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人選

儘管徐廣國洋洋灑灑的不斷上舂,可局面的發展也和呂萬纔等人判斷的差不多,徐廣國這邊說話了,其他人立刻就是跟着鼓譟起來。

關鍵是在這個一家之言上,徐廣國身上的標籤太明顯,所說的話傾向性太強,說服力也不是那麼有效。

從上到下都能看出來徐廣國的用意在何處,無非是想讓王通重新出山領兵,這個萬萬不行的,王通那人在京師做錦衣衛都指揮使的時候,京師上上下下被他壓的喘不過起來,羣臣稍有異動,他那邊刀子就舉起來了。

如果這次讓他去朝鮮平倭,立下大功,接下來大家怎麼辦,雖說未必有什麼殺身破家之禍,可這樣的人總歸讓人不自在。

說起來也是奇怪,從得到倭寇入侵朝鮮然後入侵大明的消息到現在,大明朝野上下居然沒有一個人考慮過失敗,兵事多變,勝敗無規律,誰也不敢有萬全的把握說如何如何,可大明這次就是這樣。

即便是祖承訓幾千騎冒進平攘,中伏後損失極爲慘重,上上下下也都覺得朝鮮平倭會是一樁大功業。

過程如何現在自然不好說,不過這場國戰的勝利一定會屬於大明的,現在京師沒有人這麼說,也沒有人公開寫在紙上,不過一切一切的討論都是基於這個,誰作爲這個主帥,誰就能獲得這樁大功,誰就會在將來佔據一個主動。

從萬曆五年開始,大明在對外戰爭中,也有小小的波折,但主流就是一個接着一個的勝利,塞外關外那些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可以動員幾萬甚至十萬大軍韃虜強敵,就這麼一個個的被擊敗滅國。

在這樣的勝利背景下,大家對於即將在朝鮮發生的大戰都是有個半斷,大明會勝,大明會大勝。

徐廣國這麼說,卻也有去過遼寧的吏部官員,兵部官員,還有去往遼寧辦差的言官們,紛紛上疏辯論,都是說李家在那次大敗之後,是勵精圖治,勤勉練兵,戰力更勝往昔,不過這些言論和最近的祖承訓大敗聯繫起來,芯歸沒那麼有說服力。

所以京師的言論中對祖承訓頗爲貶低,都說此人不善用兵,平日裡也是專心撈錢做生意,他屬下兵馬根本稱不上兵馬。

特別是遼寧巡按對李家的言論很有說服力,按察使本就有刺探蒐集當地情形言論的職責,他對李家的評價比較有權威性,說是李家知恥而後勇,上下一心,練兵不墜

當然,關鍵點不在遼西的李家,只需要說明遼西李家還能用,兵卒還善戰就可以,關鍵的問題是吹捧宣府總兵李如鬆。

身在宣府的李如鬆的確有許多值得大說特說的閃光點,比如說從萬曆初年就開始的大小勝利,參與的各次戰鬥中都是衝鋒在前,上下一心的用命,這個倒也不差,因爲禁軍和商團武裝發佈的大大小小的戰鬥,李如鬆都是參與了,而且斬獲都是不少,也是實實在在的功績,偏生他運氣也是不錯,李家幾次大的失敗都沒有他的加入。

這樣的將領,資格足夠,功績也足夠,而且李如鬆和王通一系的禁軍系統關係不差,大家合作的時候非常多,他作爲人選被推出來就很是合適了。

宣府總兵李如鬆作爲帶兵的人選被推出來之後,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不多,連朝中幾個立場偏中立的人都說不出什麼來。

李如鬆還給萬曆皇帝上疏,說眼下時局,務求大明和朝鮮邊境一線的穩定,調兵徐徐圖之,但防禦一定要先做好,而且要主動的向朝鮮安排密探細作,瞭解儘可能多的情況。

這個意見,王通也是表達過了,所以萬曆皇帝也覺得李如鬆還真是合適,算是個老成持重的大將。

爭論歸爭論,對於朝鮮那邊的局勢,兵部這裡還是給了足夠的重視,一直駐紮在京師一側的虎威軍韓剛部被調往永平府駐紮,而且還配屬了虎威軍禁軍馬隊一半的兵力,薊鎮和京營各自抽調四千精銳隨行。

這就是小心謹慎的應對,如果遼寧局勢有什麼突變,禁軍最精銳的力量就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巡撫徐廣國被給予更大的專制之權,實際上現在的徐廣國說是總督遼寧三鎮更加恰當一些,爲了讓他便宜行事,徐廣國對三總兵都有指揮調遣的權力,只是命令需要隨時向京師報備,算是程序。

遼寧巡撫徐廣國調遼東總兵馬林所部四千騎去往遼南,遼西總兵李如柏已經是率領本部精銳前往,遼南總兵孫守廉自然是合部動員。

除卻這些安排之外,巡撫徐廣國自己也進行了募兵,邊牆內外的團練和商團武裝被他徵召三千餘機動,加上他自己的標兵家將,差不多有四千餘人,用作守備定遼右衛的機動力量。

朝中誰爲帥的爭論還在繼續,官員們對徐廣國這個舉人出身的巡撫本就印象不好,這次的爭論讓這個印象更壞。

不過在遼寧上上下下的準備之中,有一點大家都不能否認,徐廣國的確是能員,他在遼寧也就是兩年不到的光景,居然積攢了那麼多的糧食和銀錢,這次大軍調動,很多錢糧就地就可以籌集,免除了很多轉運的麻煩。

