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

周皇后聽到皇上來了,微微有點吃驚,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站起來準備去迎接。

剛想邁動步子,就見崇禎皇帝已經走進來了,於是,就準備行禮。

崇禎皇帝看到周皇后站在一張小桌子邊,準備行禮,忙用手示意:“皇后無須多禮。”

說完時人已快步走到周皇后面前,兩人四目相對,都看到對方眼裡的情意。

“皇后,你怎麼還不休息,身體要緊。”

“陛下每日都忙到深夜,更需保重龍體。”周皇后一邊說一邊側身,請崇禎皇帝坐下。

她這麼一讓,崇禎皇帝就看到剛纔周皇后放桌上的東西了。他拿起來一看,讚道:“皇后的針線活是越來越好了,不細看都看出有補丁在上面。”

“陛下,您今天比以往要早休息,還有心情贊臣妾的手工,是不是中興伯回來了?”周皇后看着崇禎皇帝,語氣輕柔地猜道。

崇禎皇帝一聽,放下手中這件自己的裡衣,伸手握住周皇后的柔荑,看着她的臉,笑着誇獎道:“皇后果然聰慧。”

“臣妾不敢過問朝中之事,但陛下每次解決了朝中難事,都會誇中興伯,臣妾看陛下現在的心情,就猜是中興伯回來了。”

“錯,以後不是中興伯了。”崇禎皇帝聽了搖搖頭道。

“啊,誰比中興伯還有能耐?”周皇后有點驚異。

這一個多月以來,自從中興伯醒來之後,崇禎皇帝經常回宮的時候,會在她面前情不自禁地感概上天垂憐,太祖顯靈,派中興伯來幫助他。

現在崇禎皇帝竟然說以後不是中興伯來幫他了,真得是有點吃驚。

“呵呵,皇后誤會了,朕決定這幾日就封鍾師傅爲中興侯,這是朕之前就答應過的。”崇禎皇帝解釋道。

周皇后一聽,原來是自己理解差了,不由得微微臉紅,輕聲道:“陛下,臣妾一懷孕就變笨了。”

崇禎皇帝笑笑,安慰道:“不可能,朕的皇后怎麼會變笨呢,是朕沒說清楚。對了,這幾日還感到噁心麼?”

“已經好多了,按臣妾懷皇兒時的經驗,已經差不多沒事了,陛下無需掛念。”周皇后回道。

“嗯,好,朕的皇兒呢?”

“剛睡着不久,臣妾讓宮女去抱過來?”周皇后有點意外,崇禎皇帝一直忙於國事,很少會過問皇兒。

“睡着就不必了,朕今日過來,特意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崇禎皇帝注視着周皇后的眼睛。

周皇后沒有說話,用那雙迷人的眼睛回視着崇禎皇帝,臉上流露出一種期待之色。

從崇禎皇帝嘴裡說出好消息的次數太少了,不管是什麼消息,周皇后都喜歡聽夫君說,和他共享喜悅。

“朕決意在近期冊封太子。”

崇禎皇帝說完後,周皇后微微一呆,然後馬上反應過來,現在皇子就自己生了一個,要封太子,除了自己的兒子還有誰。

雖然自己兒子是長子,一般來說會是太子,但封了和沒封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歡喜之情從周皇后的心中涌出,佈滿了她的臉上,眼神中也帶上了驚喜:“陛下,這是真的?”

崇禎皇帝點點頭,說道:“君無戲言,當然是真的。”

兒子才兩歲不到,就被冊封爲太子,真是太意外了。

周皇后輕輕掙脫崇禎皇帝的手,然後想福下去,但馬上被崇禎皇帝攔住了,提醒道:“小心身子。”

周皇后就不再強行福了,聲音略大,帶點激動道:“臣妾替皇兒謝過陛下。”

“無需客氣,他不但是你的皇兒,也是朕的皇兒。”崇禎皇帝一邊說一邊扶着周皇后重新坐了下來。

他估摸了下時辰,對還在激動中的周皇后道:“時辰不早了,皇后早點歇息吧,朕去田貴妃那。”

周皇后如果以前聽到這話,說不定心裡會有點吃醋,但此時的她沒有一點妒忌,心裡還被驚喜之情所充滿,迴應崇禎皇帝道:“臣妾知道,陛下也早點歇息。”

這一夜很快就過去了,第二天一早,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孫承宗或者是溫體仁,都很忙。

