不住起來,站出來道:“童相公,西夏人擺出這個姿態,我們若是沒有動作,豈不是示弱於人?要不要調集邊鎮的軍馬,在熙河附近集結一下,震懾震懾西夏人。”

也有人提出反對:“西夏人乃是顧全輔政王的安危,若是我等調集軍馬擺出敵對姿態,豈不是告訴輔政王,我等與他爲敵?此事萬萬不可。”

“可是若是置之不理,太子即將登基,將來如何交代?”

“童虎也在武備學堂,在太子心裡,童相公早已是輔政王的人了,就算是給了太子交代,童相公難道還能倖免嗎?”

“陛下已有遺詔,太子剋日登基,趙指揮,你這話莫不是要謀反嗎?”

那叫趙指揮的齜牙冷笑連連,道:“咱們都是童相公的腹心之人,童相公要完了,你們真當能有好果子吃嗎?到時候尋了個由頭,罷黜都是輕的,說不準捏個罪名,早晚都要獲罪,趙某人別的不知道,只知道這西夏大軍是輔政王的軍馬,輔政王也是天潢貴胄,與咱們童相公相交莫逆,咱們無論如何也是站在輔政王的一邊。怎麼?劉參將是什麼意思?你可莫要忘了,是童相公一手將你提拔出來的,你父親戰死在西林坡的時候,是童相公把你養育成人,請了教習教你武藝,纔有你的今日。”

那姓劉的參將霎時語塞,道:“我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說……”

“好啦,不要爭了……”童貫淡淡一笑,撫案笑呵呵地看着那姓趙的指揮道:“正和,你少說些過激的話,劉成的秉性,雜家知道;他是個很敦厚的孩子,平時很是孝順,你這般說,倒像是他要賣了雜家這義父求榮一樣。”

童貫一句輕描淡寫的話,惹得大家都笑了,那參將和指揮也都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堂中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童貫吁了口氣,才淡淡地道:“其實方纔雜家也在想,雜家眼下該怎麼做?太子早與雜家交惡,只怕一登基,收拾掉了輔政王,就要把雜家收拾掉的。可是另一面,太子是太子,就是將來的皇上,雜家就是有天大的膽子,難道能和他去對抗?”

童貫先是慢吞吞地說,隨即語氣變得激烈起來:“雜家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也沒幾年好活了,雜家倒不怕將來太子來算賬,說句難聽的話,什麼大風大浪,雜家沒見過?無非是一死謝罪而已,怕個什麼?”

衆人一陣默然。

童貫繼續道:“可是雜家真正放心不下的是你們。你們呢,有的是雜家的義子,有的是追隨了雜家十幾年的老兄弟,說得直接一些,咱們在這三邊,在這熙河,都是自家人。這事兒,雜家心裡知道,太子會不知道?將來太子登基了,還肯讓雜家和你們繼續帶兵嗎?只怕做夢都想着給雜家和你們捏造一個罪名,雜家只有一個侄兒,你們呢?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好不容易靠着刀槍拼來的富貴沒了也就沒了,怕就怕太子要斬草除根,連帶着還有性命之憂哪。”

童貫說到這裡,已經不肯再說了,慢吞吞地拿起桌上的茶盞低頭去吹着茶沫。

該說的也說盡了,童貫的話也絕對直白,這堂中的人紛紛露出激憤之色,涉及到了身家性命,丘八和讀書人是不同的,讀書人總還要遮掩一下,還要有個忠孝仁義,可是丘八們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殺人舔血的勾當本就是他們的事業,誰怕誰!

“義父說得對,太子要除咱們,咱們真要束手就擒嗎?依我看,輔政王也是天潢貴胄,也有過問軍政大權,咱們鐵了心跟着輔政王,也比跟着那昏聵的太子強上十倍、百倍……”

“索性咱們邊軍和西夏人一道,向汴京那邊傳話,誰敢對對輔政王不利,邊軍便殺到汴京去,向太子討個公道。”

“咱們只效忠先帝,至於這太子,哼哼,依我看來,也不是什麼賢明的天子,三皇子賢明,索性擁了三皇子做皇帝,輔政王做監國。”

……

這一陣鼓譟,真是駭人得很,只怕全天下的忤逆之詞都被這些人說盡了。

童貫卻仍含着笑,並不說話,讓下頭的人都罵痛快了,才咳嗽一聲,將吹涼了一些的茶喝下去,才道:“好啦,這等話就不必說了,不管怎麼說,咱們還是宋軍,效忠的還是天子。若是這些話傳出去,不知道的,還當咱們邊軍圖謀不軌要扯旗造反呢。現在輔政王已經扶着陛下的靈柩前往京師,雜家也不能閒着,來人,叫人準備好車駕,雜家明日啓程入京,至於三邊這邊,大家也要沉住氣,若是太子不與輔政王爲難就罷了,真要動真格的,也不必客氣。”

“遵命!”

