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位於北京城之東,大運河由南至北湍流至此。這裡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內陸碼頭。南方的糧食、貢品等物資皆於通州碼頭上岸再車運至京城內。
極具戰略眼光的洪承疇極力建言多爾袞傾全部兵力先行佔領通州。因爲通州一失,農民軍無疑失去了最快捷的補給通道,李自成單憑馬馱車拉從西北方向運送補給根本無滿足城內十幾萬大軍的需要。
多爾袞對於洪承疇的建議言聽計從,他命豪格、阿濟格、多鐸傾全部之兵力奪取了通州運河碼頭。之後在通州八里橋附近大建兵營,這裡遂成爲多爾袞指揮全局的大本營。
北京城內的李自成面對強大的吳清聯軍並不憂心。牛金星卻看到了清軍之意圖,他在朝堂之上諫言道,“陛下,通州運河碼頭斷不可失。我方必須傾全力將通州碼頭奪回。”
李自成終日裡在後宮裡聲色犬馬,坐在朝堂之上已是暮氣沉沉,好無生氣。他虛弱地言道,“通州碼頭有那麼重要嗎?還是集中精力守衛京城,待十八營聯軍增援到來,我們一股作氣將滿夷趕出山海關就是了。”
牛金星急道,“陛下,如若十八營援軍真的趕到,到那時數十萬軍士的糧草沒有運河運輸,單靠馬馱車拉根本就維繼不上。到那時別說打仗,士兵們一旦餓了肚子,則必自亂也。”
李自成聞言一驚,他強作精神問道,“通州碼頭真如先生所言那樣重要的話,那朕就派李過率五萬之衆將其奪回!”
牛金星道,“陛下,五萬之衆恐難奪回通州了。如今多爾袞所有滿八旗、漢八旗軍皆駐紮於通州,兵力不下二十萬。我以五萬之衆如何能取下通州?”
李自成面露難色道,“朕可用之兵不過區區十萬之衆,如若全部派出那京城就無兵可守了。”
牛金星一跺腳道,“我的陛下,恕臣直言。如若取不下通州,則京城就相當於一座死城,守之又有何用?”
李自成聞聽心道,“京城我可以不要,京城裡的金銀財寶我照樣兒可以不要。可是這後宮裡的三千佳麗朕卻是捨不得。”
自古英雄皆色心!他李自成可以一日不吃飯,可是一日見不到美人兒,那可是要了他的老命了。尤其那個陳圓圓,自己看她一眼便興奮無比。那種感覺你個牛鼻子老道豈能知曉?
李自成輕咳一聲道,“京城一定要守的,要奪回通州就這五萬兵馬。你若不放心,再派一名能打的將軍去吧。”牛金星長嘆一口氣道,“那就讓李過將軍爲帥吧,他不作戰勇猛且機智過人,以他爲帥還有可能會取得勝利。”
李自成不耐煩地揮揮手道,“就依軍師,散朝。”說罷在太監的挽扶下急不可耐回到後宮找美人兒把酒狂歡。
牛金星出得殿來眼望湛藍的天空一聲長嘆“看來我大順朝氣數將盡,君王不明,色字當頭。我天朝如何能興盛?”
千里踏紅塵,將軍馬上急。錦天一路陪同小皇帝向通州方向飛趕而來。久未統兵殺敵的他,此時已是心癢難耐。恨不得立時飛到前線統兵殺敵。
可是小皇
帝福臨畢竟年紀尚小,頭一次隨軍出征,一路上見到什麼都是驚奇的。一路上問這問那,問得錦天好不心煩。
還好小皇帝馬術不錯,一路上並未耽擱多少時日。這一日終於來到通州大營外。多爾袞早率一班武將立於營門外迎接。親兒子來到前線,多爾袞自是喜不自盛。他也想讓兒子看着他如何蕩平北京城,在兒子面前顯一顯老子的雷厲風範!
遍歷大清前幾位皇帝,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幾帝,無一不是人中之龍!他們自小便攻於心計,精明無比。這也許是愛新覺羅家族天生具有的遺傳基因所致。
小皇帝見多爾袞親自相迎,翻身下馬小跑兒着投入多爾袞的懷抱,口中不住地喊着,“叔父,可想死孩兒啦!”多爾袞擁抱着自己的兒子,激動得差一點當衆流出淚兒來。
抱了一會,多爾袞才覺得不妥。馬上放開福臨,率衆大臣跪倒三呼萬歲。福臨又含笑將多爾袞扶起,關心地問道,“叔父爲大清一直不辭勞苦,可要當心保重身體啊!”
多爾袞又是感動萬分,他充滿真誠地說道,“臣此生能爲陛下效勞,雖萬死而不悔也!”福臨輕輕一笑,回過頭喚過錦天。
錦天在後邊看得清清楚楚。前些日子還在恨多爾袞恨得咬牙切齒的福臨,一到軍前態度卻來了一百十度的大轉彎兒。錦天不得不暗佩福臨年紀雖小,城府卻是頗深。不愧爲一代帝王之資!
