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代善棄權

皇太極的這番話,說得代善也想不明白了,他皺着眉頭問道:“四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剛纔好像是說明軍報復蒙古人,就是爲了讓蒙古人以後不再依附我們大金,現在怎麼又變成了是我們的機會呢?”

殿內其他人都心有同感,看着皇太極,看他怎麼解釋。

這時,連看天花板的莽古爾泰和看地上找螞蟻的多鐸也看向了皇太極。只有多爾袞在一邊的角落裡,看着皇太極,露出若有所思的樣子。

皇太極轉向代善,呵呵一笑道:“危機危機,危險中存在機會。此事如果我們大金換個思路來想,那還得感謝明國,替我們白白出了不少力。”

“你就一口氣說完行不行,憋肚子裡也不嫌悶得慌。”莽古爾泰見皇太極說了幾句又不說了,不由諷刺道。

“三哥的急脾氣還是一點沒變,朕馬上就說給你聽,免得以爲朕之前是誑你。”

皇太極衝莽古爾泰微微一笑,然後纔看向其他人說道:“那些依附我們大金的蒙古部族,在之前只願以盟友的形式投靠。可現在蒙古草原上已有好幾個部族被明軍打殘了,其他部落也是人心惶惶,不知道那支明軍在哪裡,什麼時候可能會殺過去。特別是那些小部族,更是難以抵擋出塞報復的明軍,他們能怎麼做?”

“幾個部落一起聯合起來,出兵搜索並消滅明軍。”代善見皇太極看向自己,就回答道。

“那一日未滅明軍,一日就不能罷兵放牧,這對於他們蒙古人來說,特別是剛經歷了冬天,牧羣正是繁衍生息的時候,也是不能承受的損失。”皇太極搖搖頭,指出了代善所說策略的缺陷。

“那你說該怎麼做?”代善索性不想了,直接問道。

“明軍的天敵,就是我大金軍。現在也唯有我大金軍才能在野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明軍。因此,蒙古部族只要答應正式投靠我們大金,編入我們大金。那大金就派出軍隊,保護他們進入大金國境,他們自然也就安全了。”皇太極微微一笑,道出了他之前說的危險中的機會。

“蒙古人要是編入了大金,那麼就是受大金管轄。那些原本的蒙古貴族會白白交出手中的權力麼?”一直沒開口的阿濟格疑惑地問道。

“以前或許不會,但現在連命都有可能不保的時候,就有可能。只要我們大金再給那些蒙古貴族一點利益,朕敢肯定,他們一定會同意。”皇太極自信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那些蒙古大部族還是有自保能力的吧?”代善覺得皇太極考慮地不全面,就提醒道。

“呵呵,無妨,不是有明軍在幫我們麼?只要明軍沒被消滅,就算是蒙古的大部族,也得提心吊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時間久了大部族也吃不消的。”

皇太極此時彷彿變成了舌戰羣儒的諸葛亮,對於殿內人的問題,不慌不忙地一一作了解答。

他回答完問題後,看到殿內的人開始竊竊私語,沒有人再向他發問。心中暗自得意,然後繼續說道:“此舉對於大金來說,有兩大好處。”

“大汗,是哪兩大好處?”濟爾哈朗彷彿和皇太極心有靈犀,馬上就配合着問道。

皇太極伸出一個食指說道:“第一,蒙古人編入我大金軍,就多了一支戰力。以我大金的軍律約束他們,對他們賞罰分明,定能替我們大金衝鋒陷陣,從而減少我們大金勇士的傷亡。”

他說到這裡,又解釋道:“你們也不要小瞧了蒙古人的戰力。他們只是因爲一直被明國當頭號敵人,打了他們幾百年,打得蒙古人沒士氣,沒裝備。另外蒙古貴族賞罰不明,部族之間一團散沙,因此他們才發揮不出當年鐵木真時代的戰力。只要我們用好了蒙古人,解決他們的問題,肯定能讓明軍頭疼。”

殿內的人在皇太極說話時,已停止了竊竊私語,紛紛用心傾聽他的分析。

皇太極對於殿內衆人的反應很是滿意,接着伸出中指道:“第二,蒙古部族歸附我們大金,攜帶來的牛羊在必要的時候,也能解決一部分糧食短缺。”

