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展翼(五)

“這個李仲堅,倒也是個英雄!”同樣處於極度震驚當中,羅成看上去卻遠比數十里之外的竇建德沉着。父親羅藝的多年言傳身教薰陶出了他處變不驚的本能,而自身的驕傲性格也使得他聽聞李旭的到來後非但不肯示弱,反而在內心深處涌起了一絲興奮。

與傳說中的英雄一較短長是羅成多年的夢想。自從十四歲開始,他的耳朵裡就被人灌滿了關於李仲堅,關於他和八百壯士轉戰遼東三千里的英雄故事。雖然在朝廷的有意無意推動下,整個故事已經和事實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但羅成就是願意聽,願意讓自己少年的夢和故事裡的背影交相重疊。

他是虎賁大將軍羅藝的嫡生獨子,所以永遠沒機會作爲一個小小的旅率陣前拼殺。作爲幽州軍的唯一繼承人,他也一直沒遇到過什麼強大對手。記憶中,僅僅於前年隨父親出塞那次戰鬥勉強算得上過癮。但那次戰鬥中羅成左側爲宿將步兵,右側爲宿將劉義方,老爹羅藝又在背後坐鎮,根本沒讓他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本事來。至於這次領兵南下河間,到目前爲止他只和幾夥前來探聽虛實的小兵毛子打了兩仗,完全是牛刀殺雞,寶劍砍柴。

既然李仲堅主動出擊,羅成就決定和他好好打上一場。爲自己爭一個碩大的名頭,也讓父親看看自己這個兒子是如何給他漲臉。所以,從斥候口中問清楚了敵軍的虛實後,他立刻做出決定,命令帳下先鋒沈炯領兩千士卒出征,連夜襲擾李旭的軍營。

“你只准站在遠處製造混亂,別給博陵軍休息的機會,也別靠得太近被人反撲!”抓起令箭,羅成聽到自己的聲音居然在發顫。“無論目的是否達到,只要保證麾下弟兄平安,我就記你首功!”

“得令!”沈炯興奮得一哆嗦,抱拳肅立,大聲迴應。

他很慶幸劉義方等老將此刻都不在羅成身邊,否則肯定不會輕易地讓自己得到立功機會。幽州軍縱橫邊塞這麼多年罕逢敵手,試問區區博陵小卒如何擋得住?如果這次少將軍能帶領大夥將李旭所部擊潰,那些老傢伙們就要對年青一代刮目相看。再也沒機會羅羅嗦嗦,一個個終日就像秋天的蟈蟈般沒完沒了。

“小心些,敵軍而有防備,你就立刻撤退。李仲堅雖然新敗,但他的名頭不是白來的!”將令箭交道親信之手後,羅成拍了拍對方肩膀,小聲叮囑。

驕兵必敗,父親曾經多次叮囑過他不要小瞧任何敵人。所以,他也儘量把李旭放在前輩高人的位置上,雖然這個前輩年齡與自己差不了多少。

“來人,持我的將令去調魯城和平舒二地的守軍,讓他們接到命令後,即刻向束城靠攏!”送走了心腹愛將,羅成又抓起第二、第三支令箭。眼下幽州軍在河間郡的最大劣勢爲兵力過於分散。羅成所處的主營束城只有一萬左右兵馬,其餘弟兄都在附近幾個縣城執行任務。如果面對的還是趙子銘,羅成憑着手中的兩千輕騎和八千步卒,足以跟對方放手一搏。但考慮到即將面對的是李仲堅,幽州軍就不得不更謹慎些。先將所有力量聚集成一個拳頭,再找機會與李某人一爭高下。

“諾!”傳令兵快步上前,接過將令,然後小跑着出帳。

“看你們急的那樣樣子!”羅成在心裡笑罵,然後抓起第四支令箭,詢問,“今晚輪到誰巡夜?”。

“末將劉德馨!”劉義方之子出列,大聲響應。

“拿着這支令箭調派雙倍人手,城門,城牆均按戰時上崗!”羅成衝劉德馨點點頭,交代。

“少將軍放心,末將決不給敵人可乘之機!”劉德馨肅立,大聲保證。

“敵人還沒到呢,你小心些就是,別一驚一咋地!”作爲東線營中爲數不多的前輩,行軍長史秦濟笑了笑,在一旁提醒。他贊同大夥認真對待敵軍,但不贊同把敵人看得太強大。否則,只會起到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的效果,實在是得不償失。

