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

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

“大人、看來五殿下是真的知兵啊,居然能帶七千餘人行軍數十里而井井有條,這安營紮寨也是十分的有條理。”

“不止、李主事你看看,五殿下雖然用了兵書上的紮營行解,但並沒有一板一眼,而是因地制宜,這點就很難得。”

慄山坳臨時驛站,在大軍埋鍋做飯的時候,楊漣帶着兩名兵部派來的主事在慄山坳的小山上,俯瞰着整支大軍的動作,讚美之言不曾吝嗇。

只是兩名主事的話一說,楊漣便吹鬍子瞪眼睛道:

“正是因爲五殿下知兵,因此才危險!”

“昌平自南而下京城,不過百二十餘里,若是騎兵輕裝突進,幾個時辰就能兵臨城下。”

“五殿下知兵,且掌握七衛一營,這樣的實力,若是妄圖叛亂,是天下之大禍!”

“額……”聽着楊漣的話,兩名兵部主事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能默默的閉上了嘴。

與此同時、炊煙升起,很快便有隨行的兵部小吏通知三人前去吃飯了。

因此即便他知道、朱由校派他來昌平監督皇陵修建是貶他,變相發配,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了。

要是宗室子弟走科舉入仕的路子,那麼考中後必須放棄世襲爵位,由吏部任官。

“傳令全軍,進入天黑前必須入駐鞏華城,明日卯時出發。”

“鞏華城是京城北方門戶,自然要好好巡查一番。”

朱由檢換了一身常服,看着站在正廳的楊漣,一種笑意涌上心頭。

朱由檢被他盯得難受,但也懶得關窗戶,只能在心底暗罵:

楊漣雖然生氣朱由檢把他當刀,結果了羽林三衛所有中高層將領,但對朱由檢還是比較欣賞的。

因此、根本沒有兵丁和中層的百戶敢違抗他的軍令,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

“卑職領命!”聽到軍令,陸文昭先接下,隨後才叫錦衣衛前去傳令。

“話到也不能這麼說……”朱由檢雖然也覺得鞏華城明軍的行爲不行,但他還是開口道:

朱由檢記得,歷史上明朝的宗藩開科歷時近四十年,但宗室成員考中進士者寥寥無幾。

當然、這是從理智的情況下分析的,可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面對皇位,很多時候一些暫時沒有興趣的人,卻因爲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得有興趣了。

明末宗室雖然沒有後世說的那麼誇張,但也有十幾萬人。

“與其說是宗室,倒不如是藩王。”

不過隨着時間過去,很快他就在楊漣刀一樣的眼神下,帶着大軍拔營,繼續向着北方進軍。

儘管萬曆皇帝在位中期,准許宗室之中除將軍、中尉外的宗室子弟可以參加科舉。

因此、在大明兩百多年的養豬規則下,很多宗室根本就不捨得爵位。

幾十緹騎來回奔跑了十幾遍,纔將軍令傳達到了所有人耳中。

這小老頭明顯是害怕自己去找鞏華城守備,籠絡成自己的人,卻偏要換個藉口來撒謊。

並且在之後又陸續放寬限制,叫宗室成員中將軍和中尉皆可與生員一同應試。

“嗯……”朱由檢微微點頭,明白楊漣的意思。

“這老東西、不會是個老玻璃吧。”

楊漣跟在朱由檢身後,而他們走出守備府後,整個鞏華城除了可以看到一些夯土屋內亮着燭火,其他街道上就只有巡邏的明軍和打更的更夫。

目標是二十三裡外的鞏華城,朱由檢已經早早通知了鞏華城的守將,告知他羽林三衛會入城休整。

不過朱由檢還是有些擔心大軍進城後,會有擾民的事情發生,因此他在出發前對陸文昭道:

鞏華城的明軍都在天黑前知道了當今天子的皇五弟留宿,因此見到他們後,連上來索要腰牌都沒有,繞道就離開了。

不過也沒有人埋怨,畢竟今早朱由檢一口氣就廢了二十多名將領,而此時大明的威望還在,所有人都認爲努爾哈赤不過就是楊應龍之輩的草莽罷了。

“我大明宗室不法之徒甚多,一些藩王甚至連地方巡撫都敢辱罵,換做兵丁,恐怕直接打死了。”

唯一一個高中、並且有些才幹的那人,之後被吏部授予南陽郡守的官職,還在崇禎年間多次擊退農民軍的進攻。

“楊給事中也要一同去巡查城防嗎?”

因此、他對朱由檢稍微改觀了一點,語氣和表情也平淡些道:

城中有百姓三千多戶,軍營最多容納一個衛的兵力,因此多出來的一千多人,朱由檢只能安排他們上城門樓了。

“這些兵丁,一輩子見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守備了,眼下一個親王在這裡,他們怎麼敢上來盤問。”

就目前來看、朱由校一繼位就賞賜客氏香火田的事情,確實有些令朝臣微詞。

這種念頭下,楊漣就算是吃着粗麪,也死死的盯着朱由檢的車輦。

不過明末宗室的俸祿早就被定額了,每年都是一百五十萬兩。

總之、宗室的問題並非是看上去的那麼簡單,沒有大決心大毅力,很難解決。

至於朱由檢則是接見了鞏華城守備之後入住了守備府,楊漣等人也是一樣。

但是走科舉的路子十分殘酷。

其實有的時候,他也在感嘆,若是朱由檢和朱由校互換,或許大明的局勢會更好。

楊漣冠冕堂皇的說着,而朱由檢看了想笑。

不過朱由檢也沒有那意思,因此笑了笑後,便在陸文昭和十幾名錦衣衛的保護下走出了守備府。

這一百五十萬兩,藩王拿走近十分之五,剩下十幾萬人分十分之五,只能說勉強活下來。

也在這樣的傳達下,大軍徐徐北上,最終在天黑鞏華城關城門前抵達,併成功入駐。

想到了古代士大夫中不少好男風的行爲,朱由檢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楊漣怕的就是這點。

“若是敢有兵丁擾民,斬首示衆,全家發配遼東。”

“……”聽到朱由檢的話,楊漣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朱由檢敢於揭露這種事實。

他要死死盯着朱由檢,要是朱由檢有一點不對勁的舉動,他就算死,也要把消息傳出去,這樣纔不辜負先皇對他的信任。

“自然、老夫作爲兵科給事中,既然能北巡,自然要爲萬歲巡查各地。”

“爲兵者、見權貴而不盤查,這鞏華城的巡查程度恐怕寥寥勝無。”

爲了學習、入城之後朱由檢還帶人準備去巡視城牆,而準備洗漱入睡的楊漣見朱由檢要出門,他立馬跟了上來。

但不管怎麼說、事情已經成爲定局,儘管楊漣潛意識也認爲,朱由檢要是想做皇帝,完全可以在朱常洛駕崩那夜動手。

屆時朱由校身死,皇位必然是朱由檢的,而他沒動手,也就代表他對皇位不感興趣。

這樣的行爲,讓朱由檢有些皺眉,而楊漣更是冷哼道:

期間朱由檢接見了鞏華城的守將,這裡駐紮着五百明軍,差不多是一個守備的兵力。

“唉……”

嘆了一口氣,朱由檢也對楊漣道:“原本還想着巡查,這麼看來是不必要了。”

說完、他轉頭對陸文昭道:“回去吧。”

就這樣、一行人滿懷興致走出守備府,卻連百步都沒有走出,就敗興而歸……

(本章完)

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106章 愚民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92章 點醒楊漣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46章 佈局西南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1章 噩夢開局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0章 局勢艱難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
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106章 愚民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92章 點醒楊漣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46章 佈局西南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1章 噩夢開局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0章 局勢艱難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