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少年縱馬

第80章 少年縱馬

“這怎麼上?”

“殿下先把腳踩住馬鐙,然後用力。”

後左門廣場上、朱由檢笨手笨腳的學着怎麼騎馬,陸文昭則是手把手教學。

旁邊的朱由校坐在馬背上,眼裡滿是笑意。

“殿下不用靠手拉住繮繩來保持平衡,繮繩是控馬用的,使勁拉繮繩馬會受不了,用勁猛了沒準馬就驚了。”

“那要怎麼拉?”朱由檢小心翼翼的上了馬背,老實的接受陸文昭的教學。

至於他的問題、陸文昭則是解釋道:

“正常騎馬的時候手只是輕輕帶住繮繩,保證繮繩別滑落就行了。”

“如果是空曠地帶、熟手還經常會把繮繩找個手夠得着的地方塞好,人就可以在馬背上拉伸一下什麼的,這就叫“信馬由繮”。”

“騎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起坐也叫打浪,一種叫壓浪。”

“馬在行進過程中馬背會會呈現出波浪狀,殿下只需要在波谷的時候坐下再借着波峰的向上推力把臀部擡起來這樣就與馬背的波浪同步了,也就不會“打屁股”,所以稱之爲“打浪”。”

“不過很多馬剛騎上去的時候他喜歡欺負人,亂走亂甩頭,但是當你做幾個起坐跟他配合上之後他就明白你是怎麼回事了。”

“那一般軍中是怎麼騎的?”朱由檢聽得有些暈乎,但還是記下了竅門,並詢問起了陸文昭。

“若是不墊上棉花,第二天起牀或許連下地都下不了,大腿內測淤青加血泡花花綠綠的,手使勁抓着鞍環磨的也都是血泡。”

“我對身體的掌控,好像也比前身要好……”

“就好像殿下你一直在壓着這個波浪,所以也叫壓浪。”

“弟弟怕不是在昌平騎慣了馬,回來故意惹我的吧?”

“哥哥不信可以問問陸文昭,我在那昌平時連日暴雪,哪有騎馬的機會。”

朱由檢聽後,也覺得沒有那麼嚇人了,因此伸出手摸了摸小馬駒的頭,隨後又跟着陸文昭學了學各種乘騎的口語,便雙腿輕輕一夾馬腹:

“駕!”

只見在他們肉眼可見的速度中,朱由檢便掌握了騎馬的竅門,並且加快了速度。

漸漸的,朱由校和陸文昭也放開了馬繮,而朱由檢按照陸文昭所教導的,乘騎着這小馬駒開始了疾馳。

“那三國時期、劉備在荊州的時候感嘆“髀肉復生”,便是習慣於打浪而長期未騎馬導致長肉了。”

天子牽馬、這種殊榮恐怕整個大明朝都沒有幾個人享受過。

對此、朱由檢只能苦笑道:“哪裡的話。”

“不同的人習慣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人腰腹力量和柔韌性好就喜歡壓浪,有人腿部力量好就喜歡打浪。”

“當然、若是日後殿下換馬乘騎,如果不會騎的話馬也會欺負你,死活都管不住他,他知道人不行就不會服人管,這跟人是一模一樣的。”

只是一聲、小馬駒便開始小步走了起來,而朱由檢按照陸文昭教的,一點點的學着。

在他記憶中,前身對身體的掌控說不上好,但也說不上差,就是平平無奇的那種。

這個惹倒不是惹生氣,而是指故意逗朱由校。

只是沒等他擔心的話說出口,朱由檢就安然無恙的下馬連續跑了數步,再度翻身上馬,自小馬駒左右兩側來回翻身。

只是這種咂舌持續了片刻後就停止了,他們慢慢的變爲了吃驚。

說到這裡、陸文昭又用棉花墊在了朱由檢的屁股下,並用東西綁了兩塊棉花在他大腿內側,隨後解釋道:

“新手騎馬、稍微騎的距離長一些大腿和屁股都會被磨出血。”

乘騎中、面對迎面吹來的風,朱由檢心中詫異。

“說得好!”旁邊的朱由校聽到陸文昭教的話,時不時還穿插故事,不由叫了一聲好。

這麼想着、他膽子大了些,居然直接試圖在乘騎時妄圖翻身下馬。

“騎兵若是長途奔襲、一般採用壓浪,若是短途奔襲則是打浪。”

“快的半個時辰,慢的幾天,就可以把打浪學會,學會打浪之後再學壓浪就不難了。”陸文昭回應道:

“會打浪之後騎個幾十上百里根本沒什麼感覺。”

“殿下等一下嘗試乘騎後,很快就能明顯感覺到它開始跟殿下你示好,之後操控起來自然也會得心應手。”

“這新手學騎馬,要學多久?”

“但如果在騎行途中人跟馬配合得好,馬也會高興,高興了腳步就會輕快很多,而且還會嚼他的口銜,嚼得滿嘴泡沫,這叫“受銜”,就跟咱們心情舒暢的時候抖腿是一個意思。”

朱由校想護着他,但是害怕透骨龍把小馬駒嚇到,因此翻身下馬,來到另一側爲朱由檢牽馬。

這一舉動、可把朱由校嚇得不輕,臉色瞬間唰白。

但是到了他這裡,記憶裡提升和力氣提升也就算了,身體掌控都提高了不少。

等朱由檢感覺差不多了,折返回來時,得到的卻是好皇兄一臉狐疑的表情:

這一舉動,看得圍觀衆人咂舌。

“殿下這匹馬,是卑職特意選的兩匹馬駒,脾氣溫順。”

“這麼慘?”朱由檢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後小心問道:

不過眼下朱由檢全身心都放在怎麼騎馬上,因此也沒有心思注意這些,倒是不遠處的一羣內宦咂舌。

“長期臀部和大腿發力起坐的話、大腿確實不容易長肉,而壓浪相對來說運動量就小很多了。”

陸文昭聞言,便解釋道:

“軍中騎兵偏愛打浪,因爲壓浪多少會有一些摩擦,時間長了大腿磨得難受。”

“壓浪的道理差不多,但是動作就要小很多,腿部不用發力將屁股也不用擡起離開馬鞍,而是藉助臀部和腰部力量在馬鞍上前後“蹭”從而與馬背的波浪同步。”

“嗯?”朱由校狐疑的看向了陸文昭,陸文昭也是汗顏道:

“回萬歲、確實是這樣。”

“或許是我天賦異稟……”朱由檢有點心虛,而好皇兄一聽:

“若說天賦異稟,那且來練練騎射!”

說着、他把弓箭往前一送,便要叫朱由檢試試。

(本章完)

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78章 葉向高第10章 局勢艱難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76章 浙黨勢大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206章 殺遼商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95章 藩王質問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352章 直諫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623章 理念不合
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78章 葉向高第10章 局勢艱難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76章 浙黨勢大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206章 殺遼商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95章 藩王質問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352章 直諫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40章 海運之爭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623章 理念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