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

次日午時時分,很多京師的百姓都已聞訊,趕到午門來看建虜首級。

這些百姓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都以爲建虜是三頭六臂,或者頭大如牛,或者長鼻闊耳等等,真見到了,才發現原來素有兇名的建虜,也和普通人差不多嘛。

百姓們一邊圍觀一邊談論,很多人的觀點隨之改變。

忽然,一陣急促地馬蹄聲傳來,夾在馬蹄聲中的還有報捷聲:“大捷,朝廷大軍擊潰建虜,斬殺變節官員,收復灤州城。大捷...”

百姓們詫異地看着報捷的信使跑進午門口,然後由內侍轉呈捷報給皇上。

這喜事是接二連三地來,明軍啥時候變得這麼強了,百姓們又多了一個話題。

崇禎皇帝自然又是一番歡喜,然後生了把鍾進衛召回京師的念頭。

戰事順利,軍中自然就會安穩。但對於他來說,接下來意味着要封賞,就是要花大把的錢。

讓鍾進衛趕緊回京師,主持國企之事,以便替朝廷早一日賺錢。

不過還是溫體仁老成持重,勸住了崇禎皇帝。從報捷文書上看,和建虜的主力決戰並沒有真正開始,還是小心爲上。

最終崇禎皇帝給孫承宗和鍾進衛兩人去旨,諮詢當事人的意見。如果條件允許,則讓鍾進衛回京師,條件不允許,就只能等戰事結束了。

崇禎皇帝沒有想到的是,鍾進衛根本就沒有和孫承宗在一起,並不在明軍的主力軍中。而是隻帶着盧象升的八百民壯,用以卵擊石地態勢,義無反顧地前去阻擊屠殺了關內百姓後想逃的劊子手。

再說鍾進衛在和顧百川話別之後,就率領八百民壯匆匆往清水明月關方向進發。

爲了趕時間,他們是在路上討論完成了假扮建虜偷襲清水明月關的行動細節。

在天色將近傍晚之時,終於趕到清水明月關附近。

八百民壯隱藏在較遠的地方,爲首的鐘進衛和盧象升等人則潛藏就近觀察。

清水明月關建在山勢險峻的鳳凰山上,關城爲磚砌,高二丈九尺,週三百八十七丈有奇,東、南各有一門。對峙的山峰間有沙河自北向南流過,給清水明月關增加了一道天然的防禦屏障。

清水明月關的兩側山頂都建有小型城堡,除了防禦之外,還用作烽火傳訊之用。

但建虜奪取了清水明月關之後,把山頂的城堡都給拆了。因爲他們用不着那山頂的城堡,也不想萬一給明軍奪過去的話,再能用。

於海靜在以前的時候,來過幾次,因此瞭解地形。他低聲把他所瞭解的情況一一說給邊上的幾個人聽,方便他們做出判斷。

“這關口是和喜峰口一樣,是長城防線的重要關口。兩邊的山勢太過險峻,很難攀爬,又有沙河護着,在這時候如果落水的話,根本就恢復不了戰鬥力。如果強攻關口的話,只能沿着這條官道進攻。”

鍾進衛伏在一個大塊的岩石上,探頭看着清水明月關的地形,心裡暗自爲這關口的地形讚歎。難怪大明會在此處修建這關口,果然是易守難攻之地。

不過鍾進衛發現一個情況,他轉過頭對於海靜道:“建虜的防守好像很鬆弛,城門大開,城牆上的人頭難得見到幾個,不會是躲在裡面埋伏着吧?”

閻應元也已經看到這情況了,他附和鍾進衛道:“按理說,此處應該有重兵把守纔對。城南有練兵場,或者此時他們正在練兵場。”

他就來過一次,因此對清水明月關內的情況大致有個瞭解。

於海靜仔細地看了看,然後回答道:“侯爺,小人以爲,建虜根本就不重視此處關口。您看,以建虜的性子,如果人多的話,必定關內會有燈火映出。估計是建虜現在以爲長城內外,都是他們所控制,因此不加提防也是一種有可能的情況。”

盧象升聽於海靜分析得有理,就點頭說道:“如此就最好了,但爲防萬一,還是不能直接強襲,依計行事爲妙。”