“秦長史說得好,大夥今夜該幹什麼幹什麼。至少要到明天中午其他兩城的弟兄們才能趕過來。到那時候博陵軍的體力估計也恢復得差不多了,然後咱們兩方紮紮實實地打一場硬仗,我就不信姓李的還長了三個腦袋六隻胳膊!”羅成贊同秦濟的建議,笑着叮囑。

算下來,在過去的一天之內博陵軍足足走了八十餘里。這種行軍強度下,士卒們體力消耗一定非常的大。李仲堅和他的部下都不是鐵打的,他們需要休息。所以大夥小心歸小心,真正戰鬥卻未必很快開始。

計算着自家兵馬集結所需要的時間和敵軍可能開始的進攻時刻,羅成的心又安定了不少。他相信如果自己堅守束城,對方即便是飛將軍再世,也沒有能力迅速跟自己決出勝負。但那樣的話,攻破博陵的頭功就有可能被父親麾下的老將軍們搶走,實在令人心有不甘。

如果我領軍出戰呢?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想法竄進羅成的心臟。他感覺到嗓子發乾,渾身被加速流動的血液燒得燥熱。野戰中擊敗李仲堅,這可是所有爲將者的夢想。論雙方兵力,幽州軍和博陵軍彼此相差不大。論士卒體力,幽州軍牢牢佔據上風。論士氣,幽州軍乘興而來,博陵軍剛剛經受一場大敗……算來算去,羅成欣喜地發現除了自己的經驗和名頭不如李旭外,無論從哪個角度,幽州軍都不弱於對方。

‘名聲是打出來的,而經驗要靠實戰來積累!’他暗暗地告誡自己。眼下正好有一個實戰的機會。即便一時失手,幽州軍還可以退回城中,據險抵抗。而一旦擊敗李旭……

誘惑,難以視而不見的誘惑。即便勉強轉過頭去,巨大的誘惑依舊如蜜糖般將濃郁的香味朝羅成鼻子裡送。他聽得見自己心裡的渴望,但又忘不了肩頭上的職責。涌出一個念頭又自己否定,涌出一個設想又自己推翻,如是反反覆覆折騰,從吃霄夜時一直折騰到第二天黎明,與李旭當面對決的衝動依然難以遏制。

黎明時分,一陣嘈雜的腳步結束了羅成半夢半醒的狀態。“誰在外面喧譁!”伸手從牀頭摘下寶劍,他大聲追問。軍營亂跑是要被處罰的,即便是平素脾氣再溫和,他也不能容忍有人故意違背軍規。

“是,行軍長史秦濟。”執戟侍衛聞聲入內,臉色蒼白如雪,“稟少將軍,行軍長史秦濟,前營統領崔懷勝求見。說有緊急軍情需要當面向少將軍稟報!”

“無論多緊急的事情,讓他們去中軍等着!”羅成心裡一驚,渾身上下的疲憊瞬間消失。“主帥是一軍之膽,要泰山崩於面前而不變色”,他反覆默唸着父親的教導,頂盔貫甲,然後以和平時一樣的步伐走向中軍大帳。

幾乎所有的核心將領都已經被驚醒了。他們聚在帥案兩邊,不停地交頭接耳。 議論聲就像無數只蒼蠅在耳邊飛,吵得羅成直犯惡心。“行了!”他用力一拍帥案,呵斥,“出征之前,大夥是怎麼保證的。天塌了還是地陷了,值得你們如此驚慌!”

議論聲如同被人用手擰住脖子般嘎然而止。帳中諸人都是將門之後,平素沒少受到父輩的指點。作爲武將,一個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越到關鍵時刻越要沉得住氣。況且昨夜的損失不大,不足以影響戰局。

“到底怎麼回事?秦長史,你不是有事情要稟報麼?”羅成的目光掃過衆人的臉,最後落在父親派來的行軍長史秦濟身上。

身爲老長史秦雍的族弟,秦濟遠沒有兄長那樣沉穩。上前幾步,他用明顯顫抖着的聲音說道:“據斥候回報,沈炯將軍昨夜遭到了敵軍的反制。兵敗,具體傷亡還不清楚!”

