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死營得安

城頭上的火炮開始發出巨響,“轟轟轟”地聲音,連綿不絕。

一發發實心鐵蛋從死營將士的頭頂越過,把正衝鋒而來的建虜騎軍犁出一道道直線的空隙,打得建虜人馬俱碎。

但建虜實在太多了,這犁出來的空隙眨眼間就又被騎軍所掩蓋,繼續向錦州城下覆蓋過來。

同時,錦州城的吊橋在炮聲中隨之放下,“啪”地一聲巨響,拍在了護城河岸邊,能看出這吊橋放得有點急。

吊橋後面的城門也隨之打開,裡面緊接着開出一隊隊披甲的長槍士卒,結成防禦陣型,分列到城門兩側。

曹文詔一見,馬上下令全軍入城。

他自己則站在吊橋邊上,以穩定死營將士的軍心。免得死營將士在有逃生的可能性之下,亂了次序,爭先進城,反而會堵住進城的路。

死營將士看着“曹”字帥旗就屹立在吊橋邊上,“死”字軍旗則開始過吊橋入城,心中多少都安定了一點,開始緊張有序地過吊橋入城。

建虜看到死營開始入城,不顧炮火的轟擊,衝得更快了。

曹文詔一見,忙大聲呼喝最後面的死營將士下馬結陣。

二千多死營將士說多不多,說少又不少。城門口就那麼大,要全部入城總要點時間。

在大概有一半死營將士通過吊橋時,建虜終於衝到了近前。

也幸好死營的身後就是護城河,建虜沒法憑藉馬力衝鋒,否則犁過薄薄的一層明軍後,就會掉入護城河內。

只見建虜紛紛減速下馬,而後徒步殺向死營將士。一旦和明軍混在一起,他們就不懼城頭的炮火了。

入城的死營隊伍馬上顯出了一些慌亂,有的想往吊橋這邊擠,有的想和建虜拼了,一來二去,便造成了一些地方的堵塞。

曹文詔見此,便讓身後的旗手搖動帥旗,傳令給另外三位大將,帶兵攔住建虜,然後自己也帶着親衛往外殺去。也只有如此,才能安定軍心。

這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死營將士們馬上就不再慌亂,開始有序地進城。

袁可立在城頭看得不斷點頭,開口讚歎道:“真乃猛將也!”

然後他又向祖大壽命令道:“傳令,火槍弓箭掩護。”

對於是否接納城外死營入城,袁可立自有主見,他觀察一會後馬上做出決斷,勒令城內守軍接應死營入城。但終歸是要進行佈置才行,因此纔有了讓曹文詔焦急等待的那段時間。

一時之間,建虜羣中又被打出了一片空白帶,隔離了後面的建虜,使他們無法衝進死營陣中。

城頭的支援讓後陣殺敵的死營將士們壓力爲之一輕,也使他們知道身後有兄弟部隊在掩護他們。

於是,死營將士紛紛奮起餘勇,殺得更兇狠,要把這些尾隨而來的豺狼統統殺死。

奴酋多爾袞在炮程之外遠遠看到這個情況,恨得直咬牙。也是因爲追得急,並沒有隨軍帶大盾牌之類的,就無法越過那段隔離帶。

這時,多鐸和代善先後到了,看到多爾袞的帥旗,聚了過來。

他們也沒互相打招呼,紛紛看着戰況皺眉。

眼看着護城河外的明軍越來越少,慢慢地都匯聚到吊橋附近,馬上就快要都過吊橋了。

多鐸發狠地傳令道:“擡着那些死屍,擋着城頭明軍的彈矢,給我粘上去。”

多爾袞此時已平復了急迫的心情,聽到弟弟的命令,也發出軍令道:“弓箭手覆蓋吊橋附近,騎軍準備衝鋒吊橋。”

