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晦的吳世藩成了人家手中的棋子。這世上倒晦與可憐並不是他吳世藩一人,錦天也許此時的境遇比吳世藩好不到哪裡去。
私縱賊首,這麼大的事就發生在他的軍營。軍營里人多嘴雜,如何能瞞得住?第一個得到消息的便是此次三軍的統帥安親王嶽樂。
嶽樂聞知後大驚失色!這事兒要是別人做的,他會毫無猶豫地將其軍法處置!可是錦天與他素來交好,他陷入了兩難之境。
私縱吳世藩,嶽樂理解錦天的感受,可是他左思右想不敢隱瞞真相。馬上修書一封派人星夜奏報康熙。
嶽樂的奏報傳到京城,震動朝野。康熙更是怒不可遏,在朝堂之上大罵錦天徇私枉法!
康熙立即下旨:命嶽樂親自押解錦天進京查辦。大軍交費揚古及嶽樂的侄子彰泰率領繼續出武岡入貴州追巢吳軍殘部。
康熙帝接到嶽樂的奏報時是在夜裡,發脾氣卻是在第二天的早朝。爲何?演戲給滿朝文武看呢!
如今三藩已定,康熙下一步重點要做的事已不是三藩,是安親王嶽樂與錦親王錦天這二位手握重兵的權臣!不罷了他二人的兵權,康熙晝夜難安!
康熙的這一招高明!借押解錦天進京爲由頭,同時解除了嶽樂的兵權。軍隊交給了他最爲信任的費揚古與彰泰兩位年輕將領。
可是康熙這一道聖旨,無疑是給錦天套上了死亡的緊箍咒。事實是不可改變的,既是事實那死就難免了!
慈寧宮的裡的莊妃與蘇麻也知道了這個消息。她們二人的反應卻是不同,蘇麻急得哭了!莊妃氣得大罵錦天關鍵時刻犯下婦人之仁的大錯。
錦天確實婦人之仁了!這場三藩之亂,如不是他私縱吳世藩與胡國柱等人,戰場至少提前一年結束!可是就是他一時的慈悲,卻使戰火在雲南繼續蔓延了近二年才結束。
莊妃罵得沒錯,錦天的這次行爲於國於民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別說是康熙帝,從莊妃這裡,錦天也是非殺不可的!
蘇麻試
圖保住錦天一命,她求莊妃、求康熙帝。得到的回覆是‘絕不可能’!她絕望了!終日以淚洗面。
錦天已被關入刑部大牢。他這案子不用審,事實確鑿,只等秋後問斬。嶽樂被康熙同時解除了兵權,封爲內政大臣,明升暗降。
這一日,康熙於養心殿內處理完公務。出得養心殿來到庭院之中,他輕輕舒展了一會兒腰身。感覺筋骨靈動不少,剛欲轉身入殿再審閱奏章。卻看見蘇麻姑姑端着一個食盒兒向殿中走來。
蘇麻姑姑從小便侍奉在他的身邊。蘇麻在康熙皇帝的心裡不但是姑姑、老師,更多的視她爲母親。雖說佟妃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可是母親在自己登基後不久便過逝了。
自己的童年幾乎是在蘇麻姑姑那溫暖、芳香的懷抱裡度過的。他對蘇麻有一種難以詳述的特殊感情,每當自己有心事寧願向蘇麻姑姑講也不願向奶奶傾述。
近日來,康熙發現蘇麻姑姑的話兒少了、臉色一天不如一天。以前那充滿溫情與燦爛笑容的姑姑突然憔悴與沉默起來。
康熙哪裡知道當年蘇麻與錦天那段纏綿緋測的愛情故事?見蘇麻已走近,他忙去接過蘇麻手中的食盒,關心地說道,“姑姑,近日見你神情憔悴,是不是病了?看過太醫了嗎?”
蘇麻悽然一笑,“姑姑沒有病,你快吃了這些點心補補力氣。”無言地扭轉身,帶着無奈與孤獨的背影向門外走去。
“等等,姑姑如無病,定是遇到難解的心事。姑姑,自小我當你如親孃般,有什麼話不能對我說說叫?也許孩兒能幫你解決。”康熙喚住蘇麻。
轉身那一刻,康熙看到蘇麻滿眼的淚花兒。康熙心中一痛,忙離身龍案走了過來拉住蘇麻的手道,“姑姑,定是出了什麼事?你今日無論如何要告訴孩兒。”
康熙扶蘇麻坐在龍案對面,推開面前堆積如山的奏摺道,“今日朕什麼國事也不管了,今日我只解決姑姑的難事。姑姑你說說看。”康熙懇切地望着蘇麻道。
蘇麻擦了擦眼上散落
的淚珠兒,輕嘆一聲道,“姑姑的難事也只有皇上你可以解決,可是姑姑已經求過你了,當時你與莊後皆回絕了姑姑。”
康熙猛然醒悟過來了,前幾日蘇麻確曾求過他放過錦天。康熙眉頭緊鎖,不解地問道,“姑姑,錦王爺怎麼與你有如此的深交?至於你爲他如此憂心嗎?”
“在你的眼裡,姑姑是一個聖人嗎?姑姑是一個宮女就沒有常人的七情六慾了嗎?多爾袞執政年間,姑姑便與錦親王暗結情愫。他是姑姑此生唯一愛過的男人。他如今要上斷頭臺了,你讓姑姑能不憂心?”
康熙倒有了一口涼氣,吃驚地望着蘇麻道,“原來姑姑與錦王爺還有這麼一段情事?朕卻不知。可是錦天犯下滔天罪行,朕若爲私情放了他,滿朝文武如何服朕?”
蘇麻嘆了口氣道,“姑姑不難爲皇上。只是一想到錦天將不久於人世,心情鬱結。皇上不必爲姑姑的事爲難。國事大於天,一切按皇上自己的想法辦吧。”
蘇麻說完又欲起身離開。康熙忙說道,“姑姑且慢。對於錦王爺朕確實不甚瞭解其人,朕今日卻想去刑部大牢見識見識這位二朝重臣,看看他到底是何許人?居然讓我的姑姑爲他如此惦念。”
蘇麻聞聽,心中一動。雖然康熙嘴上並沒有許諾什麼,但她太瞭解這個小皇帝。他雖年紀輕,可是比起當年的福臨不知要強過多少倍?
他小小年紀便修練得城府極深。在朝事當中,他從來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兒,一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錯了也要堅決地執行下去。這是一位古今極難得的天才帝王。
康熙欲到刑部大牢探望錦天,蘇麻便知道這事情就沒有那麼糟糕。說不定康熙會免他一死。
蘇麻馬上說道,“姑姑陪你一起去。他是個中庸之人,於權力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是一個一門兒心思忠君愛國之人。”
康熙呵呵一笑道,“姑姑先莫要誇他。他人再好,也不能一念之仁啊。私縱吳世藩,雲南不知道又要枉死多少無辜的生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