“消息證實了麼?具體過程如何?”羅成皺了皺眉頭,學着父親的模樣追問。一雙握在桌案下的拳頭已經發白,掌心處傳來劇烈地痛。

“敗兵正向回撤。所以消息只得到部分證實。具體過程據斥候轉述,沈炯將軍奉命去騷擾敵人,卻被李仲堅打了個埋伏。麾下弟兄在黑夜中被打散了,主將至今還沒音信!”秦濟想了想,儘量讓自己的話聽上去有條理。

東路軍的主要目的是爲了鍛鍊隊伍,所以主帥羅藝根本沒派有經驗的老將前來坐鎮。突發問題之前,他這個憑資歷熬上來的長史,根本起不到參贊軍務的作用。

知道自己的長史不堪大用,羅成只好自己解決問題。仔細想了想,他沉着聲音吩咐,“加派幾夥斥候出去打探消息,一定要找到沈將軍,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是!”斥候統領崔懷勝立刻迴應,轉身出帳。

“你不可能把沈兄找回來!”望着斥候統領的背影,羅成心中暗中得出結論。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只是爲了安慰眼前的其他將領。兩千士卒被近十倍的博陵軍包圍,怎可能有太多的人逃出生天。如今羅成只能期待沈炯運氣好,別被敵將斬於陣前。只要留得命在,無論受了多少苦,幽州軍早晚會將他救回來,早晚會爲他討還公道。

第4章 變徵(三)第3章 爭雄(二)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曠野(六)第8章 疊唱(二)第1章 擊鼓(五)第5章 諾言(六)第6章 錦瑟(三)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出仕(三)第2章 出仕(一)第3章 烽火(一)第6章 持槊(七)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展翼(六)第4章 變徵(一)第2章 吳鉤(一)第5章 君恩(一)第4章 補天(五)第6章 持槊(四)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背棄(二)第2章 虎雛(五)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曠野(五)第7章 盛世(十三)第5章 諾言(二)第1章 大賊(一)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歸途(五)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虎雛(二)第5章 歸途(六)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國殤(八)第5章 獵鹿(一)第4章 故人(六)第3章 浮沉(八)第3章 扶搖(八)第4章 取捨(七)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烽火(三)第2章 吳鉤(四)第6章 持槊(六)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背棄(二)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一)第7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八)第4章 變徵(六)第7章 盛世(八)第3章 浮沉(六)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君恩(三上)第4章 醉鄉(五)第6章 持槊(五)第1章 擊鼓(六)第4章 醉鄉(二)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歸途(七)第4章 取捨(八)第1章 雷霆(五)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虎雛(二)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出柙(一)第3章 無衣(五)第3章 無衣(五)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烽火(六)第1章 出柙(三)第3章 浮沉(三)第5章 無家(二)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無名(一)第7章 盛世(六)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八)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虎雛(三)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曠野(二)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扶搖(一)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虎雛(四)第2章 出仕(四)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歸途(二)第4章 國殤(四)
第4章 變徵(三)第3章 爭雄(二)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曠野(六)第8章 疊唱(二)第1章 擊鼓(五)第5章 諾言(六)第6章 錦瑟(三)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出仕(三)第2章 出仕(一)第3章 烽火(一)第6章 持槊(七)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展翼(六)第4章 變徵(一)第2章 吳鉤(一)第5章 君恩(一)第4章 補天(五)第6章 持槊(四)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背棄(二)第2章 虎雛(五)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曠野(五)第7章 盛世(十三)第5章 諾言(二)第1章 大賊(一)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歸途(五)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虎雛(二)第5章 歸途(六)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國殤(八)第5章 獵鹿(一)第4章 故人(六)第3章 浮沉(八)第3章 扶搖(八)第4章 取捨(七)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烽火(三)第2章 吳鉤(四)第6章 持槊(六)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背棄(二)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一)第7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八)第4章 變徵(六)第7章 盛世(八)第3章 浮沉(六)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君恩(三上)第4章 醉鄉(五)第6章 持槊(五)第1章 擊鼓(六)第4章 醉鄉(二)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歸途(七)第4章 取捨(八)第1章 雷霆(五)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虎雛(二)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出柙(一)第3章 無衣(五)第3章 無衣(五)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烽火(六)第1章 出柙(三)第3章 浮沉(三)第5章 無家(二)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無名(一)第7章 盛世(六)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八)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虎雛(三)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曠野(二)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扶搖(一)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虎雛(四)第2章 出仕(四)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歸途(二)第4章 國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