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

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

一番策馬,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兩人玩的不亦樂乎,只不過在他們玩的高興時,王安卻帶着兩個小太監,送來了厚厚的一疊奏疏。

見到奏疏,朱由校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裡有些不高興。

朱由檢見狀,只能順着開口道:

“騎了半個時辰,屬實有些累了,倒不如先休息一下?”

“也好”朱由校點了點頭,知道是朱由檢怕自己耽擱奏疏,顧忌面子說的話。

兩人翻身下馬,坐到了黃蓋羅傘下的椅子上,而旁邊的太監也送來了涼茶。

王安行禮道:

“萬歲、殿下,這是司禮監處理不了的一些奏疏,需要萬歲您的定奪。”

“其中這幾份是兵部送來的奏疏,一份是遼東經略熊廷弼的奏疏,一份是戶部關於宣餉的奏疏,另外一份是御史們關於昌平、通州兵馬的提議。”

“先看兵部的吧。”朱由校對於兵事還是十分上心的,因此接過奏疏掃了一眼,隨後遞給朱由檢,示意他看看。

“弟弟的話有道理,只不過你就這麼有自信,可以用兩個衛的兵馬替換掉通州和昌平兵馬,而不會引起底下衛所的不滿?”

只是眼下御馬監和羽林三衛的兵馬沒有練起來,要是練起來了,朱由檢都想立馬將羽林三衛歸還好皇兄,叫羽林三衛換下這兩地的兵馬。

二十五人中,又設一燕兒窩,這燕兒窩便是五名善射的騎兵。

不過即便他說的很含蓄,但也讓朱由校意識到了北直隸一帶兵馬是多麼的孱弱。

過了一會兒、朱由校看完了奏疏纔開口道:

其中說明了、上直二十六衛中通州衛的不作爲,還有昌平地區兵馬的疏於訓練。

這奏疏比朱由檢預想的還要長,足足有上千字,其中開篇便是熊廷弼想要請辭回鄉的疏辭。

“也好……”聽到朱由檢這麼說,朱由校只能點了點頭,隨後將手中奏疏遞給朱由檢道:

“前些日子御史馮三元彈劾熊廷弼,說不把他罷免,遼地終究無法保有。”

通州朱由檢不知道,但昌平一帶鞏華城的兵馬他是和楊漣一起看過的,確實不行。

不過他要求調九邊精兵三萬和土司兵兩萬的舉措,實在有些不妥。

不得不說、從奏疏上來看,熊廷弼除了末尾那幾百字的哭訴外,其餘對於遼東的形式分析的很到位。

這兩地兵馬雖然不多,只有兩個衛的兵馬,但每年吃餉也有七八萬兩銀子,算上吃的喝的、十萬兩銀子才能搞定。

因此他只能試探性道:“這份奏疏,臣弟以爲可以採納。”

朱由檢已經說得很露骨了,要不是顧忌面子,他都想說那些傢伙就是穿上甲冑和拿起兵器的農民。

“我把馮三元的奏章發給朝臣議論,不曾想這熊廷弼惱火了,這下正上書爲自己竭力辯解,並且請求罷官回鄉。”

這奏疏是一名御史巡視昌平、通州而上疏的奏疏。

但眼下只有十二萬了,只能說明熊廷弼又裁軍了,並且裁軍之後,能在曠野作戰的兵馬不過三四萬。

朱由檢見好皇兄臉色不好看、也乘勝追擊道:

“不如這樣?等明歲開春之後、臣弟叫羽林三衛回京城,在安定門外展露軍威,屆時哥哥再派一員大將統領他們,自然知道他們的厲害。”

只是眼下遼東雖然經過幾次裁軍,但十二萬兵馬的數量,曠野堪戰者不過三四萬罷了。

“臣弟有自信!”朱由檢自信回答道:

“臣弟留宿鞏華城時曾經看過當地的兵馬,說句實在話,那樣的兵馬即便是有五萬,也擋不住訓練半年的羽林三衛!”

【臣、遼東經略熊廷弼,遙叩聖恩,再疏請辭,遼地自三路覆沒、老奴再陷開原後……】

不得不說、他的提議還是有些意思的。

如此訓練了大半年,纔將遼東穩定下來。

這御史的建議是,裁撤昌平、通州等通昌一帶的兵馬三千,重新招募新的人馬。

“若是皇兄不急,請給臣弟半年時間,半年後臣弟歸還皇兄羽林三衛。”

但努爾哈赤必然會再他罷官後進攻遼東,因此要想抵禦努爾哈赤,必須調九邊精兵再調三萬,再調川東土司兵兩萬才能守住遼東。

朱由校開口詢問,而朱由檢則是看了一眼熊廷弼的奏疏。

“你怎麼看這事情?”

但這傢伙沒有想到、這種上疏的形式,只會讓朝廷對他的個人能力產生懷疑,尤其是朱由校。

這傢伙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直接說出這個數字就是想叫朝廷認識清楚,遼東的局勢不足以對努爾哈赤進行反攻。

再往下、熊廷弼講了講遼東的亂象,又說他將遼兵裁撤後,以每人一座校場、管兵千人,每千人分爲四十隊、每隊二十五人。

朱由檢瞥了一眼,只看到洋洋灑灑上千字的奏疏,叫人頭疼。

“嗯……”朱由校微微點頭,沒有說什麼有意義的話,只是皺着眉看着手中奏疏。

他罷官回鄉後,請遼東巡撫袁應泰經略遼東,這樣方能守住遼東。

從十二萬兵馬能看出,熊廷弼顯然又裁軍了,因爲滿桂告訴朱由檢的遼東局勢時,遼東還有十六萬兵馬。

再往後、便是熊廷弼對於姚宗文、馮三元等人誣陷自己在遼東沒有作爲的哭訴,並且列出了種種證據。

十萬兩銀子養了這麼些個廢物,想想朱由檢都覺得心疼。

“這麼一來、裁撤昌平、通州衛,清點兩衛田畝,不僅能每年省下十萬兩銀子,還能獲得足數的田地,爲朝廷的田賦增收。”

朱由校眼下已經是經過朱由檢幾次說過遼東情況,才知道了遼東當地情況的複雜。

“屆時、可以調羽林三衛中一衛守皇城,一衛守通州、一衛守昌平。”

朱由檢也沒有拒絕,而是接過奏疏掃了一眼。

但即使這樣,他對熊廷弼的奏疏也十分不滿,懷疑起了他的能力。

“這個老粗鄙,他就不能少說兩句?”

朱由檢在心中暗罵兩句,隨後又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爲熊廷弼擦屁股。

感謝“哈哈虎太郎、小小嘉鋆、知不稽、炎熱的小河夏天、今晚要吃肉、貧窮的靚仔、三尺玉龍”等大佬的打賞和月票,以及大家的推薦票和評論。

(本章完)

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46章 佈局西南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99章 爭鋒相對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50章 大小曹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3章 領兵要點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69章 滿桂到來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2章 兄友弟恭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11章 噩夢開局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
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46章 佈局西南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99章 爭鋒相對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50章 大小曹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3章 領兵要點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69章 滿桂到來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2章 兄友弟恭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11章 噩夢開局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