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浮沉(八)

“仲堅,先生也是爲這些人着想!”宇文士及一邊替元務本解釋,一邊向李旭連連搖頭。

“哼!”李旭冷哼了一聲,轉身去檢視安慰自家傷號,心裡的感覺比吃了一百隻蒼蠅還難受。對於元務本於戰敗後表現出來的冷靜與勇氣,他很是佩服。但此人視百姓如芻狗的態度,卻實在招人討厭。在旭子眼裡,那些俘虜雖然勇氣差了些,戰鬥力也十分薄弱,但都是些像舅舅張寶生那樣老實巴交的無辜百姓。若不是楊玄感、元務本等人野心太大,此刻這些俘虜還好好地在家種田耍子,誰會跑來做掉腦袋的買賣!

眼下戰敗了,元務本還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聖人姿態,彷彿他自己可以承擔下一切責任,憑藉勇氣和智慧能爲治下“羣氓”謀得一條活路。卻不想想如果不是他們幾個爲了虛名和貪念,連鎧甲和兵器都沒有就敢倉卒起事,那些人怎會落到如此境地!

雄武營其他將領對元務本也沒有什麼好感,見李旭來檢視戰果,立刻故意提高了嗓門。“回稟將軍,我軍陣亡兩百一十二人,重傷四十七人,輕傷六百。尚能戰者,四千三百五十八!毖敵三千有餘,俘虜敵軍將士兩萬零三百六十三。其中校尉六十人,督尉,別將十一人。郎將一”長史趙子銘捧着清冊大聲讀道。粗略統計上來得數字本來沒有如此精確,但是爲了羞辱元務本,他故意在把數字讀到個位。

“僞郡守元務本投降,正等候將軍發落!”趙子銘將清冊上繳,用眼角的餘光“瞄”了元務本一下,抱拳,肅立,然後轉身站到了一旁。

“稟將軍,此戰繳獲旌旗二十面,鎧甲一百五十副,橫刀五百餘把,菜刀六千,鐵叉六千,木棒一萬四千有餘!”司倉參軍秦行師故意把木棒讀數拉長,讓在場每個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雄武營諸將大聲鬨笑,元務本卻彷彿沒聽見他人的笑聲般,繼續鎮定自若地跟宇文士及探討軍務。須臾,李旭把軍中雜務處理完畢,宇文士及也結束了向元務本問計的舉動。幾個軍中核心人物略做協商,留下長史趙子銘和一千兵馬,負責照顧己方傷兵,並押送俘虜慢慢向黎陽行進。其他三千多將士跟隨李旭和宇文士及,由元務本帶路,徑直去取黎陽。

那留守黎陽城的叛軍早就從潰卒口中得知已方兵馬全軍覆沒的消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待看到郡守元務本領着敵軍前來取城,竟提不起任何勇氣抵抗,乖乖地按照元務本的命令開城投降。

李旭和宇文士及大喜,立刻派人接管城防,安頓士卒,封存府庫,整飭治安,從傍晚一直忙到半夜,纔想起來打了這麼大一場勝仗,還沒有派人向主帥報捷。二人趕緊商量說辭,統一意見,將白天的野戰和傍晚的取城情況一併寫了,分爲兩份,一份命人飛馬稟報老將軍宇文述。一份用火漆封好,以八百里加急速度回報大隋皇帝陛下。

待信使奉命離開,二人又想起此刻李安遠還帶着數百兵馬向汲縣佯動。趕緊又派了親兵出去,沿官道堵截李安遠,命他迅速向黎陽靠攏。接着,又派張秀領人去接應趙子銘,命他將降卒全部帶回黎陽,安置到城中軍營監管。待一切雜七雜八的事情忙活完了,天色不覺已經大亮。敵我情況不明,二人也不敢休息,隨便弄了點東西吃,就帶着親兵出門巡視城防。

黎陽城位於永濟渠邊,是大隋朝糧草囤積和運轉重地,因此城牆修得十分高大。甕城、馬臉、敵樓、箭塔,一干城防建築應有盡有。城牆上,備有大量的滾木、擂石,釘拍、長鉤等守城利器。正東和正北兩座高大的門樓裡,還存貯着十幾張牀子弩,只是年代已經久遠了,不知道是否堪用。

城中人口不多,因而民居甚少。在方方正正的城池內,每隔三十餘步,便是一座磚石壘就的糧倉。每座糧倉圓五丈,高兩丈餘。數十座糧倉加起來,裡邊的糧草足足有幾千萬石。正如元務本昨日所說,即便十萬大軍吃上五年,也未必能將這些存糧消耗得完。