這點大家都沒意見,鍾進衛擡頭看看天色,這個時候,如果按照於海靜的估計,建虜應該已經從永平出發,留給他們奪取清水明月關的時間不多了。

幾個人再說了下細節,然後就退了回去,開始穿戴之前被梟首建虜和漢奸的衣服。

這支偷襲隊伍中,於海靜是貨真價實的一個,盧象升穿得是阿敏親衛頭目莽木的衣服,因爲他們身材差不多。其他的一些人,則是由盧象升的家丁所扮。

盧象升自己所選的家丁,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武藝純熟,原本就是計劃萬一自己上陣殺敵,他們就是最好的親兵護衛。

也幸虧現在正是寒冷的季節,建虜也是戴着帽子。否則的話,想假扮建虜,還得剃髮扎辮,對鍾進衛來說或許可以接受,但對於明朝漢人,就比較糾結了。

閻應元雖然是除盧象升之外,個人本事最高的一個人。但他要護衛鍾進衛,所以沒有參與這支特種部隊。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十個人都向鍾進衛抱拳一禮,隨後騎上戰馬,由於海靜在前領頭,往清水明月關而去。

鍾進衛看着他們走出藏身之地,開始加快馬速,假裝趕路而去。心中暗自祈禱,盧象升可是歷史名人,怎麼都不可能因爲自己的緣故而折在這裡吧。按照一般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來說的話,盧象升肯定能平安無事地奪取清水明月關。

他一邊想着各種法子安慰自己,一邊又潛回剛纔觀察關口的地方,身邊除了閻應元之外,還有幾個臨時充當的傳令兵。

只待盧象升他們一控制城門,就舉火爲號,讓騎在馬上,嚴陣以待地八百民壯迅速攻擊關口。

盧象升低着頭隨在於海靜的身後,雖然他的本職是一個文官,正四品的知府。平時多和筆墨打交道,可每次握刀在手時,他的心裡更有一種衝動。

男兒大丈夫,至此世間大亂之時,爲百姓殺出一個太平,爲君王平虜滅寇,鎮守四方,纔是他所願。

現在他終於能實現自己的心願,走出了戰場殺敵的第一步。心裡沒有一絲害怕,更多得是一種興奮。

而於海靜則稍微有點緊張,他怕估計錯誤,城門之所以打開,就是因爲裡面的建虜其實有很多,根本不怕有人奪城門。

建虜們都在城門後等着他們,一發現他們其實是想奪取城門,就一擁而上,雙拳難敵四手,怕是要交代在這裡。

Wωω ¸ttk an ¸¢O

他雖然相信身後的盧象升武勇過人,畢竟是能殺得了莽木的人物。可人家是一個知府,從來沒有上過戰場,說句不好聽的話,盧象升只是一個戰場廝殺的菜鳥而已。萬一像荊軻刺秦王裡面的那個秦舞陽一樣,臨陣歇菜,就完了。

不過於海靜想那麼多,也只是一瞬間的事。自己選的路,以前是走錯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改過自新,不用被人“漢狗漢狗”的叫,不用受到良心的折磨,甚至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是真賠上自己的性命,也是值得。真要下去閻王殿,遇到自己的老母妹子,也敢拍着胸脯說,兒死得值了。

他們離關口還有幾百步遠的時候,馬蹄聲就已驚動了城頭上的建虜。只聽其中一個建虜吆喝道:“什麼人?”

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8章 老少合謀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2章 傳言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8章 擔憂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14章 萬人敵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36章 袁可立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81章 廢墟新棚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51章 打賭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406章 御廚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63章 榮譽榜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33章 驚變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588章 偷城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72章 比對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章 相信(2)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49章 扁人第40章 軍需官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07章 肉鬆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24章 防禦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94章 鋼鐵廠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85章 密謀第103章 開中法第752章 淚流滿襟
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8章 老少合謀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2章 傳言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8章 擔憂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14章 萬人敵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36章 袁可立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81章 廢墟新棚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51章 打賭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406章 御廚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63章 榮譽榜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33章 驚變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588章 偷城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72章 比對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章 相信(2)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49章 扁人第40章 軍需官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07章 肉鬆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24章 防禦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94章 鋼鐵廠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85章 密謀第103章 開中法第752章 淚流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