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

包廂內的人都擡頭朝門口看去,只見李定國興沖沖地先跑了進來,過了一會李老四纔出現在門口。

“定國,問到什麼了?”鍾進衛笑着問他道。

李定國跑到鍾進衛面前才站住,臉上不見有汗。顯然這點運動對他來說,等於沒活動,他擡頭看着鍾進衛回答道:“侯爺,那人開始不肯說。後來他隨從跟他說了悄悄話後,他才告訴我說,這話劇比起其他的戲劇,是有一種真實感,但是,也就只有一點而已。”

鍾進衛一聽,想起剛纔散場的時候,從大堂內的那些看客所表現出來的情景看,好像真實感確實不是非常大,至少沒有引起他們的強烈反響。那些人就真得是在看戲,戲結束了,評論一番也就沒了,和他們本身關係不是很大。

要說這些人麻木,鍾進衛倒沒有這麼去想。任何一件事情,一做得不好,首先把原因歸結爲別人,這不是鍾進衛的作風。

他想到這裡,急忙問李定國道:“那他有具體說什麼麼?”

李定國的小腦袋點點頭,回答鍾進衛道:“有。他說遼東離開封遠在萬里之外,距離太遠,那邊發生的事情對於開封這花紅柳綠,吃喝玩樂的生活並沒有影響。他們也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可能會經歷這些慘劇,因此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了。”

鍾進衛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過來。人就是這麼一種動物,非事到臨頭才知事情的嚴峻。那些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人都是精英,但大部分人不是。

鍾進衛對李定國呵呵一笑,伸手摸摸他的頭道:“不錯,定國辛苦了,我知道怎麼改進這個話劇了。”

目前這個話劇就缺少了一個最終想告訴觀衆的目的,比如鍾進衛讓溫、吳編這個話劇的意思,就是想讓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都瞭解建虜的兇殘,遼東百姓的悲慘,希望他們能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的來幫助朝廷戰勝建虜。

現在基於這個目的,結合那個周王兒子所說,鍾進衛就想到了在話劇的末尾,對這一訴求進行展現。甚至可以展現朝廷急缺什麼,如果沒人??沒人支援的話,那麼兇殘的建虜就可能會破關而來,威脅他們的生活。這麼一來,這話劇就和觀衆有關了,也就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鍾進衛想到這裡,怕自己把這事忘記了,得趕緊回去把這事記下來吩咐下去。於是,他就對王鵬道:“走,回驛站。”

王鵬巴不得鍾進衛早點回去歇着,因此壓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並沒有問中興侯準備如何改進這個話劇,馬上讓人叫上散出去的護衛,護着中興侯回了驛站。

到了驛站後,鍾進衛先要了文房四寶,準備開寫。但他對毛筆字實在不擅長,就問還跟在身邊的四小道:“你們誰會寫字?”

四小互相看看,都搖了搖頭。

鍾進衛這時發現自己好像多問了,他們四個都出身貧困,被張獻忠收留後,也是居無定所,參加流賊後就更不可能學習了。

鍾進衛想着等到京師後,讓四小和李老四一起在府裡學識字,這個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還是必須識字才行。

“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回京師。”鍾進衛看他們的精神還是不錯,就對他們說道。

“是,侯爺。”四小學着之前王鵬的樣子,抱拳向鍾進衛一禮,然後就出了門,回自己住處休息去了。

房間內就剩下王鵬、李老四還在了,鍾進衛對他們並不避諱,自己的毛筆字如何他們是知道的。

他當即趴在桌子上開始努力寫起話劇改進之法,一邊寫一邊想着以後一定要做些炭筆帶身上才行。

第二天一早,鍾進衛啓程趕路回京。這且先不說,就說讓蒙古人和建虜都找不到的死營,現在的情況又如何了呢?

在科爾沁草原的腹地,珠日河草原所在,藍天白雲相依,地面蓋着一層綠油油地地毯,鮮嫩鮮嫩地嫩草,讓一羣羣的牛羊馬兒一邊吃着一邊歡快地叫喚幾聲。表面顯得很平和,只是有心人能發現,這和以前有點不一樣,牧羣太密集了。

在沿着珠日河兩岸的不遠處,扎着連綿不絕地蒙古包,這裡就是科爾沁族的達爾罕王旗所在。

現任的達爾罕王,爲博爾濟吉特氏,名寨桑,他的妹妹哲哲,一六一四年嫁於皇太極作爲正宮,而後又把他年僅爲十三歲的女兒布木布泰(也就是滿清電視劇中出鏡率極高的孝莊皇太后)也嫁給了皇太極,姑侄女同侍一夫。

如今的賽桑,雖然部族實力強勁,但他已熄了和女真爭雄的心思。爲自己,也爲部族找到了一個長久盟友而頗爲欣喜。

在之前的時候,賽桑唯一的煩惱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女兒海蘭珠的婚事,她非要找一個所謂的英雄才能出嫁,搞得現在都成了老姑娘了還沒找到夫家。

