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伸手錦衣衛

第12章 伸手錦衣衛

“難啊……”

待所有人退出寢宮,朱由檢長嘆了一聲。

從明末來拯救明朝,這難度太大了。

遠的不說,就單說明年。

如果朱由檢沒有記錯,因爲薩爾滸戰敗的後續風波會持續發酵,首先就是由於石柱的白桿兵出川,最後於渾河全軍覆沒後,讓永寧土司奢崇明有了機會。

兵部徵調奢崇明率所部兵馬援救遼東,而奢崇明趁機領步騎兵二萬來到重慶。

他趁校場演武之機,殺死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20餘人,發動叛亂,佔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建國號“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動。

第二年貴州水西土司安邦彥也起兵反明,聚衆十萬,攻佔畢節一帶。

這一場叛亂規模宏大,極大的分散了明朝的人力物力,導致經費暴漲。

“那就從兩百人裡挑幾個你能用的,北鎮撫司那邊也是一樣。”朱由檢堂而皇之的說道:

象輅的身後,還跟着十二名錦衣衛,排場十足。

這總旗見狀,連忙上前對朱由檢作輯、解釋道:

不過太子一般用金輅,親王則是用象輅,這兩個都是正式的禮儀用車。

“南鎮撫司現在還有多少人?標定是多少人?”

“陸同知被萬歲安排巡視謹身殿,說是謹身殿距離幹清宮近,有事好傳喚。”

朱由檢站在宮道上思慮,過了幾秒後纔開口道:

陸文昭一直在這附近等着朱由檢,見象輅的出現,便一路快走上來,撐傘爲朱由檢遮陰,並解釋道:

“殿下、內廷被王安和魏進忠、客氏三人把持,勖勤宮的內宦進不去……”

這麼一想、他轉頭對負責駕車的太監說道:“去幹清宮。”

這麼一想、朱由檢在寢宮等了一會兒,等太監將膳食端上來後,他在很短的時間裡解決了五臟廟的問題,然後就準備出門。

再下一等是步輦,也就是人拉的車,步輦中又有一個稍小的層次,叫大涼步輦,常常在夏天使用。

總旗見朱由檢詢問,微微一愣,緊接着作輯道:

“萬歲移駕幹清宮後,便挺由客氏的安排,叫魏進忠領淨軍拱衛幹清宮,另外升任他爲惜薪司掌印太監。”

這些都是在皇城內部使用的,如果皇帝出去,還有具服幄殿,也就是搭的大架子,用綾羅綢緞裝飾,作爲行動的宮室。

“果然……”聽到總旗的話,朱由檢心中一悚,不由覺得幸好自己早上沒有爲難魏進忠。

“籲……”

等朱由檢下車的時候,這纔看見幹清宮門,已經換了一批他不認識的淨軍太監。

因此、對於朱由檢來說,眼下首要做的,就是先準備明年可能會爆發的奢崇明起兵。

宮中、最高級的叫大輅[lù],其次叫玉輅。

以上七種車輦是明代皇帝專用的,其紋飾都有極其嚴格的規定。

皇妃的只有三種,爲鳳轎,行障、坐障;沒資格用輅。

在錦衣衛的幫助下,朱由檢有點艱難的上了自己的象輅,打開了窗戶便端坐在了輅中。

“另外萬歲開口,若是殿下醒來,可去幹清宮。”

“我先進去,諒他們不敢對我做什麼,你就帶人好好看着,另外好好操辦南鎮撫司。”