衆人鬨然應命,也有幾個軍將道:“相公去汴京,若是太子要對相公不利,只怕……”

童貫發出一聲冷笑,輕蔑地道:“雜家去了那裡,就是要告訴太子,邊軍是和輔政王穿一條褲子的,太子若真有膽子就動輔政王和雜家一根毫毛看看,誰要是少了一根毫毛,立即就是天下烽火四起,看誰來給他收拾這爛攤子……”

………………………………

第125章 裝病第844章 變數第143章 泥婆羅王子第18章 魚兒上鉤第103章 光腚威武第474章 反了你了第788章 太子是什麼東西第520章 打的就是皇子第9章 超度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706章 死罪第802章 開戰第37章 皇帝老兒來挑釁第2章 書童萬歲第303章 畫考第413章 表妹的心思第329章 殿試(五)第752章 嬌滴滴的小美人兒第726章 狹路相逢第760章 太后的怒火第781章 規矩第796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393章 蔡京的逆襲第35章 畫龍點睛第396章 打擂臺第874章 決戰汴京第304章 訛人第71章 皮殼翡翠第752章 嬌滴滴的小美人兒第347章 抽死你第330章 很矜持很單純第498章 真正的大捷第848章 你不是人第67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3章 賽馬第551章 快滾第591章 搶他孃的第23章 周小姐很生氣第151章 趙佶閱卷第182章 死太監第550章 要楞,就楞到底第754章 殘酷第682章 落井下石第757章 砸了第384章 沈寺卿是個好人第315章 點最好的茶第415章 周府有我的愛第679章 新城第789章 二龍戲珠第36章 鬥書比畫第560章 火併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690章 什麼叫陰險第419章 月又圓第304章 訛人第722章 社稷之爭第417章 科考第178章 才女第499章 御劍與聖旨第774章 水師回港第392章 提親第328章 殿試(四)第748章 我是愣子嘛第59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48章 收拾你第545章 發財了第344章 栽贓陷害第17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93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758章 殺雞第701章 聲東擊西第676章 萬歲第106章 送花的小姑娘第485章 忍個屁第821章 厚賜第719章 逼婚第103章 光腚威武第758章 殺雞第21章 瘋狂競價第40章 鬥詩第73章 提前交卷第535章 圈套第72章 太學生第410章 給臉要不要?第708章 有仇報仇第471章 天子親軍第845章 擊垮他第832章 太后也瘋狂第10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10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738章 發大財了第692章 是我的,就拿回來第97章 坐着驢車去青樓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703章 亂拳打死師傅第871章 少一根毫毛找你算賬第379章 大爺,你覺悟太低了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684章 大事化小第773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125章 裝病第844章 變數第143章 泥婆羅王子第18章 魚兒上鉤第103章 光腚威武第474章 反了你了第788章 太子是什麼東西第520章 打的就是皇子第9章 超度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706章 死罪第802章 開戰第37章 皇帝老兒來挑釁第2章 書童萬歲第303章 畫考第413章 表妹的心思第329章 殿試(五)第752章 嬌滴滴的小美人兒第726章 狹路相逢第760章 太后的怒火第781章 規矩第796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393章 蔡京的逆襲第35章 畫龍點睛第396章 打擂臺第874章 決戰汴京第304章 訛人第71章 皮殼翡翠第752章 嬌滴滴的小美人兒第347章 抽死你第330章 很矜持很單純第498章 真正的大捷第848章 你不是人第67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3章 賽馬第551章 快滾第591章 搶他孃的第23章 周小姐很生氣第151章 趙佶閱卷第182章 死太監第550章 要楞,就楞到底第754章 殘酷第682章 落井下石第757章 砸了第384章 沈寺卿是個好人第315章 點最好的茶第415章 周府有我的愛第679章 新城第789章 二龍戲珠第36章 鬥書比畫第560章 火併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690章 什麼叫陰險第419章 月又圓第304章 訛人第722章 社稷之爭第417章 科考第178章 才女第499章 御劍與聖旨第774章 水師回港第392章 提親第328章 殿試(四)第748章 我是愣子嘛第59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48章 收拾你第545章 發財了第344章 栽贓陷害第17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93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758章 殺雞第701章 聲東擊西第676章 萬歲第106章 送花的小姑娘第485章 忍個屁第821章 厚賜第719章 逼婚第103章 光腚威武第758章 殺雞第21章 瘋狂競價第40章 鬥詩第73章 提前交卷第535章 圈套第72章 太學生第410章 給臉要不要?第708章 有仇報仇第471章 天子親軍第845章 擊垮他第832章 太后也瘋狂第10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10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738章 發大財了第692章 是我的,就拿回來第97章 坐着驢車去青樓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703章 亂拳打死師傅第871章 少一根毫毛找你算賬第379章 大爺,你覺悟太低了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684章 大事化小第773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