“這麼多糧食!”宇文士及一邊看,一邊搖頭。當初決定輕兵奔襲黎陽,打得本是趁叛軍不備,將其糧倉一把火燒燬的主意。可如今看到這麼多糧食,又看到如此高大的城池,他心中未免舉棋不定。

“是啊,這麼多糧食!”李旭以嘆息聲相和。此刻他想的卻不是黎陽城如何高大,而是上谷郡沒人收割的麥子和黎陽周圍被焚燬的農田。三十萬倉卒回援的大軍把補給都拋棄在了路上,如果把黎陽的糧食留下來,大軍就不用再四下徵收。來年周圍那些百姓的日子就多少好過一些。

二人四目相對,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捨之意。雖然彼此的出發點不同,卻難得地想到了一處。

“此城修得甚爲結實,如果昨天不是元務本領着我們進城,憑咱們那四千多弟兄,一時半會兒很難入得了城門!”宇文士及衝着李旭點點頭,微笑着說道。

“那是自然,咱們倉卒而來,什麼合手的傢伙都沒有!即便造雲梯,沒三五日光景,也造不出足夠數量!”李旭點頭回應,眼裡充滿笑意。

“咱們沒趁手的攻城器械,楊玄感也未必有。即便是韓世萼親自來了,我就不信他能徒手爬上城頭!”宇文士及指點遠處的山川河流,大聲說道。

“宇文老將軍接到咱們的捷報,肯定會星夜來援。如果韓世萼敢在城下久留,你我就叫他來得去不得。”李旭緩緩擡起頭來,心中豪氣萬丈。

二人相視大笑,決定堅守到底。李密也罷,韓世萼也好,名氣都是別人傳出來的。宇文家的三郎和李家的小子沒他們名氣大,閱歷多,但真正打起來,卻說不定鹿死誰手。

既然決定了守城,二人當即就開始探討兵力部署。眼下雄武營還能參加戰鬥的將士只有四千多人,將他們全部安排到城牆上去顯然是個愚蠢的想法。除了自己的袍澤外,二人還能用的就是城中的俘虜。眼下那些人都關押在軍營中等候處置,經受了昨天一場打擊後,每個人都恭順得如綿羊一般。趙子銘以一千兵馬押送兩萬多俘虜,中途居然沒有任何人試圖逃走。

“將是兵之膽,把夥長以上的軍官換成咱們的人!有這些軍官在其中鎮着,他們想造反也造不起來!”宇文述拿了塊石頭,在地上畫出一串數字。“兩萬人,需要兩千個夥長。加上隊正、旅率、校尉,咱們雄武營弟兄,倒有一大半人暫時要過過官癮!”

“留下三個團騎兵待命,如果敵軍攻得太肆無忌憚,我還可以帶人出去衝殺一回!”李旭抓了根樹枝,蹲到了宇文士及旁邊。

“三公子越來越像兵痞!”宇文氏的幾個家將皺了皺眉頭,心中暗罵。“都是被這野小子帶的,不知道這野小子有什麼好處,居然讓三公子與他那麼投緣!”

腹誹歸腹誹,家將們還是盡職地散開,四下警戒,以免閒雜人靠近,打擾兩位大人商量軍務。宇文士及和李旭蹲在碩大的一座糧倉下,以地爲案,揀石爲筆,慢慢將城防部署勾勒出大致輪廓。

“跟俘虜們說,如果他們能在守城戰中立下功勞,則和大隋府兵一樣記功、受賞!”李旭又檢視了一遍二人的商討結果,低聲補充道。

“嗯,首惡是元務本。首惡既然伏誅,協從一概不問。待今天晚上問完了敵情,再請元先生吃頓酒,咱們就送他上路!”宇文士及丟下用完石塊,拍拍手,站起身來,臉上表情格外輕鬆。

“利用降卒守城的計策,不是元務本獻給你的麼?”李旭輕輕地放下手中樹枝,問話中帶着掩飾不住的驚訝。他本以爲元務本又獻城,又獻計,念在他態度那麼恭順的份上,至少宇文士及會考慮在皇帝面前給他求個情,免他一死。卻沒想到宇文士及根本沒把元務本的性命放在心上。