錦天正自發愣,見福臨喚他,馬上來到他們面前。向多爾袞一抱拳“末將參見攝政王。”多爾袞向錦天略一拱手,又把注意力放在福臨身上。
福臨卻拉起錦天的手說道,“叔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朕已拜錦親王爲師,此番來到陣前就是向錦親王學習兵法。”
多爾袞早從莊妃的來信中得知此事,他也知道錦天得到的戚粥光的真傳。他笑着說道,“錦王爺乃我大清第一奇才,陛下拜錦親王爲師實乃我大清之幸也。”
錦天微微一笑道,“攝政王謬讚了,末將不敢。我大清的柱國之石當屬攝政王爺您,我能做鮮花旁的一片綠葉足矣!”
多爾袞聞聽哈哈大笑,“錦王爺不必客套了,你此番來軍中,本王有一緊急軍務要委託你。萬望錦王爺不棄啊?”
錦天一抱手道,“任憑攝政王差譴,爲國分憂爲攝政王分憂乃我份內之責也。”說罷與多爾袞及衆武將紛紛進入大賬。
福臨雖小但畢竟是皇帝,進入大賬福臨在多爾袞的禮讓之下端坐于帥案前。多爾袞手指賬帷上的一幅地圖言道,“如今北京城的東部、北部已盡爲我軍所掌控。”
錦天立於地圖前詳細觀看了一下問道,“北京城不比錦州,城大而堅。再加之有護城河相隔,易守難攻。”
多爾袞點點頭道,“攻城難攻這是其一,其二:我已接莊後旨意,我大清入關後,未來將要定都於此。爲不至於毀壞城池,不戰而屈人之兵成了當下我們的唯一選擇。”
洪承疇接過話來說道,“目前大順軍在城內的守軍約十萬之衆,另還有十八營的援軍不
日即將到達北京城。”
錦天聞聽眉梢一挑道,“攝政王此番命我來軍中,似乎與這十八營援軍有關?”多爾袞聞罷哈哈大笑道,“錦親王就是錦親王,一語中的。不愧爲我大清有名的軍事家。正是如此,本王欲派你代統關寧鐵騎主動去劫殺援軍。”
洪承疇附和着多爾袞道,“只要援軍受挫,北京城裡的李自成自然會驚慌失措。到那時他勢必要棄城逃走。這就是我們此次戰略的目的。”
錦天看着地圖言道,“他若逃跑,必定要選擇西北方向,逃回他的老窩陝西。”多爾袞點點頭道,“是,我軍將圍城,只留西北不圍,給他逃出京城的出路。待攻下北京後,我們再圖陝西。”
錦天向多爾袞一拱手道,“末將已然明白攝政王的意圖,此戰打援是主,圍城爲輔。且此次打援我方要主動出擊,不給援軍進入北京的絲毫機會。”
多爾袞與洪承疇相視一笑。繼而言道,“敵人援兵大多從南至北而來,他們要想進京,保定、豐臺是他們必經之路。你與多鐸各率騎兵快速至保定、豐臺一帶主動尋找戰機,十八營援軍無論哪家,誰碰到誰就將他們打回去或殲滅掉。”
吳三桂此時也在賬中,他聽聞自己的精銳將交於錦天來指揮,心中很是不樂意。不過他轉念一想“錦天是我的表弟,由他來指揮比讓多鐸指揮強得多。如果由多鐸指揮,說不定他會以戰場之機將我這隻騎兵葬送掉呢!”
吳三桂思罷上前向多爾袞與福臨一躬道,“末將聽從攝政王之意見。這就回營整頓好本部騎兵移交給錦親王。”
多爾袞上前握住吳三桂的手道,“平西王爺能以大局爲重,不計個人得失,實乃我大清之福也!就請平西王儘速將關寧鐵騎交與錦親王統帥,以免貽誤戰機。”
福臨接過話兒來“此番朕要親自跟隨錦親王陣上殺敵,攝政王你就坐陣中軍統一指揮吧!”
多爾袞早得莊妃之信,知道福臨此番來軍中是磨礪。可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他哪裡放得下心來讓福臨去前線受險?他略一遲疑言道,“本王另派中軍賬二千鐵騎專門保護皇上。”
小福臨倒有些不樂意,言道,“朕來軍前便是戰士,不是你們的累贅。派那麼多軍士保護,朕還不如不去戰場呢!”
洪承疇機警地上前圓場道,“我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每親臨前線,皆有一隻幾千人的死士相護。陛下親到前線,本是大大鼓舞軍心,怎能說是累贅?望陛下聽從攝政王的安排,您是我大清的國脈所在,您上戰場可以,但萬不能有任何散失。”
經洪承疇這麼一忽悠,小皇帝龍顏大悅。他道,“既是太祖與太宗都是如此,那朕就聽從攝政王的安排了。”
旁邊的錦天聞聽此安排心中亦是大喜,心道,“有這二千鐵騎專門保護皇上,那我便可放手去殺敵了。況且將來萬一皇上出了什麼危險,他多爾袞也有一份責任。因爲負責保護的軍兵是他派出的。”
錦天哪裡會知道多爾袞乃福臨親父,福臨的安全視同他多爾袞的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