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白話

等殿內的大臣都退出去之後,鍾進衛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還有事情想跟您說說。”

文華殿內就只有溫體仁了,他是少數知道鍾進衛來歷的幾個人之一,所以鍾進衛的說話方式他是一點都不奇怪。

崇禎皇帝罷罷手道:“鍾師傅先等等,讓溫卿先把佈告趕出來,饑民待脯,刻不容緩。”

鍾進衛一聽,臉有點紅,虧得崇禎皇帝分得清輕重:“臣差點忘記了,幸好陛下愛民如子,時刻記得。”

崇禎皇帝笑笑:“不是鍾師傅提醒,朕那還知道朕的子民在京師都徘徊在生死一線。”

說完後,不再跟鍾進衛客套,讓內侍搬來案几以及準備文房四寶,以便讓溫體仁能儘快出佈告。

溫體仁也沒和他們閒聊,而是趁着這個間隙在做構思,鍾進衛一下無事,也就發揮國朝人的特色,過去看熱鬧,看看溫體仁怎麼寫佈告。

待磨好墨之後,溫體仁右手抓筆,左手捋住右手袖子,直接在鋪開的宣紙上寫了起來。

鍾進衛好奇的伸着脖子看了起來,繁體字大體上還是能看懂的。

夫建州本屬我夷,今敢冒天顏,犯我京畿之地,致使地方遭蹂躪,生靈罹湯火,疼心切齒。然國帑匱絀,無力賑災,......

“等等,等等。”

溫體仁正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寫着,沒想鍾進衛在一邊叫起來了。

崇禎皇帝在上面埋頭批奏章,聽到聲音就擡頭看過來。

溫體仁和殿內的內侍也愕然的看向他。

“中興伯,可是認爲老夫寫岔了?”溫體仁問道。

“不是,不是。”

“那可是老夫這手正楷寫的不好?”溫體仁疑惑了,內容沒問題,那應該是字寫的不好了,但好像不可能吧,自己的字可是有名聲的。

鍾進衛心道,要您老人家那字都寫的不算好,估計也沒人能寫的好了:“也不是。”

“那你是什麼意思,老夫不明白了。”溫體仁也不寫了,擱下了毛筆看着鍾進衛。

崇禎皇帝聽着他們的對話,也頗覺奇怪,就起身繞過御桌,過來察看溫體仁寫的佈告有什麼玄虛。

崇禎皇帝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就對鍾進衛道:“鍾師傅有何想法,速速道來。”

鍾進衛這個時候,可不敢學着後世道:“你猜!”而是規規矩矩的給他們分析:“陛下,臣以爲這個佈告是發給全京師的老百姓看的吧?”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點點頭,是啊,這有什麼問題麼?

“全京師的老百姓都認識字,文學功底都不錯了?”

這下,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搖了搖頭。雖然對於整個大明來說,京師老百姓的識字率應該只比江南地區差點點,但也不敢說京師的老百姓都認識字,有個一半的人能認識,就頂天了,再要說文學功底的話,還真不好意思說了。

“那麼這個佈告如果發出去,老百姓能看懂麼?”

溫體仁開口了:“自有專人於佈告之處加以解釋,使百姓知之。”

“臣以爲這麼做太折騰,效率也低。不如就直接寫簡單明瞭的大白話,老百姓一看就懂,一聽就懂,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把佈告的內容傳達給每個老百姓。”

鍾進衛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爲他剛纔在看溫體仁寫的時候,看的費勁,纔想起來的。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互相看看,不得不承認鍾進衛說得有點道理,但歷朝歷代,好像從來沒有用大白話寫過佈告吧。

眼前第一要務就是儘快發動全京師的百姓投入到救災上面來。崇禎皇帝想了想道:“那就依鍾師傅所言吧,儘量用通俗易懂之語告之。”

從鍾進衛嘴裡說出來的事情,基本都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崇禎皇帝聽多了,也不覺得有如何驚世駭俗了。

溫體仁似笑非笑的看着鍾進衛,然後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不善於寫此類佈告,但臣以爲中興伯非常拿手,臣願讓賢。”

崇禎皇帝一聽,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鍾師傅,要不,你來寫?”

鍾進衛趕緊搖手推託:“不行,不行,臣的文筆太差了,您不知道,臣在後世,想賺點潤筆費,卻被批文筆太差,實在是寫不出來。”

鍾進衛堅決不幹,自己的文筆,咱們小範圍知道就算了。要是自己寫出來,然後貼到大街上去,豈不是要讓全京師的人都笑話了。

崇禎皇帝也沒有強行要鍾進衛寫,只是跟他打打趣而已,最終還是溫體仁來寫了。

古代人平時用的基本也是白話,所以你要讓古代人寫白話,自然也不存在問題。很快的,溫體仁就寫完收工,崇禎皇帝過目確認後讓內侍拿下去抄寫多份,連夜貼出去。

崇禎皇帝看着內侍拿着佈告原件退出了殿門後,轉過來對着鍾進衛語重心長地說道:“鍾師傅,你來此已有多月,該抽空補補當下的文學典籍。”