崇禎皇帝忙着總體事宜,溫體仁忙着和文臣溝通,孫承宗則去和武將溝通,一時之間,他們忙成一團。

只有鍾進衛在自己府裡休息,一直睡到將近中午纔起來,然後和府裡的老人嘮嘮嗑,甚至自己代替於叔上了一堂課,講得是阿拉伯數字和乘法口訣表。

這堂課的時間有點長,因爲明朝人不習慣鍾進衛所演示的從左到右的書寫方法。

鍾進衛好不容易教到有幾個接受能力強的人基本學會了這些後,就扔下粉筆跑了,當老師真累。

他回到自己書房,看到阿奇給自己的《三國通俗演義》,摸着上面那個破損的地方,想起了阿奇。於是,就給阿奇寫了封情書,彙報了下自己最近的狀況,表達了下思念之情。然後就看起了三國,一天就很快混過去了。

不但鍾進衛悠閒,建虜的頭目們也很悠閒,而且還在永平慶功。

爲什麼要慶功,慶什麼功?這事還得從前兩日說起。

那晚皇太極在送走代善之後,就一直思考明軍大張旗鼓地出動,最後突然就縮回了京師的原因。

可憐費了皇太極好多腦細胞,還是沒想明白。於是在第二天,皇太極派出了大量的探馬前去搜索周邊情況,看明軍是否在某地搞什麼鬼。

結果,探馬沒發現明軍在什麼地方搗鬼,卻帶回了一個明軍使者,正確的說是明國灤州同知的使者,說是要投靠大金國。

這個消息太讓皇太極意外了,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那麼一刻,皇太極以爲自己真有王八之氣,能讓明國官員聞風而降。

皇太極畢竟是皇太極,很快就把明軍的異常舉動和灤州投降之事聯繫起來,察覺到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

他派出軍隊去接受灤州,同時讓灤州同知前來永平覲見。

白得一座明軍城池,讓建虜們,特別是攻打過昌黎和撫寧的建虜,自信心恢復了過來,甚至有過之。

他們選擇性地遺忘了那些失利,互相稱讚大金的赫赫威名,能讓明國的城池望風而降。

皇太極得到消息後也不加以說明這其中有內情,反而在暗地推波助瀾。

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之前一連串的失利,導致軍中士氣不高,自己威望也下降。現在憑空出現一個挽回士氣和威望的機會,皇太極當然不會錯過。

灤州同知張文秀很快到了永平,馬上覲見皇太極。

當皇太極想了解事情真相時,張文秀開始還拍他馬屁,甚至說出了日出東方,唯大金不敗,大金大汗,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山。

但皇太極可不是某種人,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沒有被幾句馬屁就能搪塞過去。在他恩威並濟之下,張文秀最終還是說出了實情。

皇太極搞明白事情的真相後,仰天大笑三聲,馬上召集所有建虜頭目開會,在會上宣佈了這個意外之喜。

誰也沒想到明國皇帝竟然會這麼昏庸,在戰無不勝的大金軍駐紮明國京畿之地的時候,會開始大規模反腐,搞得明國文武百官人心惶惶,文臣無心理事,武將人心涌動,這是大金國要取代明國的前兆啊!

許多建虜頭目馬上提出,要求皇太極下令出兵明國京師,效法當年大金祖宗襲擊北宋都城開封一例,趁其內亂,一舉拿下。

但這些人的發言都被皇太極壓下了,他說道:“朕以爲,大金現在攻擊明國京師,反而會給明國昏君一個妥協的機會,所以現在還不是最佳時機。相反,大金應該收縮活動,讓明國昏君覺得大金不會威脅到他,甚至感覺不到大金存在,就會放心大膽的去反腐。等到有明軍軍將都帶兵來投,那時候,就是我們大金輕鬆拿下明國京師的時候了!”

皇太極說得激昂慷慨,其他頭目也覺得有理。於是,建虜在接受了灤州之後,反而收縮兵力並收回探馬,每日飲酒作樂,只等明國將領來降。

當然,皇太極也沒有光等不做,他派出了不少漢奸前往明國京師,意圖聯繫明國軍將。

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1章 漢魂漢奸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94章 鋼鐵廠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章 廠衛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41章 不成熟第567章 煩惱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385章 開封府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112章 一條龍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48章 教育部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80章 張縛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841章 暴乳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3章 擔得起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16章 陶瓷廠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74章 汰兵歸去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97章 聞報震怒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5章 密謀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章 相識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62章 兵變
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1章 漢魂漢奸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94章 鋼鐵廠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章 廠衛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41章 不成熟第567章 煩惱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385章 開封府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112章 一條龍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48章 教育部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80章 張縛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841章 暴乳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3章 擔得起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16章 陶瓷廠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74章 汰兵歸去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97章 聞報震怒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5章 密謀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章 相識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62章 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