然而,戰場的情況太過混亂,等他們的命令傳到前線時。明軍基本已經都過了吊橋,在城內派出的槍兵協助下,吊橋繩索雖已被建虜砍斷無法拉起,但建虜也沒法攻過來。

倒是最後建虜弓箭手的覆蓋,讓來不及進城的明軍受傷頗多,就連最後進城的曹文詔,也是身中幾箭。

明軍一進城,城門隨之關上,城頭的滾木礌石紛紛砸向涌過吊橋的建虜,讓建虜留了一地的屍體後狼狽而退。

勝利完成了救援城外同袍的任務,城頭上的明軍看着遠去的建虜,齊聲歡呼起來,慶祝着勝利。

而死營將士在進城之後,卻紛紛攤倒在地,再無餘力站立。城外一戰,把他們本已耗得差不多的體力用得一點不剩,沒有多日的休息恢復,怕是緩不過來。

城門頭上,袁可立笑呵呵地看着身插幾支箭的曹文詔帶着三個手下走向自己。

“末將參見中丞大人。”曹文詔領着手下三將單膝跪地,向袁可立行禮。

雖然他不是袁可立所管,現已是京營中其中一營的統領。可袁可立也算對他、對死營是有救命之恩的,他這一拜倒也發自真心。

曹文詔的勇猛讓袁可立非常欣賞,他彷彿看到了自己以前的舊將,已經戰死的張盤。

他笑着說道:“軍前無須多禮,快快起來。”

隨後又關心地問道:“你身上可有妨礙。”

曹文詔剛站了起來,聽到袁可立關心的話語,纔想起身手還插着幾支箭,就順手都拔了,一邊回袁可立道:“多謝中丞關心,末將穿了幾層甲,建虜的輕箭射不進去。”

袁可立一笑,正想再說話之時,只聽曹文詔吩咐身後不遠的親衛道:“把人帶上來。”

他一聽,就不再說話,好奇地看着曹文詔要把什麼人帶上來。

在這間隙,曹文詔又和祖大壽、何可綱見禮。表面看來,他們之間都互相笑着道賀,並無間隙。

一個看似蒙古族的老頭被拖到袁可立的面前,丟在地上。看那樣子,好像已經奄奄一息了。

曹文詔在一邊解釋道:“他就是科爾沁部的達爾罕王賽桑,建虜的最大走狗。”

袁可立一聽,連忙吩咐親衛道:“把他擡下去,好好醫治,務必要讓他活着押解進京。”

袁可立明白,把這人活着押進京師的政治意義比死人要大多了,他恭喜曹文詔道:“此乃大功一件,皇上知道了必定大爲欣喜。”

曹文詔還是會做人的,他連忙回答道:“要不是中丞大人和各位錦州同袍相救,那會有末將的這份功勞。”

城頭上的人聽着這回答,都很高興,只是轉頭看看城外,發現建虜和蒙古軍並沒離去,好像還有圍城的趨勢。

袁可立見了,不以爲意地說道:“倉促之戰,還以騎軍圍城,無須顧慮,我等就和他們耗着好了。”

何可綱一聽,有點擔心地道:“就怕寧遠、山海關那邊不知實情而派出援軍。”

袁可立一聽,一顆心就沉了下來。他知道,在關寧軍中,並不是所有將領都像曹文詔這麼勇猛。

第768章 突圍第841章 暴乳第19章 中計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2章 攻守第360章 災情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0章 遇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16章 陽謀第16章 面聖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1章 親近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58章 貨幣戰爭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89章 睡吧乖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812章 宗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16章 面聖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866章 看稀奇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116章 陶瓷廠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300章 宣傳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168章 銀行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593章 殺明軍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22章 攻守第148章 教育部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33章 驚變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95章 獻俘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713章 燈下黑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656章 第一次第704章 宣言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11章 水泥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4章 相信(2)
第768章 突圍第841章 暴乳第19章 中計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2章 攻守第360章 災情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0章 遇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16章 陽謀第16章 面聖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1章 親近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58章 貨幣戰爭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89章 睡吧乖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812章 宗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16章 面聖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866章 看稀奇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116章 陶瓷廠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300章 宣傳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168章 銀行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593章 殺明軍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22章 攻守第148章 教育部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33章 驚變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95章 獻俘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713章 燈下黑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656章 第一次第704章 宣言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11章 水泥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4章 相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