鍾進衛一下面紅耳赤,和古人比這東西,應該是所有穿越男的短板啊。溫體仁在一邊也湊趣:“陛下,莫若由臣來教教中興伯。”

鍾進衛一聽趕緊搖頭說道:“不用不用,您忙您的,我回頭讓阿奇教我好了。”

讓夫人去教,以後估摸着大明又要多個妻管嚴了。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打趣他。

心情放鬆了一會後,崇禎皇帝正想回御座上去。服侍在殿內的王承恩看看天色,然後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時辰已晚,該用晚膳了。”

鍾進衛一聽王承恩說吃飯,馬上想起來自己中午吃飯遇到的問題,於是說道:“陛下,臣想起還有一個事情,要跟陛下說說。”

溫體仁卻在一邊打斷道:“陛下龍體爲重,中興伯之事可以明日再說。”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還有事情,也不顧用晚膳了:“好,鍾師傅,有事儘管直說。”

“陛下,眼下多事之秋,當以保重龍體爲要!”溫體仁還是勸道。

鍾進衛聽溫體仁說的也有道理:“陛下,您還是先吃飯吧,這個不是很急的。”

崇禎皇帝看兩個臣子都是關心自己的身體,又聽鍾進衛說不是很急,也就不再勉強,但終歸是對鍾進衛想說的很好奇,畢竟鍾進衛每次說的東西都是聞所未聞的。

“如此,你們兩個陪朕一起吃個飯吧,朕今日就在這裡用膳了,可以邊吃邊聊。”

崇禎皇帝說完,就讓王承恩去通知尚膳監用膳。然後走回御桌坐下:“鍾師傅,所言何事?”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臣今天中午去外面酒樓吃飯,發現銀錢找贖很是麻煩。”

崇禎皇帝從小長在深宮,稍大後也沒有作爲儲君培養,臨時頂替他哥坐上這個位置的。現在登基才兩年,也基本都是跟魏忠賢鬥,所以還沒有深入瞭解過銀錢使用的具體事務,另則他也從來就沒有去外面吃過,也沒有用銀子結賬過。所以對於鍾進衛的話,感觸不是很深。

溫體仁從前的時候有過經歷,是有體會過的,在一邊提醒鍾進衛道:“中興伯可是拿銀子去得酒樓?”

“是啊。”鍾進衛看着溫體仁。

“陛下,一般百姓去酒樓用餐都是用銅錢結賬的,雖也有麻煩之處,不過卻也可接受。”溫體仁向崇禎皇帝先介紹一般情況。

崇禎皇帝聽了也來了興趣:“用銅錢,有何麻煩之處,用銀兩,又有何麻煩之處?”

溫體仁知道這兩個人,一個是來自後世,一個是長於深宮,都不是很明白,就只好先科普:“陛下,容臣細細說。”

“用銅錢的麻煩之處在於,當前市面,有多類銅錢共同流通,然成色不一,故其價值也不一樣。含銅多則貴,含銅少則賤。因此用何種銅錢去酒樓結賬都略有爭議。除成色之外,其他細微爭議之處在於銅錢的磨損,不過,此類一般不會太計較。”

鍾進衛,已有了解,溫體仁一細說,就更瞭然了。

崇禎皇帝還沒有人詳細的跟他說過這些,因此,他在認真的聽着,見溫體仁說了銅錢,就問道:“那銀兩呢?”

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39章 查漏補缺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841章 暴乳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638章 產鉗第460章 冰棍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56章 紙幣第622章 全功第60章 猛虎出籠第247章 思海戰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15章 追債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2章 菸草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596章 城破第13章 遼東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865章 電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111章 水泥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622章 全功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6章 再坑第17章 漢奸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1章 不成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124章 話劇第85章 密謀第121章 徐光啓第247章 思海戰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27章 兄弟情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57章 報應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866章 看稀奇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79章 李自成第457章 殺神第101章 論鹽政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45章 這一年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69章 汰兵得行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97章 勝利者第855章 僱傭兵第92章 瀕臨絕境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章 難眠之夜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46章 東廠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
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39章 查漏補缺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841章 暴乳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638章 產鉗第460章 冰棍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56章 紙幣第622章 全功第60章 猛虎出籠第247章 思海戰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15章 追債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2章 菸草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596章 城破第13章 遼東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865章 電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111章 水泥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622章 全功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6章 再坑第17章 漢奸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1章 不成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124章 話劇第85章 密謀第121章 徐光啓第247章 思海戰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27章 兄弟情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57章 報應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866章 看稀奇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79章 李自成第457章 殺神第101章 論鹽政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45章 這一年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69章 汰兵得行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97章 勝利者第855章 僱傭兵第92章 瀕臨絕境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章 難眠之夜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46章 東廠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