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持槊(六)

但凡從生死之間打過滾的人心胸都不會太狹窄。況且大夥此時又面對着共同的仇敵。所以王伏寶稍一改口河東將士也不再追究他惡語傷人一場突然而來的風波就這樣在笑聲中悄然化解。

軍議依舊由李建成來主持林林總總陳說的也都是些好消息。但旭子卻覺得有些酒意上涌一些非常重要的軍情也是從左耳朵聽進轉眼自右耳朵冒出再難有半點印象留於心頭。

在李旭的印象中曲突通與堯君素兩位老將是目前在河東境內唯一還支持江都的兩根釘子。東都兵馬回撤後兩位老將軍的退路便全部被劉弘基與柴紹堵死麾下士氣必然一落千丈。所以當他聽說東都兵馬回撤立刻想到了曲突通與堯君素二人的命運。而李建成的回答恰恰驗證了他的推斷曲突通對大隋徹底失去了信心堯君素部即便能比曲突通部多堅持幾天也避免不了全軍覆滅的結局。

此事對於河東李家以及長城防線而言是個天大的喜訊。曲突通投降後京師的兵馬就可以沿漱水與汾河直線北上支援雁門與涿郡再不用到繞馮翊郡這個大***。

只是如此一來恐怕遠在江都的楊廣再無北返的機會?雖然是爲了抵禦突厥入侵博陵纔不得不與河東聯手。但細算下來自己到底還是辜負了他!想到此節李旭心裡不覺一陣黯然。

照目前的度展下去恐怕一年之內天下便再無任何諸侯有實力與李淵抗衡。五年之內中原便會重新統一於李家旗下。大隋將不復存在製造了無數災難又給予過自己無數機會的皇帝陛下將無處容身。而自己將成爲唐王家族的武將大隋的掘墓者越兩位師父的預期出將入相。慢慢成爲下一個李淵、薛世雄或者宇文述。

這一切都是自己希望的麼?旭子不知道。他只覺得對曾經經歷的某些日子非常厭倦。厭倦到不願意去重複。而如何讓這些日子不重複他目前又找不到任何辦法只能隨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正像他曾經許諾給時德方等人一個未來一樣其實博陵軍的未來具體在哪裡他這個領路者自己也不清楚。

到了這種時候天下已經沒有師父再能爲他提供指點。旭子只能靠自己去領悟自己去摸索自己承受摸索中的所有困惑與迷茫。這種四處全是路卻沒一條指向終點的迷茫感覺如毒蛇般纏住了他讓他四肢無力鼻尖麻。彷彿睜着眼睛做噩夢總想醒來卻一動不能動。

作爲三軍主將在軍議上一言不的行爲肯定會引起關注。很快大夥都停止了言將目光全部轉向他這裡。看到旭子臉色灰青鬢角上全是汗珠李建成立刻靠了過來兄長般探了探他的額頭關切地詢問道:“仲堅是不是太倦了?要不咱們明天再議論剩下的軍情你先回去休息?”

“啊哦沒事大夥繼續!”李旭本能地向後仰身避開李建成的手掌然後又迅將身體挺直訕訕地回答。

“其實我們議得也差不多了。李世民將軍已經與薛舉達成合約隨時都可以趕來支援。如果大將軍覺得有必要的話就爲此做個決定!”時德方的心思轉得快猜到剛纔自家主帥肯定魂飛天外了藉着徵詢意見的方式將先前的議題重複了一遍。

“陳老前輩的意思是讓李世民將軍留爲後援不忙着趕往前線。但張將軍以爲目前形勢展還很難估測多一支部隊前來咱們獲勝的把握也會多一分。既然李世民將軍與薛舉那邊已經言和了就應該立刻趕過來!”方延年一邊總結剛纔的各種觀點一邊用眼角的餘光向李建成身上瞟。

藉着兩位心腹幕僚的提示回過神來的旭子立刻弄明白了大夥爭議內容。李世民帶領唐王麾下的右路軍前方扶風抵抗薛舉的進攻這個情報是他早就掌握的。以薛天王當時表現出來的實力博陵軍上下都認爲那將是一場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的惡戰。而李世民卻能在抵達扶風后立刻穩住局勢不可謂手段不高明。只是在兵力並沒受損的情況下薛舉爲什麼能與李世民握手言和?這一點就實在令人費解了。除非有人能從背後牽制薛舉或者說薛天王也認爲在突厥狼騎南下叩關之時中原豪傑的確不該再爭個你死我活

對整個長城防線而言這些懸疑都不重要。眼下重要的是李世民有能力前來幫忙而世子建成顯然不希望自己的弟弟摻和進來搶走率衆抵禦外辱風頭。所以最後的決策只能由李旭這個名義上的統帥來做只有他的資歷和威望才能讓決定做出來後所有相關的人都沒話說。

“我也贊成讓世民所部右軍作爲後備!”李旭略一沉吟然後迅給出很多人希望的答案。目光環視衆同僚他在左軍將領臉上清楚地看到了喜悅之色。‘李家兄弟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了!’他於心裡得出如是結論與此同時自己初次與李建成兄弟見面時世民對長兄的敬愛和依戀情景快閃過眼前。

“如果唐王准許我建議請李世民將軍帶領所部兵馬進駐太原!”頓了頓李旭接着補充。他不想過多插手李建成兄弟之間的爭端所以乾脆折中一下安排李世民領兵到太原駐紮。如果長城防線告急李世民既可以支援雁門也可以取道井陘關支援河北六郡。如果阿史那兄弟一戰而潰自然前方再沒右軍什麼事兒李建成也不必過於擔憂自己的鋒芒被弟弟所掩蓋。