時間過得很快,九月初,倭寇大軍在朝鮮境內也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在朝鮮平安道中部,殘存的朝鮮兵馬甚至還發動了幾次反攻,規模不大,可倭寇大軍的追剿規模也不大,莫名其妙的陷入了相持之中。

派到朝鮮的細作和密探也有了效果,也有朝鮮本地的人看到局面沒有繼續崩潰下去,也開始主動的來到朝鮮控制的地盤和大明境內告密

大明總算知道了在平攘城的日軍到底有多少,主將是誰,儘管這個消息也說不上準確,可比從前已經是靠譜了很多。

在平攘的是倭寇大軍的第一軍團,軍團長是小西行長,兵力差不多在一萬五千到兩萬人之間,這軍團長是神麼,大家還真是糊塗,不過比較之下,也能知道差不多是大明總兵的官銜,好傢伙,倭寇居然在朝鮮一次派來十幾個總兵啊!

爲什麼攻勢停滯也有了答案,朝鮮潰敗的太快,倭寇大軍前進的太快,結果推進到平攘城之後,後勤補給跟不上了。

朝鮮本就是貧瘠,糧食主要儲存在幾個大城和南部幾個道,可倭寇大軍在一開始的時候折騰的實在是太過離譜了,燒殺搶掠,肆意妄爲,很多糧食就這麼不小心的被燒掉,然後因爲屠殺搶掠,屍體太多,居然還有瘟疫的流行。

平攘城繼續向西向北,都沒有足夠大的城市和聚集區提供糧食,所以大軍只能是在平攘城維持,都在搬運屍體,還有四處擄掠軍糧,甚至督促本地朝鮮人進行耕種,希望在本地的耕種中取得一些補給。

而且那次祖承訓冒進,幾千騎兵被倭寇大軍困在劣勢的地形中,被打的損失慘重,也就是主將逃了出去,可倭寇大軍佔了這麼大的上風,人數、地形上都有極爲巨大的優勢,可自己死傷也在三千以上。

這個傷亡比讓倭寇的軍將也是凜然,沒想到明軍的戰鬥力居然到了這個程度,明軍騎兵中還有幾百穿着類似於南蠻戰士皚甲,這個也是倭寇軍將沒有想到的,日本人所說的南蠻,就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他們的板甲在日本的大名中也有流傳。

明軍的戰鬥力和裝備讓倭寇也不敢輕動,小西行長給在漢城的大本營寫信,說是一切都要等大軍上來方能前進,要不然,隨意冒進,恐怕要犯和明軍將領一樣的錯誤。

現在的朝鮮和大明邊境,是在緊張的安靜之中,大軍不斷的集結,卻都僅僅是駐紮佈防,彼此不敢輕動。

大明兵馬和倭寇大軍不着急,最着急的就是朝鮮君臣上下了,他們是個坐吃山空的局面,用來走動的錢財金銀也花費的差不多,而且祖承訓在平攘大敗之後所說的那幾條理由,讓朝鮮君臣灰頭土臉。

他們也是明白,如果不給出個合理的解釋,恐怕真的會有大麻煩,結果在八月末的時候,遼寧巡撫徐廣國親往義州,聽取朝鮮國王李鬆的解釋。

對於祖承訓的提出的那幾條敗因,李鬆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朝鮮之所以想要從大明軍將手中接過指揮權,是因爲朝鮮官員復國心切,忘了上下的體統,關於軍糧準備不足,那是因爲朝鮮本就國土貧痔,財力貧乏不堪,實在是供應不起,至於朝鮮兵馬有潰散,有在戰場上和敵軍大聲交談的,甚至有朝鮮弓箭射向大明兵馬的,這個,朝鮮大半國土被倭寇侵佔,不少奸人投敵,或許有細作混入。

這個解釋做成奏摺去往四處之後,萬曆皇帝在奏摺上批覆了一句話“今後凡相關朝鮮兵事,爲求便易,無需知會嶄鮮上下”。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626章 柳三郎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271章 取於民用於民難道錯了嗎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602章 入宮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1083章 人選第845章 張連生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213章 鬧餉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1059章 見駕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835章 報信第820章 婚禮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4章 喧嚷皆是流言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127章 插曲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104章 魔怔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8章 不能忍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595章 漸齊備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17章 生意經第152章 烈女子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152章 烈女子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821章 新婚夜 莫名夢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946章 打羣架第586章 等到
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626章 柳三郎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271章 取於民用於民難道錯了嗎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602章 入宮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1083章 人選第845章 張連生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213章 鬧餉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1059章 見駕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835章 報信第820章 婚禮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4章 喧嚷皆是流言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127章 插曲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104章 魔怔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8章 不能忍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595章 漸齊備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17章 生意經第152章 烈女子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152章 烈女子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821章 新婚夜 莫名夢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946章 打羣架第586章 等到