“那當然是,你甭看他附逆投敵,卻也是心中裝着百姓好官。他說從賊的將士,都是他強行抓來的,心中沒什麼是非善惡。建議我把他們重新整頓,和雄武營弟兄一道固守黎陽!”宇文士及嘆了口氣,回答。在他眼裡,元務本能在戰敗後把黎陽城交出來,不失爲一個磊落的名士。但在叛軍中名氣越大,行蹤也越難隱藏。

“可,可他已經將功,將功贖罪了啊?”李旭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又瞪了老大。他並不喜歡元務本,在他看來,此人行事從頭到腳透着古怪,把家中老少都送給別人當奴隸了,自己的頭也即將被砍下來,卻好像甘之如飴。但像宇文士及這樣一邊誇着人家,一邊想着如何割人家腦袋的舉止,卻也太出人意料。

“咱們大隋,不會追究死人的罪責!”宇文士及拍拍李旭的肩膀,像安慰小弟弟一樣爲他解釋,“我現在殺了他,皇上將來就不會滅他的族。他的家人既然已經成了我宇文家的奴隸,刑部自然也不會深究到底。如果咱們把他當作俘虜獻給皇上,將來恐怕不但他本人要被凌遲,家中妻兒、老小,還有兄弟、子侄,都逃不過一死!若遇上個酷吏審理此案,就是元先生那些旁支、表親,也要發配到塞上去戍邊,這一去,永遠都不可能回得來!”

“啊!”李旭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已經能塞下一整個雞蛋。大隋朝關於叛亂的律條,他原來一點不懂。所以一直幻想着能在疆場上與授業恩師楊夫子相逢,然後偷偷地將恩師藏起來,待風聲小時再放走。如今他卻發現這種想法有多幼稚,幼稚得簡直令人發笑。

“中原各地有規矩,非地方望族子侄不可爲吏。元務本雖然只是個縣尉,可元家在地方上也算大戶。全家老少加起來少說也有上百口。咱們殺了他,其實是救了他全家!”宇文士及話如同驚雷,聲聲在李旭頭上炸響。

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無名(二)第5章 無名(二)第5章 君恩(三)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變徵(七)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干城(三)尾聲一正劇版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出仕(六)第3章 爭雄(三)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國殤(三)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諾言(一)第6章 持槊(二)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出仕(四)第4章 取捨(三)第5章 諾言(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2章 出仕(五)第2章 展翼(七)第1章 大賊(六)第7章 盛世(四)第1章 出柙(二)第7章 盛世(二)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背棄(五)第4章 國殤(四)尾聲二架空版第2章 出塞(二)第4章 故人(三)第5章 歸途(五)第2章 背棄(八)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壯士(二)第3章 浮沉(六)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虎雛(六)第3章 何草(五)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吳鉤(五)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虎雛(六)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歸途(八)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何草(一)第4章 補天(五)第1章 肱股(四)第3章 出仕(四)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扶搖(六)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烽火(二)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君恩(三)第3章 烽火(三)第1章 大賊(二)第6章 持槊(八)第7章 盛世(六)第4章 國殤(二)第5章 獵鹿(二)第2章 虎雛(七)第5章 君恩(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扶搖(七)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二)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曠野(一)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獵鹿(二)第1章 出柙(六)第1章 出柙(四)第3章 浮沉(五)第2章 出仕(六)
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無名(二)第5章 無名(二)第5章 君恩(三)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變徵(七)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干城(三)尾聲一正劇版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出仕(六)第3章 爭雄(三)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國殤(三)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諾言(一)第6章 持槊(二)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出仕(四)第4章 取捨(三)第5章 諾言(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2章 出仕(五)第2章 展翼(七)第1章 大賊(六)第7章 盛世(四)第1章 出柙(二)第7章 盛世(二)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背棄(五)第4章 國殤(四)尾聲二架空版第2章 出塞(二)第4章 故人(三)第5章 歸途(五)第2章 背棄(八)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壯士(二)第3章 浮沉(六)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虎雛(六)第3章 何草(五)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吳鉤(五)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虎雛(六)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歸途(八)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何草(一)第4章 補天(五)第1章 肱股(四)第3章 出仕(四)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扶搖(六)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烽火(二)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君恩(三)第3章 烽火(三)第1章 大賊(二)第6章 持槊(八)第7章 盛世(六)第4章 國殤(二)第5章 獵鹿(二)第2章 虎雛(七)第5章 君恩(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扶搖(七)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二)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曠野(一)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獵鹿(二)第1章 出柙(六)第1章 出柙(四)第3章 浮沉(五)第2章 出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