“我今晚連夜修書將仲堅的建議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李建成得償所願非常高興地說道。

“有勞世子!”李旭笑着拱手。

解決了李世民這個大麻煩其他議題便再不存有爭論。前線缺少器械缺少糧草儲備將士們的生存條件也十分艱苦因此一切來自後方的援助都是受歡迎的。至於對付外敵的策略到目前爲止派遣騎兵和少數部隊到沿着長城外反覆出擊的計策還是卓據成效的所以已經回到赤城堡的王須拔等人還要再出去一次趕在骨託魯的大隊人馬沒殺到之前清理掉一部分提前來打秋風的部族。至於羅藝那邊的新動向李旭和建成也增派了更多的士卒去防備。

此外鑑於幽州軍目前含混的態度大夥還得再派出數千兵馬到上谷去接應即將送往前線的糧秣。運糧的船隻抵達河間郡與涿郡的交界處後爲了防止幽州軍的截留便不能再走運河只能逆着拒馬河——淶水而上。官兵和民壯們要在淶水大拐彎處南麓將糧秣卸船然後沿6路搬往涿郡的治所懷戎。

這樣一番折騰比船隊直接走北運河經薊縣、桑乾河運往懷戎要多花費小半月時間沿途損耗也要增加數倍。但比起被羅藝一口吞下還是“幸運”了許多。

“我記得王將軍曾經說過這批糧秣裡邊除了竇王爺提供的那部分外還有人出了力。不知道此人是誰居然能有這麼大的手筆?”安排妥當了糧食運輸和護送問題李旭皺着眉頭問道。

白天談及此事時李建成和王伏寶幾個顯然都不希望讓太多的人知道出力者的名姓。而李旭經過反覆考慮之後卻愕然現眼下只有一個人才能像王伏寶所介紹的那樣獨自提供了這批糧草的大半。

只有這個人手頭纔有那麼多餘糧。也只有這個人才有本事讓竇建德不懷疑他的居心順利給運糧船提供一切便利。而這個人的名字是旭子如此熟悉又如此希望每每想起來心頭都會涌起一股溫暖。

此時軍帳中已經只剩下三家兵馬的核心人物所以李建成也沒必要再故弄虛玄笑了笑低聲回答:“我知道仲堅必然會有此一問。竇王爺來信時特地言明此人希望這批糧草全是以竇家軍的名義送出。而竇王爺是個磊落漢子不願意冒他人之功。所以大夥只好含混着”

“是從黎陽倉裡搬出來的糧食!這麼說你明白誰送的了吧!”王伏寶嫌李建成說得囉嗦搶過話頭來大聲道。

大隋黎陽倉裡的糧食。以中原之糧養爲中原守土之士。送糧之人沒想過自己身屬瓦崗飽受猜疑。他只記得他是中原人只記得自己的兄弟在塞上與狼騎拼命。

第2章 展翼(八)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吳鉤(八)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獵鹿(四)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二)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干城(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干城(五)第5章 諾言(二)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取捨(二)第2章 背棄(七)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取捨(八)第5章 無名(六)第4章 變徵(五下)第4章 補天(六)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大賊(六)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取捨(二)第4章 取捨(五)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出仕(六)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扶搖(三)第3章 無衣(五)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君恩(二)第3章 扶搖(三)第5章 歸途(六)第3章 無衣(三)第4章 取捨(一)第2章 出仕(一)第5章 獵鹿(九)第5章 獵鹿(一上)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雷霆(一)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展翼(四)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四)第1章 出柙(三)第1章 大賊(二)第4章 烽火(四)第1章 出柙(四)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雷霆(五)第5章 歸途(七)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變徵(二)第2章 虎雛(四)第7章 盛世(五)第5章 無名(四)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壯士(三)第4章 國殤(六)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干城(四)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展翼(四)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獵鹿(一)第3章 扶搖(八)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爭雄(六)第5章 君恩(四)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曠野(四)第5章 無名(一)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二)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扶搖(七)第3章 浮沉(八)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出柙(一)第2章 壯士(二)
第2章 展翼(八)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吳鉤(八)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獵鹿(四)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二)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干城(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干城(五)第5章 諾言(二)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取捨(二)第2章 背棄(七)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取捨(八)第5章 無名(六)第4章 變徵(五下)第4章 補天(六)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大賊(六)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取捨(二)第4章 取捨(五)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出仕(六)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扶搖(三)第3章 無衣(五)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君恩(二)第3章 扶搖(三)第5章 歸途(六)第3章 無衣(三)第4章 取捨(一)第2章 出仕(一)第5章 獵鹿(九)第5章 獵鹿(一上)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雷霆(一)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展翼(四)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四)第1章 出柙(三)第1章 大賊(二)第4章 烽火(四)第1章 出柙(四)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雷霆(五)第5章 歸途(七)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變徵(二)第2章 虎雛(四)第7章 盛世(五)第5章 無名(四)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壯士(三)第4章 國殤(六)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干城(四)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展翼(四)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獵鹿(一)第3章 扶搖(八)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爭雄(六)第5章 君恩(四)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曠野(四)第5章 無名(一)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二)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扶搖(七)第3章 浮沉(八)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出柙(一)第2章 壯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