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狂攬人才

第48章 狂攬人才

“點目、兩千兩整!”

“入庫兩千兩,戶部共入八十六萬四千兩,尚缺五十五萬六千兩。”

“再點!”

東宮的大庭院內,一大早的,陸文昭就帶來了三百錦衣衛,爲即將到來的戶部銀子做準備。

辰時、當戶部押運一百八十輛馬車前往東宮,上面的銀子也很快被錦衣衛們搬下馬車,稱重清點了起來。

這不、清點了一個時辰,三百錦衣衛也不過清點了八十六萬四千兩銀子,還有五十六箱銀子沒有清點。

倒是朱由檢,在旁邊躺在躺椅上,頭頂蓋傘,吃着凍梨,翻着賬目。

這是朱由檢前往幹清宮後的第三天,不出意外、明天卯時他就要帶着銀子和羽林三衛、以及朱常洛的棺槨出發了。

這三天的時間,他求好皇兄所做的事情,在內閣、六部、六科上下炸開了鍋。

新設兩個兵備道也就罷了,居然還裁撤了畢節衛,一副要包圍永寧宣慰司的架勢。

你們說我弟弟的安排包圍了永寧宣慰司,那麼遵義和貴陽又怎麼說呢?

黃土嶺、這是一個四面環山的軍事要點,常駐五百餘名明軍。

但朱由檢相信孫傳庭,他不會讓他失望。

參將……千戶……

畢節孫傳庭在歷史上,只拿了崇禎二十萬兩銀子,就拉出了幾萬兵馬,把幾十萬人的李自成擊潰。

兵部尚書崔景榮本就和東林黨惺惺相惜,加上對於朱由校寵信朱由檢,而在西南兵事上插手不滿,因此駁回了司禮監的聖旨。

“標下便是黃土嶺守備滿桂,請問有何軍令!”

這兩個官職對他來說,都是難以摸到的存在,眼下居然只是一份聖旨,就讓自己獲得了這兩個官職。

按照他的記憶、西南有不少土司都蠢蠢欲動,他的想法很簡單。

眼下朱由檢一副要包圍奢崇明的架勢,儼然就是在刺激奢崇明。

至於洪承疇,這傢伙朱由檢是不準備把他放到北邊了。

“敕命泰昌元年十月初二”

這些人都以爲奢崇明是忠臣,因此彈劾這樣的做法是在玩火。

探馬宣旨結束,雙手將聖旨遞給了滿桂,而卻傻傻的楞在原地,接過了聖旨也不自知。

“黃土嶺百戶官滿桂、聞其忠勇,弓馬嫺熟。”

朱由檢從後世來,早就知道了奢崇明是一個反骨仔,他根本不可能給這傢伙一條活路。

但他駁回,不代表其他內閣不會同意。

他身材中等,五尺五寸,近乎一米七六,身上穿着廣寧新發的遼兵布面甲,整個人十分精神。

與此同時、寒冬的遼東黃土嶺上,一個寂寥的營寨,也迎來了五百里加急的探馬。

崔景榮被氣的病了一天,而拿到調升的洪承疇等人,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三人都是爲了明朝戰死的人,不會像洪承疇那個反骨仔一樣,背刺老東家。

由於聖旨是將四人的調升寫到一起的,加上洪承疇是福建人,而閩黨依附於浙黨,浙黨領袖孫如遊見洪承疇拿了四人中最大的好處,其他四人又是地方鄉黨的人,沒有一個是東林黨人,於是方從哲等人直接批紅下發了。

只要吳阿衡和楊文嶽守住瀘州和敘州,孫傳庭和洪承疇一個北上,一個西進,加上秦良玉的配合,就奢崇明的那兩萬彝兵,掀不起什麼風浪。

他的雙手顫抖,等探馬走後,四周明兵都來慶祝時,卻看見他猛地打了自己幾巴掌。

不過想到滿桂也是粗人,探馬還是宣讀道:

說到底、楊漣的想法是正確的。

擅守的吳阿衡和楊文嶽被安排在了敘州和瀘州,善於進攻的洪承疇和孫傳庭則是被安排在了重慶和畢節。

後續如果不是訓練時間不足,軍隊軍紀不行導致戰敗,孫傳庭完全可以有機會鎮壓李自成。

“茲特授爾爲千戶、暫代勇士營參將,望爾勤勉、深眷元戎之駿烈而功宣華夏。”

楊文嶽、吳阿衡,孫傳庭這三人雖然都是文官,但他們都有將才,只是誰多誰少罷了。

要怪、就怪當時的崇禎太摳門了。

無他、只因爲兵部和兵科曾經想過要調永寧宣慰司的奢崇明前往遼東援遼。

“接旨?!”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他們看了看探馬手中的白絹聖旨,心知這聖旨品級不高。

只是這種彈劾被朱由校簡單破解,他乾脆指向了播州的遵義、還有南邊的貴陽兩地,意思很簡單。

“好!好!好!”

怎麼安全裁撤衛所?又怎麼清點田畝?怎麼重新建立一支新的軍隊?

這三個問題的難度要比其他幾個人的難度大,稍有不慎就會鬧成兵變。

“收到了?收到就好……”聽到這話,朱由檢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這麼想着、朱由檢突然覺得自己的鼻子有點癢,揉了揉後才擡頭道:

“給遼東黃土嶺送去的調令怎麼樣了?”

朱由校的迴應很巧妙,但兵部和兵科卻絲毫不退,仍然要求撤銷合江兵備道、建武兵備道。

如果奢崇明是忠臣,那麼這樣的佈置,顯然會讓奢崇明心寒。

滿桂也是第一次接旨,不知道要做什麼禮儀,於是只能乾脆的跪地接旨,動作讓探馬翻了一陣白眼。

當五百里加急的探馬揹着令旗抵達大喊時,正在城牆上巡視的一名守備連忙命人打開寨門,隨後帶人下去迎接。

“誰是滿桂?!”

讓楊文嶽、吳阿衡、孫傳庭在鎮壓奢安之亂中獲得功績,然後北調地方爲官。

探馬勒動繮繩,控制躁動的戰馬大喊,而這時、所有人都看向了剛剛下城牆、正走向營門的那個守備。

並且對於他們三人的定位,朱由檢也十分清楚。

歷史上這三人的組合成功堵死了山東的白蓮教起義,這下給他們時間,堵死奢崇明並不是什麼大事。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遼事初定、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

作爲朱由檢的老對手,楊漣很不爽的以兵科給事中身份彈劾起了朱由檢的想法,還有朱由校的旨意。

裁撤畢節衛,設立兵備道,等於把畢節留給了孫傳庭施展。

回話的守備,是一個年近四旬,飽經風霜的漢子。

但即便是沒有級別的聖旨,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到的。

“回殿下……”曹化淳慢慢道:

“按照五百里加急的速度,現在差不多是收到了。”

蹉跎半生的滿桂聽到接旨後,更是愣了半天,直到探馬再度高喊接旨,他才跪在了雪地中:

“臣滿桂、接旨!”

那加急的探馬見狀,連忙翻身下馬,隨後拉出白絹道:

“滿桂接旨!”

當然、更重要的是,朱由檢把孫傳庭調到畢節衛,是爲了給他積累經驗。

但是正確不代表一定對。

“五百里加急!黃土嶺百戶官兼守備滿桂接令!”

衆人被他嚇住了,但是當滿桂感受到痛感後,才高舉雙手、仰面蒼天大笑道:

連續三個好,道不盡他這戎馬二十餘年的委屈和心酸。

這樣的一個漢子,就讓當着自己手下兵的面,眼含熱淚的痛哭了起來。

“我滿桂、當不負萬歲!當不負大明!”

雪花飄飄,冷落的人才終究是提前得到了重用……

感謝“我看着名字能夠取多長、畢業於2019、星星跌碎成月光”等十六位大佬的打賞和月票

(本章完)

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32章 百般無奈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32章 百般無奈第490章 師徒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7章 戚金練兵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620章 國債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
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32章 百般無奈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32章 百般無奈第490章 師徒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67章 戚金練兵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620章 國債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