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

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

朱由校彷彿安慰小朋友的話,讓朱由檢有些無奈。

御馬監能弄出多少銀子,他心裡也沒有底。

但他需要的,是御馬監手下的牧場、馬場、皇店和皇莊。

只要有了這些東西,每年弄個幾十萬兩那是輕輕鬆鬆,下面的太監有多貪,朱由檢心裡門清。

也就在他這麼想着的時候,朱由校突然開口道:

“不過、弟弟倒是對九邊兵馬熟悉的緊啊。”

他這話一說出來,朱由檢心中一悚,連忙解釋道:

“一個月前,皇考讓臣弟多看兵書,說是以後若是哥哥需要,可以幫哥哥出謀劃策。”

“喔?”聽朱由檢這麼說,朱由校笑道:

“那你看了些什麼?”

“就看了一些九邊各鎮的兵馬,還有各地衛所兵馬,以及北直隸的三大營兵馬數目和上直二十六衛數目和職能。”朱由檢解釋道。

“你連上直二十六衛的數目和職能都看了?”朱由校有些吃驚。

看着朱由檢點頭,朱由校也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問你了,你就把三大營和上直二十六衛的職能給報出來就行。”

“再往下便是府軍衛、以及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它們負責掌守皇城南邊、以及巡警京城各門。”

“說!當然要說了。”朱由校興致勃勃,他在歷史上本來就對邊事極感在意,並且好縱馬,可以看出他對於軍事上的東西很有興趣。

朱由檢需要這傢伙在日後幫自己背黑鍋,自然不會反駁他,而是繼續對朱由校道:

“皇兄、上直二十六衛還說嗎?”

“額……這個……”朱由校有些遲疑了,只因爲金吾四衛和羽林三衛是上直二十六衛中,負責在皇城巡邏的軍隊。

“神樞營設左右副將各1,練勇參將、參將、遊擊將軍、佐擊將軍各兩位,分領十個營,總兵力包括備兵約七萬人。”

名義上、儘管上直二十六衛還是聽從皇帝的話,但實際上、他們更聽從文官的話。

“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但三千營於嘉靖二十九年被改名爲神樞營。”

“萬歲說的是,五殿下確實聰慧,而且比百官都要知兵。”魏進忠點頭哈腰,獻媚的誇讚着朱由檢。

但是從宣德年間開始,文官開始查手進入上直二十六衛。

說到這裡、朱由檢不由在內心吐槽,估摸着這十五萬一千人,連一萬能野戰的人馬都沒有。

“好……”聽到朱由檢居然能將三大營的編制說的這麼清楚,朱由校先喝了聲彩,隨後對魏進忠道:

“你看看、那兵部和京營戎政的人,都不如我這十歲弟弟瞭解京營,難怪只知道索響,不知道編制。”

“其次是羽林前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的羽林三衛,負責守衛皇城東面。”

“好!”聽到這話,朱由檢整理了一下腦中的想法,過了一會兒便直接開口道:

朱由檢倒是想好了要什麼,直接回答道:“那如果御馬監的四衛一營人數不夠修皇陵,哥哥再給我調金吾四衛和羽林三衛的人去修皇陵。”

“之後的虎賁左衛負責宮城巡查。”

“呵呵、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對朱由檢,朱由校十分沒有架子,直接用我、甚至更親暱的稱呼迴應。

和御馬監不同,上直二十六衛,在朱元璋、朱棣、朱高熾三人在位的時候,可以說只聽從皇帝的指令。

別說他、便是魏進忠等人,都有些吃驚。

“額……”朱由檢頓了頓,接下來眼睛一轉,彷彿小孩討要賞賜般說道:

“若是臣弟能回答出來,哥哥給我什麼?”

能討到三個衛來修皇陵,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那你說說,三大營和上直二十六衛的數目,還有對應的職能。”

“三大營合計是十五萬一千人,是保護京城及其周邊京畿一帶的人馬。”

“之後的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以及大興左衛、濟陽衛、濟州衛都是負責京城四周一些重要城池的守衛。”

“通州衛則是負責掌守通州,順帶巡查通州糧倉。”

“最後的三千營,在改爲神樞營後,營制幾經變更,廢除中軍、左右哨、左右掖名稱,設戰兵營、車兵營、守兵營三處,執事營一處。”

“那也行!”朱由檢點了點頭,他心裡也沒指望朱由校能調給他七個衛。

“之後再神機營中增設五千營,是爲火銃騎兵,全營五千人,配火銃五千,軍馬一萬五。”

“五軍營原是我大明三大營軍之最,由各省選調出來的精銳騎兵、步兵組成的大軍。”

“錦衣衛則是掌侍衛、儀杖、緝捕、刑獄,權力最大。”

朱由校起了考校的心理,不等朱由檢回答,就連忙問道:

“旗手衛掌旗幟和軍鼓,權力最小。”

“那臣弟繼續了。”見朱由校這麼說,朱由檢繼續道:

“親軍上直二十六衛,分別是:金吾前衛、金吾後衛、金吾左衛、金吾右衛的金吾四衛,他們負責守衛皇城北面。”

別說一般人,就是兵部非這些部門的人,也不一定能說清楚這些衛的職能。

畢竟上直二十六衛,算是駐守皇城和北直隸重要地方的軍隊,職能複雜,都能搞懂很不容易。

到了眼下、上直二十六衛中,只有錦衣衛和御馬監的四衛一營可以做到只聽皇帝的命令。

他的小心思很簡單,朱由檢一眼就能看出來,無非就是想借着客氏和自己,在朱由校手下坐穩位置罷了。

“五軍營每營一萬兩千人,分步卒五千六百人,騎兵三千人,輜重兵三千四百人,其中挽馬兩千匹,軍馬九千匹,營車一千輛,全軍一共五個營,共六萬人。”

儘管他們沒有什麼戰鬥力,只能像是錦衣衛的大漢將軍一樣充面子,但七個衛可以說將近四萬人了。

所以要從中一口氣調走七個衛,就算是朱由校也不一定能直接點頭,他只能商量道:“七個衛太多了,我給你調羽林三衛幫忙如何?”

要不然崇禎二年皇太極從喜峰口進中原的時候,早就被三大營收拾了。

“神機營每營五千人,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炮兵400人,共四千人,裝備火銃3600,盞口將軍160位,全軍四個營,一共一萬六千人。”

“神機營加五千營,一共兩萬一千人。”

“剩下的、便是御馬監的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

“各衛各五千六百人,總計十四萬五千六百人。”

“如果再加上負責京城治安、火禁及其疏通渠道,打掃街道等事情五城兵馬司的兩萬八千人。”

“那麼北直隸一地,駐守兵馬是三十二萬四千六百人。”

(本章完)

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30章 兄弟和睦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76章 浙黨勢大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90章 師徒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112章 落幕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136章 出塞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67章 戚金練兵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53章 領兵要點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10章 局勢艱難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09章 秋風起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0章 海運之爭
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30章 兄弟和睦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76章 浙黨勢大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90章 師徒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112章 落幕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136章 出塞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67章 戚金練兵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53章 領兵要點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10章 局勢艱難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09章 秋風起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625章 兄弟同遊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0章 海運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