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搬空盔甲廠

第42章 搬空盔甲廠

“快快快!都檢查好,尤其是火藥廠,出了什麼事情,誅你們九族都是輕的!”

“快快快!”

五殿下來了、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因此無論是工匠還是監官、所有人都緊張的盤查自己手下的地盤,生怕出事。

近一千六百名工匠和上百名太監、數百守衛紛紛巡察。

一時間、盔甲廠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倒不是衆人小題大做,而是盔甲廠在歷史上經常出事。

萬曆三十三年,京城三大營官兵到盔甲廠領火藥,監放內官臧朝、王權因舊火藥結塊,就命工匠用鐵斧劈開。

正劈時,突然火發,聲若鍵雷,火藥、火槍並射百步之外,臧朝和把總傅鍾等十多位官員和李仲保等八十二名士兵當場燒死,廠內工匠和附近居民死傷者多不可稽,焚燬作坊五棟三十餘間。

事發之後,掌廠內監王忠、王權被捕入獄,軍器局大使也奪俸二月。

“殿下、這……沒有萬歲和司禮監、兵仗局的……”

之後的十五年間,盔甲廠也偶爾有起火的事情發生,基本每過幾年就會發生一次。

“但你放心,日後這盔甲廠,大部分時候,都是直供御馬監的兵馬了。”

不過眼下的問題不是質量,而是……

“哪個混賬搞得建築設計?把這麼多火藥堆在京城?炸了是想誰死?”

說到這裡、朱由檢看向監放內官孫良道:

“告訴盔甲廠的工匠,把我要的這些東西,都好好檢查一遍再發放,不合格的我不怪罪,但如果發放下去炸了膛,全家流放雲南!”

不過罵歸罵,他心裡現在就想着趕緊辦完事然後離開,於是直接道:

“你事情辦好了有賞,若是辦不好,也就沒有什麼話可以多說了。”

說到這裡、曹化淳頓了頓,給朱由檢一個反應的時間,而朱由檢也直接開口道:

“除了扎甲,其他全部給我裝車,飛碟帽和鳳翅盔、臂甲都配套帶走。”

“霹靂炮九千三杆(步兵火銃),重八錢鉛子一百三十餘萬個,大連珠炮七千二杆(多管火銃),手把口三千六杆(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一百二十位(野戰重炮)”

聽到自己身邊居然有這一百二十萬多萬斤的火藥,朱由檢直想罵娘:

“啊……這……”聽到朱由檢一副要搬空盔甲廠的話,孫良冷汗直冒,急得不行,但是卻不敢開口反駁。

“火器帶走魯密銃和萬勝弗朗機、擡槍、還有盞口將軍和弗朗機炮就行,火藥帶走十萬斤,鉛子帶走一百萬,石彈全部帶走。”

但他更是知道,朱由檢是要帶去給四衛一營用的,指不定高興了還會親自上手,要是炸膛了,他孫良可還在老家有不少親戚呢,誅九族或許不夠,但三族是絕對夠了。

“千層鞋帶走四萬八,鴛鴦戰沃七萬二,雁翎刀、長刀、腰刀、長槍、金瓜錘、梅花錘全部帶走。”

過了六刻鐘,監放內官孫良頂着一頭汗水和打溼的衣服跑了回來,而朱由檢則是瞥了一眼曹化淳。

“是是是!”孫良連忙點頭,他也知道朝廷軍匠在火器上偷工減料的事情。

“是是是……”孫良不斷地點頭,而曹化淳瞥了一眼他繼續道:

“上直二十六衛中的金吾四衛、羽林三衛和府軍五衛、虎賁左衛,在過去四年提領了盔甲腰刀等器七萬兩千八百套。”

他不知道、朱由檢不是不高興,而是害怕。

“弗朗機一百四十位、三眼銃七千二百,萬勝佛朗機三千二,五雷神機一千二,魯密銃三千,擡槍六百”

“虎蹲炮六百位,大將軍炮四百位,火藥一百二十三萬斤,石彈三萬。”

“眼下盔甲廠內,尚有飛碟帽一萬六千四,鳳翅盔一萬三,齊腰甲五千八,鎖子甲一萬四,罩甲六千整,布面甲三萬二,臂甲兩萬七。”

“殿下、殿下,已經檢查好了,盔甲廠十分安全,可以去視察了。”

孫良哆哆嗦嗦開口,卻被朱由檢直接打斷,不過他也不是不近人情。

“是……”曹化淳躬身表示知道了,繼續對火器彙報道:

要是朱由檢這樣身份的存在在這裡出了事情,誅九族真的不是一句戲言。

在說完事情之後,他又交代孫良道:

“盔甲廠的軍匠,你也準備準備,我之後或許會要走不少。”

噔……

不等他想好話來反駁,曹化淳繼續報道:

“千層鞋六萬、鴛鴦戰沃七萬六,雁翎刀六千、長刀一萬二、長斧三千,燕尾盾牌九萬三,長槍五千三,黨耙六百,腰刀四千,金瓜錘……”

曹化淳見狀,命人彙總手中各本文冊的具體數目,最後彙總結束才唸叨道:

“殿下、盔甲廠在籍軍匠一千五百九十二名,每年額造盔甲腰刀等器三千六百件。”

“此外、尚有魚鱗甲六千,扎甲九千六百。”

突然、朱由檢手中的茶杯與茶盞碰了一下,曹化淳還以爲朱由檢是不高興了,因此閉上了嘴。

在他旁邊,錦衣衛和曹化淳正在點着盔甲廠的物料文冊。

一長串的冷兵器彙報,朱由檢就這麼聽着,等曹化淳都報完了,他纔開口道:

“我會和皇兄說的,你只管檢查裝車就行,火器質量不行的,寫信告訴我原因,之後再補就行。”

所有人急的額頭冒汗,反倒是朱由檢,坐在盔甲廠監放內官會客大廳的主位上,一邊喝茶、一邊吃着點心。

“是是是、奴婢當把殿下的話放在心裡,日夜盤查那些軍匠!”孫良心中一喜,心想自己這個冷門衙門,居然也能攀上五殿下的高枝。

“化淳、走吧。”朱由檢見話說完,起身就要走,而孫良則是帶人走後麪點頭哈腰的跟着護送。

等朱由檢上了馬車離開盔甲廠後,他才從獻媚的笑臉變得嚴肅,轉身對所有太監吼道:

“聽到殿下的話沒有?!告訴下面那羣軍匠,把所有火器和甲冑、兵器都給我檢查好了,萬一炸膛,我要他們全家陪葬!”

“是!”

(本章完)

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65章 帝者不怒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4章 奸宦毒婦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75章 回京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67章 戚金練兵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48章 狂攬人才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33章 客氏惱怒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106章 愚民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96章 扶弟魔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
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65章 帝者不怒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4章 奸宦毒婦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75章 回京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67章 戚金練兵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48章 狂攬人才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33章 客氏惱怒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106章 愚民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96章 扶弟魔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