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保住熊廷弼

第84章 保住熊廷弼

“哥哥勿惱,這熊廷弼性子直,但是能力沒有問題。”

“至於奏疏中的情況,應該是屬實的,熊廷弼知道遼餉繁重,再度裁軍,這是好事。”

“只要等一個月後浙兵和川兵開拔前往遼瀋,屆時又能裁軍數萬,遼餉也可以降下來了,這是好事……”

朱由檢安慰着好皇兄,但對方想聽的不是這些,而是對朱由檢指着奏疏道:

“這熊廷弼、裁撤了無用兵馬自然是好事,但他此舉引得朝臣彈劾,弟弟且說,我應該如何保他?”

朱由校話中有些怨氣,這也是人之常情。

熊廷弼這個人雖然有才幹,但由於脾氣差,因此在楚黨內部並沒有多少人幫他說話。

眼下浙黨姚宗文、馮三元都上疏彈劾他,楚黨又沒有多少人爲他說話,這麼一弄,朱由校要保他的難度很難。

除非這種時候有人願意出面幫他說話,不然熊廷弼被罷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朱由檢不可能爲了熊廷弼得罪自己的好皇兄,也不可能爲了熊廷弼讓好皇兄背鍋。

唯一讓人後怕的,就是朱由檢領兵。

朱由校眉宇間有些憂愁,不想讓自己的弟弟被捲入黨爭之中,但面對他的擔心,朱由檢卻笑道:

“彈劾就彈劾吧,爲哥哥辦事,只要哥哥不罰我,那誰能罰我呢?”

不過這件事情,對於朱由檢來說並不難。

“若是如此、恐怕弟弟又要被彈劾了,那些個文官怕是不會有什麼好話”

熊廷弼的事情,不過是黨爭罷了,這在晚明時期已經是常態,但葛如麟的奏疏是要真金白銀。

“哥哥的話我知道了,我可以叫楊漣出面爲熊廷弼上疏,之後哥哥可以派人前往遼東,調查熊廷弼話中屬實否。”

這七十六萬四千七百兩銀子,估計發下去後,有一半都要被邊將被吃下肚子。

朱由校聽了他的話,心中也有了些安慰,因此輕聲道:

“弟弟若是能叫楊漣上疏,這事情就好辦多了,不過這熊廷弼脾氣如此執拗,想來日後還要再掀起波瀾。”

不過……

“三萬多人的營兵,到底有多少空額,這得搞清楚才行。”

比起熊廷弼的奏疏、葛如麟的奏疏不過百餘字,卻更叫人頭疼。

“發餉!”朱由檢擡頭對朱由校道:

“這宣府的營兵自然要發餉,但不能白髮。”

“日後我端坐宮中,便叫弟弟做我的大將軍。”

宣府兵馬八萬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衛所兵,只有少部分營兵,而欠餉的便是這部分營兵,人數在十個營,分屬各地,約三萬多人。

什麼永樂大帝?不過是朕的徵北大將軍罷了……

“那明歲呢?”朱由校看着朱由檢,對於兵事上十分倚重他。

因此他繼續看向下一奏疏,也是三件奏疏中最讓他頭疼的奏疏。

“明歲?”朱由檢壞笑道:

“明歲的話,便由臣弟帶御馬監的兵馬去宣府爲皇兄發餉……”

【臣、戶部郎中葛如麟上疏,自萬曆十四一年來、宣餉缺乏至極,饑荒旦夕難待,謂宣府歲額京運主客餉銀……】

葛如麟的奏疏中說出,若是有一悍夫一呼百應,那麼宣府兵馬造反便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在他心中,自己的弟弟若是要搶皇位,移宮案那一晚就能成功,不需要大費周章。

我這次要是真成大將軍倒也簡單了……朱由檢嘆了口氣,隨後便起身道:

“休息的差不多了、我先去練騎射了,哥哥先處理奏疏,休息好了再上馬。”

“誰要是敢造反,我便帶兵平了他!”

一句話說出、讓朱由校眼睛眯了眯,察覺了朱由檢話裡的意思。

朱由檢親自帶四千多人去押運餉銀髮餉,首先便是不會貪污餉銀,能直接發到宣府營兵手中。

發還是不發就成了一個問題。

朱由檢話中的派人,自然不可能是派一個人,既然要去查事情,並且這個事情的本質又是黨爭,那麼只有派各黨前去查實。

這三萬多人是宣府募兵制的兵馬,不過想來大部分都被營兵將領吃了空餉。

шшш● ttκǎ n● ¢〇

“額…呵呵…”朱由檢聽到這話,總感覺怪怪的,想起了前世的某個梗。

御馬監即便人數只有眼下,那也有四千多人,宣府十個營分屬不同駐地,因此一對一的情況下,完全能對一地營兵形成碾壓。

怎麼看、這件事情都是一件好事。

即位一個月的時間,朱由校是看慣了黨爭,知道想要靠這羣人改變大明是不可能的,只有靠他們之中少數能臣才行。

奏疏中、講述了朝廷對宣府兵馬的欠餉,從萬曆四十一年至今,一共八年時間,欠餉七十六萬四千七百兩。

因此他必須找出一個黨派來爲熊廷弼說話,並且這個黨派的地位還不能低。

其次、朱由檢會帶着人馬爲十營兵馬親自發餉,只要有空額,那麼領兵將領就只有死路一條。

到時候不僅能省下銀子,還能查殺將領,抄家獲銀。

“好!”聽到這話,朱由校露出幾分欣慰道:

“我不是說了麼?”朱由檢認真道:“要練兵,便是要保護哥哥,叫哥哥安心的坐在皇位上。”

他只當是弟弟爲了自己這個哥哥出一次遠門,幫哥哥辦件頭疼的事情。

這麼一想、朱由檢便道:

簡單看過後,他便遞給了朱由檢,而朱由檢看到了奏疏內容也不由頭疼起來。

“能臣執拗是好事,若是不在正事上執拗,而是在黨爭上執拗,那纔是壞事。”朱由檢笑着迴應,叫好皇兄也點了點頭,表示說的不錯。

“呵呵、這倒也是。”朱由校被他逗笑了,因此擡手拍了拍他道:

“弟弟倒是對麾下兵馬很是自信啊。”

萬一朱由檢造反,那麼自昌平到京城不過百二十里,一個晝夜便能抵達京城腳下。

若是別的皇帝、可能會擔心親王會不會造反,但朱由校不怕。

這話說的有些嚴重了,但也確實是事實。

“因此、臣弟認爲,可以先告示宣府十營的營兵,只說冬季道路艱難,明歲三春軍餉一同發餉,以此安撫人馬。”

“去吧去吧,我叫人弄了午膳,等奏疏處理完差不多也能吃了。”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朱由檢快去,別在他前面嘚瑟。

朱由檢見狀、笑了笑也不說什麼,翻身上了小馬駒,坐穩之後,隨後便取了弓箭,在後左門的廣場上開始了騎射。

他在騎射、好皇兄在處理奏疏,兩人一個人玩鬧、一個人工作,倒真成了“勞逸結合”了。

只是這勞逸結合的逸都被朱由檢佔了,苦都被朱由校給吃了……

(本章完)

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163章 齊王黨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09章 秋風起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63章 齊王黨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96章 扶弟魔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
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163章 齊王黨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09章 秋風起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63章 齊王黨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96章 扶弟魔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