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

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

戚金畢竟是縱橫疆場的老將,眼眶溼潤後,便要強的擦了擦道:

“眼中進了沙子,讓殿下看笑話了。”

“哪裡的話……”朱由檢無奈,隨後也談起了正事道:

“老將軍此次北上遼東,可曾瞭解努爾哈赤麾下後金八旗?”

“嗯……”聽到朱由檢說起正事,戚金也嚴肅了起來:

“實不相瞞,末將此次北上,也是熊經略向先帝多次上疏的結果。”

“熊經略也寄了塘報給末將,此次叛亂的建州衛龍虎將軍努爾哈赤麾下軍隊,按萬曆四十四年之前,足額兵不過一萬六千八百人,之後三年時間疾速擴充到眼下十萬之衆。”

“雖然塘報之中也曾說過,老奴在赫圖阿拉城下,建有十餘里的軍械所、盔甲廠,但末將以爲,三年時間,以建虜之實力,必然不可能將重甲裝備全軍。”

“依末將所見,眼下老奴麾下大軍中,披重甲者,不過三四萬有餘。”

戚金說完了自己的見解,而朱由檢也暗自點頭。

和後世很多人認爲的後金是野蠻人不同,在李成樑的扶持下,建州衛人口早就突破了二十萬。

努爾哈赤的部隊爲明朝的建州三衛,明朝一個衛一般是五千六百兵,則建州部三個衛原本大概是一萬六千八百兵。

戚金想到了軍餉,便猶豫道:

不過一想到分兵之後,浙兵就沒有四千人馬了,朱由檢便道:

加上海西女真那邊大概有三四萬男丁,而東海女真又歸附了努爾哈赤,這麼算下來,努爾哈赤手中有個十萬男丁是正常的。

這樣的數據更符合歷史,換算之後,男丁最多不到十六萬人。

沒有。

按照浙兵的編制,一官人馬就是192人,這人數已經不少了。

“這點末將已經清楚了。”戚金回禮道:

自從他辭官之後,已經不再敢想象自己能領兵破萬了,不過領兵破萬雖然,但……

“眼下朝廷依仗老將軍,將軍之兵又在浙江招募。”

“老將軍等人只需要在遼東堅守,老奴被平定只是時間問題。”

“老將軍未來之前,我已經將御馬監、羽林三衛的將士篩選,留下了一萬一千餘人。”

若是有足夠的野戰軍,實際上是可以一舉蕩平後金的,但尷尬的就是……

想到這裡、朱由檢只能對戚金道:

以後金的體量,是不可能裝備這麼多重裝步卒的,因此朱由檢分析的結果就是,眼下後金依舊是以少量重甲死兵爲主要前鋒,次以披甲兵爲兩翼,其餘都是輕裝步卒。

“一月的時間確實太短,不過末將可以派幼子元弼、領一官浙兵在之後幫助殿下練兵。”

但需要考慮的是,努爾哈赤手下還有李永芳這個漢奸,他手下已經聚集了上萬遼人軍隊,也就是說真實兵力在七萬到九萬。

如果朱由檢沒有記錯,前世看書的時候說過,後金在入關前記載是,八旗牛錄共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總計400牛錄。

“自萬曆四十六年至今歲十月,遼鎮已用遼響近一千兩百萬兩。”

“軍餉不用擔心。”朱由檢擡手安慰道:

“將軍可知道,自萬曆四十六年到如今,遼響花費了多少?”

“只要訓練一月,之後本部將領知道怎麼練兵了,那麼之後便能以此法練兵。”

眼下後金軍中,能披三重甲的士兵都能被成爲白甲巴牙喇,可見甲冑稀缺。

如果是記反了,那麼東北女真應該是20個衛,184個所,也就是三十二萬人不到。

當然、這個輕裝不是指沒有甲冑,而是指只有一面布面甲或者棉甲的普通步卒。

或許是誇大了東北女真人的實力,又或者是抄錄的時候記反了,總之按照這上面的記載,女真人已經突破了百萬人,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仔細想了想,兵部的塘報至今所得到的建奴斬首,也不過兩千餘人罷了,平均一個人頭六千兩銀子。

說着戚金看向了自己的小兒子戚元弼,而戚元弼也起身行禮道:

“額……末將不知……”朱由檢有些爲難戚金了,而見戚金如此,他要搖頭道:

“這……”聽到遼響居然用了一千兩百多萬兩銀子,在坐除了朱由檢、王承恩、陸文昭三人,其餘人無不震驚。

“這次請皇兄派老將軍來,便是希望老將軍能帶着浙兵訓練他們一月。”

“好!好……”聽到戚金願意在一個月後留下一支隊伍幫自己帶兵,朱由檢也有些高興。

“實不相瞞”朱由檢繼而開口道:

“此次調老將軍駐守遼陽,調白桿兵駐守瀋陽,就是爲了裁撤當地遼兵。”

那麼也就是說、後金在皇太極初期的八旗男丁,能參戰的人數是有九萬左右的,而眼下努爾哈赤沒有休養生息,也沒有併入北山女真,因此手中的八旗兵力應該在六萬到八萬左右。

“哨總統領戚元弼,拜見殿下。”

《明史兵制》中曾經記載、大明在東北各部族設有184個衛、20個所,而一個所戰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因此整個東北地區有近百萬女真人。

一千兩百萬兩銀子,便是一個建虜人頭一百兩銀子,也能買下十二萬建奴人頭了。

“若將軍願意,我可向皇兄獻策,從浙江一地再募兵八千。”

“若是如此,那真的太好了!”戚金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領兵上萬的時候。

“招兵固然好,可若是大軍再招募八千,我部便有一萬兩千人,所需軍餉或許……”

這十六萬男丁,在萬曆二十五年到萬曆四十五年間、經過努爾哈赤吞併、覆滅了無數女真人部落,再考慮統一戰爭的戰損。

後金的300戶1牛錄,5牛錄1甲喇,5甲喇1固山2固山1色,8固山1首領,理論上兵丁12萬。

朱由檢又爆出一個消息,並解釋道:

“雖然熊廷弼已經將遼東的大軍裁撤到了十六萬,並且在進一步裁撤,但其中許多遼兵依舊不堪重用。”

“調將軍前往遼陽後,遼陽駐守兵馬,老將軍可以裁撤所有,只留下敢戰之兵,無論數量多少,都可送往遼南。”

“甚至浙江所幕八千兵馬,訓練得法後,老將軍也可派他們駐守遼南,將遼南三萬餘遼兵盡數裁撤。”

(本章完)

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609章 秋風起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87章 一團亂局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564章 西征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616章 債多不壓身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06章 殺遼商第352章 直諫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8章 初嘗權力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
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609章 秋風起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87章 一團亂局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564章 西征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616章 債多不壓身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06章 殺遼商第352章 直諫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8章 初嘗權力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