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解決兵員

第57章 解決兵員

“姓名”

“王留”

“這是三百賞錢,拿了之後跟你們總旗官一起去紮營吧。”

燕山軍營大門,數千人排起了長隊,按照總旗的編制,一個個的上前領取賞錢。

好在王承恩和曹化淳一開始把軍營南大門做的夠大,兩丈四尺寬的軍營大門,足夠容納有秩序的五人同時領取賞銀。

領取了賞錢的羽林三衛,在陸文昭派給一名錦衣衛的情況下,以總旗爲編制前往各處,按照朱由檢的要求重新紮營。

十名錦衣衛抄書下發,抄出一份,便發給負責監督的錦衣衛,叫錦衣衛帶着五十多人的總旗前往重新紮營。

一言不發的楊漣,在這個時候卻開口道:

“羽林三衛今日行軍五十餘里,理應休整纔是。”

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說明對朱由檢的做法不是很認可,但語氣沒有了以前氣勢洶洶的感覺,給人一種長者提醒晚輩的感覺。

他來昌平就是來吃苦的,要養尊處優,他就回紫禁城去。

“明日他們應該會在黃村休整一日,後日繞道京城繼續北上,被曹提督接應後,繼續北上,應該四天後預計初十一抵達軍營。”

朱由檢問的是陸文昭,而他也迅速作輯回答道:

“此外還有皇莊、御馬監守護扈從等近二十萬丁口,百萬軍戶。”

雖然住的地方比不上紫禁城,但吃喝的東西他是帶的夠多,福建的貢茶還有七八斤,夠喝很久。

王承恩、陸文昭,還有四個錦衣衛百戶。

大明的軍事編制太多了,衛所制已經不堪重負,朱由檢也不打算維持衛所制。

只有那兩排小屋,是服侍朱由檢的太監還有庖廚、錦衣衛住的地方。

陸文昭一五一十的將手中的消息說出,而朱由檢聽到後,也不免滿意的點了點頭。

伴隨着“鐺鐺鐺”的鳴金聲響起,所有兵丁都扛着鋤頭、挑着竹簍回到了軍營,以總旗爲單位散去。

這樣的速度,不過兩個時辰後,就在原本木寨向外九丈的地方,挖出了一條寬三丈,深四尺,長六裡的深溝。

這樣的護衛數量並不多,地方也並不大,而這一切都是朱由檢自己要求的。

這個院子並不大,佔地不過三畝,而且前院是御馬監將領的議事廳,只有後院纔是朱由檢個人的地方。

主屋分爲正廳的左廂房、右廂房,偏屋兩間中,其中一個還是書房,另一個是留下來給一些重要將領留宿的。

楊漣他們也被安排了住所,坐了一天車,紛紛回去休息去了。

這後院中也就一個主屋、兩個偏屋和一個後廚,另外還有後門兩側的兩排小屋。

各個衛、營的兵丁住所都建造起來了,夯土牆加木板稻草頂,看起來不算很好,但軍營也沒有必要蓋個青磚綠瓦的。

朱由檢的話,讓楊漣微微點頭,覺得這樣說也有道理,因此他繼續一言不發,只是看着勞作的場面,不知道在想什麼。

“石柱兵於今日一早進入保定府,按路程來說,應該需要十天才能趕到昌平。”

“好了、鳴金吃飯吧。”

只要挖了足夠的土,再用老辦法的三合土黏合,用石盤子一點點夯實,那便是一個冬季都用來築牆也不怕。

帶着這種想法,他在王承恩的帶領下,來到了軍營之中,唯一的一處青磚瓦房小院。

“殿下、這指揮所太過簡陋了,奴婢萬死。”

倒是朱由檢、哪怕坐了一天車,依舊精力充沛,叫人把燕山大營畫成圖紙後,還繼續觀摩着圖紙。

這裡左右各三間小屋,每間可以住六人,也就是總共可以住三十六人。

不過這麼一來,也就是說,眼下自己招兵的時間只有不到五天。

“浙兵今早從文安縣出發,按照速度,現在應該抵達霸州了。”