他進一步摸索出了自己在朱由校心中的地位,也就知道自己大概做什麼事情,纔會觸碰到朱由校的底線了。

這麼來說、就目前來說,自己的話語權還是比不上客氏的。

同時努爾哈赤也對不斷在遼東攻城掠地,直到崇禎二年,才平定了這場史稱“奢安之亂”的土司叛亂。

再之後就是大明全國大旱,成功陷入生命的倒計時。

“這麼匆忙,怎麼了?”朱由檢掀起象牙做的竹簾,對錦衣衛總旗詢問了起來。

這兩種都是極爲正規的場合才用,裝飾都是極盡豪華,駕車用的是兩頭大象。

他們開門放行,馬車也進入了皇極殿後的大廣場。

第三、四等的車輦叫大、小馬輦,分別用八匹馬和四匹馬拉車。

只是在他們纔剛剛走出東宮大門的時候,一名錦衣衛總旗也從皇極殿側門方向快走而來,見到象輅連忙行禮作輯。

至於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車駕等級要比皇帝的小,有輅及安車、行障、坐障四等;皇帝和皇后的輅只是禮儀用車,平常不用。

“萬歲已經在客氏的建議下,提前入駐了幹清宮。”

就眼下來看、客氏對魏進忠喜歡得緊,而自己在朱由校的心裡,地位應該和客氏差不多。

駕車太監將馬車停下,隨後取下自己坐着的馬凳,攙扶着朱由檢下車。

他本來以爲自己那皇兄,對客氏頂多就是親情罷了,可眼下看來,他沒有聽從自己的話,而是選擇了客氏的話。

不過朱由檢他們沒有停留,只是一路越過了皇極殿、華蓋殿、謹身殿,隨後來到了幹清宮前的幹清門。

除了以上這些身份,能使用“輅”這種規格工具的還有太子和親王。

象輅、這是一種象牙做裝飾的馬車、它用一匹馬拉拽,在曾經是帝王的用車,到了明代後成爲了親王在宮中的交通工具。

最下一等叫輿,也就是轎子。

“幹清宮是內宮,外廷官員不得入內,那眼下陸文昭在何處?幹清宮由誰在拱衛?”

“……”聽到這話、朱由檢微微皺眉,隨後對陸文昭開口道:

“奴婢領命。”駕車太監聽到這話,便引馬前往了幹清宮。

這裡從朱由校雖然聽了客氏的話搬去幹清宮,卻依然讓陸文昭巡邏距離幹清宮最近的謹身殿就能看出。

“殿下、陸同知派下官前來通稟殿下,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已經將康妃娘娘從幹清宮,移居到了噦鸞宮的仁壽殿。”

至於怎麼做,他心裡已經有底氣了,只是還需要和他的好皇兄商量一下。

陸文昭見朱由檢這麼說,輕聲回答道:

“按名錄上來說是六百七十二人,但是這些年缺額眼中,還有不少人讓別人冒名頂替出差,實際人數應該不足兩百,另外南鎮撫司已經欠響六個月了。”

在明代、皇宮之中的交通工具繁多,各個階級能使用的工具也有禮制上的規定。

錦衣衛見狀、連忙讓東宮的內宦準備好了親王乘坐的象輅。

駕車的太監見狀,便小心抖動繮繩,驅使一匹白馬拉着象輅,帶着朱由檢向着主敬殿趕去。

“……”聽到陸文昭讓人傳來的話,朱由檢微微皺眉,頓感不妙。

他們駕車來到了皇極殿的右門,負責值守此地的錦衣衛見狀,還是小心翼翼的向朱由檢檢查了腰牌和象輅。

“駱思恭那邊若是敢爲難你,跟我說一句就行。”

“南鎮撫司的俸祿、我等會會告訴萬歲,讓他從內承運庫調撥銀兩。”

“你要做的、就是把南鎮撫司給我教好,告訴他們,他們忠心的人是誰。”

“我不希望日後用上他們的時候,還有那種亂伸手的人!”

(本章完)

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21章 備戰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367章 八個心眼的顏思齊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53章 分憂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11章 噩夢開局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353章 分憂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96章 扶弟魔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77章 野心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6章 佈局西南第76章 浙黨勢大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75章 回京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465章 拂曉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
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21章 備戰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367章 八個心眼的顏思齊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53章 分憂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11章 噩夢開局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353章 分憂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96章 扶弟魔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77章 野心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6章 佈局西南第76章 浙黨勢大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75章 回京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465章 拂曉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