代善剛還聽得連連點頭,但一聽皇太極的第二點好處,就不同意了,對皇太極說道:“這怕不妥吧,蒙古人以放牧爲生,如果我們大金要吃他們的牛羊,還不等於要了他們的命。”

“呵呵,大哥,朕還沒說完,你且聽聽。蒙古部族編入我大金後,就分土地和包衣給他們。遼東無主之地多得是,又由漢人包衣替他們耕種,這不是好過他們自己放牧的生活?他們只會多立軍功,以期待能分得更多的土地和包衣。”皇太極笑了下,然後回答了代善的問題。

他見代善點點頭不說話了,就收回自己的手,笑着總結道:“明軍出塞之事,不但能解決我們大金戰力短缺的問題,還能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由此可見,朕所說此事很重要並不是虛言吧?”

殿內衆人都點點頭,包括莽古爾泰和多鐸也是點頭。皇太極已經說得夠清楚了,他們倆又不是笨蛋,自然是明白的。

皇太極卻又收了笑容,嚴肅地道:“另則明軍已在草原多日,對於我們大金來說,時機的把握非常重要。不但要及時出兵保護那些願意編入我們大金的小部族,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驅趕明軍爲我們大金效力。”

“大汗,您是說把明軍趕往那些不肯編入我們大金的蒙古部族?”阿濟格帶着疑惑地表情問道。

這些蒙古部族都是建虜的盟友,建虜這麼對他們,在道義上是要被譴責的。只是,建虜有道義麼?

皇太極看着他,點點頭道:“爲了大金的利益,有些犧牲是必須的。”

殿內的人都是建虜的核心,對於維護大金的利益,他們的立場都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對於這冷血的結論,並沒有人覺得不對而想反對。

代善在心中過了一遍今天的會議,對於皇太極從危險中找到大金的機會,略施小計,就變危險爲機會,還能一石二鳥,心中暗自佩服。

他不由得深思起來,自己和皇太極去搶權到底是不是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去了一個阿敏,留下一個頭腦簡單盟友的情況下。

接下來的議題,自然而然地就討論到了對此事的具體操作上。

對於這個對蒙策略,第一必須要保密,要讓蒙古人知道了大金懷有吞併他們的心思,不利於駕馭他們。這就要求領軍出征蒙古的統領必須在殿內這些人裡面選一個,免得走漏了風聲。

第二,面臨複雜多變的形勢,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蒙古部落歸附到大金旗下,需要審時度勢,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這就需要一個心思縝密之人才能勝任。

第三,領軍出征的統領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能懾服草原部落歸附大金,這又排除了四小貝勒來當這個統領的可能性。

七大貝勒商量的最終結果就是代善領軍出征草原,並在出征之前,先行派能言善辯的信使前往各部落遊說。

等他們商議完這事時,已過用膳時間,皇太極就宣佈下午再議剩餘事情。

殿內衆人一聽,紛紛起身離去,唯有代善走得慢,落到了最後。

代善走到殿門時,其餘人等都已出殿走遠了。

他忽然轉過身,面向還在殿內的皇太極,誠懇地道:“大汗,以後若有差遣,儘管開口便是。”

皇太極本來對代善走這麼慢而感到奇怪,沒想他留在最後是爲了說這番話,當即大喜過望,他明白代善是放棄了汗位之爭,臣服於自己了。

皇太極得其效忠,自然得有所表示,他笑着對代善道:“朕擬把歸降蒙人編旗,正黃旗當有一份。”

建虜的兩個大頭目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41章 暴乳第315章 立威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54章 紅會雛形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60章 首勝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47章 物價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5章 密謀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50章 死人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214章 萬人敵第28章 浩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2章 交易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4章 影響第27章 薊州第42章 交易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67章 煩惱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2章 義捐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1章 難民營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45章 銀子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4章 閻應芳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5章 偷雞不着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67章 訣別第110章 鹽政細節
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41章 暴乳第315章 立威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54章 紅會雛形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60章 首勝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47章 物價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5章 密謀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50章 死人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214章 萬人敵第28章 浩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2章 交易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4章 影響第27章 薊州第42章 交易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67章 煩惱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2章 義捐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1章 難民營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45章 銀子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4章 閻應芳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5章 偷雞不着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67章 訣別第110章 鹽政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