這麼一想、朱由檢當即對陸文昭道:

“你現在去找羽林三衛的所有百戶,選出六個能幹的千戶後,告訴他們,明日早起兩刻鐘,側立於校場兩側。”

深溝所挖掘出來的泥土,被放在了木寨牆向外三丈的地方,堆起一條長長的土坡。

“要想不被冬季的北風把臉吹破,只有眼下多累一些了,再晚兩日怕是就掘不了土了”

五天時間,必須招到一定的兵馬,或者說就算不招兵,卻也要將御馬監那一萬三千多人裡濫竽充數的踢出去。

“滿桂現在到哪裡了?浙兵和石柱兵呢?”

“按照他們的速度,預計只需要八天就能抵達燕山軍營。”

在圖紙上、這燕山大營南面長六裡,東西兩面長八里,北面六裡,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長方形軍營。

“是我叫你這麼做的,有什麼萬死不萬死的說法?”朱由檢喝了一口茶,暗自點了點頭。

“回殿下、根據南鎮撫司的消息,滿桂在初五帶着十二個親兵騎馬向昌平而來,一路疾馳,今日一早已經抵達廣寧右屯衛了。”

“領命!”王承恩和陸文昭紛紛回禮,而朱由檢見狀微微頷首,腦中想了想一些招兵的辦法後才道:

“隸屬我御馬監的衛所是四個對吧?”

他們按照朱由檢的要求,首先便是將城牆向外九丈定爲日後的護城河,隨後開始挖掘。

營兵制的基本就是以五人爲伍,這也是最基層的編制。

不過不得不說、兩萬人的規模,幹起活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因此、朱由檢不要求他們幾天內把牆夯實,但求他們先把土給挖出來。

戚家軍以十二人爲隊的編制雖然好,但朱由檢還是想用伍。

眼下才下了兩天初雪,土壤並不堅硬,若是再晚上兩天,或許大地便如鐵板一般堅硬,修葺城牆只有等到來年開春了。

這麼想着、他放下了茶杯,坐在主位上掃了一眼正廳。

軍營的圍牆雖然不行,但兵丁休息的地方是按照朱由檢所規定的,五人爲一間。

因此一進入後院,王承恩便告罪道:

“回殿下,是四個衛,都在燕山附近,一共有丁口六萬多人。”

朱由檢聽到這話,倒也沒有生氣,而是道:

“長途行軍,很累是不錯,但眼下的木寨在冬季爲他們擋不了什麼寒風。”

看着兩個時辰過去,天色漸漸黑了下來之後,朱由檢叫人鳴金。

不用御馬監的人馬成爲精銳,只要記住陣型,隨後慢慢練就行。

說着、朱由檢看向了王承恩道:

“通知御馬監的四衛一營,告訴他們明日點卯,發響銀!”

只要石柱兵和浙兵抵達昌平,幫他練兵一個月。

他準備用大明後期沒能徹底推廣的營兵制,做出一些改善後編練成爲御馬監的兵制。

丁口也就是指男人,因此這麼看來,如果要強制性招兵的話,朱由檢可以從二十六萬男人中選擇兵員。

但是這二十六萬人中,不一定能有兩萬滿足他條件的兵員。

因此他必須把兵源放範圍放大。

不過眼下還不是大張旗鼓招兵的時候,得先解決御馬監內部的問題……

(本章完)

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6章 佈局西南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3章 難兄難弟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10章 局勢艱難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80章 少年縱馬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18章 國喪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353章 分憂第92章 點醒楊漣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06章 殺遼商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18章 國喪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41章 腳步虛浮人消瘦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73章 秦氏兄弟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
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6章 佈局西南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3章 難兄難弟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10章 局勢艱難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80章 少年縱馬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18章 國喪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353章 分憂第92章 點醒楊漣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06章 殺遼商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18章 國喪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441章 腳步虛浮人消瘦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73章 秦氏兄弟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