但最近以來,賽桑又多了一件煩惱的事,就是有關出塞報復的那支明軍的事。

現在科爾沁的牧場,正是牛羊馬放牧長膘的時候。可由於那支不知在何處的明軍,導致部族的人不敢散開放牧,都以王旗所在爲中心,縮在一起放牧,以免落單而被明軍襲擊。

目前的情況還可以,因爲附近的牧地還夠牛馬羊食用。

可如果再這麼持續下去的話,這裡的牧場就不足以持續供應整個部落的牧羣了。

對於這種情況,賽桑心中很急。

他也試着在嘗試各種方法,派出了大量探馬,和別的大部族一起尋找那支明軍。

可草原實在太大了,明軍的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要在這一望無垠的草原藏起來,也不是一件難事。

現在賽桑對這支明軍的一大頭痛之處在於,這支明軍和以往的任何明軍不一樣,全是有騎軍組成。能做到來無蹤,去無影,活脫脫就是一支草原上的大型馬賊。

如果有的選擇,賽桑寧可選擇面對明國以前有名的戚繼光的軍隊,兵強馬壯,還有火器、戰車相輔。賽桑一點都不怕,因爲就算啃不下來,至少也能跑得遠,危險得失看得清清楚楚,不象現在這麼憋屈。

賽桑派出去的探馬,辛苦了好多天,連個明軍的影子都沒找到。

按道理說,這支明軍也打了好多次仗,總會有一些傷兵吧。要是能抓到幾個掉隊或返回中原的傷兵,也能掌握一些明軍的信息。

但奇怪地是,這麼久了,居然一無所獲。唯有一些部族受攻擊過的戰場,留有一些焚燒的痕跡。

這讓有經驗的人得出一個結論,那些傷兵怕是都被處理掉了。

一想起這,賽桑心中就有點倒吸涼氣。這出塞的明軍將領是個狠人,而且統御部隊非常厲害。這事要是發生在自己的手下,估計那些手下會趁着自己不注意,成羣結對地跑了。

賽桑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好把自己的部族軍分爲四部分,有三支是自己的三個兒子統領,以汗帳爲中心,分駐三角,護住整個牧場。另外自己手下還有一支,則直接護衛汗帳,也可臨時作爲預備隊機動出擊。

這種被動挨打的防禦是沒辦法的辦法,讓天性喜歡主動攻擊的草原民族感到極其憋屈,恨不得馬上發現那支可惡的明軍,立馬能衝過去狠狠地把明軍撕成碎片。

賽桑在大帳內一邊獨自喝着馬奶酒,一邊看着女奴在帳中翩翩起舞。雖然天氣還冷,但帳內的溫度還可以,女奴們都只披一件輕紗,身體的隱秘部位隨着舞蹈動作而若隱若現。

但賽桑雖眼睛看着,卻一點感覺都沒有,他的心思繼續在想着剛纔想的事情。

前些天的時候,女真人傳來消息說派了大貝勒代善前來草原協助剿殺明軍。

賽桑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很是高興了一陣。不愧是蒙古人的盟友,知道蒙古遭受攻擊,出兵來幫助了。

於是大金能否打贏那支明軍,賽桑是一點都沒有懷疑過的,代善帶的兵馬顯然是八旗的精銳,打敗那些明軍那是易如反掌。

要不是多年以來看到大金對上明軍的戰力那麼強悍,賽桑當初也不會去和女真人結盟了。

賽桑唯一擔心的一點就是,代善也找不到明軍的下落,那就還是沒什麼用。

事情的進展一開始的時候,果然沒有出乎他的意料,女真人四處查探,也沒發現明軍的下落。

後來,事情慢慢地出乎他的意料了。代善竟然把那些小部族給吞併了,現在還在四處吞併那些中等的部族。

賽桑聽到這個消息後,一開始很是憤怒,這分明是趁火打劫。賽桑當時就要派人去譴責代善,並勸回那些蒙古部族。

但他的這個做法被他的兒子們攔住了,就簡單的一句話就把他問倒了:“這麼做就是和女真人作對,有把握能打贏他們麼?”

賽桑想到這裡就沒有底氣,只好就這麼算了,保住自己的部落就算盡到職責了。諒代善的牙口再好,也不可能來打自己這個大部族的主意!

就在賽桑回想到這裡時,大帳的簾子被人一掀,一人闖了進來,隔着那羣跳舞的女奴稟告道:“大汗,大金和碩貝勒代善派人求見。”

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649章 跳雷第360章 災情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2章 傳言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2章 傳言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48章 吐血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227章 兄弟情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66章 屠城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68章 銀行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6章 紙幣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8章 年夜飯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147章 數理化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360章 災情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42章 交易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91章 海蘭珠第116章 陶瓷廠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94章 陷阱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
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649章 跳雷第360章 災情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2章 傳言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2章 傳言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48章 吐血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227章 兄弟情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66章 屠城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68章 銀行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6章 紙幣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8章 年夜飯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147章 數理化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360章 災情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42章 交易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91章 海蘭珠第116章 陶瓷廠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94章 陷阱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